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建的首條「高速」,千年來從不長草,如今還被開發成景區

2020-12-09 旅者心心

秦始皇修建的首條「高速」,千年來從不長草,如今還被開發成景區

文/旅者心心

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也越來越便利,尤其是高速公路更是遍布全國,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首條「高速公路」,這條「高速」是由秦始皇修建,千年來,這條道路從不長草,而且如今還被開發成旅遊景區。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現在的高速公路基本上都是平整、寬闊的公路,可以讓汽車高速行駛,縮短兩地的時間。但是這次心心要說的這條「高速公路」並非如此,這條「高速」沒有使用混凝土,完全是用泥土修建的,而且是供馬車行走的,這條「高速」就是秦直道。

眾所周知,秦始皇有「四大工程」,分別是萬裡長城、秦始皇陵、阿房宮,其中第四就是秦直道。秦直道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2年,命令蒙恬監工修建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用時兩年半,就修成了這條長800多公裡的道路。這條道路穿越了14個線,寬度在20~60米之間,堪稱世界築路史上的奇蹟。

秦始皇一生當中做的最具有長遠目光的事情,那就是修築長城和秦直道,但是這兩項工程在本質上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修建長城是為了軍事鬥爭的需要,用來抵禦敵方的騷擾。而修建秦直道卻是為了便於運輸軍隊和軍用物資,以及將士們所需要的生活物品。

修建秦直道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修成之後,距今已經有著2200年的歷史,那時候,雖然只有落後的生產工具,但是卻憑藉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勞動,完成了這項「奇蹟」。這條道路一方面為軍事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對南北的文化溝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關於秦直道,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經歷了2200年的歷史,道路上至今都沒有長草。究其原因,是因為鋪設秦直道的土壤都是被炒熟或者是燒制過的,土壤變成了熟土。之後再往熟圖裡面加入鹽鹼,徹底改變土壤中適合植物生長的成分。所以,即便有種子從遠方飛入土中,也無法生根發芽。

秦直道是秦始皇偉大的工程之一,在鄂爾多斯東勝區一段的秦直道還被開發成了景區——大秦直道文化旅遊景區。這個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上唯一以直道文化為主題、以邊塞文化和匈奴故地文化為特色的旅遊景區。

大秦直道文化旅遊景區有幾處亮點,分別是九原郡城樓、甘泉宮大殿、匈奴文化博物館、漢匈大馬市、匈奴文化園、秦漢兵馬陣等,除此之外,還有射獵場,可以讓遊客了解到匈奴人「兵民結合」的生活方式。

看到這裡,相信你對心心介紹的的這條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有所了解了吧,秦直道在我國乃至世界的築路史上,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神奇之處還在於兩年多年來,道路上沒有混凝土,還從不長草,如今在鄂爾多斯一段還被開發成為4A級旅遊景區。你有親自去過大秦直道文化旅遊景區嗎?

相關焦點

  • 秦始皇修土路,為何兩千年來從不長草?專家:看看下面埋的什麼!
    後人對於秦始皇的評價有褒有貶,毀譽參半。有人說他在那統一度量衡,在外抗擊匈奴,修建長城,是一位大明君。但是還有人說,在他年老的時候就開始實行暴政,甚至做出了焚書坑儒這樣的事件,直接動搖了秦朝的良好根基。再加上它耗費人力物力修築長城,很多人都因為這一件事情而死,所以他是一個徹頭徹底的暴庸昏君。
  • 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兩千多年為何仍不長草?
    秦始皇的秦志煌,他為什麼不種草兩千多年了?專家:這是良心的項目!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朝代皇帝的歷史中,應徵是一個能幹大事並取得成功的強者:應徵出生於趙國首府邯鄲,並返回秦國。因此,應徵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個君主,稱其為「秦始皇」。秦始皇統一世界後,取消了對子圈圈制的廢除,並更換了縣制;同時,這本書是用相同的文字寫的,汽車在同一條軌道上。向北襲擊匈奴,向南徵服百越,建造長城;建立與長江和珠江水系溝通的靈渠。在秦始皇的《大興土木工程》中,除了傳說中的阿芳宮和屹立的中國長城外,還有一個龐大的工程項目,那就是秦朝高速公路秦至道的建設。
  • 秦始皇修了條2000年都不長草的路,是怎麼做到的?你看原材料是啥
    秦始皇做了諸多名垂千古之事,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39歲稱帝後又實行三公九卿,統一度量衡,築長城,修靈渠,通水系,秦朝時期建造的都江堰依然能夠使用,秦直道也是當時的一個奇蹟。 秦始皇用近百萬人修築長城,72萬人修建了秦始皇陵,同樣也用30萬人修建了秦直道,比西方文明的羅馬大道還要早200多年,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 秦始皇當年修的路,為啥過了2000多年都不長草?
    秦始皇修築的路叫「秦直道」,這是秦朝開疆擴土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這個在文末再告知,有人說秦直道為什麼過了兩千年都沒有長草? 其實這種話題無非就是為了突出秦始皇有多厲害,魯迅說過一句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 秦始皇修的路,兩千多年為何都不長草?專家:挖開看看就知道了!
    秦始皇的秦直道,兩千多年為何仍不長草?專家:這才是良心工程!秦始皇修的路,兩千多年為何都不長草?專家:挖開看看就知道了! 在秦始皇的「大興土木」中,除了傳說中的阿房宮外與屹立千不倒的萬裡長城外,還有一項浩大工程項,那就是修建了秦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 兩千多年的「高速公路」,當時並無混凝土,為何兩千年都不長草?
    而如今的基建第一的國家便是我國,我國擁有總裡程長達15萬公裡的高速公路,更擁有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和地下隧道。而這些基建設施都有一個共同的條件,那就是道路中間不能夠長草,否則的話很容易引起各種交通事故。然而在我國兩千多年前,就由秦朝建立了一條不長草的「高速公路」,當時並沒有混凝土技術,那麼這條道路又是如何做到不長草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 秦始皇當年修的路,為啥2000年來都不長草?專家:看看下面埋著什麼
    恢弘的長城自古以來就是保衛人民的象徵,如今的長城更是成為了中國的一大驕傲,每年都會有許多的外國人來一覽長城的雄偉景觀。說起長城,可能大家還要想到一個人,那就是秦始皇。秦始皇這位帝王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亦是好壞參半。說他暴躁、晚年殘虐,但他也曾經推動了中國文化的發展,因此,秦始皇這位帝王還是給中國帶來了很深遠的影響。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則是秦始皇當年修的路。
  • 我國高速公路的鼻祖,竟然是土路,但2000多年從不長草
    這條路全長800多公裡,路寬20到60米是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和山西省的領土,這條路自建設成功以來一直發揮著它的重要作用, 當然古代也有重要的軍事生命線,和長城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是高速公路的祖先, 但是,這條道路不是用瀝青和混凝土建成的,他是土路,但沒有長草,在古代被再利用,直到清朝才慢慢廢棄, 而且迄今為止大部分道路保存得比較乾淨,路面更平坦光滑。
  • 秦始皇當年修的路,為何過了2000年都不長草?草:不敢露頭!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遊,中國被老外稱為「基建瘋狂」,所以修建了很多大型工程,高速公路在現在看來似乎很常見,但事實上,很久以前,中國就有一條高速公路,這就是秦直道。秦直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陝西省和甘肅省內,它是秦朝時期修建的交通主幹道,全長800多公裡的秦直道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我們都知道高速公路不長草,因為它使用的是高溫混凝土,是機器碾壓的,每天有很多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所以根本沒有草,但是已經修建了2000多年的秦直道,沒有車輛,也沒長草。
  • 秦始皇修了7個世界級工程,2000年仍屹立不倒,如今仍在造福國人
    始皇雖然死去千年,人們也批判了他千年,但他留下的業績依然在,也是不能否認的。 嬴政四十九年的人生中,除了上述功績,他還修建過七個世界級的工程,兩千年後依然有五個屹立不倒。
  • 秦始皇修的高速路,2000多年不長草,部分路段近代仍在使用
    秦始皇開創了大一統的朝代後,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為慶祝自己的豐功偉績,大興土木,建築了阿房宮,萬裡長城等,其實他還修建了一條高速公路。為了能和他國建交以及更快速地抵禦外敵,在公元前212年,他讓蒙恬建造一條從鹹陽去往酒泉的軍事要道。
  • 秦始皇下令建造道路,兩千年無人打理卻不長草,專家檢測後知真相
    中國的皇帝很多,但是在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皇帝之中,肯定有秦始皇這個皇帝,他是最早稱帝的君主,還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大的貢獻就是統一全國,在當時那個動蕩的社會,要想統一全國是多麼困難的事情,而且中國的土地是廣袤無垠的,所以做到統一國家之後,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做到真正的統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馳道而在這其中,2200年前秦始皇修建了一條路,直到現在,都可以正常使用,這條路叫做「弛道」。
  • 秦朝的高速公路,沒有混凝土卻兩千年不長草,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喜歡全國出巡,但是當時的交通條件遠遠沒有這麼方面。秦始皇作為一個深謀遠慮,有長遠眼光的帝王,因此就下令修建一條堅硬、平坦、寬闊的大路。 秦始皇修建這條道路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自己出巡方便,也是為了運兵、交通比較方便。在秦始皇看來,修建這條道路的意義僅次於萬裡長城,因此秦始皇將這件重要的差事交給了最看重的大將蒙恬。
  • 秦始皇臨終前發生的三件異事,兩千年來無人能解,是野史還是杜撰
    秦始皇是我國第一個皇帝,他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後,奠定了我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讚譽為「千古一帝」 ,但是關於他的非議還是很多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大興土木,修建秦始皇陵,修建萬裡長城,修建阿房宮等等都被很多人罵暴君,陳勝、吳廣更是揭竿而起,秦朝最終成了一個短暫的王朝,但是秦始皇的傳奇故事還是很多的。
  • 秦始皇生前修建了自己的祠堂,後來始皇廟反覆修建,到底在折騰啥
    隨著歷史劇《大秦賦》的走紅,秦始皇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並不斷引起熱議。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是一位名聲好壞參半的皇帝。贊者稱他為千百年來的偉大一統6國大業,而批評者則稱他為無德、專制、平庸的暴君。從秦朝到清朝,關於他是否應該被納入民族祭祀和祠堂建設中,一直存在著很多爭議。然而,官方和民間寺廟已經建立來祭拜他。此外,秦始皇生前還為自己修建了祠堂和睡廟。
  • 秦始皇陵56平方公裡,卻耗時不到十年,如今的工程師都嘆為觀止
    #秦始皇陵屬於歷史級別的皇家園陵,其奢侈程度一度碾壓了中華千年來的眾多帝王陵墓。那麼大家知道秦始皇陵這種奢侈級別的建築需要多少年建成嗎?實際上,只花了十年不到的時間。一統六國 不留餘力修建皇家園陵為什麼如此恢宏的建築只需要這麼短時間呢?考古專家們發現了秦始皇陵的入口居然還設有守陵人的陵園,可見秦始皇對於自己園陵的重視程度。
  • 秦始皇修長城千年不倒,修秦直道千年不長草,他在土裡做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被稱作千古一帝,「秦始皇,自然千古一帝也。」秦始皇在公元246年宣布執掌秦朝實權,過去230年到前211年曆經十年時間掃滅六國,到前210年病亡於出巡中途,精確而言:秦始皇當政時間長達36年,在其中執掌秦國25年秦朝11年。
  • 日本計劃修建世界首條城際磁懸浮 連接東京與大阪時速超500公裡
    據華爾街日報網7月7日報導,日本JR東海鐵路集團計劃修建一條連接東京與大阪的磁懸浮鐵路,運營時速將超過500公裡,預計耗資約900億美元。這兩座城市距離515公裡,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2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
  • 千年不腐秦始皇陵至今還未挖掘的真相是什麼?你知道嗎?
    秦始皇陵自發現到現在已經不下四十多年的時間了,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處也已經找到了。但是幾乎整整40年過去了,國家卻從來沒有要開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測到水銀含量嚴重超標來作為理由。按理說幾千年前的墓葬處理技術在現如今發達的科技面前應該只是小兒科。
  • 千年來垮塌無數次的危崖,國家用173根巨型鐵鏈鎖住,如今成景區
    上圖:2001年,秭歸縣政府修建沿江公路時,打通了鏈子崖隧道。為了不忘先人們攀登鏈子崖的艱難,在原來的路段上恢復了早已廢棄的鐵鏈。鏈子崖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整座山崖上,由173根巨型鐵鏈鉚固五萬方危巖體,鏈子崖從此成了真正的「鏈子崖」。如今在長江上乘船經過此地,還可見鏈子崖上的裂縫和治理鏈子崖時留下的痕跡。總體來說,國家針對鏈子崖危巖體防治工作歷時14年,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即:危巖體治理可行性論證研究階段(1989-1992年),工程實施階段(1993-1999年,1995年治理工程動工)及治理檢驗階段(2000-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