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詳拆海底撈單店盈利模型,維持90倍PE的關鍵在這裡

2021-01-10 騰訊網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燕首席」,作者中信建投社服。

導語:海底撈以直營門店擴張為主,目前門店數已經超過550家,其單店的運營效率決定了公司的成長性及盈利水平。在單店運營中,海底撈憑藉自身品牌優勢、標準化管理運營模式,新店能夠在3個月內實現盈虧平衡,並在1年內收回投資成本,這種高效運作下,最終公司能夠兌現業績,這是海底撈能夠維持90倍PE的關鍵因素。

(一)行業單店測算:差異大,品牌決勝

由於火鍋檔次、客單及定位客群等有差異,不同檔次單店營收體量差異較大。目前高端火鍋店和中端火鍋店開始快速擴張,尤其中端火鍋店,崛起較快,擁有不錯的營收能力,但目前火鍋形態仍主要以大眾火鍋為主。

目前不同檔次的火鍋單店營收及淨利潤金額差距較明顯,差距主要體現在不同檔次的火鍋單店面積、接待人次及客單價差距較大,成本端,不同線城市、不同檔次酒店所進駐場景的租金水平也存在一定差異。不同檔次的火鍋單店成本結構按行業平均數據進行預測,偏差相對較小。且由於目前我國所有的火鍋門店當中,人均客單價80元以下的火鍋佔比約90%,整體火鍋店面相對良莠不齊,經營效率存在較大差異,故而行業整體翻臺率水平不高,預計普遍在2.5-3次左右。根據對高檔、中檔和大眾火鍋單店營收規模及淨利潤的測算,不同檔次火鍋的淨利率總體與火鍋行業的平均淨利率水平接近。

從行業的情況來看,單店的營收、開支等差異極大。由於同業間部分支出比例會有接近(原材料、能耗等成本),主要能夠產生差異的開支費率有租金、薪酬佔比等決定了單店的盈利狀況。火鍋行業的品牌優勢一方面體現在收入端,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對物業的租金議價能力上,品牌力強則享有流量優勢,對物業的議價能力更強,在淨利率水平較低的行業裡會產生極大的優勢。

(二)海底撈(06862)單店測算:議價強、回報高

門店運營情況較好,高速開店影響短期單店效益。按照整體來看,海底撈2018年的平均門店銷售額為3641.42萬元/年,實現淨利潤353.86萬元/年,單店的淨利率水平為9.72%。從過去4年的歷史數據來看,海底撈在2016年時單店的營收、淨利潤(淨利率)等達到最高,也是擴店速度較慢的一年,由於爬坡期較短,大量的新店對整體的盈利情況有短期影響。參考海底撈過去的成熟門店,年營收平均為5621萬元,即使後續門店下沉,單店的營收水平會低於老店,但整體的淨利率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對海底撈普通單店盈利及成本結構進行測算,普通單店桌數預計約83桌,面積約在800平米左右,估算海底撈較成熟門店年均接待人次為55萬,單月人次約4.6萬,人均客單價為97元,則預計海底撈單店日均營業額約14.6萬元,月營業額約445萬元。成本佔比結構情況,仍維持與海底撈整體成本佔比相近的預測,預計食材佔比40%、員工成本佔比29%,經測算,海底撈較成熟單店的淨利率約為11.4%,基本處於行業平均水平。

海底撈在首期固定租金上擁有較強的優勢。本身品牌價值較高,優勢突出,議價權較強。在進駐新城市時,今年仍以已布局城市的門店加密為主,品牌優勢得以繼續維持。

投資成本回收期短,快速貢獻利潤。海底撈的預計投入成本回收期平均約為10個月,使其門店普遍能夠在新店開業一年內貢獻利潤,在平穩經營時期的單店ROE近100%,在整個餐飲行業中處於非常領先的位置。

海底撈低線城市門店及新開業門店總體維持較好經營效率。根據2018年年報數據,三線及以下城市整體門店的翻臺率由4.7小幅提升至4.8,2018年新開門店的翻臺率約為4.6,也保持較穩定水平,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及新開門店的翻臺率較海底撈整體平均翻臺率差距不大。

未來新開門店有望繼續維持穩定經營效率。公司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優勢及快速的成本回收能力,將大概率保證其未來新開門店的經營效率穩定,近兩年,海底撈新開門店進入新城市的數量較少,仍是以已有門店城市的門店加密為主。且根據海底撈單店覆蓋人數的情況,仍有較多城市有門店繼續加密的空間。短期看,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發展潛力和消費能力仍然有充足保障,而這些地區也是近兩年海底撈重點布局的地區。預計近兩年公司的擴張新開門店仍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單店平均運營效率。

風險提示

餐飲行業政策變化;食品安全及衛生問題;渠道下沉不及預期;擴張速度帶來成本及費用壓力較大。

相關焦點

  • 連鎖經營幹貨分享---單店盈利模型梳理
    連鎖經營幹貨分享單店盈利模型梳理  3:客戶需求為核心,提供商品和服務,團隊如何激勵和服務客戶的流程,即:  ①客戶服務的標準化  ②商品和服務的標準化  ③團隊管理的標準化  2:根據品牌的定位,進行設計選址、建店、開店的流程標準化,即:  ①品牌規劃的標準化  ②開店系統的標準化  1:財務模型的分析  例如:單店投資測算,即,投資金額、月經營金額,投資回報周期。
  • 海底撈(06862.HK):從單店模型與開店空間再看成長潛力,給予「優...
    測算2018年同店、次新店、新店單店收入各5590/4518/1459萬元,餐廳層面經營利潤各1565/1014/0萬元,對應利潤率各28%、22.4%、0%。由於海底撈加速開店始於2018年(16-19年淨增店比例各21%、55%、71%、65%),而同店基本為2年期門店,因此2020年起海底撈同店數量將顯著增長且其在餐廳總規模中佔比提升(2016-22年間同店數量佔比各58%、46%、31%、30%、39%、57%、70%)並貢獻收入端高速增長及盈利能力提升。
  • 周紫光巨虧&謝瑋大盈 中信建投基金兩個男人「江湖鬥」
    但《電鰻快報》發現,今年一季度,卻有同門基金經理打破了常規,暗自較勁的結果是一人巨虧,而另一人也出現的不少盈利。今天的主人公就是中信建投基金旗下的周紫光和謝瑋,一場兩個男人的「江湖鬥」正式拉開。兩個男人業績現盈虧兩極《電鰻快報》統計顯示,中信建投基金一季度業績有盈有虧,11隻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合計實現利潤-19518.64萬元,其中有7隻虧損,另外4隻盈利。實際上,中信建投基金不止投資業績失利,其本身業績也出現大幅下滑。3月19日,中信建投發布年報數據。
  • 美芝股份: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之...
    美芝股份: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之財務顧問核查意見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8:06:21&nbsp中財網 原標題:美芝股份:中信建投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 深圳市美芝裝飾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 之 財務顧問核查意見
  •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超萬億宇宙航母艦
    2005年8月,中信證券與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籌建了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別受讓華夏證券的全部證券業務及相關資產和非證券類資產。至此華夏證券公司名稱雖然得到保留,但成為沒有任何業務的空殼公司,承接原華夏證券的債務。
  • 為什麼單店盈利必須遵循「維華四維全產業鏈平臺模型」
    【李維華講特許】為什麼單店盈利必須遵循「維華四維全產業鏈平臺模型」你所有的盈利秘訣其實都隱藏在這個模型中,比如僅是「維華四維全產業鏈平臺模型」的橫向向右延伸的一小部分就可能使你的單店「意外」地獲得巨大盈利神話。
  • 合併傳言背後,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這幾年的愛恨情仇!
    也許正如當時中信建投首席周金濤所言:人生就是一場康波。華夏證券的英文名,China Securities,則被中信建投帶走。中信證券同時接收的,還有華夏證券的優質資產華夏基金。成為中信建投大股東的中信證券也主導著它的人事。原任中信證券總經理的張佑君被派往中信建投,出任總經理,時任中信證券投行部總經理的王常青也赴任中信建投副總經理。2007年,在華夏證券時代出任救火隊長的董事長黎曉宏退位,張佑君與王常青順利接班。
  • 中信建投的十年孤獨_鳳凰網財經_鳳凰網
    多年以後,中信建投回歸頭部券商稱號,卻面臨友商的集體下調評級。截至今天,天風證券和中銀國際分別從「增持」下調至「持有」和「中性」,而華金證券從「買入—B」調整為「賣出—B」。此前,中信建投股價從6.22元歷經四個多月漲到最高31.86元,引領券商板塊上漲潮,一浪還比一浪高。
  • 中信建投市值超越「一哥」中信,6000億航母級...
    2004年收購廣發失敗後,中信證券一直想要鯨吞券商,落魄的華夏證券很對胃口,於是收購落地。 2005年,中信證券與建銀投資聯手出資46億元,吞下困境中的華夏證券,改名為中信建投。收購後的前幾年,中信證券獲益頗豐,但後來由於「一參一控」的監管要求,2010年11月,中信證券讓渡了大部分中信建投股份。
  • 素質教育專題報告:素質教育單店模型優化方向初探
    本次我們將進一步深入研究線下教 培行業的基本經濟元——單店模型。線下教培模式本質是連鎖經營,核心在於打造健康的單店盈利模式,以及構建單店標準化複製的可持 續發展能力。單店模型的優劣程度直接決定了線下板塊擴張的可持續性。擁有一個健康且穩定的單店模型 有利於企業現金流健康循環,降低擴張風險。
  • 中信建投女分析師 被北京證監局約談
    《決定》稱,經查,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的某研究報告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研究依據不充分,研究報告參考資料未經規範信息源確認,關鍵數據交叉驗證不足,數據基礎不紮實;二是研究方法不夠專業謹慎,分析邏輯客觀性不足,以預測數據和假設條件主觀推定結論。北京證監局決定對武超則、金戈採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11月30日,北京證監局也發布了一則類似公告。
  • 聚焦價值增長 頭部券商中信建投首隻大集合改造產品獲批
    記者從中信建投證券獲悉,公司大集合改造產品——中信建投價值增長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中信建投價值增長)已成功拿到批文。目前,中信建投價值增長的二次發行工作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即將於不久的將來正式與廣大投資者見面。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 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份額
    原標題: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 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份額 摘要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 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份額】目前,已有9家券商年內承銷的首發募資規模超過
  • 實例解析:實體零售的單店模型和連鎖模型
    本文結合作者的從業經歷,和近幾年對新零售企業的觀察和研究,詳細拆解和分析了實體零售的單店模型和連鎖模型。enjoy~經營線下實體店和電商的最大不同,需要先算清楚「單店模型」,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將人、財、物及管理模型匹配後測算得出「連鎖模型」,然後規模化擴張。
  • 海底撈:歲寒識春意,溫鼎騰騰起
    東吳證券11月29日發布對海底撈的研報,摘要如下:疫情「新常態」下餐飲復甦,連鎖龍頭逆勢擴張。餐飲景氣低谷已過,環比復甦持續。受疫情影響非連鎖中小餐飲企業加速出清,行業分化進一步加劇,火鍋龍頭海底撈擴張加速:1)門店擴張有超預期:預計前三季新開店數超360家,上調20及21年新開店預期至500和600家;2)整體翻臺率穩健:預計Q3翻臺率復甦至去年同期80%以上,伴隨天氣轉涼進入火鍋旺季,Q4翻臺率有望進一步復甦;3)客單價穩步提升:伴隨產品結構調整,假設20/21年各線城市門店客單價提升3%/8%,我們預計公司20/21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年內承銷的股、債規模均超萬億元,合計承銷超過2.6萬億元,佔24.5%的市場份額,行業內表現十分突出。券商承銷股、債規模已超10萬億近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易會滿的署名文章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直接融資存量達到79.8萬億元,約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29%。
  • 時代點金(1218):研報合規審查趨嚴,中信建投武超則被約談,美三大...
    中概股方面,物農網搶眼,發行價為5美元,股價目前報122.50美元,上市後的三天漲幅23.5倍。同時團車、東方文化均獲得大漲,中國資產繼續獲得資本青睞。【因署名研報存在問題,中信建投武超則被北京證監局約談】12月17日,北京證監局在官網發布一則處罰決定稱,經查,中信建投(601066.SH)發布的某研究報告存在研究依據不充分、研究方法不夠專業謹慎等問題。
  • 中信建投證券:從經濟復甦到結構優化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信建投證券 2020年10月金股的配置主題是「從經濟復甦到結構優化」,配置思路是震蕩市下的配置思路。
  • ...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泡泡瑪特(09992.HK)是潮流玩具行業龍頭並
    (原標題:泡泡瑪特(09992.HK)漲超8%破頂 中信建投預計其明年盈利增逾75% 首予「買入」| 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泡泡瑪特(09992.HK)是潮流玩具行業龍頭並)泡泡瑪特(09992.HK)漲超8%破頂 中信建投預計其明年盈利增逾75% 首予
  • 素質教育擴張策略:擇善而從,素質教育單店模型優化方向初探
    K12培訓機構單店模型:稅後淨利率26.51%,坪效1.63萬元/㎡,人效54.26萬元,與素質教育相比,K12單店淨利率高8%,坪效與人效分別為素質教育的1.38倍、1.4倍。K12單店模型優於素質教育的根因,主要系更高的耗課率、更多排課時間、較低生均面積、較高生師比,及結果導向下的學習連續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