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2020-12-22 宇宙科代表

1、關於居住問題

一個3D印表機器人正在將一層又一層硬化的月球灰塵倒在充氣圓頂殼上。

未來我們月球的房子將全部用心形的3D技術列印住房的底座,材料也不是鋼筋混凝土,他將是月球的特產——月塵。

我們將不會以村屯為建制,而是以鎖鏈的方式將月球圓頂式的建築連結起來,以家族為單位,如上圖,這一組就有可能容納四個月球居民或者一個月球家族,孩子的獨立空間,孩子父母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樣家族式的。

這樣的建築有他獨特的建造方式與風格,但是適宜的就將是最好的,這將是月球居民生活的景色,景象。我想應該是初級階段的,後期也會有一些花花草草,一些月球的獨特生物、植物來陪伴人類。

月球南極馬賽克

歐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Agency)和一個由行業專家組成的財團對利用3D列印建立月球基地的可行性進行了調查。

1.5公噸大樓

這個2,205磅(1,000公斤)重的測試指紋是由模擬的月球汙垢製成的,類似於月球家園的橫截面。

三維列印裝置可以利用月球塵埃建造月球基地

這座6英尺高(2米)的露臺是用D字形3D印刷技術建造的.該整體砂巖結構是由約200層薄層組成,顯示未完成(左)和經過一個星期的手工完成。它看起來像一種叫做放射蟲的微生物。在結構的背景,頭頂,是列印設備。

2、月球移民計劃的陸地準備工作

歐空局和合作夥伴已經在著手月球移民的相關實驗,他們使用這臺3D印表機列印了可能的月球家園的一角,看來月球移民計劃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至少在日程上了。

人類探索太空的兩大星球目前是月球和火星。月球基地會先於火星任務,太空人月球場的一個彈坑裡模擬工作,而他乘坐的新的月球卡車原型,則準備就緒。漫遊者有能力降落到地面,使攀爬變得容易--即使是在笨重的太空衣中。

百年年之後或者幾十年之後,在什麼私人莊園,大別墅什麼的已經不足以炫耀了,在月球上有一個自己的私人基地那才是面子的象徵。太空企業家羅伯特·畢格羅(左)與Bigelow航天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埃裡克·哈孔斯塔德(EricHaakonstad)討論了該公司月球基地的布局方案。拿起你的望遠鏡,在月球的某一塊選一個家。

南極充氣月球基地原型頭

3、宏偉的計劃與清晰的問題

在任何地方建造與施工是在所難免的,在太空中建造與施工將是上面的景象。人類利用機器人正在組裝一個大的結構。

月球上也有豐富的能源,到時將為我們所用。月球開採礦物和冰被認為是太空採礦倡導者的近期目標。

為未來的月球生活解決"月塵"問題是一個正在攻克的難題,這個大傢伙應該是月塵淨化器!

月球包裝:新軟體的目標是跟蹤供應品

這張圖顯示了星際供應鏈中的一系列目標節點,國際空間站將成為物流快遞的中轉站,未來你可能有來自月球發來的快遞。

照片激發地下月球探測的夢想

月球馬呂斯山的這個坑足夠大,完全適合建造白宮,地理位置絕佳。並被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偵察軌道器拍攝。你在圖上看他是個小坑,現實中他是一個超級大的洞。

月球上的洞可以庇護殖民者

月球上的這個明顯的洞就像天窗,一個213英尺(65米)寬的垂直洞穴,大約262到289英尺深(80-88米)。它被認為是一個坍塌的熔巖管。內嵌顯示盒子區域的特寫.

最適合月球基地的地點

月亮的照度圖顯示太陽在哪裡發光,太陽在哪裡不發光。這樣就能很好的為我們選擇絕佳的居住地,還是要有陽光的地方。

月球磁傘被視為探索者的避風港

這張3D暗色圖像顯示了Reiner Gamma組,這是一個完全平坦的區域,由比周圍黑暗的母馬更明亮的物質組成。圖像的中心位置是位於月球附近(可見)一側的Procellarum大洋洲,位於西經57.8°,北緯8.1度,延伸約30×60公裡。

重返月球:修復探索與科學之間的隔閡

月球基地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建造,從而為遠徵軍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的住所。這幅圖描繪了這樣一個前哨站的名義觀點。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未來的任務中擴大月球基地和太空漫遊

這張圖片是對未來月球的加壓漫遊者的幾個概念性設想之一,根據美國宇航局修訂的月球計劃探索,可能不代表最終的設計。

相關焦點

  • 月球基地願景: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Foster + Partners的月球基地在這位藝術家的渲染圖中,一個3D印表機器人將一層層的硬化的月球塵土和塵土逐層澆注到一個可充氣的圓頂外殼上,進行3D列印。連環圓頂的月球基地Foster + Partners設計的可能的月球基地將有足夠的空間同時容納四個月球居民。
  • 9種蔬菜可在月球上生長,開闢月球殖民地指日可待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在月球的風化層中種植了農作物,這對開拓月球和火星殖民地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的雄心現在更近了一步,此前NASA解決了該任務的主要挑戰之一,那就是食品安全。
  • 《守望先鋒》新地圖月球殖民地公布
    【中關村在線新聞資訊】6月2日消息:《守望先鋒》自推出之後,數度因為內容更新過慢而導致玩家流失,現在暴雪終於又公布了一張新地圖——地平線月球殖民地。
  • 2021年NASA將開啟「太空歷險記」:以期建立未來的人類殖民地
    從研究火星上的生命及其宜居性,以期建立未來的人類殖民地,到測試月球商業飛行,NASA將在未來一年內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等私營企業共同樹立人類徵服太空歷史上的數座裡程碑。這是一場真正的太空歷險記。 NASA的宏偉目標包括:將在2024年把第一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在2030前實現可持續的探索。
  • 俄羅斯2030年建月球殖民地
    據國外媒體報導,俄羅斯一家媒體透露,俄航天部門計劃在2030年前登陸月球,也就是說未來20年內俄羅斯必須開發出能夠完成載人登陸的火箭和飛船。早在半個世紀前,美國和蘇聯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登月競賽,結果以美國成功登月而告終。
  • 星際移民或將實驗,科學家發現一種物質,可用於打造月球殖民地
    結果,在距離月球背面約2.1公裡時,月船二號突然與地面失去了所有聯繫,並發生劇烈爆炸。至此,印度的登月計劃被迫宣布失敗。從「月船二號」這個名稱我們可以看出,印度不是首次實施登月計劃,但為何他們如此執著於月球這顆星體呢?除了能獲取國際地位和聲望外,印度還為了獲取其表面的資源,且最終的目標是在月球表面建立人們殖民地。
  • 太空人如何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人類的下一個目的地是月球,NASA希望在2024年將太空人降落在月球上。屆時,太空人將被要求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個基地,該基地將被用作房屋和實驗室。但是,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主要絆腳石之一就是將材料運到那裡。
  • 在月球上建立太陽能基地
    相比之下,部分科學家所設想的到月球開採氦3資源以供熱核反應使用顯得更為實際。   如果超過地球這個界限,實際上我們在月球上建立太陽能基地是最佳選擇。首先月球上的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2周,日照時間長。其次月球上沒有大氣層,太陽光可以不受損失的直接被利用。最後,月球離我們最近。
  • 貝佐斯:火星留給馬斯克,月球殖民地是我的
    雖然SpaceX的執行長馬斯克的夢想是在2024年儘快能派人前往火星,但Blue Origin的執行長貝佐斯卻認為,從月球開始要更加實際些。周五,在洛杉磯舉行的太空發展大會上,貝佐斯與《GeekWire》的艾倫博伊爾聊天時,他大致描述了他自己的計劃:將人們送上月球,最終在那裡建立永久的定居點。
  • 火星與月球大對比,在未來,誰更適合成為人類新的居住地?
    在眾多的星球中,月球和火星這兩顆星球脫穎而出,月球是我們第1顆登上的星球,而火星也表現出了和其他行星的與眾不同,那麼這兩顆星球在未來誰更適合成為人類的殖民地呢?誰才是最佳人選呢?通過以下的數據分析,可以清晰看出兩者之間的區別。火星與月球之間的對比首先是這兩顆星球上的環境。
  • 人類未必會建立月球基地,但在月球背面建立觀測站,只是時間問題
    要想實現這個夢想,那麼就涉及到在外星球建立基地,而月球是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作為地球的衛星,它與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僅有38萬公裡,那麼未來人類是否會在這顆最近的星球上建立基地呢?很可能不會,因為在月球建造基地,性價比並不是很高。
  • 7年後美國預計將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月球基地建立指日可待!
    如果進行順利,下一步我國將會在月球建設基地,開發月球資源為己所用。然而有一個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那就是在開發資源的過程當中應該用什麼來進行發電呢?傳統的煤炭資源還是新型的太陽能呢?針對這個問題,美國給出了答案,他們預計將會在2027年將地球的核反應堆送上月球,發電和能源問題都會瞬間得到解決,為未來美國開發月球資源提供保障和基礎。
  • 如果月球被中國登陸和建設管理,以後月球會是中國的嗎?
    如果月球首先被某個國家登陸,並且被某個國家投入建設,那麼月球可能成為某個國家的「殖民地」嗎?從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看,有能力登陸月球的國家非常之少,那麼未來月球有可能像殖民地一樣被各個大國分割嗎?殖民地其實這種擔憂是非常正常的,畢竟人類歷史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殖民期,從哥倫布發現美洲開始,殖民就開始產生了。先進文明擠佔原始文明,在19世紀的時候,大英帝國的統治面積達到了340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現在142個英國的大小,3.5個中國的大小。
  • 人類屢次登月,卻沒有嘗試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無法生存嗎?
    幸運的是,三名太空人在此次事故中沉著應對,利用有限的技術和條件藉助月球引力繞過月球成功返回地球,沒有出現人員的傷亡。在歷史上,雖然人類屢次登陸月球,但從未嘗試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對月球進行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這是為什麼呢?以人類現有的科學水平,是否能夠在月球上進行長期的工作和生活呢?
  • 1607年,英國兩家公司爭奪北美洲,建立英國第一個永久殖民地
    16世紀,英國跟隨西班牙人的步伐,開始了探索北美洲之路,並嘗試性地建了兩個殖民地,最終均以失敗告終。17世紀初,英國出現了兩家商業冒險公司,維吉尼亞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在商業世界,這兩家公司競爭十分激烈,但在開發北美洲殖民地這一問題上,雙方都達成一致意見,並向詹姆斯一世國王、申請了1606年特許狀。這份特許狀,也叫維吉尼亞特許狀,它確定了英國在美洲地區實行殖民統治的土地制度。
  • 《火星殖民地建造者》上架Steam平臺 支持中文配音!
    今日,一款名為《火星殖民地建造者(Mars Colony Builder)》的遊戲上架了Steam平臺,這是一款策略生存、殖民建設3D遊戲,由Dark Star工作室開發發行,支持19種語言,包括簡中,但只有英語和漢語有配音。遊戲的首個預告片也發布了。
  • 《坎巴拉太空計劃2》要建立新殖民地了,你會怎樣飛出太陽系?
    在《坎巴拉天空計劃 2》中,原作的許多細節將得到全方位優化,坎巴拉宇航局也掌握了星際旅行與殖民基地的科技,具體如何飛天,就要看玩家了。 原標題:《坎巴拉太空計劃 2》前瞻:建立殖民地,飛出太陽系!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Game Informer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還要多久才能在月球建立基地
    因此建立月球基地就成了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  月球基地,是指人類在月球上建立的生活與工作區域。 在月球上建立基地,主要有以下目的:更好地開展天文觀測等科學活動;在月球上建立空間發電站供地球使用;開發月球各種礦物資源;為人類向更遠的目標探索提供一個落腳點;為飛向更遠的行星的飛船提供建造材料甚至提供推進劑;為更遠的將來人類向月球移民打前站。
  • 在月球上,人類尿液有大用!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
    德國《時代周報》10日報導,歐洲航天局(簡稱歐空局)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人類尿液是「月球水泥」的理想成分,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資料圖 白繼開 攝根據該研究,尿素起著「超級增塑劑」的作用,可使「月球水泥」在硬化成最終的固體形態前變得更加柔軟,這減少了混合物所需的水。「月球水泥」 主要成分是月球土。
  • 「嫦娥探月」,向建立月球基地出發!
    2004年,我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經歷了長達494天的飛行後,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