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水溫非常低,與尼斯河相連,湖中最深處可達200多米深,是終年不凍的淡水湖泊。多年來由於尼斯湖水怪的傳聞層出不窮,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想去一睹尼斯湖水怪的真身。而關於尼斯湖水怪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1500年前。」
尼斯湖水怪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公元7世紀。
在阿德曼的書籍《聖庫倫生平》這本傳記中提到,聖庫倫曾經來到尼斯河傳道,在當地的皮特克人口中聽說到了尼斯湖水怪的傳聞,於是為保護當地的居民,聖庫倫只身前往尼斯湖驅趕水怪。就在聖庫倫到達尼斯湖時,水怪出現了。聖庫倫立即拿出十字架並且吟誦聖經,不久後水怪也神奇地離開了。
尼斯湖水怪首次現身
尼斯湖水怪的第一張照片在1933年一名叫做修格雷的人拍下的,但並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反而是在第二年一張刊登在《每日郵報》上的照片(就是本文開頭出現的照片)備受關注。那是倫敦醫生威爾遜在經過尼斯湖的時候,看見了尼斯湖中有巨大的生物在遊動,所以拍下的。由於照片中的生物形態與中生代生物也是恐龍的近親蛇頸龍非常相似,所以當時在科學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後來證實,這張照片是威爾遜偽造的,是他利用一個模型拍攝下來的。
儘管如此,這次事件之後,英美聯合組織了大型考察團隊,派出24艘船呈一字長蛇陣拉網駛過尼斯湖,試圖將這隻水怪捕獲,然而最終什麼都沒有發現。
尼斯湖水怪的探索並沒有結束
1972年,以美國應用科學院專家萊恩斯為首的一個研究組,利用水下相機拍攝到了一個巨大的犄角。隨後萊恩斯和英國學者斯科特為尼斯湖水怪起了一個學術名稱——「尼斯菱鰭龍」。
而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4月,一名尼斯湖水怪的狂熱守望者稱自己在厄克特灣今年第二次發現了水怪。
試圖用DNA破解尼斯湖水怪之謎
隨著人類技術的不斷發展,在2018年的時候,一個國際研究組織在尼斯湖周圍的生態環境中獲取DNA,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總共獲取了250份樣本。參與研究的紐西蘭奧塔哥大學遺傳學家尼格爾摩爾稱,在樣本中發現了大多數的小型生物,並沒有發現水怪的基因。但是卻意外地發現了鰻魚的DNA,對於鰻魚來說,在尼斯湖是沒有天敵的。所以研究人員稱尼斯湖水怪有可能其實就是一條巨大的鰻魚。
眾說紛紜
有人說尼斯湖魚類生物少,營養含量低,根本不可能存在大型生物;有人說它其實是馬戲團的大象;有人說它是長頸圓頭;有人說它出現時泡沫層層,四處飛濺;有人說它口吐煙霧,使湖面有時霧氣騰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