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比較罕見,該疾病多發於兒童,可以間接導致癌症

2021-01-12 萍醫生在線說

導語:癌症是現今社會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在研究癌症相關疾病過程中一些間接導致癌症的疾病也備受關注,如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範可尼貧血綜合症大多發病年齡在5-10歲,表現為骨髓造血功能進行性衰竭,該病人常伴有先天性身體畸形,較為容易地發展成為腫瘤,最終發展為惡性腫瘤約20%。

01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比較少見,目前根治比較為困難,及時就醫很關鍵

1、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的概述

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是一種目前不為常見的染色體連鎖遺傳疾病,有時也會成為常染色體疾病,大多發病年齡在—歲,表現為骨髓造血功能進行性衰竭,該病人常伴有先天性身體畸形,較為容易地發展成為腫瘤,最終發展為惡性腫瘤的。

目前發現至少個基因亞型,其編碼的核心蛋白複合體與乳腺癌腫瘤易感基因蛋白組成一個複雜的功能網絡,範可尼基因突變導致該網絡修復功能受損,從而得病。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的修復系統中基因相關疾病的基因突變率高可以達到14.4%。

2、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的基因

範可尼貧血綜合症可進行血常規、骨髓檢查、染色體斷裂試驗及彗星試驗、基因檢查等。是由於基因突變引起造血幹細胞及祖細胞基因組不穩定而形成。目前,已發現的範可尼貧血綜合症基因共有22個亞型。部分患者會發生骨髓衰竭,有巨核係數下降,有先天畸形的患者診斷時骨髓衰竭程度相對較輕。患者均有染色體損傷,染色體斷裂陽性率之間存在差異。

3、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的臨床表現

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是一種由於基因組不穩定引起的遺傳性骨髓衰竭性疾病,其臨床表現可由多發性先天畸形、血液系統異常及腫瘤易感性概括。經典的先天畸形包括VACTERL-H,有先天畸形者佔36.0%,其中手指畸形最為多見,包括多指及骨骼結構畸形。部分患者臨床表現並不典型,臨床工作中需注意結合其他臨床表現。

約90%的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在確診時存在先天畸形,其中以牛奶咖啡斑最多見,其次為骨骼畸形(小前臂、前臂缺失、小指、多指、並指等)、生長發育落後、中樞神經系統畸形、生殖系統畸形、心血管系統異常、胃腸道畸形等,約半數的患者有身材矮小,這可能與生長激素缺乏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相關。

02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的診斷方式有哪些?以下這3點需知道,正確診斷

1、基因測序

對沒有明顯臨床表現的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若染色體斷裂試驗陰性,基因測序則是必須的。通過外顯子測序鑑定範可尼貧血綜合症基因的突變,並通過傳統聚合酶鏈反應進行驗證,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基因檢查可獲得較高的陽性率。二代基因測序是一種基於大規模平行測序的範可尼貧血綜合症基因突變綜合檢測方法。

它能夠檢測一些用Sanger測序無法檢測到的致病畸變,並可以消除在Sanger測序過程中某些偽基因形成的阻斷作用。且二代基因測序技術擁有成本低、快速且可靠的特點。因此其可能替代雙環氧丁烷介導的染色體斷裂試驗成為臨床對範可尼貧血綜合症可疑人群的首選試驗。

2、骨髓染色體分析

骨髓染色體分析是指通過染色體G顯帶計數檢測患者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克隆。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後期易合併血液系統疾病(AML、MDS),這些患者晚期可見染色體異常,且合併有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患者治療方式不同。

有研究表明,範可尼貧血綜合症中環形染色體的形成可能會使疾病的進展單一化,對於環狀染色體患者的早期移植對於避免AML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骨髓染色體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3、染色體斷裂試驗

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經典的診斷方法為染色體斷裂試驗。當基因組不穩定時,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細胞對交聯劑(絲裂黴素C、雙環氧丁烷)十分敏感。通常雙環氧丁烷試驗陽性可診斷大多數範可尼貧血綜合症,但由於體細胞嵌合體及其他遺傳性疾病的存在,染色體斷裂試驗也可能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

同時,雙環氧丁烷誘導的染色體斷裂試驗也為產前範可尼貧血綜合症診斷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此外,通過胎兒血液樣本也可以產前診斷範可尼貧血綜合症,且3d內即可獲得胎兒血樣結果,因此該方法對於未能在24周前完成產前診斷的妊娠具有重要價值。

03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的治療方式,並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合適最重要

1、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的根本治療方法,在發生BMF、MDS、AML及實體腫瘤之前移植成功率較高。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目標是消除細胞減少症、MDS或白血病,同時保持移植物的一致性、無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和極小的遲發效應。

而移植前徹底的清髓治療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但高劑量治療往往導致器官毒性和感染,故低劑量環磷醯胺、抗胸腺細胞球蛋白、低劑量放療成為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前的「標準」治療。但移植相關併發症也可能導致不良後果,故移植時機的把握及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的治療為目前診療中的難點。

2、藥物治療

無合適配型及已進展為MDS、AML或其他血液系統惡性疾病的患者,可選用雄激素治療。許多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最初對雄激素反應靈敏,但後期可能產生雄激素抵抗,並耗盡造血幹細胞進展為BMF。因此,只有約50%的患者對雄激素治療有效。

氟達拉濱是全身放療或環磷醯胺劑量增加的有力替代品,可減少人類白細胞抗原錯配移植物和受體T細胞嵌合對移植物的有害影響,但它對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疾病本身治療無效。多拉匹莫德、麴黴毒素可挽救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骨髓造血缺陷,但目前臨床證據尚不充分。

3、手術治療及放療

對於已進展為實體腫瘤的患者,手術為非侵襲性腫瘤治療的首選。若為晚期腫瘤通常選擇放療。同時,範可尼貧血綜合症還可能合併有多個系統的異常,其中以內分泌系統異常多見,包括甲狀腺功能障礙、生長激素缺乏和葡萄糖不耐受等,對於這些合併症,也需要及時進行幹預。

對於合併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生長激素替代治療是安全的,且移植後治療也有效。性腺功能障礙在範可尼貧血綜合症男性中普遍存在,而全身放療或使用白消安會增加性腺功能障礙和不育的發生風險,故若治療目的不是根除惡性造血,應減少全身放療及白消安的使用。

結語:及早診斷和治療有利於改善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的預後,而診斷延遲及超過10種先天畸形均為預後不良的危險因素。部分患者在確診或治療過程中進展為實體腫瘤,需進行手術治療或者放化療。因此,及早完善檢查、明確診斷及選擇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改善範可尼貧血綜合症患者的預後十分重要。

相關焦點

  • MYC促進範可尼貧血骨髓幹細胞功能障礙
    MYC促進範可尼貧血骨髓幹細胞功能障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0 23:26:03 美國哈佛醫學院Alan D. D』Andrea研究組發現,MYC促進範可尼貧血骨髓幹細胞功能障礙。
  • 熱納綜合症,是一種罕見的骨骼疾病,會導致骨骼畸形,胸腔狹窄
    導語:熱納症候群(JS),也稱為窒息性胸腔營養不良症,是一種罕見的異常骨骼疾病。生育率在1/13~1/100000之間。病人會出現胸腔狹窄,肋骨短,肺部發育不全,擴張受限,常導致嚴重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還可出現四肢短,骨盆畸形,多指(趾)。
  • 科學家發現罕見病例,癌症母親順產導致嬰兒患癌症
    科學家很早就發現,如果將患癌小鼠的癌細胞移植到正常小鼠的組織中,有可能誘發正常小鼠的癌變,從這個意義上說癌症確實可以「傳染」。 但要注意這種傳染並不是我們平時說的通過人與人直接的接觸造成的傳染,所以發生的可能性極低,低到可以忽略。
  • 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會導致先天性發育異常,建議做產前診斷
    導語: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Congenital pure red cell再生障礙性貧血,DBA)又稱鑽石黑扇貧血(diamond Blackfan anemia, DBA),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以單純性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先天性畸形為特點
  • 結節性硬化症多發生在嬰兒身上,會導致癲癇等,發病率約為1/6000
    導語:結節性硬化症(TSC),也稱為伯納維爾病,這是一種常染色體導致的疾病,一般大多數的結節性硬化症都是由於外胎層的一些組織導致的,這些組織一般會發育成其他的器官,此病可能會導致你的大腦,以及腎臟等器官受傷。
  • 2019最新兒童癌症數據發布!
    優聚金融——一站式完成跨境資產配置  2019年2月15日,第六個國際兒童癌症日!據國際兒童腫瘤學會調查顯示:近10年來,兒童腫瘤發病率每年都以2.8%左右的速度增長,兒童腫瘤已成為僅次於意外傷害的第二大兒童死亡原因。  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5萬名兒童患上癌症,中國每年新增3-4萬名兒童惡性腫瘤患者。
  • 了解再生障礙性貧血發病原因,並掌握其不同類型,更好配合治療!
    導語:再生障礙性貧血屬於可以治癒的一種疾病,但是一定要進行規範化的治療,並且有一些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症狀會有自行緩解的情況,這是因為他們的病情不是非常嚴重。如果比較嚴重治療起來也會比較困難,相對來說預後效果也會更差。
  • 湘曦源:兒童營養性貧血,臉色萎黃,頭髮黃虛胖,試試這道食療!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兒童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顯改善。但因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如長期吃零食、小食品等,會使一些孩子偏食、挑食;導致一些微量元素缺乏,嚴重的影響著兒童的生長發育。營養性貧血就是兒童常見「四病」之一。
  • 到底什麼原因會導致血小板數值不正常?
    1、血管因素 產生血小板減少的病因很多,臨床上發現有些病人的出血程度與血小板數量的減少不成比例,這可能是血小板減少疾病的出血與毛細血管功能障礙也有關係;例如脾切除後,雖然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數並未上升,但出血現象會改善;用激素治療後,人們的血小板數量也不一定增加,但毛細血管脆性試驗轉為陰性;此時就可以證明血管出現問題時會導致血小板減少疾管脆性試驗轉為陰性
  • 兒童惡性腫瘤已經成為兒童死亡第二大原因 家長如何早期發現
    焦急的劉女士立即帶孩子到重醫兒童醫院就診,活檢確診為「腹膜後神經母細胞瘤」,於是劉女士一家開始抗癌之路。很多人都可能有像劉女士一樣的觀念,認為癌症是大人病,小孩極少會得。但重醫兒童醫院腫瘤外科主任王珊教授說:「實際上,兒童在各個年齡段、全身各系統各部位都有患兒童實體腫瘤的可能,3歲以內尤其多發。」還有哪些關於兒童惡性腫瘤的問題,是容易被大眾忽視的,但卻需要了解的呢?
  • 「殺馬特」髮型原來是種罕見疾病,澳洲小女孩坦然接受了:反正我...
    據《都市報》12月3日消息:澳大利亞女孩希拉坦然接受了自己獨特的髮型,這種毛茸茸的頭髮是由一種名為蓬亂頭髮綜合症的罕見疾病引起的。她總是被人們比作布朗醫生和愛因斯坦。
  • 貧血新藥!BMS首創紅細胞成熟劑Reblozyl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
    結果顯示,該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與安慰劑組相比,luspatercept治療組在研究的前24周(第1-24周)脫離紅細胞輸注(RBC-TI)≥8周的患者比例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提高(38% vs 18%,p<0.001)。
  • HHH綜合症,是一種典型的遺傳病,是由大家的父母基因決定的
    導語:小東在班裡面一直都是一個比較安靜的男生,別人都在玩耍的時候,他總是呆在那個沒有人的角落裡面,但是他也不是屬於自閉類型的,他只是不願意和別人追逐打鬧,平時跟同班同學聊天,他還是比較積極的。但是我們一直對小東這個行為有所疑惑,為什麼聊天可以這麼活潑開朗的小東,卻一直都不願意跟大家一起鍛鍊,一起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呢?
  • 伯基特淋巴瘤在兒童身上高發的疾病,起病快,發現後需及時治療
    這種疾病兒童和青少年患病的人數是最多的,一旦患病後,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果不能及時的控制好後,後果很嚴重,而伯基特淋巴瘤是比較難治療的,必須及時認清它。根據美國統計的數據顯示,伯基特淋巴瘤在美國的發病率大約百萬人口有四例左右,並且這是一種在兒童身上高發的疾病,大約有40%的霍奇金淋巴瘤是兒童患病且在四歲到14歲之間的兒童是高發年齡段兒,並且男童的發病率要遠遠高於女童的發病率。
  • 說話時經常會伴隨著打嗝,面部抽搐難以控制,古怪的妥瑞氏綜合症
    「看孩子的表現,應該是妥瑞氏綜合症」醫生說。「妥瑞氏綜合症?這是什麼病?從來沒聽說過呀?」小雨媽媽一臉茫然。「妥瑞氏綜合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主要表現為語言和肢體動作上的抽搐,是一種兒童多發疾病。」醫生回答。
  • 腸癌和腸道疾病的區別,出現這6種症狀需特別重視
    腸癌的基本特徵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通常發生在腺瘤性息肉的基礎上。 家族病史和某些飲食因素(低纖維,高脂肪)會增加人患大腸癌的風險。 右側腸癌通常表現為出血和貧血。
  • 注意:當血常規裡這幾項指標增高,可能是癌症的危險標誌
    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  還別說,有些指標還真可以反映體內腫瘤的情況。
  • 什麼才是癌症發生的根源呢?真相大白身體好≠抗癌力好
    可是,對於癌症這種重大疾病,光靠自身的免疫力卻是不行的,也就是說如果「致癌」因素長期存在,最終癌症是否發生,不是單純的免疫力就能阻止的。另外「很少生病」也可能是一種假象,看上去沒病,或許是因為「病」的隱匿性比較強,比如持續HPV感染者,十幾年後發生宮頸癌,這期間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可以感知、發現的異常),在被診斷之前,一直被視為「身體好的健康人」。
  • 兒童常見疾病
    引起新生兒窒息的原因很多,如難產使胎兒缺氧(胎位不正、頭盆不稱、子宮收縮過強或過頻等);胎盤和臍帶的異常(胎盤早剝、前置胎盤、過期產胎盤老化、臍帶打結、繞頸、脫垂等);母親疾病(貧血、心臟病、腎臟病等);胎兒疾病(肺發育障礙、吸入性肺炎、母親吸毒導致胎兒呼吸中樞受抑制等)。新生兒窒息的危害?窒息缺氧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的損害,以腦缺氧的影響最大,因為腦對氧的需要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