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光刻機背後的希望

2020-12-21 芯東西

國產光刻機的星星之火,來自這六家公司。

作者 | 溫淑

編輯 | 心緣

國產光刻機的研發進程,似乎越發「撲朔迷離」。

今年六月份有消息傳出,國產光刻機龍頭上海微電子將在一年內交付用於28nm製程生產的193nm ArF光刻機。

另外,據方正證券今年發布的相關研報,國家02專項光刻機項目二期曾設定,擬於2020年12月驗收由上海微電子設計集成的193nm ArF浸沒式DUV光刻機。

這一技術突破無疑極具重要意義。要知道,此前上海微電子能量產的最先進光刻機,已被卡在90nm製程上四年之久。但是,現在時間邁進12月中旬,我們卻並未看到有關這臺光刻機的確鑿消息。

這一背景下,中國的IC前道用先進光刻機研發之路,究竟走得怎麼樣了?那臺傳言中的ArF光刻機背後,又有哪些玩家的身影?

芯東西挖掘國產193nm ArF浸沒式DUV光刻機背後的研發故事,發現除了國產光刻機龍頭上海微電子,其他5家「低調」的企業亦承擔了重要角色。

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範圍內疫情肆虐等種種因素,為國內半導體產業鏈開啟了「hard」模式。其中,光刻機被「卡脖子」的問題,既是國產半導體產業的遠慮,更是近憂。

芯東西了解到,面向這一難題,包括上海微電子在內的上述六家國產光刻機產業鏈玩家,正致力於攻關先進光刻機各個部件的技術壁壘

▲六家國產光刻機產業鏈玩家匯總

今天,我們挖掘這六家企業身上的故事,盤點國產光刻產業鏈的「星星之火」。

本文福利:國內DUV光刻機28nm製程工藝成為當前關鍵技術節點和技術優勢,光刻機國產替代將迎來新的曙光。推薦精品研報《光刻機行業研究框架》,可在公眾號聊天欄回復關鍵詞【芯東西061】獲取。

01.

光刻:十三年磨一劍背後的中國晶片業隱痛

半導體產業鏈可分為晶片設計、製造、封測三大環節,在晶片製造幾百道工序之中,光刻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直接定義了電晶體的尺寸。

光刻機是中國晶片業發展的一道短板,這已經不是新聞。儘管如此,提起中國可量產的光刻機已被卡在90nm製程4年,這個時間跨度仍令人心驚。

2007年,中國光刻機龍頭企業上海微電子宣布突破365nm光波長的DUV光刻技術,該技術可用於90nm晶片製程的生產。2016年,上海微電子SSX600系列的三款步進掃描投影光刻機實現量產,其中SSA600/20光刻機解析度達到90nm。從2007國產光刻技術突破90nm解析度至今,國產玩家十三年磨一劍。其間, 儘管國產光刻機玩家不斷探索,但始終未實現更先進光刻機的量產。

然而,90nm製程的晶片一般用於電源管理晶片、MCU等非核心晶片的生產,並不能滿足手機處理器等產品的需求。

目前,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14nm晶圓代工產線上,使用的是荷蘭光刻機廠商ASML的設備。

▲上海微電子SSX600系列光刻機

直到今年,中國光刻機研發工作似乎出現進展。今年早些時候曾傳出消息,稱上海微電子已經研發出可用於22nm晶片生產的光刻機,但並未透露相關光刻機型號,芯東西也未找到確鑿的信源。

相比之下,上海微電子突破28nm晶片製程用光刻機技術壁壘的消息更為可信。

據方正證券今年發布的一份研報,在02專項光刻機項目二期中,設定於2020年12月驗收193nm ArF浸沒式DUV光刻機,這款光刻機直接對標國際光刻龍頭ASML現階段最強DUV光刻機TWINSCAN NXT:2000i。

相比90nm製程晶片,28nm製程的晶片能製造出性能更為優越的晶片產品。儘管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實現193nm ArF浸沒式DUV光刻機的量產,但這一技術突破的戰略意義毋庸置疑。

要知道,理論上來說,193nm光波長ArF浸沒式DUV光刻機可用於7nm製程晶片的生產。目前,全球擁有193nm光波長ArF浸沒式DUV光刻機生產量產能力的玩家中,數得上名字的也僅有佔據80%全球光刻份額的ASML,以及分食剩餘市份的尼康和佳能。

▲近三年ASML、尼康、佳能光刻機出貨量情況

跨越13年研發,這臺可用於28nm製程晶片生產的光刻機,可以說被中國晶片業期盼已久。

02.

上海微電子:深紫外線光刻機水平有望追平ASML

從技術層面來講,光刻是指利用光學-化學反應原理,將電路圖轉移到晶圓表面的工藝技術,而光刻機則是光刻工序中的一種投影曝光系統。

光刻機可分為無掩模光刻機和有掩模光刻機,前者技術壁壘相對較低,一般用於高解析度掩模版、集成電路原型驗證晶片等特定晶片的小批量製造。而卡住國產半導體產業鏈「脖子」的,則是技術壁壘較高的有掩模光刻機,有掩模光刻機目前多用於先進位程的前道工藝中。

從分類來看,無掩模光刻機又可分為電子束直寫光刻機、離子束直寫光刻機、雷射直寫光刻機;有掩模光刻機分為接觸/接近式光刻機和投影式光刻機。

此外,有掩模光刻機又可按照光刻光源的代際進行劃分,上海微電子正在研發的193nm光波長ArF浸沒式光刻機屬於第四代光刻機,可用於45~22nm製程晶片的生產。

▲光刻機經歷了五代發展(圖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目前,上海微電子是中國國內唯一能製造IC前道工藝用光刻機的企業,在其已量產的光刻機產品中,最為先進的是SSA600/200產品,能夠用於90nm製程晶片的生產。

深紫外線光刻機作為有掩模光刻機歷史上的第四代光源設備,採用193nm光波長ArF(準分子雷射器)已經是世界領先水平。也就是說,如果上海微電子成功設計、集成出193nm光波長ArF浸沒式光刻機。就意味著在深紫外線光刻領域,中國技術水平已經趕上全球光刻機龍頭ASML。

03.

上海微電子背後的國家隊「五強」

光刻機主要可分為照明系統、Stage系統(工作檯系統)、鏡頭組、搬送系統、Alignment系統(對準標記系統)這五大組成部分。

作為高度複雜的半導體領域關鍵設備,光刻機對集成度的要求極高。有數據顯示,組裝一臺光刻機需要上萬個零部件。

由於光刻機各個組件的高度複雜,全球光刻機龍頭ASML即在成立早期,採取「Out House」的運營模式,僅負責光刻機整機的設計和子系統的需求定義,將各個子系統委託第三方廠商進行研發生產。

直至今天,ASML仍保留有部分「Out House」模式的傳統,比如,其使用的光刻機核心組件,由蔡司、Cymer等多家廠商供應。

與ASML相同,上海微電子的193nm光波長ArF浸沒式光刻機研發之路上,亦有國產產業鏈玩家的支持。

為儘快完成對193nm光波長ArF DUV光刻機的攻關,中國推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技術及成套工藝」項目(又稱「02專項計劃」),其中專門針對光刻產業進行規劃。

根據「02專項計劃」,我國光刻機研發工作亦採用類似「Out House」的研發模式,上海微電子負責整機的設計與集成,另有五家企業各自負責對光刻機不同核心零部件的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這五家承擔核心零部件研發企業,均與中國頂尖高校聯繫緊密,代表著中國最頂尖的半導體研發實力。

這五家企業分別是:

1、北京科益虹源

北京科益虹源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主營光刻機光源系統,擁有準分子雷射技術研究、產品開發的能力。

在企業工商平臺可以看到,北京科益虹源第一大客戶為持股37.5%的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2、北京國望光學

北京國望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經營範圍包含光刻機曝光光學系統、高端鏡頭、光電儀器與裝備、光學加工與檢測設備等。

目前,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股國望光學約66.67%,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持股國望光學約14.67%。

3、長春國科精密

長春國科精密光學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在上海設有投影光刻照明系統研發事業部。

目前,長春國科精密由長春淨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值得一提的是,長春國科精密與北京國望光學的法定代表人,均為長春光機所所長助理孫守紅。

長春光機所是中科院最大的研究所,先後孕育出了西安光機所、上海光機所、成都光機所等科研機構。

據長春國科精密官網,目前,長春國科精密作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支持的唯一高端光學技術研發單位,正在承擔NA0.82、NA1.35等多種類型高端IC製造投影光刻機曝光光學系統的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推進工作。

4、北京華卓精科

華卓精科成立於2012年,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目前產品包括光刻機雙工件臺及其衍生產品超精密運動平臺、雷射退火設備、晶圓鍵合設備等。

今年六月份,華卓精科的科創板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但這一IPO流程已於9月30日被中止。根據上交所官網,中止原因是華卓精科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

在華卓精科遞交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其光刻機雙工件臺產品的重要客戶,正是上海微電子。

▲北京華卓精科主要客戶群體

5、浙江啟爾機電

浙江啟爾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主要研發、生產和銷售高端半導體裝備超潔淨流控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啟爾機電前身是浙江大學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啟爾團隊。

04.

無掩模光刻機已實現「從0到1」

相比有掩模光刻機,中國在無掩模光刻機方面走得更遠。儘管雷射直寫光刻技術難以達到納米級別的光刻精度,但在面板(FPD)領域有較多應用。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國內面板市場發展迅速,2013~2020 年複合增長率達 36.48%。從全球市場佔比來看,2013年至今,中國面板產能持續增長,在全球市場佔比已達到近50%。

▲2013-2020年中國面板產能及全球佔比(來源:商務部,國泰君安證券)

目前,除了大陸光刻機龍頭上海微電子外,合肥芯碩半導體、無錫影速半導體、東方晶源微電子等玩家已經在無掩模光刻機市場取得技術突破。

其中,合肥芯碩半導體是國內首家半導體直寫光刻設備製造商,研發的ATD4000型號產品已經實現最高200nm的量產。

無錫影速半導體是由中科院微電子所聯合業內技術團隊、產業基金髮起成立的專業微電子裝備企業,目前已成功研發國際首臺雙臺面高速雷射直接成像連線設備(LDI),實現了最高200nm的量產。

東方晶源微電子的產品主要用於20nm以下極大規模半導體片制子束圖像檢測設備和合優化開發及生產,可為關鍵工序提供高速、高精度的檢測系統。

05.

結語:中國光刻技術攻關的關鍵時刻

不論是由於瓦森納協定還是近期的中美貿易摩擦,在國產晶片產業鏈面臨的困境中,光刻技術無疑成為直接「卡脖子」的一環。

要解決這一問題,技術攻關當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國產的深紫外線光刻機正處於研發的關鍵進程之中。在這背後,包括上海微電子在內的多位國產玩家正在攻關。

另外,借力國外成熟產品或可幫助晶片製造商實現突破。2018年,我國晶片公司中芯國際花費約1.2億美元,向阿斯麥訂購了一臺EUV光刻機。由於種種原因,目前,這臺光刻機還未成功交付。我們期待它能夠儘快落地中國,助力中國晶片事業再上一個臺階。

在嚴峻的外部貿易環境下,攻關光刻技術對國產晶片產業鏈來說意義非凡,期待相關技術攻關能夠實現突破。

資料推薦

相關焦點

  • 華為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難度堪比氫彈,國產光刻機有希望嗎?
    最近華為放出了一條招聘消息,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怎麼著,難道華為要親自研發光刻機了嗎?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什麼是光刻機,在這裡大概說一下。這也就很好解釋華為為什麼要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了。然而光刻機技術並不是那麼好掌握的,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三家公司能夠駕馭,分別是荷蘭的ASML、日本的尼康和佳能,而ASML又佔據了光刻機85%以上的市場。曾經的ASML也差點堅持不下去,因為光刻機著玩意兒也太費錢了。
  • 國產光刻機的希望,坐擁3200件技術專利,獨佔大陸80%的市場
    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情況下,光刻機,這塊壓在國人心頭上的大石更顯沉重。目前,荷蘭ASML、尼康與佳能佔據了全球光刻機市場,將近99%的市場份額。但好在面對這一境況,我國仍有不少企業在努力,點燃國產光刻機產業鏈的星星之火。
  • 白送都沒人用,國產光刻機發展到了什麼水平?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白送都沒人用,國產光刻機發展到了什麼水平?背後原因值得深思這兩年來華為的事情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因為華為在5G方面的領先,美國開始各種打壓華為。國產光刻機發展的怎麼樣了?這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問題。說到內地的晶片代工廠,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中芯國際了。確實這些年中芯國際的發展非常迅速,目前中芯國際的代工工藝已經發展到了14nm階段,而且還在不斷成長。
  • 傳來3個好消息,事關ASML光刻機,國產晶片轉機來了
    但是行業內傳來3個好消息,事關ASML光刻機。第一個好消息:中芯國際蔣尚義談判ASML2020年年底,中芯國際新任命蔣尚義為公司副董事長,蔣尚義何許人也?蔣尚義是國內半導體行業內的一位大能,曾任命過臺積電高管和武漢弘芯,最後來到了中芯國際。並且是二次任職,數年前離開後又回來了。此次歸來就傳來了好消息,蔣尚義談判荷蘭ASML,希望可以採購EUV光刻機。
  • 國產光刻機之痛:在廠房堆放成了廢鐵,也沒有被看一眼
    國產光刻機以現在看來,暫階段EUV光刻機我們是拿不到了,而我們所能夠依賴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光刻機,而EUV光刻機應該是一個需要異常難以攻取的科技高峰了。不過,很多人還是想知道,我們的國產光刻機到底處於什麼水平?說光刻機不能不說ASML,尤其是該公司的EUV光刻機,可以實現5nm、3nm甚至是更先進位程工藝的光刻製造。可以說現在世界上,能夠實現該範圍光刻工藝的光刻機,只有ASML一家可以供應,離開了ASML,製造不了。
  • 四部委力挺國產晶片,EUV光刻機也迎來轉機
    簡單來說,EUV光刻機可以自成一條產業鏈,背後有物鏡、光源、浸沒式系統等核心組件,也有光刻膠、光刻氣、光罩、塗膠顯影設備、檢測設備等諸多配套設施。這每一個「零件」的背後都是在自身領域達到巔峰的頂尖半導體企業。
  • 血戰光刻機 | 兵進光刻機,中國晶片血勇突圍戰
    光刻機,被稱為現代光學工業之花,製造難度非常大,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製造。其售價高達7000萬美金。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是中國在半導體設備製造上最大的短板,國內晶圓廠所需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
  • 光刻機中國能造嗎_為什麼中國生產不了光刻機
    光刻機中國能造嗎_為什麼中國生產不了光刻機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8 10:52:11   光刻機中國能造嗎   光刻機被稱為「人類最精密複雜的機器
  • 突破美方封鎖,國產光刻機問世,美媒震驚:藏得太深!
    上海微電子創下了奇蹟,攻克22nm光刻機技術,這是光刻機國產化進程中所向前跨越邁出的重要一步,相較日本,在技術上我國已然超越,如今僅次於荷蘭。美媒對此評論,我國企業藏得太深,竟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獲得突破,令人意想不到。此外則有人表示ASML又白忙了。雖該公司此前已宣布願為我國提供ASML光刻機,但現在看來我國已經不需要。
  • 國產光刻機傳出重大好消息
    上海微電子亦是中國唯一一家能夠生產高端前道光刻機整機的廠商,從某種意義上,上海微電子代表了國產光刻機最高的技術水平。據上海微電子官網顯示,針對晶片製造領域,公司最先進的光刻機設備是600系列——SSA600/20、SSC600/10和SSB600/10。
  • 國產光刻機的現狀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導讀如今,通過十七年的「臥薪嘗膽」,SMEE已經完全掌握了先進封裝光刻機、高亮度LED光刻機等高端智能製造領域的先進技術。「17年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夠製造光刻機,且長期以來對中國實施技術限制。當時,我們國家長期依賴進口,這樣下去不利於國家的戰略安全和產業安全。」賀榮明說到。2002年,為實現「用中國人的光刻機造中國芯」的夢想,賀榮明帶著幾位滿懷夢想的「戰友」來到張江,承擔起製造振興國家民族的微電子裝備產業,開始了艱難的光刻機研發之路。
  • 華為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真的要自研光刻機?
    近日,有媒體爆料,華為方面已經開始自建晶片晶圓廠,華為方面已經正式招聘光刻工藝工程師,要求全職、不限經驗,工作地點在東莞松山湖2ICednc有微博網友截圖表示:「華為太難了,擁有最強的國產晶片設計團隊海思還不行,還要琢磨研究光刻相關技術...國內產業鏈在這些方面幫不上華為,華為只能自己來了
  • 國產晶片設備迎突破,與荷蘭光刻機聯機成功
    晶片生產更多的是依靠晶片架構與EDA軟體,晶圓加工的過程最為複雜,薄膜生長、光刻、顯彰、蝕刻、拋光5道工序對應了CVD設備、光刻機、顯影機、蝕刻機、拋光機。晶片封裝的時候要用到貼膜機、裝片機、製片機、封裝機、縫合機等5個大工序的5個設備,晶片測試則是電鍍、切割、打標3個過程,這裡就是晶片生產線、晶片切割機、晶片測試機3個設備。
  • 光刻機技術的難點是什麼?中國有沒有能造光刻機的企業?
    光刻機的生產公司屬於中遊,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荷蘭的ASML公司,幾乎壟斷了光刻機市場80%的份額。那麼,光刻機技術究竟有哪些難點,為何ASML公司能夠一家獨大?我國當前有哪些製造光刻機的公司呢?製造光刻機的技術難點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光刻機工作的技術原理。當我們製作晶片的時候,電路圖經過光刻機投放至底片(塗滿光刻膠的矽片),光刻機不斷蝕刻掉光刻膠,露出矽面之後做化學處理,不斷反覆的蝕刻,直到晶片製作完成。
  • 華為要被卡脖子,光刻機行業壟斷程度有多高?國產品牌出路?
    目前,國內能夠製造中高端光刻機的企業只有上海微電子一家(其背後第一大股東為上海電氣),而由於國內基礎技術不夠紮實,光刻機行業壁壘又高,現在中國還足以研發出EUV光刻機。那麼國產光刻機的路在何方呢?中國要怎麼做才能研發出高端光刻機呢?
  • 國產90納米光刻機可以幹什麼?
    90納米光刻機能讓中芯國際有價值!90納米發展到1納米製程也就靠時間的推移慢慢成長。5納米製程再往上非常困難,每低一納米需要更長時間的研究。90納米發展到7納米製程比5納米發展到2納米要快多了。生產力是一方面,高精尖又是一方面。
  • 光刻機霸主阿斯麥封神之路
    然而,臺積電能吃下蘋果、華為的5nm訂單,背後還少不了一家荷蘭廠商的存在:晶片製造要想突破10nm以下節點,必須要用到EUV(極紫外線)光刻技術,而EUV光刻機只有荷蘭公司阿斯麥(ASML)能造。不論是5nm量產賽道第一名臺積電,還是第二名三星,想造出產品,就只能先乖乖向阿斯麥訂貨。
  • 1965年我國就能製造光刻機了,為何如今光刻機發展卻很落後?
    1965年我國就能製造光刻機了,為何如今光刻機發展卻很落後? 光刻機是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的一個名詞,這個很高端的設備因為美國的幹預成為了掐住中國國產頂級晶片麒麟咽喉的利器。
  • 國產光刻機的春天來了!上海微電子官宣,相當於ASML15年前的水平
    事實上,在半導體領域,我國陸續有不少好消息傳出,就比如上海微電子即將在明年交付國產首臺28nm光刻機。問題是,28nm晶片真的夠用麼?因為國際上先進水平已達到了5nm、7nm,而國產晶片顯然還落後許多。
  • 中企花7500萬買下二手光刻機,將布局高端光刻膠市場
    被西方禁止中國進口晶片後,怎麼擁有高端晶片就成為中國有志之士的痛,要想製造晶片,首先就需要光刻機,光刻機的製造難度異常巨大,荷蘭ASML公司全球光刻機最先進的,他的光刻機供應鏈非常全面,ASML光刻機佔全球市場的85%,幾乎壟斷了整個光刻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