足球是一項集體運動,和籃球、排球並稱「三大球」,不過籃球、排球都沒法和足球比,因為足球是目前的「世界第一運動」,就單項運動而言,足球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也是最大。
說到目前的中國足球,那真是讓人又愛又恨,中國足球將何去何從,還是留給專業人士去解決吧,我們在此不做討論,中國足球有沒有輝煌過?當然有,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足球稱霸亞洲,而且是世界一流。
說到當時的中國足球,就不得不提一位領軍人物-李惠堂,1976年8月,他被聯邦德國《環球足球雜誌》評為「世界五大球王」,其餘四位分別是巴西的貝利、德國的貝肯鮑爾、阿根廷的迪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什。
除此之外,李惠堂在各項足球比賽中,一共取得了1860粒球,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範圍內能取得超過1000粒進球的只有四位,其餘三人分別是巴西的登雷克、德國的賓德以及球王貝利。
1860粒進球是什麼概念,我們拿c羅和梅西作對比,到目前為止,統計各類正式和非正式的比賽,c羅職業生涯進球數是800+,梅西職業生涯進球數是1000+,也就是說,李惠堂的進球總數是他們倆之和,是不是很恐怖。
李惠堂祖籍廣東梅州,1905年9月出生在香港,他17歲便開始在香港各項足球比賽中嶄露頭角,1923年5月,年僅18歲的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國足球隊參加在日本大阪舉行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並幫助中國隊獲冠軍。
1925年,李惠堂和愛人廖月英從香港來到上海,決定全身心投入到中國足球的事業當中,1925年、1930年、1934年,他又帶領中國隊拿到了第七屆、第九屆和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冠軍。
李惠堂一生最大的遺憾是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當時受限於經費問題,李惠堂只能自籌經費,而自籌的方式是組織足球比賽,他們就在前往德國途中,一路走一路比賽,一共踢了27場。
柏林奧運會第一場比賽他們就遇到了強敵英國隊,由於隊員過度勞累,他們最終以0:2的比分輸掉比賽,被淘汰出局,此後他再沒能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奧運會,他的身份變成了教練、國際裁判、亞洲及國際足聯官員。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