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烘焙股」克莉絲汀:虧損七年 裁員千人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財經早餐

從天堂到地獄。

恐怕連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自己也沒想到,他用20年時間將名不見經傳的克莉絲汀送上了赴港上市「內地第一烘焙股」的寶座,卻只用了1年時間,就拉開了克莉絲汀此後連續虧損七年、關店、裁員的悲劇。

而他自己,也被一手帶大的克莉絲汀拋棄,踢出了公司。

虧損七年,裁員千人

近日,克莉絲汀發布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公告。

2019年,收入5.49億元,同比減少約17.34%;淨利潤為-2.07億元,虧損面同比減少約10.98%,門店數量淨減少110家。同時,進行了大規模裁員,2019年底其員工數為3306人,同比減少超過一千人。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3年首虧至今,克莉絲汀已連虧7年。

股價率先反應,自2014年以來,克莉絲汀的股價就一直在1港元以下。2020年3月,克莉絲汀股票整月的成交金額不到33.36萬,更離譜的是,在3月27日至4月1日的四個交易日之間,克莉絲汀的成交量均為0。截至4月3日收盤,股價報0.17港元/股,順便說一下,這一天全天成交量也為0。也就是說,如今的克莉絲汀,已經是港股市場上一隻無人問津的「仙股」。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克莉絲汀剛剛赴港上市,成功坐穩「內地第一烘焙股」寶座。換言之,克莉絲汀上市後,即開始了「上市即變臉」的表現。

還有誰能救現在的克莉絲汀?

至少創始人羅田安救不了了。

因為,他也已經被董事會踢出了公司。

一個臺商的逆襲

在羅田安執掌的「克莉絲汀時代」,克莉絲汀創下的輝煌,足以在中國內地烘焙商業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最初,羅田安掌舵克莉絲汀,很有點「天意」。

羅田安是臺灣人,性格勇猛,20多歲就一個人跑到基隆跟帶私貨回國的船員買牛仔褲,再拿去市場轉售。由於那時臺灣進口牛仔褲還很少見,羅田安的「膽大」生意成功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之後,他轉戰投資,收穫頗豐。然而,1997年,一場亞洲金融風暴,讓他輸了個精光。

錢賠了,還負債,大挫之下的羅田安忽然想起,早年做投資時,似乎在上海還投過一家公司,叫上海聯全食品公司。在股權上,上海兩家合資單位各佔20%股份,臺方佔60%。

後來,正是這家公司,成為了羅田安的人生轉折點,它正是克莉絲汀的前身。

羅田安投資失敗來到上海的時候,克莉絲汀情況也很遭。管理層奪權,企業混亂不堪,一個烘焙企業卻連衛生也一塌糊塗,可說是走到頭了。合資方都想放棄,只有羅田安敏銳地察覺,烘焙行業在內地有發展機遇。就這樣,羅田安獨立堅持地開始掌舵瀕臨破產的克莉絲汀。

羅田安掌舵下的克莉絲汀,迅速做對了三件事。

第一,大膽培養和使用大陸本土團隊。

在臺商中,羅田安是極少數決定棄用臺灣職業經理人團隊、大膽培養和使用大陸本土團隊的企業家之一。

羅田安表示,沒有完全本土化的人才來幫助經營,要想突破,可說是天方夜譚。正是因為這一理念,在1999年,羅田安不惜將原先在克莉絲汀的臺灣籍副總全部請回臺灣,而組建了一支完全的大陸本土化團隊。他甚至將妻子也排除在了公司之外,其妻江若嫻最終選擇遠離克莉絲汀核心團隊,不參與經營管理。

很快地,羅田安組建的上海本土經營管理團隊,給克莉絲汀帶去了飛馳般的發展。羅田安表示,他擁有的是上海第一流的經營團隊,上海也成為了克莉絲汀的發跡之地,門店一度遍布全上海。

第二,定位高端,殺出重圍。

90年代初,內地的烘焙餅店約5萬到7萬家,排名前五位的烘焙連鎖店僅佔烘焙產品總銷售額的約6.2%,幾乎沒有大品牌。烘焙行業整體的面貌比較低端,大部分以作坊式的形式存在。

羅田安獨闢蹊徑,在「低端烘焙」的大氣候裡,打出了一張「高端路線牌」。克莉絲汀高調宣布定位於高端路線,實施連鎖化,迅速從內地烘焙行業中脫穎而出。

第三,重金打造「安心產業鏈」。

烘焙屬於食品,而做食品,安全和質量永遠是第一道生死關。

羅田安對食品質量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克莉絲汀被羅田安打造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安心產業鏈:從原料生產,到終端銷售,每個產品環節都經過嚴格的檢驗。

  比如,在原料環節,從2008年起,克莉絲汀逐步用植物胚芽乳替代動物乳,而為了生產胚芽乳,克莉絲汀在2006年就選定了富含營養物質的中國黑土地——東北北大荒854農場,作為企業所用大豆的原料產地。羅田安對原材料的「吹毛求疵」到了什麼地步?以大豆為例,他要求必須是綠色有機大豆,甚至每批次的大豆都要有「血統證明」,從降雨、施肥、光照到農藥殘留,必須一一記錄在案,可以查詢。  比如,在製作環節,羅田安十分反感過去傳統糕點店的做法:放一些糖、放一些麵粉、放一些油、放一些雞蛋,只要符合衛生標準,誰也不會去追究這個「一些」到底是多少量。在羅田安看來,要想大規模連鎖而質量不出錯,產品必須標準化。  就這樣,克莉絲汀的每一款產品,從食品原料開始,到食品加工、物流配送、售後服務,共13個環節,在羅田安的打造下,全程透明化,每個環節都可追溯。這使克莉絲汀的品質一騎絕塵,一時在江浙地區尤其是上海地區風頭無兩。

2001到2006年,克莉絲汀實現了每年翻一番的增長速度。此後,迅速成為直營門店近千家(且大都位於城市黃金商圈地段)、年銷售額超過10億的內地最大烘焙連鎖企業。

2012年,克莉絲汀登陸港股,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誰也沒想到,就從上市這一天起,竟拉開了連續7年虧損的序幕。

從逆襲到隕落

七年虧損,原因眾多。但論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內地烘焙競爭環境的改變。

羅田安對媒體承認,以前在內地,特別是在長三角,隨便怎麼開店都有生意做,稍微品質好一點、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就有業績和成長,克莉絲汀享受了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高增長。

2012年以後,這一高增長迎來了更多的巨頭競爭對手。來自臺灣的85度C、來自新加坡的麵包新語等巨頭烘焙,在內地攻城略地,一夜之間擠滿「高端烘焙」賽道,令克莉絲汀的定位優勢蕩然無存。

第二,棋錯一步,擴張慘敗。

從零到擁有千家門店,克莉絲汀嘗到了擴張帶來的高回報。在2012年初現虧損之時,「擴張」這一法寶立刻被當做了拯救虧損的利器。

但此時的克莉絲汀,算錯了一步。擴張是需要錢的,克莉絲汀定位高端,門店都位於黃金位置,更需要重金支撐。而陷入虧損的克莉絲汀顯然沒有重金支撐,於是,急於擴張的克莉絲汀走了最差的一步棋:開始向二三線城市擴張,新店面開到了合肥、馬鞍山、商丘、慶陽、湖州等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城市。

這令克莉絲汀陷入尷尬的大眾品牌認知:門店看著挺一般,價錢卻挺貴,尤其是三四線消費者,對高價並不接受,當然不買帳。

當克莉絲汀意識到擴張出了問題,在2014年開始關閉100家門店時,已經來不及了,產品質量、直營店高效管理等曾經的優勢一去不復返。

有人說,羅田安去哪了?為何頻頻在重大戰略上指揮失誤?

其實,此時的羅田安已經陷入了「公司內鬥」,分身乏術。這也是導致克莉絲汀一蹶不振的第三個原因:管理層大內鬥。

從2017年起,克莉絲汀的高層內鬥從幕後打至臺前,正式撕破臉。

  2017年,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被三位股東聯合提案罷免董事職位。  2018年,羅田安卸任執行長,且不再在董事會任職,克莉絲汀正式告別創始人時代。  之後,朱永寧擔任克莉絲汀的執行董事及執行長。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在金融業從業超過25年,並無烘焙行業經歷。此外,朱永寧還遭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人(債務人),被限制消費,不準搭高鐵與飛機。羅田安對媒體痛批:「這樣的人適合做董事長嗎?」  2019年,羅田安以孫公司股東身份提出罷免董事議案,他欲重回董事會,但未獲通過。  面對權力之爭,羅田安坦率表示,有人為了利益,寧願背棄長年朋友情誼,在商場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此言令人唏噓不已。

羅田安是否能挽狂瀾於既倒,尚未可知;但權力之爭一日不休,克莉絲汀就不會有未來。

內鬥之問

在中國企業史中,總是反覆出現驚人的相似一幕:可以共苦,不能同甘。

克莉絲汀、真功夫、霸王集團……等等耳熟能詳的企業,背後都有一本相似的「內鬥帳」。而正是這一本帳,無一不成為了日後公司動蕩的源頭。

羅田安將原罪歸咎為「永恆的利益」。但他似乎忘記了,利益本身是不含褒貶的,只有「人」接觸到了利益,和利益合為一體,才使之變成了「罪」。換言之,一切源頭,還在於人,在於「人心」本身。

在中國企業高速發展的四十年中,利益跟上了速度,商業文明卻沒有。二者間的差距,或許,正是未來的中國企業需要努力追平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2019年再虧損2.07億、關店117家、裁員超千人
    4月1日,「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需求面積:80-200平方米)發布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公告。2019年,克莉絲汀虧損兩億,關店110家,資產負債率提升到87%。   從2013年首虧至今,克莉絲汀已連虧7年。近幾年,高層奪權是使其不堪重負。   現在,克莉絲汀在港交所的成交十分清淡,股價已經不到0.2元,跌成了乏人問津的仙股。
  • 關店100多家,裁員千人,克莉絲汀回天乏力?
    來源:EMBA微金2020年對於烘焙行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有的企業由於外因困難重重,但也有的卻是因為內部原因不堪重負,而「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就是其中之一!4月1日,克莉絲汀發布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公告。
  • 「烘焙第一股」連虧7年,克莉絲汀股價再創新低
    近日,在港股上市的「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披露2019年未經審核的年度業績,期內公司收入5.49億元,同比下滑約17.34%;門店數量淨減少110家,並且裁員千餘人。從2013年首虧至今,克莉絲汀已連虧7年。2017年來,高層奪權更使其不堪重負。
  • 克莉絲汀股價暴漲逾300% 誰在炒作連虧七年的烘培第一股?
    5月11日,「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01210.HK)在香港市場獲資金爆炒,午後股價一度暴漲500%。截至當天收盤,該股漲幅回落至361.54%,報0.6港元/股,成交額超1500萬港元,總市值約6.06億港元。克莉絲汀在1992年進入大陸市場,2012年在港交所上市。
  • 克莉絲汀連虧七年元祖利潤微降 老牌烘焙企業如何破局
    原標題:克莉絲汀連虧七年,元祖利潤微降   元祖門店   隨著新式烘焙企業的入局,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克莉絲汀和元祖兩家老牌烘焙企業也拉開了一定差距,各自都面臨發展瓶頸。克莉絲汀連續虧損7年,股價也跌成了「仙股」,元祖股份雖然2019年淨利潤有所減少,但還是給股東派發了一筆2.88億元的紅利。   元祖增收不增利,克莉絲汀連續7年虧損   4月16日晚,元祖股份披露2019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收22.23億元,同比增加12.68%;淨利潤為2.48億元,同比減少2.38%。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連虧7年:去年門店減少110家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克莉絲汀連虧7年,去年門店減少110家 記者 郭鐵4月1日,「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未審核)顯示,其收入為5.49億元,同比減少約17.34%;淨利潤為-2.07億元,虧損面同比減少約10.98%,門店數量淨減少110家。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成仙股 創始人:上市一半時間在內鬥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成仙股 創始人:上市一半時間在內鬥 在克莉絲汀官網上的公司「裡程碑」項下,時間似乎永遠停留在了2012年。這一年,是克莉絲汀成立20周年,公司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店面逾千家,營收13.88億元,被外界稱為「烘焙第一股」。此後,「裡程碑」再無更新,衰敗隨之而來,市場環境急劇變化,公司更深陷內鬥泥沼。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2019年再虧2.07億:關店117家 上市八年連虧...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4月2日訊(記者 郭帥)港股上市公司克莉絲汀(HK:01210)昨日披露2019年未經審核業績,公司全年實現營收5.49億元,相較上年6.64億元同比減少約17.34%;全年虧損2.07億元,相較上年虧損2.32億元同比減少約
  • 「烘焙第一股」淪為「仙股」
    近日,在港股上市的克莉絲汀披露2019年未經審核的年度業績,期內公司收入5.49億元,同比下滑約17.34%;門店數量淨減少110家。4月3日股價收在0.17港元/股,總市值1.72億港元。「烘焙第一股」,在資本市場上淪為「仙股」,在消費市場上表現咋樣?
  • 克莉絲汀連虧七年,元祖利潤微降
    元祖門店隨著新式烘焙企業的入局,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克莉絲汀和元祖兩家老牌烘焙企業也拉開了一定差距,各自都面臨發展瓶頸。克莉絲汀連續虧損7年,股價也跌成了「仙股」,元祖股份(603886,股吧)雖然2019年淨利潤有所減少,但還是給股東派發了一筆2.88億元的紅利。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成「仙股」 創始人:上市8年一半時間在內鬥
    在克莉絲汀官網上的公司「裡程碑」項下,時間似乎永遠停留在了2012年。這一年,是克莉絲汀成立20周年,公司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店面逾千家,營收13.88億元,被外界稱為「烘焙第一股」。此後,「裡程碑」再無更新,衰敗隨之而來,市場環境急劇變化,公司更深陷內鬥泥沼。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成「仙股」創始人羅田安:上市8年一半時間...
    每經記者:孫嘉夏 實習記者:舒冬妮 在克莉絲汀官網上的公司「裡程碑」項下,時間似乎永遠停留在了2012年。這一年,是克莉絲汀成立20周年,公司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在長三角地區擁有店面逾千家,營收13.88億元,被外界稱為「烘焙第一股」。
  • 克莉絲汀午後一度暴漲500% 淨利卻連續第7年虧損
    (原標題:克莉絲汀午後一度暴漲500%,淨利卻連續第7年虧損)
  • 克莉絲汀上半年虧損1.08億元,市場份額持續衰退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8月30日晚,「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發布2019年中期報告顯示,其營收為2.58億元,同比減少17.5%;虧損1.08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16億元;門店總數由去年同期的616家減少到553家,市場份額及影響力在繼續衰退。
  • 門店減少110家,「烘焙第一股」淪為「仙股」!消費者:「過時」
    門店減少110家,「烘焙第一股」淪為「仙股」!4月3日股價收在0.17港元/股,總市值1.72億港元。在資本市場上,「烘焙第一股」淪為「仙股」;在消費市場上表現咋樣?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微調查發現,消費者感覺現在的選擇更加多元,而克莉絲汀的產品和營銷都有些「過時」了。
  • 「烘焙第一股」虧損兩億!關店110家,曾是中國最大西餅連鎖企業
    屋漏偏逢連陰雨,般遲又遇打頭風,這話對於在港股上市的曾經的中國最大的麵包西餅連鎖企業克莉絲汀來說一點不假。清明節期間,剛剛披露2019年年度業績的克莉絲汀再因食品安全問題吸引關注。4月4日,有媒體報導稱,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倉匯路店銷售的「春之味」青團因「菌落總數超標」,被市場監管部門查處。
  • 克莉絲汀午後一度暴漲500%,淨利卻連續第7年虧損
    周一,「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午後股價一度暴漲500%。截至發稿,該股漲幅回落至346.15%,成交額超1300萬港元,市值約5.86億港元。「烘焙第一股」連續第7年虧損4月1日,克莉絲汀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5.49億元,同比減少約17.34%;淨利潤為虧損2.07億元,同比減少約10.98%,這已是
  • 連虧7年、產品被曝菌落超標,克莉絲汀創始人稱高層內訌致經營不安定
    2020年愚人節這天,「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HK:01210)披露了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全年實現營收5.49億元,同比減少約17.34%;全年虧損2.07億元,關店110家,資產負債率提升到87%。
  • 克莉絲汀連虧7年 去年門店減少110家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克莉絲汀連虧7年,去年門店減少110家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4月1日,「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未審核)顯示,其收入為5.49億元,同比減少約17.34%;淨利潤為
  • 股價暴漲500%,「烘培仙股」克莉絲汀表示原因尚不明
    來源:藍鯨財經沉寂許久的烘培「仙股」克莉絲汀(01210)近日終於在股票市場有動靜了。今日午後,克莉絲汀股價一度暴漲500%,最高達0.78元,屬歷史性新突破。目前,公司股價有所回落,報0.67元;成交約2670萬股,成交額超1495萬港元,總市值升至6.77億港元。藍鯨記者就股價突然暴漲背後的原因聯繫了克莉絲汀,公司回應稱,由於還沒確切知道原因,所以暫時無法給到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