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居住問題
一個3D印表機器人正在將一層又一層硬化的月球灰塵倒在充氣圓頂殼上。
未來我們月球的房子將全部用心形的3D技術列印住房的底座,材料也不是鋼筋混凝土,他將是月球的特產——月塵。
我們將不會以村屯為建制,而是以鎖鏈的方式將月球圓頂式的建築連結起來,以家族為單位,如上圖,這一組就有可能容納四個月球居民或者一個月球家族,孩子的獨立空間,孩子父母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樣家族式的。
這樣的建築有他獨特的建造方式與風格,但是適宜的就將是最好的,這將是月球居民生活的景色,景象。我想應該是初級階段的,後期也會有一些花花草草,一些月球的獨特生物、植物來陪伴人類。
月球南極馬賽克
歐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Agency)和一個由行業專家組成的財團對利用3D列印建立月球基地的可行性進行了調查。
1.5公噸大樓
這個2,205磅(1,000公斤)重的測試指紋是由模擬的月球汙垢製成的,類似於月球家園的橫截面。
三維列印裝置可以利用月球塵埃建造月球基地
這座6英尺高(2米)的露臺是用D字形3D印刷技術建造的.該整體砂巖結構是由約200層薄層組成,顯示未完成(左)和經過一個星期的手工完成。它看起來像一種叫做放射蟲的微生物。在結構的背景,頭頂,是列印設備。
2、月球移民計劃的陸地準備工作
歐空局和合作夥伴已經在著手月球移民的相關實驗,他們使用這臺3D印表機列印了可能的月球家園的一角,看來月球移民計劃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至少在日程上了。
人類探索太空的兩大星球目前是月球和火星。月球基地會先於火星任務,太空人月球場的一個彈坑裡模擬工作,而他乘坐的新的月球卡車原型,則準備就緒。漫遊者有能力降落到地面,使攀爬變得容易--即使是在笨重的太空衣中。
百年年之後或者幾十年之後,在什麼私人莊園,大別墅什麼的已經不足以炫耀了,在月球上有一個自己的私人基地那才是面子的象徵。太空企業家羅伯特·畢格羅(左)與Bigelow航天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埃裡克·哈孔斯塔德(EricHaakonstad)討論了該公司月球基地的布局方案。拿起你的望遠鏡,在月球的某一塊選一個家。
南極充氣月球基地原型頭
3、宏偉的計劃與清晰的問題
在任何地方建造與施工是在所難免的,在太空中建造與施工將是上面的景象。人類利用機器人正在組裝一個大的結構。
月球上也有豐富的能源,到時將為我們所用。月球開採礦物和冰被認為是太空採礦倡導者的近期目標。
為未來的月球生活解決"月塵"問題是一個正在攻克的難題,這個大傢伙應該是月塵淨化器!
月球包裝:新軟體的目標是跟蹤供應品
這張圖顯示了星際供應鏈中的一系列目標節點,國際空間站將成為物流快遞的中轉站,未來你可能有來自月球發來的快遞。
照片激發地下月球探測的夢想
月球馬呂斯山的這個坑足夠大,完全適合建造白宮,地理位置絕佳。並被美國宇航局的月球偵察軌道器拍攝。你在圖上看他是個小坑,現實中他是一個超級大的洞。
月球上的洞可以庇護殖民者
月球上的這個明顯的洞就像天窗,一個213英尺(65米)寬的垂直洞穴,大約262到289英尺深(80-88米)。它被認為是一個坍塌的熔巖管。內嵌顯示盒子區域的特寫.
最適合月球基地的地點
月亮的照度圖顯示太陽在哪裡發光,太陽在哪裡不發光。這樣就能很好的為我們選擇絕佳的居住地,還是要有陽光的地方。
月球磁傘被視為探索者的避風港
這張3D暗色圖像顯示了Reiner Gamma組,這是一個完全平坦的區域,由比周圍黑暗的母馬更明亮的物質組成。圖像的中心位置是位於月球附近(可見)一側的Procellarum大洋洲,位於西經57.8°,北緯8.1度,延伸約30×60公裡。
重返月球:修復探索與科學之間的隔閡
月球基地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建造,從而為遠徵軍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的住所。這幅圖描繪了這樣一個前哨站的名義觀點。
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未來的任務中擴大月球基地和太空漫遊
這張圖片是對未來月球的加壓漫遊者的幾個概念性設想之一,根據美國宇航局修訂的月球計劃探索,可能不代表最終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