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人漫改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簡稱《輝夜大小姐》)在國內上映已經一周,僅拿下350萬票房以及豆瓣評分5.9分的成績。與此截然相反的是,《輝夜大小姐》的兩季動畫在嗶哩嗶哩和豆瓣都收穫了9分以上的高分。近年來,許多像《輝夜大小姐》一樣的漫改電影都陷入了動畫原作人氣、口碑俱佳,改編成真人電影觀眾卻不買帳的窘境,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圖說:電影《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劇照 網絡圖
偏愛高人氣偶像
對漫改電影來說,最棘手的問題便是選角。動畫中的人物形象一般都經過美化和誇張,現實中很難找到與之相似的演員。因此,許多漫改電影會轉而選擇擁有粉絲基礎的偶像演員,為影片票房提供保證。
《輝夜大小姐》中的女主角「四宮輝夜」的扮演者橋本環奈,近年來連續在《我是大哥大》《銀魂》《齊木楠雄的災難》等一系列漫改作品中擔任女主角,通過可愛的外表和具有爆發力的表演收穫了大批粉絲,被稱作「漫改專業戶」。《輝夜大小姐》選擇橋本,也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但最終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網友「我愛羅賓」給出兩星的評分,原因是:「原作中的四宮輝夜是一個知性、外冷內熱的女生,橋本環奈長相太甜美了。」還有人建議:「比起四宮輝夜,橋本更適合演性格呆萌的學生會書記藤原千花。」
圖說:橋本環奈在電影《銀魂》中飾演神樂 網絡圖
近些年,國內的真人漫改影視作品諸如《鬥破蒼穹》《秦時明月》《全職高手》等,也紛紛邀請人氣偶像擔任主演。雖然粉絲效應使得一些作品的收視、票房可觀,但最終口碑表明,觀眾更看重的是演員能否勝任這個角色,而非人氣。
淪為「名場面」集錦
觀眾「默默」之前沒看過動畫版《輝夜大小姐》,她感覺「電影的劇情有點不連貫」;看過動畫的觀眾沈傑則一語道破問題所在:「這部片子把兩季動畫的精彩片段拼湊在一起了。」
漫改電影總要面臨把幾十集動畫劇情壓縮到兩小時的難題,如何對原有劇情進行取捨和重組就十分關鍵。電影版《輝夜大小姐》保留了大量動畫中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場面」,比如輝夜生病後性情大變以及男主角白銀御行身為「舞蹈白痴」卻拼命練習跳舞的情節等。由於篇幅有限,電影甚至去掉了一些塑造人物、交代背景的關鍵劇情。雖然原作粉絲看得還算開心,但其他人卻感覺「看完電影還不了解角色」。
圖說:電影版與動畫版的「名場面」對比 網絡圖
有人認為漫改是拍電影的捷徑,因為「劇本是現成的」,但改編對創作水平的要求依舊很高。珠玉在前,觀眾的期待更高。譬如2017年上映的真人漫改電影《攻殼機動隊》,其原作動畫本身有相當出彩的精神內核——對人工智慧的思考以及對本我的哲學探究。電影版沒能很好地取其精華,而是放大了青梅竹馬的愛情橋段,使影片淪為一個套路化的探索主角身世之謎的超級英雄故事,兩相對比觀眾也就更加失望。
圖說:漫改電影《攻殼機動隊》 網絡圖
過分追求還原度
通常,還原度是許多觀眾評價漫改電影的第一標準。但完全按照動畫的腳本拍攝,實際上違背了電影藝術的規律,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在《輝夜大小姐》動畫中,藤原千花是一個深受大家喜愛的「萌系」角色,一舉一動非常天真爛漫。但同樣的動作和語言,照搬到飾演高中生的真人演員身上,就會很奇怪。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專業教師王鵬解釋:「日本漫改作品的演員通常是原作是什麼樣,就儘量做到一模一樣,缺乏對角色『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心理揣摩。但漫畫人物的行為和真人是有區別的,真人演員太遵守還原原作這條『金科玉律』,觀眾不會感受到可愛,反而會覺得這個角色有點神經質。」
圖說:動畫版與電影版的藤原千花 網絡圖
為了提高還原度,《輝夜大小姐》中還有許多鏡頭,直接就把演員的臉摳圖放在定格動畫的畫面裡,引起觀眾的質疑:「這樣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看動畫?」這也揭露了主創和觀眾的分歧——漫改電影的主創們往往把作品看作一部動畫,演員變成了拍攝動畫的「木偶」;觀眾卻是抱著看電影的心態走進影院的,他們期待自己喜愛的題材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展現新的魅力。漫改電影首先得是一部合格的電影,在此基礎上還原原作的精神,甚至創造出高於原作的精彩故事,才能贏得觀眾的心。(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