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可以怎樣傳承?於當下而言,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傳統和潮流早已不是反義詞,它們本來就可以共存共生。非遺文化走進年輕人的生活,請側耳傾聽從孔府走出的新時代女性孔旭汝的心聲。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大眾人群的傳播層面上收穫頗豐。從政府到民間,再到學界、媒體、商界,傳播主體日趨多樣化。和著一縷非遺傳承的春風,漢服製作及非遺傳承系列片將於2020年末在孔子故裡山東曲阜正式開機。集孔子第七十三代後裔孔旭汝之匠心,此次拍攝,將把非遺文化具現在漢服之上。以衣載道,以文化人,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將會水乳交融。
緣結·興趣
提及和國學如何結緣,孔旭汝表示,這得從無數個巧合說起:"我出生於孔子出生地尼山,爸爸和爺爺都是家風詩禮的傳承者,從小與他們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這使我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詩禮傳家的家風讓我對儒學有了些初步認識,並產生了鑽研學習的心思。緣結我的爸爸姓孔,媽媽姓顏。這也似乎是冥冥之中的羈絆與使命"。
了解·鑽研
憑藉著家教世傳,孔旭汝順利在清華大學易經智慧高級研修班結業。為了能有更深入的學習,她潛心研修《周易》、道家之學、儒家理論等。先後被認定為助理級易學文化傳承師、國家心理諮詢師、儒促會會員、初中語文老師。現任國際易學聯合會全球易經推廣促進會常務理事兼創會副會長。頭銜屢增,名譽漸長,而孔旭汝卻在內心開始探究起自己的使命,思考如何對非遺文化進行傳承。
發展·傳承
傳承非遺文化的使命促使她不斷思索。作為儒家文化經濟發起人,她希望儒家文化可以與經濟結合,讓文化擁有載體。非遺文化,只有有人關注,有人熱愛,才會自覺地傳承,從而才不會讓它在歷史的長河中流逝。在年輕一代中與非遺文化牽上一條線,這是孔旭汝的夙願。
聽從內心的聲音,她一手創建了上海旭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真正將文化與經濟放在一起,讓抽象的非遺文化具象化。作為儒家文化經濟發起人,她致力21世紀人才需求,細研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升。她有創造自己的一份女性智慧,她更有一份自己的堅守,她為人處世地僻蹊徑。
找到傳統文化與年輕一代的連結,就要用現代的、創新的方式,用年輕人的語言,去彰顯非遺的魅力。
貫通古今,合璧中西。創新式轉化,創造型發展。大國雄風一展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