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張國榮在《阿飛正傳》中,曾把自己比作無腳鳥。
"世上有種無腳鳥,一生都在飛翔中,落地之時就是它死亡的時刻。"
"無腳鳥"最終還是落了地
17年前的愚人節,陳淑芬打著電話,走進了香港東方文化酒店,只因張國榮剛剛在電話裡,對她說了一句:"來酒店接我。"
她看了一眼酒店的招牌,輕輕的對著電話說了一句"我到了,在大堂等你。"
電話那頭傳來一句溫柔的男聲"好。"
還未等陳素芬有所反應,她身後便發出一聲重物的墜地聲,驚魂未定的她回頭看了一眼,便在一瞬間愣在了當場。
她看到的是,躺在血泊中的張國榮。
就在前一刻,張國榮還在與她溫柔的通著話,此刻電話還未掛斷,她已與張國榮陰陽相隔。
幾乎是來自本能的反應,陳淑芬迅速脫下自己的大衣外套,把張國榮全身都蓋在了大衣下,她似乎明白了張國榮喊自己來的用意:張國榮對自己的形象很注重。
陳素芬用自己的身軀,死死的把張國榮的遺體護住,直到救護車趕來。
因為她,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拍到張國榮最後的照片。
也因為她,讓張國榮依然以"驚豔"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活"到了17年後的今天。
而17年前,"哥哥"張國榮的那一跳,帶走了所有愛他人的心,只留下了那隻"無腳鳥"的傳說,和他的"摯愛"唐鶴德最悲痛的眼淚。
"無腳鳥"一生都在飛翔
"哥哥"張國榮在每個人心裡都不一樣。
有人認為他是那個一生痴情的何寶榮;有人認為他是怯弱的寧採臣;有人認為他是《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還有人認為他是充滿正義感的宋子傑...
每一個人物,都是一個故事。
在我的心裡,他是一生都在尋找母親的旭仔,而始終抓不住的親情,又何嘗不是張國榮的人生。
在《阿飛正傳》中,旭仔把自己想像成了那隻"無腳鳥"。
而在戲外,這隻"無腳鳥"整整飛了47年。
張國榮是伴隨著"榮少爺"這個稱呼出生的,父親靠著"裁縫"這個身份,在香港打下了一片天,他的母親則是世人羨慕的豪門夫人。
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理應受萬千寵愛與一身的張國榮,卻在後來回憶童年的時候,只有一句話。
"沒什麼好講的。"
他的父親一生風流,終日不著家,而母親又一身怨氣,整日只顧得與丈夫的情婦們爾虞我詐,哪顧得上家中的孩子,所以也確實沒什麼好講的。
之後,人們對他的稱呼,從"榮少爺"變成了「張國榮」。
他從來沒覺得"榮少爺"這個稱呼是對自己的讚美,他想逃離這個稱號,逃離那個沒有親情的"家"。
所以張國榮很早就出來闖蕩,並且靠著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在香港創出了一番事業,後來是全國,再後來是全世界。
但不管時間過去多久,不管自己處在什麼地位,不管是在什麼場合,他都直言不諱的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怨恨,父子兩個一生相處的時間,都不足十天。
被媒體問到自己的父親時,張國榮愣了一下,緩緩說出。
"他?乏善足陳,一個不負責的男人而已,沒什麼好講的。"
親情,是張國榮一生中的傷,他不能想像以後會有誰,能讓自己付出所有去愛。
直到他生命中最愛的人,唐鶴德的出現。
"一生飛翔"也遇到了愛情
兩人的初識還是在幼時,但還未深交,彼此就已消失在人海中。
再相見時,兩人都在各自的領域,有了自己的身份與地位,之後他們成了摯友,然後變成摯愛。
兩人相識相愛,不管有何質疑,就算風雨再大,他們都緊緊握著彼此的手,再也沒有放開。
張國榮對唐鶴德的愛,勇敢且浪漫。
他從來不會任何人面前隱藏自己對唐鶴德的愛,兩人相戀20多年的時間,他都會公開表示"我已有愛人,而且永遠也都只有他一個。"
唐鶴德送給過張國榮一枚戒指,而張國榮一生都不曾摘下,戲裡戲外,他都視那枚戒指為至寶,他還在拍照時,讓攝影師特意給了戒指一個特寫,那是他對愛情的承諾,也是最浪漫的炫耀。
不管在張國榮的MV裡,還是他的電影和演唱會中,都能看到他對唐鶴德無處不在的愛,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唐鶴德。
"我的愛一直都在。"
他還把這份愛寫進歌中,連自己的車牌號,都寓意著與對方能長長久久。
後來張國榮染上了一種致命的病毒,然而他除了想到安排自己的母親以外,還想到了如何安排唐鶴德以後的生活。
在康復之後,他直接在演唱會上,對著全世界,公開了他們之間的戀情。
"我要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唱一首歌,一個我的母親,另一個人就是唐先生。"
戀情公布後,兩人成了當時媒體關注的焦點,不管何時何地都能看到媒體的影蹤。
一次兩人剛剛看完電影出來,就被媒體圍住,唐鶴德為了張國榮的形象,就打算離張國榮遠點走,沒想到張國榮一把拽住他的手,霸氣又瀟灑的離去。
這個場景,被媒體拍到並且公布出來,感動了無數人,而那個牽手,也被稱為"世紀之牽"。
而唐鶴德對張國榮的愛,毫無保留。
兩人還是摯友時,張國榮正是事業的低谷期,低到連飯都吃不上,他雖然出生豪門,但要強的張國榮從沒開口向家裡要過一分錢。
唐鶴德知道到張國榮的窘境後,用自己近半年的工資獎金,給了張國榮一大筆錢。
正是因為這筆錢,讓張國榮度過了低谷期,並且一鼓作氣,有了後來的地位。
過了很多年,張國榮才知道那筆錢的來源,也知道了唐鶴德為了幫助自己,每天省吃儉用,就連最便宜的盒飯,他都得考慮許久。
但是這些唐鶴德從來沒有提過,依然每天如舊的帶著張國榮到處吃喝玩樂。
這份情誼,讓張國榮感動,並且把它放在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慢慢的變成了愛。
一次夜裡,張國榮在雨中駐足,等待唐鶴德來接他,唐鶴德驅車而來,遠遠的就看見了雨中的張國榮,趕緊打傘跑到張國榮身邊,把傘遞給張國榮後,自己又冒雨跑回車內,掉頭把車停到張國榮面前。
反觀張國榮,整個過程中,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張國榮曾經說過,唐鶴德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而唐鶴德對這份感情,也忠誠了20年。
在兩個人的戀情曝光之後,唐鶴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是這並沒有讓他退縮。
與張國榮當眾示愛不同,唐鶴德對張國榮的愛,永遠都是默默的陪伴。
張國榮想退出娛樂圈,唐鶴德就辭職陪他;張國榮想付出,他就盡全力支持;張國榮的每場演唱會,他都會到場;為了讓張國榮能夠安心,唐鶴德20年如一日的每天都與張國榮通話,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是不是有什麼事。
在張國榮感染病毒那段時間,唐鶴德更是寸步不離的陪著張國榮,為的只是讓張國榮安心而已。
張國榮讓唐鶴德的人生,得到了完整;唐鶴德的愛也讓張國榮,重獲了新生。
儘管兩人愛的表達方式不同,可這份愛,卻超越了世俗,得到了社會的祝福。
我本以為,美好的愛情可以抵得過一切,但是張國榮用他的行動告訴我。
"愛,會被疾病打敗。"
最終"無腳鳥"落地,留下了愛人的眼淚
其實在很早之前,張國榮就發現了自己身體的不對勁,經常會時而亢奮,時而沮喪,對任何事情都喪失興趣。
在唐鶴德的陪伴下,他們去醫院檢查了一番,最終的結論是。
"內源性抑鬱症"。
與外界刺激無關,這是因為腦分泌不足,再加上之前張國榮感染過病毒,雖然有驚無險,但卻對身體造成了損傷。
種種的原因累積到一起,便成了最後的內源性抑鬱症。
疾病的突然來襲,讓張國榮驚慌失措。
他不明白自己什麼都很好,為什麼會得抑鬱症,他的思緒還沒有完全的理清楚,自殺的念頭,悄然控制了他的思維。
好在被唐鶴德及時發現,把他救了回來。
但是這件事,給唐鶴德敲響了警鐘,怕張國榮再次想不開,他更是寸步不離的陪著張國榮。
隨著病情的惡化,張國榮甚至都出現了幻覺,認為有人要害他,不肯吃藥,唐鶴德就我一口你一口的餵張國榮吃。
不光如此,這個病還影響了張國榮的事業,導致正在拍攝的電影《偷心》,也不得不擱淺。
在張國榮跳樓當天,唐鶴德也是知道張國榮與好友約定見面,才敢放心的離開片刻,但是誰成想,這個友人臨時有事,並沒有來見張國榮。
於是張國榮有了一段短暫的獨處時間,很不巧的是,就是這短暫的時間,他的病情再次發作。
病情剛開始發作時,張國榮還保持著清醒,還寫下了一封訣別書,在結尾張國榮的質問,讓每個人心疼。
"我一生從沒做壞事,為什麼會這樣?"
他有事業,有朋友,有愛人,他是有多不舍這個世界呀?
但是抑鬱症發作不受他控制,於是他帶著不甘與不舍,從24樓一躍而下。
那一跳,帶走了唐鶴德的摯愛,帶走了所有愛他的人的心,留給這個世界的,只有自己那如落地"無腳鳥"一般的屍體,和唐鶴德悲痛的眼淚。
唐鶴德非常懊悔,為何自己會離開,為何沒有陪著摯愛,如果自己在身邊,就不會有後來的事,每每看到張國榮留下的"訣別書",他都能體會到張國榮在臨走時,內心的掙扎。
他本可以不用受那份痛苦的。
張國榮去世後,唐鶴德承擔了他所有的後事,在追悼會上,他更是以"摯愛"的名義,在所有至親的前面。
他更是以"此愛綿綿無絕期"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悲痛。
在張國榮的靈前守了7天7夜,像是丟了魂一樣,眼中沒有了任何光亮。
在離場後,他終於扛不住了,整個人如洩氣的氣球一般,癱倒在張國榮靈前,凝視著張國榮的遺照,哭了好久好久。
之後唐鶴德承擔起了照顧張國榮家人的責任,就連張國榮生前最愛的愛犬,他都盡全力照顧到最好。
他用自己的全力,做著一切自己能夠做到的,即便留在世上的他,才是那個最悲痛的人。
唐鶴德的餘生,任何角落中都有著愛人的氣息,印有張國榮專輯名字的體恤,聖誕節張國榮親手裝飾的聖誕樹,張國榮每一年生日的祝福,他此生再也離不開自己最愛的人。
不知從何時起,各大平臺有關於張國榮的介紹中,在愛人那一欄,添上了唐鶴德的名字,這是對"哥哥"最大的尊重。
結語
"為你鍾情,傾我至誠。
請你珍藏這份情。
然後百年,終你一生,用那真心痴愛來作證。"
當年張國榮在臺上唱過的歌詞,就是唐鶴德此生的回答。
一直不肯離去,不肯娶妻,一直默默的守在原地。
哪怕,你已經離開了17年。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將深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