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小調音樂的分類和特點

2020-12-18 正步音樂教育

一、小調音樂的分類

小調音樂主要分為兩類,分別是時調和地方性小調。

1.時調

體裁形式較為規範,經過長期藝術加工,傳唱悠久,經常被一些民族樂器、地方戲曲和曲藝吸收並重新演繹,時調種類又分為幾大類分別如下

鮮花調:旋律優美抒情,旋律形態大多為徵調式,曲式結構呈現為前半部分是兩個呼應性樂句,第一樂句大部分是一對重複短句,停在G音上,第二樂句停留在C音上,以四小節為主要樂句,後半部分第三樂句和第四樂句緊密結合構成了一個尾部帶有延續腔體的八小節,最後尾音落在G音上與前半部分相呼應。

孟姜女調:影響我國流傳最廣的一種民間小調音樂,又叫春調、十杯酒、梳妝檯等,擅長表現愛情、離別和悽美哀怨之情,音樂基本形態為徵調式,屬於四個樂句的單段體式,具有起承轉合性,節奏均勻,旋律手法主要以級進為主,音樂深情,潤腔手法細膩,顫音的使用為音樂的藝術效果增添特色。

剪靛花調:音樂形態以宮調式為主,四個樂句以後加入襯句,重複尾句的樂段,具有南北交融的音樂特色。

繡荷包調:以繡荷包為題材的音樂主題遍布我國南北方,在中國荷包是古代中國男女的定情信物,繡荷包調曲調豐富,表現方式多樣,有表現哀怨、纏綿、歡樂的,也有明快,活潑的。

2、地方性小調

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以當地生活為題材,反應勞動人民的樸實無華,感情真摯,這種曲調在一定地域內傳唱,數量居多,分布廣泛, 與當地語言和音調聯繫緊密,較為成熟, 有的小調表現人們對舊社會黑暗制度的不滿,對不公平不合理現象的怨憤情緒, 有的反應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還有專用於婚嫁、喪葬的小調歌曲,在表現形式各有千秋, 有的以問答啟智的形式,以兒童嬉戲的形式,既有一定的知識性同時,又富有童趣,曲調結構短小,節奏鮮明逗趣,旋律簡單,音樂樸實無華,如代表音樂作品有《小白菜》《繡荷包》(山東)《打酸棗》《繡荷包》(四川)《蛤蟆調》等。

《小白菜》劇照

《小白菜》旋律以下行的方式表達出幼年孩子受後娘欺壓和思念母親的情感,是典型的悲哀嘆息的音樂感覺。

《小白菜》

《繡荷包》(山東)旋律進行婉轉曲折,樂句變化多樣,調式轉化豐富大多在宮調轉換,是一首傳統的山東南部情歌,表達含蓄,大多描寫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

《打酸棗》節奏變化豐富,襯腔具有歡快,活潑的特點,反應的是山西人民日常生活和風土人情,歌曲表達了農村婦女外出遊玩時的歡快心情。

《打酸棗》與《蛤蟆調》

《繡荷包》(四川)曲調清秀動聽,樂句以兩個為一個段落,演唱過程中時常會有四川特色方言插入,是一首典型的地方特色民歌。

《繡荷包》四川

《蛤蟆調》節奏歡快,易於傳唱,曲調歡快活潑,是一首雲南民歌。

《蛤蟆調》

二、小調音樂的特點

曲式結構:常見有兩類分別是起承轉合和對應式,一般使用兩個樂句相互作答的方式,相互補充,共同表達一個音樂內容。

旋律:級進手法較多使用,起伏手法比平鋪直舒使用較多,樂句變化豐富,旋律曲折。

節奏、節拍:節奏規整,節拍型變化豐富,北方小調常見切分和弱起節奏,南方小調相對節奏來說比較平穩。部分地區受戲曲和曲藝等藝術形式的影響,有時會運用散板起或散板收,有時會加入數板段落等。

音樂風格:抒情和敘事兩種表現手法都會單獨和交融出現,小調音樂相對山歌來說比較含蓄,經過藝人長時間的加工曲式結構更加規範,形式更加有節制。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歌舞音樂
    結合聲樂、器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歌舞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藝術中綜合性較強的藝術類型門類。歌舞音樂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和群眾性,生活化氣息濃鬱,節奏特點鮮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鳳陽花鼓表演鳳陽花鼓以小調為主,旋律流暢優美,節奏特點具有濃鬱特色,鑼鼓節奏點鮮明。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說唱音樂
    說唱音樂不需要炫酷的舞臺和複雜的道具,但說唱音樂涉及內容廣泛,具有戲劇情節和角色扮演,與戲曲有相似之處,說唱音樂是表演、演唱、說三者緊密結合的藝術形式。說唱音樂在表演風格上以敘述性為主,追求形式美,處於說話和演唱之間,以第三人稱敘述為主,表演具有模擬和寫意性。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樂器的發展
    按照表演形式民族樂器可以劃分為獨奏樂器和合奏樂器,最開始民族樂器主要是用來演奏我國各民族的特色音樂。民族樂器一共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獨奏樂器有吹奏、彈撥和拉弦三大類,民族樂器中打擊樂一般很少作為獨奏樂器,合奏樂器有清鑼鼓樂、吹打樂、弦索樂和絲竹樂等。
  • 快手拯救民族音樂
    打開快手,你會感覺吹鼓手好像無所不能,不管民間小調,秧歌曲,還是古代音樂曲牌,吹鼓手都能來上幾首。素材來源於快手我在快手上第一次聽到吹鼓手演奏的音樂,一下子就被打動了。用一句話描述就是:大開大合,大悲大喜。
  • 《中華古玩》第二期摘選——許光毅和中國民族音樂博物館
    青年許光毅二、許光毅就是一座博物館曾經擔任過中國博物館協會民辦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任的我,現在仍然擔任著全聯民間文物藝術品商會民間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任的我,對中國民族音樂博物館的熱情和興趣,隨著了解和掌握許光毅民族音樂人生之路的信息日趨詳實清晰而與日俱增。
  • 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高材生和大家聊聊唱歌那回事
    我國現有的音樂學院中,除了中國音樂學院較多研究中國民族唱法之外,其餘在聲樂教學的唱法研究方面,都是以美聲唱法為主。50年代期間,我國歌唱藝術界因受當時蘇聯的影響,在唱法上基本採用的是俄式的美聲唱法。這種唱法的特點是中低聲區向前唱,高音時則突然靠後,音色較雄壯,聲音有力。進入80年代之後,通過國際聲樂界的藝術交流和往來,以及大批學者的外出學習和引進,使得傳統的模式與觀念有所更新和改變。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力求復興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專家們指出,非遺音樂具有複雜性、豐富性等特點,希望該項目挖掘其背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最終以開放性的形態呈現。  研討會分為探索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具體呈現模型與研究方向、歷史傳承與發展現狀以及平臺資源數據標準等三部分。與會專家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視角出發,就初步成型的項目模型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 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洋樂之間有什麼差距?我們的民族樂優勢在哪裡?
    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洋樂有著明顯的區別,具體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點:發展時間上來看。西方的音樂歷史發展過程時間長,從1600左右到現在,已經有幾百年了。從發展時間,歷史沉澱上來看,中國民樂現在確實沒有比過西方音樂。但是中華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我們不懂的地方就向優秀的人學習,模仿。第二點:作曲方式上來看。
  • 圓舞曲和瑪祖卡舞曲的風格和特點
    他的這些作品在鋼琴音樂發展史中佔有獨特的位置。  蕭邦少年時在家裡常接觸到一些具有較強民族意識的愛國知識分子,並深受他們的影響,這對蕭邦了解民族文化、開闊知識眼界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可以說他是在波蘭民族文學和民間音樂的薰陶中長大的,這較好地培植了作為他終身精神支柱的愛國情感。
  • 太陽島音樂節上的民族融合克爾曼樂隊 民族風景線
    在即將到來的太陽島音樂節上,夫婦二人將和他們的樂隊一起亮相。    能歌善舞夫妻檔    克爾曼是前國內著名的「阿凡提」樂隊主音吉他手,同時被譽為「中國首席青年弗拉門戈吉他演奏家」,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民族器樂專業,1993年成立新疆第一支搖滾樂隊「傀儡」,1998年到北京參與組建中國最傑出的弗拉門戈樂隊「阿凡提」,隨後先後推出樂隊兩張專輯《琴努裡》和《樓蘭姑娘》,該張專輯得到了業內外及海外人士的普遍好評,作為樂隊主音吉他的克爾曼也因此晉身為中國優秀吉他演奏家的行列
  • 舒伯特鋼琴音樂創作特點
    語言、音響效果和音樂表現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極大地豐富了鋼琴作弋品的音樂內涵和藝術表現力。舒伯特創作特點及作品一、舒伯特的生平簡介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茲·舒伯特是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真正奠基者。他的音樂理論訓練是不系統的,但他家庭和學校內的環境卻充滿了音樂,他的啟蒙教育可以說是受益於自己的父親和兩位哥哥,他跟他們學習鋼琴和小提琴。舒伯特的父親希望舒伯特子承父業,但這個孩子的心卻在別的事情上。在教了三年書(1814—1817)後,他全身心地投入至音樂創作。
  • 《紅色中國·粵韻飛揚》廣東音樂精品會(深圳站)上演
    《紅色中國·粵韻飛揚》廣東音樂精品會(深圳站)上演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伍尚文  2020-09-13 民族音樂家方錦龍與廣東音樂曲藝團的一眾藝術家再度合作,為深圳觀眾獻上一臺精彩的音樂盛宴。
  • 中國內地實力男歌手華語流行音樂人大星演出資料
    個人簡介大星,中國內地實力男歌手,華語流行音樂人,大星文化演藝公司總經理。大星的嗓音獨特而且具有拉伸性,他的聲音讓您能正真體會到北方漢子那種憨厚和質感。大星融合民族、通俗和傳統民間小調的不同唱法,探索出一種全新的演繹新民歌的方法,向全新的歌唱方向延伸。純樸、自然、聲情並茂,歌聲落下情未了。在歌聲中,他將飽含著自己對美麗家鄉的熱愛、對音樂的執著,以及所有支持自己的人無盡的感恩和謝意。由他演唱的《想妹妹》和《新走西口》更顯得突出,讓您品味一下流行加原生態的新民歌之韻。
  • 中國復調音樂理論的形成、發展與思考
    主要表現為:關於源自塔涅耶夫「可動對位」概念的蘇俄復調音樂理論體系中有關縱向橫向可動對位、倒影對位的概念與分類,以及縱向可動對位的移動指標計算理論,是我們以往在歐美復調音樂理論中所未見或如此系統講授的。而它們在教學、研究和傳統復調織體風格模擬寫作中是非常實用的,所以已逐漸融入中國復調音樂理論中,至今仍在中國專業音樂院校復調音樂教學和理論研究中發揮著作用。
  • 李健:流行音樂的中心詞是「音樂」
    歌為心聲,流行不等於流量,音樂品格要經受觀眾和時間的雙重檢驗。網際網路時代,如何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音樂創作面臨何種挑戰,存在哪些問題?創作如何更好深入生活、謳歌時代,從經典旋律、民族音樂傳統中汲取創作養分?本期邀請四位音樂界一線創作者和專家探討問題,分享經驗,以饗讀者。
  • 解析法國音樂的浪漫底蘊與音樂風格
    解析法國音樂的浪漫底蘊與音樂風格 金 晨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 西安 710049) 【摘 要】法國音樂蘊含了法國民族天生具有的浪漫情調,樂曲抒情、細膩、流暢,著重於情感的表達和音樂意境的塑造
  • 文化潤疆|進入新疆民間音樂,從木卡姆開始
    周吉在20世紀80年代曾提出:「維吾爾族民間音樂,特別是其中與各種特定的、自古至今沒有多大變化的生產方式及生活習俗緊密結合的那些部分,完全有理由被認為是古代西域音樂文化的歷史殘餘」,並通過研究考證,推斷出古絲路音樂的形態特徵。
  • 音樂分類知多少——house
    音樂的分類知多少音樂類型即曲風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是指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內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曲風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標誌。
  • 《中國音樂遺產地圖》專題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成功舉行
    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浙江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等院校的二十餘位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參與會議。
  • 【文化石林】豐富多彩的撒尼民間音樂
    【文化石林】豐富多彩的撒尼民間音樂 2020-07-13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