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90年代的中國菜市場,應該美起來了!

2020-12-14 愷易說農業

汪曾祺說:「去哪個地方都要去那裡的菜市場轉轉。看看生雞活鴨、鮮魚水菜、碧綠的黃瓜、通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可以說,目前菜市場依舊將是每個城市的生活地標,農場品最大的集散地。但在未來的城市裡,菜市場會不會樓下一個竹筍般的生鮮超市取代,骯髒、老年人聚集的菜市場將會越來越慘澹嗎?

我們中國菜市場的模式,還停在90年代。但是放在今天,我們就放開眼界,看看世界菜市場。

中國香港九龍城溼貨市場

香港的九龍市場提供的產品,無論是質量和數量上都是位居前列的,無論觀光遊客還是當地人,都成批來到這個美食中心採購高品質的配料。

吊掛的新鮮進口豬肉、活魚、堆成小山的各色鮮蔬,這裡也是許多世界各地特色產品的購買地,其中就包括許多新馬泰食品。這讓市場變成了一個小吃中心,遍布廣東小吃和辣度適中的泰國菜。

法國昂蒂布·普羅旺斯市場

位於昂蒂布古老城鎮的普羅旺斯市場,匯集了法國普羅旺斯地區美食家所鍾愛的材料。每周二到周日的破曉時分,商戶們就開始將剛從產地採摘來的鮮花、水果、蔬菜擺上攤位。

在夏季這個旅遊旺季,市場下午也同樣會營業,只不過售賣的商品變成了各色手工藝人們的陶器、畫作、木雕等作品。

香料攤位擺放數十個規整的木格裡,盛滿了顏色鮮豔的薑黃、豆蔻、肉桂、丁香、沙嗲,絕對是嗅覺和視覺的盛宴。CNN在2012年將這裡評為「世界十大最佳鮮貨市場」時所注的評語是「流動的色彩,飄散的紛香」。

遊客可以從各種當地特產中學習法國美食的藝術,這些特產包括鵝肝醬、蜂蜜、新鮮的薰衣草、美酒和乳酪,以及蜜餞和香料。

加拿大多倫多·聖勞倫斯市場

聖勞倫斯市場始建於1803年,經歷了一場大火和一次重建,現在的聖勞倫斯市場分別由位於前街(Front)南北兩側的兩座建築組成,南樓是從周二營業到周六的普通市場,一街之隔的北邊是周末才開放的農夫市場。

這裡的店鋪大都為前店後作坊,商品很多是傳統手工製作,並且使用天然食材,絕無添加劑。市場內有120多家商家和廠商,經營義大利通心粉、海產品、新鮮農產品、奶酪、咖喱和果醬等美食。

大部分店鋪都經過幾代人的苦心經營,可謂是多倫多的老字號,能買到很多加拿大當地特產。2011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將聖勞倫斯市場評為「全球最佳食品市場」。

西班牙巴塞隆納·博克利亞市場

去巴塞隆納,一定要抽空去位於蘭布拉大道(流浪者大街)上的博克利亞菜市場走一遭。不要認為它就是一個市場而已,實際上它早已經成為了僅次於聖家族大教堂的西班牙著名旅遊景點,每天遊人如織,都是去參觀巴塞隆納市民買菜的。

博克利亞市場可謂是歷史悠久,據說早在13世紀就存在了,其前身是一家豬肉市場,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食品綜合市場,甚至被譽為「整個歐洲的菜籃子」,而且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也可以在這裡買到。

當然,由於是賣肉起家,裡面的數十家專門出售西班牙火腿和醃肉的熟食店,依舊是遊客必去之處。別的不買,一定要帶一條西班牙「國粹」級別的火腿(最著名的是黑橡木火腿)回家的。

不過,博克利亞最吸引遊客的,是它的色彩斑斕。在這裡,陳列是一門藝術,每個攤位都乾淨整潔,琳琅滿目的農產品、海產品讓人目不暇接。貨攤上的各種水果、蔬菜、火腿、肉類製品等,被攤主們以一種極其藝術的方式井然有序地展現在眼前,堪稱視覺上的極致享受。

這裡絕對沒有普通菜市場內的吵鬧和髒亂,攤主們衣冠整潔、優雅隨和(就連賣肉的商販也穿得乾乾淨淨),顧客們低聲細語、談吐斯文,弄得遊客都不好意思舉起相機。不過,由於大家都對慕名而來的遊客見慣不驚了,有時候也會配合你的鏡頭送上迷人的微笑。

每個城市的崛起都不該是單方面的, 菜市場作為佔據城市中心,掌管一方居民吃喝的要地,應該得到重視,得到必要的改善

從上面幾個菜市場的例子來看,它們都具備多元、規範、主次分明等直觀的特點,這些最基礎的要點,在中國菜市場是很難看到,甚至更多的菜市場是被扣上了髒亂差的帽子。

而當一個市場達到飽和的時候,想要進入比較的困難。但是中國菜市場的開發升級目前還是一張白紙,看得見的進步也只是表面衛生上的規範,但是包容萬象作為農產品一方戰場的菜市場,何止這一點空間?

你怎樣看待城市的中心——菜市場?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今年的新衣服 照著90年代的電視劇買就行啊
    即使每個年代有屬於它自己的記憶,卻唯獨90年代擁有讓人念念不忘的魔力,通訊的發達、網際網路的誕生,中國搖滾的輝煌、歌壇演藝圈人才輩出等等,這個年代帶給了我們太多的感動和記憶點,那10年,儼然一場世紀末的狂歡。
  • 揚州藏在菜市場的五香大腸,僱5個人洗腸子,90塊錢一斤沒人嫌貴
    揚州有一家五香大腸非常有名氣,藏在一家菜市場裡。他就是陳師傅五香大腸。他家的五香大腸賣的90塊錢一斤,來買的人很多,沒有一個人嫌貴。每天下午三點多鐘,一位大姨帶著煮好的五香大腸,來到菜市場。這家菜市場位置很偏僻,菜市場裡的人並不是很多,但是他家的攤前卻圍滿了買大腸的人。
  • 《中國怪談》點擊破六億 其實是日本上世紀90年代玩剩下的套路
    首先從名字上,日語中「物語」的意思就是故事,霓虹就是「世界」(這裡吐槽一下日本人的自大……),《世界奇妙物語》整個翻譯過來就是《日本志怪》,再看《中國怪談》,是不是有點眼熟?再次從內容上看。稍微關注日本動漫影視的人應該都知道《世界奇妙物語》,因為實在是一部讓人腦洞大開的劇,讀娛君已經向身邊的小夥伴安利這部劇長達五年。
  • 買豬肉,應該去菜市場還是超市?兩者區別很大,越早清楚越好
    買豬肉,應該去菜市場還是超市?兩者區別很大,越早清楚越好今年的豬肉雖然有點小貴,可依然是家家戶戶必備必吃的食材,平時炒菜的時候放一點,調餡包餃子的時候放一點,補充了營養還特別的美味好吃。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菜市場裡賣的豬肉比超市裡賣的豬肉要貴一點,你們都是喜歡去哪裡買呢?不知道大家怎麼樣,反正我都是習慣去菜市場買地,如果菜市場沒有了,那就會去超市買一點,夠吃就行了。同樣都是豬肉,為什麼菜市場要比超市的貴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買豬肉,應該去菜市場還是超市?兩者區別很大,越早清楚越好。
  • 這家「網紅菜市場」為啥被稱為「生鮮聯合國」?
    隔壁的菜攤裡,各種進口的蔬菜嬌豔欲滴……從名不見經傳的路邊小菜場,到如今備受北京城裡中外「老饕」們追捧的「朝聖地」,被譽為「生鮮聯合國」的三源裡菜市場見證了一段中國走向世界、世界擁抱中國的歷史記憶5月8日,在三源裡市場72號商鋪,外國顧客在選購海鮮產品。
  • 驚奇隊長 帶我們回到90年代
    "銀河護衛隊",裡面的配樂還是以70、80年代的音樂為主,這次「驚奇隊長」使用的全是90年代的搖滾樂。讓樂迷仿佛回到了那個純真而兇狠的年代。漫威電影本身就是八九十年代的產物,現在被改編成了電影。難免會掀起一股濃濃的懷舊風。而且平心而論,當時的音樂確實好聽。
  • 菜市場從哪來?
    談論農批市場及其下遊零售端社區菜市場的經營管理問題,繞不開整個農批行業的發展史。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農批市場已成為中國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也是連接中國城鄉的重要場域,它的上遊是田間地頭,下遊是都市餐桌,每一次變革都發軔於兩端,也牽動兩端。多位接受《瞭望東方周刊》採訪的專家表示,談論農批市場及其下遊零售端社區菜市場的經營管理問題,繞不開整個農批行業的發展史。
  • 中國海軍與美軍的差距還有多大?美上將:相當於80年代蘇聯海軍
    中國海軍還曾經出現過軍艦下餃子的盛況,所以現在的中國海軍和超級大國美國的海軍比起來差距還有多大,而中國海軍想要達到美軍的水平又需要多久時間呢?答案來了,快來一睹為快!中國海軍的軍艦數量也算是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軍艦的種類也是越發完備,但是艦艇的總噸位比起美國依舊差了很多,很多主力艦艇的數量也遠遠不及美國,例如驅逐艦,美國現在已經建造完成了68艘驅逐艦,但是中國還只有31艘,差不多隻相當於一半。另外像航母、核潛艇以及巡洋艦等軍艦也是如此,我國如果想在數量上和美海軍持平,還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 鎮江菜市場華麗轉型,託起...
    謝道韞 張天舒 攝老菜場改造升級換新顏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永安路菜市場,承載城市煙火氣,是幾代人的深刻記憶。因年代久遠,其「老破小」形象也成了城區老菜場的標誌性符號。「提到永安路菜場,除了叫得響的名小吃、實惠的菜價,就是『髒亂差』。」
  • 90年代時尚秀,超模風姿綽約美得各有不同,黑白色高級到骨子裡
    90年代的時尚圈是迅速崛起的時代,出現不少奢侈品牌以及新穎的設計,帶動這些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超模們的演繹了。她們把最新品穿上秀臺,最大化的呈現在大家視線中。而90年代的超模圈可是群英薈萃的頂峰,誕生了全球五大超模,締造了不少的傳奇。
  • 日本雅虎拍賣的90年代中國出版的日本漫畫
    ,在中國期間,他在新華書店購買了一些當時中國出版的日本漫畫。遺憾的是,90年代之前,中國引進國外出版物還不正規。中國尚未籤署國際版權條約「伯爾尼公約」,這些作品的原出版社和創作者也不會收到任何費用。但是92年中國籤署「伯爾尼公約」之前,從法理上很難說這些出版物是盜版的,畢竟當時無法可依,而且如果是盜版,連人民文學、人民美術等等,這些國家級出版單位都出版過國外讀物。
  • 90年代的中國文學:暢銷興起、圈子消逝和私人寫作-虎嗅網
    如果說80年代一再被重提的原因,在於走出了文革陰影、投入改革開放懷抱的中國和中國人的解放與自由,在於李澤厚對個體存在與價值的強調成為某種精神召喚,那麼在冷戰結束後的90年代,中國的體制變革、經濟發展、思潮更迭甚至港澳回歸,無疑同樣有著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 為何90年代的港風美人值得懷念?因為她們美得各有特色
    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夠在網絡上看到一群人在懷念90年代的香港女星,甚至還有很多人拿上個世紀的香港女明星來和現在的當紅花旦進行對比,每次的對比結果幾乎都是上世紀的香港女星以美貌碾壓網紅臉。為何90年代的港風美人值得懷念?因為她們美得各有特色!
  • 網際網路巨頭的圍堵下,老舊菜市場的彷徨與吶喊
    不去菜市場的原因是什麼?你對菜市場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兒時被父母帶去菜市場的場景?地面汙水橫流,氣味刺鼻?夏天悶熱,冬天寒風刺骨?大爺大媽的交談和攤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菜市場自身存在哪些問題?菜場消費者黏性下降的原因又是什麼?01. 菜市場環境不盡如人意一般超市、商場等購物空間都會有「3年小修、5年大修」的計劃,而大部分老舊菜市場運營數年,卻無檢修,市場設備老化,整體破舊。
  • 90年代爆款「象鼻」輕卡,雙排豐田Dyna黛娜
    上世紀80-9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國外汽車大量湧入國內,其中對國內影響最大的當屬日本汽車。考斯特、海獅、得利卡、大發、五十鈴等車型都在國內樹立了自己的地位,它們的設計和理念直至今日還在影響著國內的汽車市場。90後是伴隨國內鼎盛汽車文化成長起來的一代,特別是沿海省份的朋友一般對日系卡車感情十分深厚。
  • 90年代的中國農業稅是怎麼樣的?三提五統又是什麼?
    ,直到1978年後逐漸步入正軌,1978年到1988年的11年,是我國農業、農村和農民蒸蒸日上的11年,也是農業、農村和農民推動中國經濟蒸蒸日上的11年。但進入90年代後,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但中西部絕大多數的農村凋敝,農民的生活再次出現困頓期。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農業稅制度,封建時期的就不贅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農村實行土地改革的基礎上,實行了階級而別的稅費政策,土地革命時期實行向剝削者徵發和籌款的政策,以及保護貧困農民的累進稅和免稅政策。
  • 美媒評各年代最具標誌性時刻,誰能定義21世紀20年代?
    近日,美媒終於放大招了!評選的榜單不再是最佳球員,最佳防守球員,最佳新秀之類小打小鬧!在《露天看臺》評選近十年各項最佳之後,美媒SLAMSTUDIOS就迅速評出了過去每個10年的最具標誌性的時刻,徵求大家的想法,到底合不合理呢?還是看看吧!
  • 消失的菜市場:網際網路巨頭不講武德吞噬一切?
    臨近中午,在廣州體育東路菜市場,一個菜檔老闆娘正根據顧客下單將菜打包,等待送貨小哥上門。她口中抱怨的「美團他們」,指的是美團買菜等各類生鮮電商們和最近火爆起來的社區團購們。 疫情催化之下,今年以來社區團購模式變得非常火爆。通過招募社區「團長」,熟人拉新人以確保引流,並採用先拼團後採購、送貨的預售模式,社區團購平臺基本不佔用周轉資金。
  • 悲痛歷史,盤點90年代以來被外國人收購的中國品牌
    以下就盤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部分被外國企業收購的中國品牌。1994年,【中華牙膏】被荷蘭【聯合利華】收購。1996年,【活力28】被美國【美時潔】收購。2000年,【樂百氏】被法國【達能】收購。2003年,中國電池第一品牌【南孚】被美國【吉列】收購。2004年,【小護士】被法國【歐萊雅】收購。2004年,【佳木斯收割機】被美國【約翰迪爾】收購。2004年,【雨潤】被美國【高盛】收購。
  • 其他國評價3個國家菜市場:日本乾淨,印度髒亂,中國只有一個字
    有很多的小夥伴非常的喜歡在家做飯,因此必須要去的地方,莫過於菜市場了,之前就曾經有一則消息稱,法國評價三個國家的菜市場稱日本的比較乾淨印度的髒亂,而中國的卻是一個字,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