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關於意識
我們都玩過遊戲,程序語言決定了創建遊戲人物的身高,外表,功能屬性。但這個人物上線以後,是去打怪升級,還是找人PK,這是背後玩家的意識在決定。反推一下,我們的基因語言決定了我們的生物特性,但我們的意識,有沒有可能是另有其人在為我們做決定呢?換句話說,我們的意識,真的是我們自己的意識嗎?
比如寫篇文章,這不是我某天為某個目的而做下的決定去寫的,而是在某一個瞬間突然產生的一個想法,這個想法的生成,並不是我大腦在通過思考而決定,那麼這個念頭從何而來?有時候在家裡躺著,正看著電視,但瞬間出現了一個晚上去買三文魚吃的想法,當時並不餓,這個吃三文魚的想法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嗎?還有很多很多事情,我並不想那麼做,但結果卻去做了。最後就是我們的夢境,夢境裡的很多場景,我在現實中都想像不出來,是什麼生成了我夢境中的這些場景,夢境中的我,是我嗎?如果是我,可我又無法左右自己的行為,也就是夢裡的自己要做什麼,必須按照夢境中的「劇本」來做,這個意識又是誰的意識?對於如上幾點的描述,我的想法已經超越了我的語言能力。
02 關於量子糾纏
目前的科技可以證實,量子糾纏這個現象能夠超越空間距離的限制,瞬間達到量子同步。正是因為這個現象,我認為人格化的靈魂並不存在。
我們的基因可以存儲信息,還有一樣東西也是可以記錄存儲信息的,那就是引力場和磁場。場可以記錄存儲信息!而量子信息很可能就是通過場這個介質完成傳遞。這兩者可以發生作用,著名的費城實驗已經證實了。
線圈切割磁場線運動能產生電流,而電流自然攜帶著信息,既然磁場能和電子相互作用,量子切割磁場線就意味著量子信息通過磁場完成了傳送,量子糾纏就是這樣實現的。
光是場吸收和釋放能量的外在表現,但我們反過來想,場不就是無處不在的量子態能量嗎?因為是量子態,所以看不到。也可以說,我們的基因功能語言中,沒有為我們譜寫出這個功能。
我所理解的靈魂,就是軀體量子信息的集合。我們的記憶並不是存儲在大腦裡,而是存儲在某一個場裡,大腦只是信息交換裝置,是傳輸記憶或意識的連接終端,人格化的靈魂是在讀取這些信息。
這就可以說明我們其實是生活在一個物質能量和場交換信息的世界,交換的信息無處不在,不論我們人在哪裡,量子糾纏都可以讓所有信息同步。如果這些假設都成立的話,那很可能你的一生都在演繹場信息為你寫好的「劇本」,這個「劇本」其實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寫好。也可以理解為你的出生就是為了幫助場做些它為你安排好的事,等你完成任務以後,你也就......
國外有個著名的實驗發現每個人在做決定之前,大腦的特定區域都會變得異常活躍,大家會認為這是大腦在做思考,現在我們可不可以理解為是在接收指令?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當有一個人可以讀取你在場裡的信息時,你想到了什麼?沒錯,那就算命和卜卦。如果有那麼一個人能做到讀取宇宙知識寶庫的信息,我並不認為這個人是愛因斯坦,他很可能是特斯拉。
讀者朋友們,或許你此刻正在思考去評論點什麼,但現在你應該明白一個道理,當你一思考,上帝就笑了。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