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移民或將實驗,科學家發現一種物質,可用於打造月球殖民地

2020-12-22 奇點使者

2019年7月,印度為了成為世界上第四個登月成功的國家(前三個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以及中國),發射了一枚名為「月船二號」的無人探測器。結果,在距離月球背面約2.1公裡時,月船二號突然與地面失去了所有聯繫,並發生劇烈爆炸。至此,印度的登月計劃被迫宣布失敗。

從「月船二號」這個名稱我們可以看出,印度不是首次實施登月計劃,但為何他們如此執著於月球這顆星體呢?除了能獲取國際地位和聲望外,印度還為了獲取其表面的資源,且最終的目標是在月球表面建立人們殖民地。

星球移民計劃,在20世紀初期便被提出。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登月成功,之後他透過各種媒體將月球真實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月球之上,雖然沒有像神話故事中描述那般美好,但這並不是熄滅人們對於月球的幻想和憧憬。在當時,地外世界那片未知的星空充滿了誘惑力,無數人的內心都希望能暢遊星空,甚至打算搬到星空中居住。

2020年,被稱為魔幻的一年。開端不到三個月,美國伊朗矛盾爭端、澳洲山火、非洲蝗災等災難事件如同海嘯猛獸般壓得世人喘不過氣來。最為嚴重的是,3月初,新型冠狀病毒在全國開始肆意橫行,繼中國後,又相繼在韓國、日本、美國、西班牙等地爆發,感染數十萬人。曾經出國躲避疫情的人都紛紛逃回國內,尋求庇護。有些網友調侃稱:能否安排我們去月球上逃避這一劫?

想去月球上居住,首先要解決的是住所的問題。但眾所周知,月球上的土壤極為乾燥,缺少水分,難以憑藉本土條件進行建築,唯有從地球上運輸建築材料。但這又不得不面對另外一個難纏的問題:成本過大。有專家曾做出這樣的推算,從地球表面運輸0.45公斤到軌道的成本大約是1萬美元。因此,這一方法是不可行的。不過不必過於擔憂,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個問題將會迎來極為有效地的解決方法。根據消息稱,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極為簡單有效、快捷的材料,它就是人類的尿液。對,你沒聽錯,就是人體的一種排洩物:尿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了解下吧。

相信熟悉生物學的朋友們都知道,尿液中有一種物質:尿素。尿素能夠承受非常重的負荷,可保證建築材料的穩定性。除此之外,尿素還有一個特點:耐高溫。科研人員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將溫度提升至80℃,尿素依舊絲毫無損。有了這個發現,是否預示著人類很快便可在月球上建立根據地了?並不是的,雖然每個人都可排出尿液,但尿素的採取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失敗率非常高。所以,目前這一想法正處於實驗階段,尚無法保證能真正實施。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種看法?

相關焦點

  • 9種蔬菜可在月球上生長,開闢月球殖民地指日可待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在月球的風化層中種植了農作物,這對開拓月球和火星殖民地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的雄心現在更近了一步,此前NASA解決了該任務的主要挑戰之一,那就是食品安全。
  • 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1、關於居住問題一個3D印表機器人正在將一層又一層硬化的月球灰塵倒在充氣圓頂殼上。未來我們月球的房子將全部用心形的3D技術列印住房的底座,材料也不是鋼筋混凝土,他將是月球的特產——月塵。我們將不會以村屯為建制,而是以鎖鏈的方式將月球圓頂式的建築連結起來,以家族為單位,如上圖,這一組就有可能容納四個月球居民或者一個月球家族,孩子的獨立空間,孩子父母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樣家族式的。這樣的建築有他獨特的建造方式與風格,但是適宜的就將是最好的,這將是月球居民生活的景色,景象。
  • 美俄科學家將在2021年初討論國際空間站星際飛行實驗問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日消息,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所長奧列格·奧爾洛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俄美太空醫學工作組會議將於2021年初在莫斯科舉行,會上將討論地面研究以及將國際空間站用於星際飛行實驗的問題。
  • 科學家發現能瞬間變成固體的液體物質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膠體物質,放在瓶子中當用力搖動時,可從液體轉變為固體,放置一會兒又能轉變成液體。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英國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粘性物質,只需搖動便能從液體轉變為橡膠狀固體,該物質潛在著廣泛的應用領域。然而科學家並不知道是何種原因導致該材料發生奇妙變化,並問詢專家提供指導性解釋。據悉,這種搖動膠體是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師發現的,他們試圖發現具有新屬性的材料。
  • 怎樣實現火星移民?怎樣打造星際艦隊?馬斯克給出答案!
    伊隆·馬斯克堅持認為只有可回收的工具才是實現一切雄心壯志的基礎,在最近的一次軍方會議中,馬斯克闡述了可回收火箭的實用性。怎樣使得星際艦隊成為現實?這是馬斯克現場拋出的一個問題。馬斯克認為只有可回收火箭才是在未來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只有可回收火箭才是未來星際旅行的門票,不得不說,能夠將小說情節聯繫現實生活,並且將之轉變為行事宗旨的恐怕只有馬斯克了,小說,影視作品往往是最具啟發性的東西,只要敢想,未來都有可能實現,幾千年前,人們可能怎麼也想不到我們能夠日行幾千裡,所以說,思維決定眼界,而開拓思維,往往需要的是想像力,只有敢想,才會敢於去做,才會有行動的方向,以前古人都是說讀萬卷書
  • 科學家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金屬物,重達218萬億噸,會是什麼?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人類想要短時間內完成火星移民,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畢竟,火星改造就需要至少200年的時間,而且直到今天,人類也還沒有成功讓太空人登陸到火星上。於是,開始有科學家提出,或許可以進行月球移民,讓月球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
  • 《守望先鋒》新地圖月球殖民地公布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6月2日消息:《守望先鋒》自推出之後,數度因為內容更新過慢而導致玩家流失,現在暴雪終於又公布了一張新地圖——地平線月球殖民地。
  • 玉兔2號在月球背面發現一個未知物質,網友猜測:外星人留下的
    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在國外電影《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和《鋼鐵蒼穹2》中,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的飛船和德國法西斯的殖民基地。那麼,在現實當中,人類能在月球背面發現什麼呢?據中國國家航天局官網近日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工作超過五百天取得了許多成果。消息稱,第八月晝期間,"玉兔二號"月球車在一個撞擊坑內發現了一個大小約52cm×16cm的不明物質。與周圍月球土壤相比,該物質具有不規則的外形,呈現黑綠色。
  • 月球已被證實不適合人類居住,為何科學家還要研究它?
    據外媒最新消息報導,被塵封了50多年的、阿波羅11號帶來回來的月球土壤樣本即將再次開封。20世紀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不能對這些土壤樣本作有效的實驗。如今人類已經有能力可開展研發工作了,此次任務將交於美國宇航局(簡稱NASA)的兩個研究所執行。主要目的是研發太陽系中星球的演化過程。
  • 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發現神秘「凝膠狀」物質,中國科學家給出答案
    在2019年7月嫦娥4號月球車發現月球背面隕石坑中這種不尋常的暗綠色發光「凝膠狀」物質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會是外星人留下的物質嗎?畢竟月球背面可能是外星人的基地啊。研究人員發現,這種不尋常的「凝膠狀」物質實際上是一種撞擊融化角礫巖,而探月車周圍的風化層可能來自不同隕石撞擊形成的熔巖池或火成巖。
  • 科學家發現,阿波羅計劃太空人出現「怪病」,原來月球是有毒天體
    跟你實驗室的研究數據表明,「月球有毒」是因為塵埃,嚴格地來說這不是真正的「毒」,而是會對太空人產生一種影響。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Harrison Schmitt表示,在月球的表面,就算是我們行走在月球上,沒有人能聽到你打噴嚏的聲音。
  • 玉兔2號在月球拍到凝膠狀物質,科學家:可能是玻璃
    【ALENG 自媒體】8月31日晚間自媒體專稿,正在月球南極開展科學工作的玉兔2號月球車,目前再次有了新的重大發現:在一個火山口附近發現一塊凝膠狀物質,顏色也與周圍物質截然不同,這個發現令科學家感到非常困惑。
  • 月球基地願景: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Foster + Partners的月球基地在這位藝術家的渲染圖中,一個3D印表機器人將一層層的硬化的月球塵土和塵土逐層澆注到一個可充氣的圓頂外殼上,進行3D列印。連環圓頂的月球基地Foster + Partners設計的可能的月球基地將有足夠的空間同時容納四個月球居民。
  • 人類未來想要實現星際移民,到底有多困難?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隨著自然環境逐漸惡劣了起來,人類的數量還在不斷增長,科學家表示或許在未來人類將要星際大移民,移居到外太空居住。要知道從地球移民到另一個地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們想要去到其他星球,要捨棄這個我們生存幾百年的星球。
  • 科學家稱人類20年內移居太空殖民地 壽命會更長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13日報導,隨著地球生態惡化,人類不斷在透過各種方法,尋求地球之外的宜居地,包括類地行星、太空殖民地等英國星際協會(BIS)一位科學家近日帶來好消息,他宣稱在20年內,會有千萬人類移居繞行地球軌道的太空殖民地,而生活在殖民地的人類,壽命會比在地球時長。
  • 宇宙殖民地是什麼:日本人科幻知識超越歐美,或許應該歸功於高達
    面對越來越擁擠的地球,幾百年前的科幻小說家就有想過要移民到外太空,而月球、火星是否宜居也是近代宇宙科學的研究重點,不過你對於「宇宙殖民地」的概念又了解多少呢?專門研究宇宙科學的日本作家大貫剛就發現日本人對於宇宙殖民地的知識遠遠超過外國歐美人的水準,即使是普通的日本人都能夠描繪出宇宙殖民地可能長成什麼樣子,而他則是將原因歸功於《機動戰士高達》為首的經典科幻動畫,原來動畫還可以提升全體國民的知識水準啊!
  • 月球形成的秘密已被發現?科學家認為與忒伊亞天體有關
    忒伊亞是一個和火星一般大小的星球,在45億年前,它遇上了某種未知的因素和地球發生碰撞,之後產生的大量碎片散布在地球附近的軌道上,時間久了之後這些碎片慢慢便成為了一個新的星球,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月球。在撞擊理論當中,科學家們還展示了在計算機模型下月球的形成,其中月球80%的物質來源於忒伊亞。
  • 月球距離成為「地球」還有多遠?科學家:僅差一步,需要一場屠殺
    審核:小文提起人類偉大的夢想之一:星際移民,很多朋友首先都會想到火星,早在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就將火星看做是人類的「希望之星」,準備對火星進行改造,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為何人類想要離開地球呢?不過,既然火星距離我們很遠,我們想要改造火星很難,為何我們不改造月球,讓月球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呢?其實,早在火星之前,科學家們就將月球當做了人類的太空殖民地之一,並且也有很多人相信,未來人類真的可以到月球上去居住。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想要將月球成功改造成為地球,也不是絕對不可行的,不過卻需要付出很殘酷的代價,需要在太空中來一場「大屠殺」。
  • 人類可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中國智慧告訴你
    人類的奧秘不單單是科學家的理論知識與幻想,想要真實了解就只有將理論變實際。「冷戰」在「太空戰場」這一方面是好的,雖然表面沒有戰火的硝煙,但是面對無盡的太空才是最大的敵人。當科學家將目標放在了火星上時,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人類可以在火星上居住嗎?星際移民需要多久實現?其實中國智慧可以告訴你!
  • 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發現奇怪綠色凝膠狀物質終於被確認
    去年,當中國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的一個隕石坑中發現了一種綠色的怪異凝膠狀物質時,人們的興奮之情可想而知。人們紛紛猜測那是什麼東西?外星人?太空「鼻涕」?融化的巖石? 中國科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在《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雜誌上發表了對該物質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