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若干年來,核動力航母一直都是美國海上霸權的絕對象徵,也正因此,維持核動力航母的數量和質量,就成為了多少年來美國海軍始終奉行的不二法門。然而這種情況在21世紀第3個10年即將開啟的今天,或許正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據美國軍事資訊網站Break defense近來透露的情況,美國政府眼下正就未來核動力航母的存續問題進行著熱烈探討,而探討的結果將決定今後美國海軍還是否需要增購新的核動力超級航母。
導致美國人對核動力航母的價值產生懷疑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假想敵反艦彈道飛彈和高超聲速武器的飛速發展;二是建造、使用和維護這類核動力艦艇的成本,已經增長至美國所不能承受之重。
這二者中尤其是後者最令美國政府感到頭疼。美國海軍目前手握有兩大天字號核動力艦艇項目,一個是「福特」航母,另一個是「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目前建造一艘福特級的費用已經躍升至150億美元,而按原計劃美國海軍要建造10艘,以一比一的比例全部替換到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哥倫比亞級的造價也與之相仿,但核潛艇的預計建造總數要比核航母還多2艘。這兩個吞金獸美國想伺候好哪個都不容易,遑論兼得魚與熊掌。
有鑑於此,美方有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成立一個名為「未來航母2030特別工作組」的專項小組,以專門研究2030年前後美國航母所可能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與挑戰。該小組的研究工作將持續半年之久,最後他們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美國核動力航母未來的命運。
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並不需要購買10艘福特級航母,該型裝備在2032年左右造完現有的4艘之後,完全可以喊停。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的航母設計方案,比起福特級這種超級航母來,新航母將更加緊湊便宜,能夠支持F-35的作業仍是核心功能之一,但其排水量或從10萬噸降低至6萬噸,核動力也將被常規動力所取代。非要舉個例子的話,差不多就相當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
採納新航母方案所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建造價格就便宜了一大半,一艘福特級的造價足夠購買兩艘新航母;其次使用成本也更便宜,出一趟門不用想核動力航母那麼大排場;再者維護成本也能降下來,還不用考慮核動力航母退役之後的核廢料處理問題。此外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是,常規動力航母的航程和航速沒法和核動力航母比,想要遠距離部署美國海軍就得耗費更多心思。
如果美國最終選擇了這條現實的道路,那麼還可能會帶來這樣一個結果:航母將不再是作為美國的霸權象徵而存在,更多的不過是一種可供消耗的高價值艦艇資產罷了。這種選擇的本質就是向包括高超聲速武器在內的新時代威脅做出妥協,沒有手段與之抗衡就退一步海闊天空,聽起來合情合理,但這畢竟不是霸道慣了的美國人的套路。2032年為時尚早,誰知道這中間還會產生什麼新的變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