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安欣:紮根基層十餘載 不改初心為人民

2021-01-08 人民網

從大學生村官到駐村第一書記、脫貧攻堅指揮部督查人員、網格員,工作崗位不斷變化,但初心始終不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奮鬥。他就是關嶺自治縣供銷社辦公室主任、斷橋鎮後寨村網格員—安欣。

2018年10月,按照縣委組織部、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統一安排,安欣下派到深度貧困村—斷橋鎮後寨村擔任網格員。初到後寨村,當地貧窮的面貌讓安欣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

安欣:紮根基層十餘載,不改初心為人民。

「後寨村屬於全縣3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初來後寨村給我的印象就是交通基礎設施落後,路窄,缺水,村裡也沒有什麼產業支撐,群眾都是在外打工。」安欣如是說。

後寨村有9個村民小組17個自然寨。長衝、吊井是安欣重點負責的兩個小組,為了解組內情況,他主動融入群眾之中,與群眾打成一片,多次遍訪長衝、吊井兩組72戶301名村民,傾聽群眾所需所盼,了解群眾發展意願。

據關嶺縣斷橋鎮後寨村網格員李甫順介紹,安欣常常和我們一起深入貧困戶家中,走訪貧困戶,了解貧困戶的吃穿冷暖,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來為貧困戶補齊短板。白天走訪,晚上回來還要整理走訪材料,整理一戶一檔,對扶貧工作非常的用心。

27歲的村民付明雄因病致貧,家裡一共兩口人,父親在他3歲時因病去世,母子倆相依為命。為幫助付明雄一家早日脫貧,安欣多次勸說付明雄外出就醫,並安排付明雄的母親到村裡擔任護林員,一個月有800塊錢的收入,面對付明雄家破舊不堪的房屋,安欣幫助其申請到危房改造資金6萬元實現住房安全,政府補貼2頭生豬、100隻蛋雞助力發展產業。在各項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付明雄勤勞苦幹,在2020年實現脫貧。

安欣:紮根基層十餘載,不改初心為人民。

付明雄情真意切地說:「安主任是2018年駐村的,我一直生病,他經常來看我,並讓我去醫院治病,看見我家房子破舊,給我家申報危房改造資金,得了6萬塊錢,還安排我母親到村裡當護林員,每個月還有八百塊錢,現在生活好多了。」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產業支撐是關鍵,群眾發展願望強烈,但是缺乏資金支持。在安欣與村支兩委幹部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後寨村爭取扶貧專項資金50萬元覆蓋貧困戶178戶742人,建起了佔地面積200畝的土雞養殖場。2019年底,村裡2000隻跑山雞迎來第一次出欄,通過供銷平臺等銷售渠道,與青島市城陽區和縣城各學校實現產銷對接,及時解決跑山雞銷路問題。

安欣表示,通過黔貨出山、校農結合,後寨的土雞銷售了7萬餘元,在年底的時候,給全村178戶742名貧困戶分紅,每人100元。

跑山雞。

除了大力發展土雞養殖,後寨村利用「惠農脫貧貸」240萬元資金髮展「安李一號」蜂糖李種植。該項目佔地面積1500畝,其中1000畝由合作社統籌管理,500畝由貧困戶自行管理,在提高貧困戶生產積極性的同時,群眾還可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方式獲得穩定收入。

後寨村通過發展安李一號的種植,周邊的貧困戶和農戶在合作社務工,修枝、施肥、除草,我們發放的務工費用是32萬餘元,拿給農戶地租是92萬餘元。2014年後寨村人均收入是3200元,通過脫貧攻堅工作,現在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9300元。

駐村3年來,在安欣等駐村扶貧幹部和村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後寨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群眾生活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後寨村178戶貧困戶742人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後寨村也退出了貧困村序列,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2019年,後寨村黨支部被貴州省委授予「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 榮譽稱號,安欣被授予「全縣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安欣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將以「貧困不出、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的勇氣,繼續紮實做好後寨村脫貧攻堅工作。(文/圖 孫明凱)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安欣:紮根基層十餘載 不改初心為人民
    從大學生村官到駐村第一書記、脫貧攻堅指揮部督查人員、網格員,工作崗位不斷變化,但初心始終不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奮鬥。他就是關嶺自治縣供銷社辦公室主任、斷橋鎮後寨村網格員—安欣。初到後寨村,當地貧窮的面貌讓安欣感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安欣:紮根基層十餘載,不改初心為人民。「後寨村屬於全縣3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初來後寨村給我的印象就是交通基礎設施落後,路窄,缺水,村裡也沒有什麼產業支撐,群眾都是在外打工。」安欣如是說。後寨村有9個村民小組17個自然寨。
  •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⑩——紮根基層勤耕耘 孜孜不倦潤無聲
    《我的扶貧故事》徵稿選登⑩——紮根基層勤耕耘 孜孜不倦潤無聲 2020-12-10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辛警韻|不忘初心,紮根基層,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堅守
    當守護一方百姓安寧的警察,是我從部隊退伍回來時的夢想。從保家衛國到從警為民,時光荏苒,即將迎來我入警的第四個年頭,回憶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帶給我的是一段屬於基層派出所民警的故事,更是經歷成長後的積澱與信心、榮譽與動力。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新華「不期而遇」丨從江縣下江鎮新華村副...
    2019年3月,根據從江縣委組織工作安排,我帶著「奔赴基層一線,全力以赴戰貧困」的使命、「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初心,在下江鎮新華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徵程,這駐村一晃就是兩年。從初到新華村的陌生到現在的熟悉,從初進村級的忐忑到現在的適應,從對基層駐村工作一無所知的「門外漢」到如今的「多面手」,600多個日夜,我尋覓到了「紮根基層甘奉獻」的初心,感悟到了「精益求精塑品質」的匠心,堅定了「履職盡責勇擔當」的決心。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初心 扶貧路上見真情丨羅甸縣逢亭鎮新光村駐...
    從小看到他們在這片土地上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我也耳濡目染,對於基層工作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份執著,立志將來一定要回來服務人民,像他們一樣在我熱愛的這片土地上奉獻自己。所以,在上大學的時候,我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畢業之際更是爭取考回家鄉。  2018年11月,我以選調生的身份回來了。
  • 我與法制日報|四十年崢嶸歲月擔當為人民 三十載讀報情緣不改初心
    □ 楊瑩櫻蓋中國之大,讀報人之多,說我一人之故事,以小見大,以抒讀者之情懷;夫民生之要,老百姓之聲,敘我一人之經歷,以寡見眾,以訴芸芸眾生之衷腸。創刊伊始,縱橫四十年崢嶸歲月,擔當為人民。情之所鍾,前後三十載讀報情緣,不曾改初心。三十餘年前,孩提之我,時常聽聞《中國法制報》之名。待年歲漸長,好奇心日盛,剛夠得著小區報欄,便仰觀欄中之《法制日報》,然識字不多,一知半解。上學後,我在校圖書館讀《法制日報》,增長知識,拓寬眼界。
  • 「我的扶貧故事」紮根基層 無悔前行|錦屏縣河口鄉文鬥村駐村幹部...
    田浩呈為村民打掃衛生2016年,我來到文鬥村參加扶貧工作,有幸成為一名光榮的駐村幹部,見證了文鬥苗寨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居環境整治是脫貧攻堅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我與駐村工作隊按照「應改盡改」原則對農村危房進行整治,全面推進「改廁改廚改圈」工程建設、透風漏雨整治和人畜混居改造,徹底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同時,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我組織群眾投工投勞修通3000米的串戶路,建設衛生廁所、衛生室、文化廣場、路燈亮化等基礎設施。
  • 初心不改 篤行致遠
    從漢壽公安到臨澧公安,變了的是地方,不變的是初心和使命。入警宣誓的那一刻,頭頂的警徽、藏藍色的警服,賦予了我無限榮光,也為我那顆赤誠的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 基層扶貧路上的感人故事
    2020年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收官之年,在諸城市百尺河鎮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用腳步丈量初心,用行動詮釋擔當,對貧困戶的關懷無微不至,一戶戶地走訪、一次次的關懷,主動把貧困戶當成自己的家人,用真心付出換取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今年9月,百尺河鎮被評為「濰坊市脫貧攻堅工作示範鎮」。
  • 省先進工作者王生雲:紮根基層 助力鄉村振興
    省先進工作者、羊樓司鎮黨委委員王生雲是一名普通基層幹部,近三十年來,他不忘初心,忠於職守,心繫群眾,腳踏實地,堅持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先後獲得了嶽陽市勞模、臨湘市優秀幹部、優秀黨員、「紅旗農戶」等榮譽。
  • 【勇當先,建新功】蕙質芸心擔道義 紮根基層守初心——記肥西法院...
    【勇當先,建新功】蕙質芸心擔道義 紮根基層守初心——記肥西法院山南法庭法官助理劉蕙芸 2020-10-21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巾幗扶貧故事 | 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在扶貧一線踐行初心...
    巾幗扶貧故事 | 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在扶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脫貧攻堅偉大工程戰場上,她們是「巾幗不讓鬚眉」的戰士,她們的感人故事,奏響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強音!昭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碧瓊的扶貧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抱定初心赴徵程丨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駐村第一...
    從熟悉的城市來到陌生的地域,心中沒有泛起一絲波瀾,我知道這裡需要我,我知道我的初心就是想為老百姓做實事。按照「因戶施策、一戶一策」的扶貧思路,給貧困戶量身定製了幫扶措施,孤老病殘人員納入民政兜底,無法外出務工的半勞力動員申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缺乏勞動技能組織參加技能培訓,確保脫貧有門路,致富路上一個不掉隊。
  • ​蘇添水:20載紮根基層 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圖為蘇添水(中)查看患者病歷。(受訪者供圖)東南網1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蘇添水是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已經在基層醫療衛生崗位工作20年。一直以來,蘇添水用心當好「守門人」,服務群眾健康,憑藉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贏得了廣大居民的信賴。
  • 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北京大學舉辦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
    會議現場會議伊始,參會師生共同觀看了視頻《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回顧志願者們接力傳承的故事。第21屆志願者中有的剛剛完成支教扶貧工作,有的仍堅守在教育扶貧的第一線,他們真切分享了支教一年中的經歷和感受,真摯的話語、真情的故事、真心的祝福激勵著第22屆志願者傳承薪火、接力奮鬥。
  • 【警察故事】脫下軍裝換警服,初心不改向前行
    【警察故事】脫下軍裝換警服,初心不改向前行 2020-08-01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把初心鐫刻在教育扶貧的路上丨六盤水市六枝特區...
    現就業於月亮河鄉人民政府辦公室的胡滴滴我叫羅開學,六枝特區月亮河鄉第二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已紮根農村教育30餘載。在「新兩基」實施之前,我儘管對教育事業兢兢業業、愛生如子,總有學生成為手中的漏網之魚,家訪調查的結果:不是沒有學習用品,就是交不上書費、學費。無奈之下,或慷慨解囊,為學生購買學習用品;或與學校商議,免交其書費學費。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來路守初心 奮力前行擔使命丨獨山縣影山鎮...
    用好、用活國家扶貧好政策,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我是扶貧路上的追夢人和踐行者。我叫龔傳書,是黔南州獨山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身為影山鎮脫貧攻堅兵團的團長,我感到責任重大。 2020年6月,在初心、使命的指引下,我來到影山鎮脫貧攻堅作戰兵團。要打贏影山鎮脫貧攻堅戰,我必須身先士卒。在扶貧路上,我緊盯每一項政策的落實,每一個措施的制定,絲毫不敢馬虎。
  • 周義博:基層幹部我懂你對群眾的「愛」
    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在基層,作為基層幹部的你,正是其中的中堅力量。你是各項方針政策的最終執行者,是黨和國家在基層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代表」。雖然基層工作繁雜,人民群眾還不斷給你「找麻煩」,但你依然還是不斷深化和人民群眾的魚水情,默默地愛著自己紮根那一方的人民。你對群眾的愛,我懂!
  • 李鴻忠:堅定信仰信念,紮根農村基層
    他們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促進鄉風文明、服務農民群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村黨群服務中心,李鴻忠與嶽志瑩、史佳鑫、徐海星、張世強、羅川罡、邵爾立、宣禎、王騰飛等平均年齡26歲的8名農村基層專職黨務工作者面對面圍坐在一起交心談心。李鴻忠親切和藹地鼓勵大家像聊家常一樣,結合日常工作情況,聊一聊各自在農村基層工作的感想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