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建的首條「高速」,千年來從不長草,如今還被開發成景區
文/旅者心心
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也越來越便利,尤其是高速公路更是遍布全國,這次心心要說的是我國首條「高速公路」,這條「高速」是由秦始皇修建,千年來,這條道路從不長草,而且如今還被開發成旅遊景區。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現在的高速公路基本上都是平整、寬闊的公路,可以讓汽車高速行駛,縮短兩地的時間。但是這次心心要說的這條「高速公路」並非如此,這條「高速」沒有使用混凝土,完全是用泥土修建的,而且是供馬車行走的,這條「高速」就是秦直道。
眾所周知,秦始皇有「四大工程」,分別是萬裡長城、秦始皇陵、阿房宮,其中第四就是秦直道。秦直道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2年,命令蒙恬監工修建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用時兩年半,就修成了這條長800多公裡的道路。這條道路穿越了14個線,寬度在20~60米之間,堪稱世界築路史上的奇蹟。
秦始皇一生當中做的最具有長遠目光的事情,那就是修築長城和秦直道,但是這兩項工程在本質上卻是完全不一樣的。修建長城是為了軍事鬥爭的需要,用來抵禦敵方的騷擾。而修建秦直道卻是為了便於運輸軍隊和軍用物資,以及將士們所需要的生活物品。
修建秦直道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修成之後,距今已經有著2200年的歷史,那時候,雖然只有落後的生產工具,但是卻憑藉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勞動,完成了這項「奇蹟」。這條道路一方面為軍事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對南北的文化溝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關於秦直道,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那就是經歷了2200年的歷史,道路上至今都沒有長草。究其原因,是因為鋪設秦直道的土壤都是被炒熟或者是燒制過的,土壤變成了熟土。之後再往熟圖裡面加入鹽鹼,徹底改變土壤中適合植物生長的成分。所以,即便有種子從遠方飛入土中,也無法生根發芽。
秦直道是秦始皇偉大的工程之一,在鄂爾多斯東勝區一段的秦直道還被開發成了景區——大秦直道文化旅遊景區。這個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世界上唯一以直道文化為主題、以邊塞文化和匈奴故地文化為特色的旅遊景區。
大秦直道文化旅遊景區有幾處亮點,分別是九原郡城樓、甘泉宮大殿、匈奴文化博物館、漢匈大馬市、匈奴文化園、秦漢兵馬陣等,除此之外,還有射獵場,可以讓遊客了解到匈奴人「兵民結合」的生活方式。
看到這裡,相信你對心心介紹的的這條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有所了解了吧,秦直道在我國乃至世界的築路史上,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神奇之處還在於兩年多年來,道路上沒有混凝土,還從不長草,如今在鄂爾多斯一段還被開發成為4A級旅遊景區。你有親自去過大秦直道文化旅遊景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