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書寫《時間裡的中國人》

2020-12-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昨天,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法國人柯思婷·佳玥推出新書《時間裡的中國人》,並舉辦了讀者見面會。

柯思婷·佳玥有著多重身份:她是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中法藝術之家」藝術8創始人;此外,她還是一位作家,不斷向法國人介紹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智慧。

見面會上,佳玥用流利的中文表示:「對比歐洲人的時間觀念,我覺得中國人看待時間的態度非常不同。在我看來,怎樣看待時間,就等同於怎樣生活。」

「西方人看待時間的態度很矛盾。我們製造手錶,想控制時間,但又時刻都覺得時間緊迫。所以,在西方的文化中,時間是敵人。而中國人常說:欲速則不達。中國人懂得如何與時間結盟。」她認為,當下社會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全世界都患上了「時間病」,而中國人的時間哲學或許可以為這種「時間病」提供解藥。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李俐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在北京生活近二十年,法國作家佳玥寫出《時間裡的中國人》
    一位在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法國人,會如何看待中國人的時間觀呢?答案可以從柯思婷·佳玥的新書《時間裡的中國人》中尋找。11月28日,佳玥在北京的讀者見面會上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觀察與思考。柯思婷·佳玥有著多重身份:她是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致力於搭建一個中法兩國文化藝術界高端交流對話的平臺;她是「中法藝術之家」藝術8創始人,先後創立了法國青年藝術家獎、中國青年藝術家獎和中法工藝交流計劃,多年來不斷支持兩國青年藝術家駐地訪學;此外,她還是一位作家,不斷向法國人介紹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智慧。
  • 中文版《時間裡的中國人》出版發行
    今年10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了柯思婷佳玥(Christine Cayol)的中文版新書《時間裡的中國人》。柯思婷佳玥有著多重身份:她是中法文化論壇法方副主席,致力於搭建一個中法兩國文化藝術界高端交流對話的平臺;她是「中法藝術之家」藝術8創始人,先後創立了法國青年藝術家獎、中國青年藝術家獎和中法工藝交流計劃,多年來不斷支持兩國青年藝術家駐地訪學;此外,她還是一位作家,不斷向法國人介紹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智慧。
  •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
    全球都用字母,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眾所周知,如今除了亞洲個別國家還保留著自己的文字書寫體系,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用起了拉丁字母,那麼中國人為何能「保住」中國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呢?而像我們的鄰國越南等多家就是如此,在之前越南是使用我們漢字的,直到1945年8月越南革命勝利後,漢字才在越南退出歷史舞臺,只用用拼音文、越南語中稱這種新的拼音文字為「國語字」,是由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等國到越南的傳教士開始創造的。
  • 乘風破浪 四川作家筆耕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這部2019年4月出版的著作,在過去一年半裡,獲得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摘得「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榜榜首,入選「2019中國好書」……之前,阿來更已是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重量級大獎加身。  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行,努力攀登文學高峰。近年來,四川作家奮力書寫新時代的新篇章,全省文學事業成果豐碩,捷報頻傳。
  • 法國作家「封城日記」引發爭議|艾倫·金斯堡|科比·布萊恩特|蕾拉...
    04普立茲獎推遲公布,因為許多記者們正在前線「戰疫」當地時間4月7日,普立茲獎委員會宣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於4月20日出爐的2020年普利茲新聞、書籍、戲劇和音樂獎項的獲獎者名單將推遲至兩周後,也就是在當地時間5月4日以視頻直播的方式正式公布。
  • 拉伯雷是法國作家和人文主義者,也是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代表作家
    拉伯雷出生在法國中部都蘭省希農城附近,正達15世紀結束時古典學問的重新流行和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新見解如春風吹追整個歐洲大地。拉伯雷是一位成功律師的兒子,先在聖方濟修道院當修道土,然後成為本第會修士。離開隱修院後當在俗教土,人們認為他在普瓦捷學過法律,在巴黎大學學習醫學。1530年,他進蒙彼利埃大學醫學院學習,用兩個月時間獲得學位。
  • 圓桌|70後作家徐則臣的鄉土書寫:到世界去
    徐則臣在國際視野下進行鄉土書寫和當代性城鎮經驗的書寫,是五四以來幾代作家共同面對的命題。以莫言、賈平凹為代表的一批50後、60後作家,將鄉土書寫推向了一個頂點。後來者該如何繼續?70後作家如何書寫屬於自己的「鄉土」?近日,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當代文學批評工作坊第一期在京舉辦,本次工作坊的主題是「鄉土敘事、城鎮經驗與世界想像——以徐則臣創作為視點」。
  • CNT對話|歐洲水岸的時間書寫者:著名旅行作家程萌訪談錄
    在這部作品出版前夕,《中國國家旅遊》雜誌內容總監劉天北採訪了程萌,希望藉此了解一位水岸和時間書寫者的自覺、自省和堅守。 正文8766字,閱讀約需18分鐘。 旅行文學的第一現場在哪裡?
  • 肖復興:書寫天壇裡的芸芸眾生
    在這份獻給天壇600周年的另類紀念中,肖復興描述了昔日皇家祭壇逐步成為「人民的公園」的歷程,書寫了天壇裡芸芸眾生的人生百態。肖復興推崇清人朱一新的《京師坊巷志稿》和明人張爵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儘管寫作四十餘年來,特別是1995年出版《北京人》以來,《藍調城南》《我們的老院》等代表作讓他成為宣南乃至整個「北京書寫」中的一個代表性作家,但是,他無意加入當下的「城市傳記熱」潮流,「我書寫北京,其實,只是一個城南視角,是一個行走的視角,是一個與城南生命與情感所凝結成的時間視角」。
  • 18世紀的法國,一邊痴迷中國風一邊瞎畫中國人
    神奇的是,這場匯聚法國名流的跨世紀狂歡會,主題竟然叫做「中國皇帝」。參加舞會的很多法國王公貴族都化裝成中國人,貴族小姐們則裝扮成菩薩,樂師們全部身著中國袍。舞會不僅提供「中式風味小吃」,甚至還以一段名為《中國國王》(Le Roi de la Chine)的表演作為開場——30位樂師將坐在轎子中的「國王」抬進場引爆氣氛。
  • 不抵不抗,與之共舞,是法國人眼中的中國時間觀
    在中國生活的每一天,都在提醒柯思婷·佳玥一個帶有根本性的真知:生命的核心問題,是時間。而自從學了普通話,她又發現了中國人自己因為過分熟悉而不再有感的語言中的時間觀:慢吃、慢走、不著急……柯思婷·佳玥是一個法國人,在北京生活了17年,可預見的將來還將繼續在這裡生活下去。
  • 快訊:法國華人作家高行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消息:瑞典文學院在北京時間今日19時宣布,法國華人作家高行健榮獲200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高行健是迄今為止第一位獲得諾爾貝文學獎的華人作家。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生於江西省贛州,現為法國公民;父親是位銀行職員,母親是演員。受母親的影響,高行健很早就顯露出對戲劇和寫作的興趣。
  • 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發言摘登
    來自廣東省及港澳地區的108名青年作家濟濟一堂,暢談新時代、新青年,暢想文學夢、中國夢,立志共同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現刊發部分青年作家書面發言,以饗讀者。面對全部的真實 ■蒲荔子帕烏斯託夫斯基在《金薔薇》裡寫了俄羅斯的諸多作家。
  • 為了法國國籍決定在法國當僱傭兵的中國人,十年後他怎麼樣了?
    中國軍人在退伍後,為了法國國籍在法國當僱傭兵,現在他怎樣我們對於軍事的只是基本上都是在電視中普及的額,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軍事基地都是保密的不對外開放的額,普通人是沒有資格進入軍事領地的。所以我們看到熱血的當兵生活都是在電視劇裡看到的,很多人看過特種兵以後都有一個當特種兵的夢想,希望自己能夠拿起槍在槍林彈雨中保護祖國。但是特種兵的對立面一般都是僱傭兵,僱傭兵大部分都是跟著有汙點的老闆,保護老闆的安全,這些老闆一般都是特種兵打擊的對象,這樣僱傭兵就成為特種兵的對立面了。
  • 「40後作家乘風破浪」,作品書寫上海書寫時代風雲和吶喊
    今天下午,在上海作家協會,這些作家與批評家們再次相聚,他們以「青春的回聲」為題,讓大禮堂成為朋友們相聚相見暢所欲言之地。用文藝評論家毛時安的話來說:「我們看到了後浪的洶湧澎湃,我們也要看到前浪曾經的洶湧澎湃,歷史一個一個環節走來,前浪還沒有過時,還在唱著青春的歌曲,還在發表作品。」
  • 書單|女性作家書寫的女性故事:世界一半人口過著怎樣的生活
    房思琪、金智英⋯⋯近年走進大眾視野的、由女性作家書寫的女性形象,把常常被無名化、客體化的女性變為主角。女性作家書寫的女性故事,不僅僅是我手寫我心的自我表達,更是要書寫傳播佔人類一半人口的女性體驗。原來那些在文學史上被作者走過場的女人們,那些情婦、房東、主婦、瘋女人⋯⋯都有這樣豐富、殘酷,卻都統統不為人知的生活。
  • 法國學者:中國最令人欽佩的,就是40年時間裡硬生生種出3個韓國
    目光轉回中國,中國在近幾十年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環境惡化問題難免會有,像是工業汙染、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等問題,而中國人對於荒漠化等卻用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去解決,就有法國學者表示:中國最令人欽佩的,就是40年時間裡硬生生種出3個韓國。
  • 描述田園生活,法國作家蕾拉·斯利瑪尼隔離日記引民眾不滿
    資料圖近來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法國也已於三月中旬進入了封城狀態。作為全法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蕾拉·斯利瑪尼(Leïla Slimani)受邀在《世界報》撰寫她的隔離日記。從《食人魔花園》到《溫柔之歌》,這位80後女作家在法國家喻戶曉,在中國也擁有大批讀者。不過,斯利瑪尼在日記中對她田園詩般的隔離生活的描述,則引發了不滿情緒,反對者認為她的隔離日記體現了其精英主義做派。
  • 作家的城市與城市的作家
    哈爾濱城進入遲子建筆下,自《偽滿洲國》始,至今數十年過去,作家對這座城市的書寫已經有了蔚為可觀的成果:《黃雞白酒》《起舞》《白雪烏鴉》《晚安玫瑰》等,它不僅是一個地理坐標,一個故事的發生場所,一個承載悲歡離合的歷史背景。而在《煙火漫捲》這部作品裡,哈爾濱整座城市成為小說完整的主體,小說人物承載著城市的歷史,人物命運與城市歷史互相交融,渾厚悠遠。
  • 專訪法國著名作家萊蒂西婭·科隆巴尼女士-我是作家、導演、演員和...
    看世界的窗口:饒舜英語訪談(AllenTalk)本期嘉賓本期嘉賓萊蒂西婭·科隆巴尼(Laetitia Colobani)女士,1976年生於法國波爾多,作家、導演、演員、編劇。曾創作並執導多部短片和兩部長片:《天使愛過界》《明星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