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與月球大對比,在未來,誰更適合成為人類新的居住地?

2020-12-12 科技爆發點

火星與月球大對比,在未來,誰更適合成為人類新的居住地?

科學家們進行星球探測的原因,除了想解開生命的起源,對宇宙有更多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人類第1個可以永久的殖民地。在眾多的星球中,月球和火星這兩顆星球脫穎而出,月球是我們第1顆登上的星球,而火星也表現出了和其他行星的與眾不同,那麼這兩顆星球在未來誰更適合成為人類的殖民地呢?誰才是最佳人選呢?通過以下的數據分析,可以清晰看出兩者之間的區別。

火星與月球之間的對比

首先是這兩顆星球上的環境。火星被認為是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之一,雖然大氣層密度不足地球的1%,但這顆星球上確實是有大氣層存在的,一天的時間比地球24個小時要多一些,正常的溫度是在零下50攝氏度到10攝氏度左右。雖然與地球環境數據相比有一些偏差,但是相對於其他進行火星已經是最為優秀的一顆了。

反觀月球,這是一個完全沒有大氣層和重力的星球,一天有672個小時,是地球24個小時的28倍,這也就意味著月球經過一天,相當於度過了28個地球日,和地球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由於沒有大氣層,這些日光直接照射在月球上,導致月球部分地區的溫度超過了140度,而在夜晚,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溫度會達到零下180攝氏度左右,白天高溫下定會瞬間變成液態水,而在晚上這些水則會瞬間變成氮氣液化。

在一顆星球上,長時間的低重力環境是人體難以承受的,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腦供血過多。地球的重力大概是火星的2.6倍,而火星的重力又是月球的2.4倍,相比之下月球的重力實在是太過於小,是完全不適合人類生活的環境。

人類生活區的建立

如果這兩顆星球有任意一顆將會成為未來人類的殖民地,那麼我們該如何在這顆星球上建立新的生活區呢?首先必須要考慮的就是對這些星球上資源的開採。月球上在沒有大氣層的環境當中,由於重力比較小,機器運轉起來都非常困難,更不要提建立人類的生活區了,而火星上則不同,在兩極有巨大的冰層,充足的水資源。

兩顆星球對比很明顯,火星上的環境更好一些。在生活區建立的過程當中我們所想的建築材料,如果從地球上來回的運輸,那麼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就地取材,在火星的土壤當中含有很多的鈣和硫,這些化學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存在。通過物質的分離,我們可以得到和水泥差不多的材質。金屬,玻璃,陶瓷等一些材料都可以在火星本地被製造出來,而月球則不同需要從地球運輸大量的材料和生活物資,這也就極大地提高了建立人類生活區的成本。從以上的這幾點考慮,如果月球和火星真的要選一顆作為人類殖民地,那麼火星將是最佳人選,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科學界認為木衛四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宜建造人類居住地的星球
    科學界認為木衛四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宜建造人類居住地的星球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09-22 15:34:45
  • 月球和火星二選一,哪個星球更適合人類居住?對比實在太明顯
    筆者:三體-小遙進入太空時代,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探索外星生命以及尋找宜居星球,因為想要長久地發展下去,地球絕對不是人類唯一的家園。而目前我們的發展水平仍只能在地球附近進行探索,所以月球和火星成為人們關注的主要目標。
  • 人類文明的下一站,火星有何優勢,為何人類不移民月球而要去火星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地球的氣候也在不斷地惡化。時至今日,全球氣溫不斷攀升、極端氣候頻繁出現、資源也日漸枯竭,人類越來越迫切地需要開發一個第二家園。於是,火星成為了科學家們的首選。按說和火星相比,月球更近一些,登陸難度要低得多,而且曾經有人類成功登陸到了月球表面。那麼為何科學家們不把月球選定為人類的第二家園,而是要大費周章地去開發火星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人類文明的下一站——火星。
  • 「火星異種」來襲,月球成為具有生命的星球
    由於月球環境惡劣,月球上是沒有生命體的。加之超強的宇宙射線,晝夜溫差,缺氧的環境,使得月球成為了一顆孤獨的星球。日本曾經就科幻題材拍攝過一部電影《火星異種》,片中地球為了開發全無生命體的火星,向火星發射了生命力頑強的蟑螂來改造火星環境。
  • 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2、月球移民計劃的陸地準備工作歐空局和合作夥伴已經在著手月球移民的相關實驗,他們使用這臺3D印表機列印了可能的月球家園的一角,看來月球移民計劃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至少在日程上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兩大星球目前是月球和火星。
  • 月球距離成為「地球」還有多遠?科學家:僅差一步,需要一場屠殺
    審核:小文提起人類偉大的夢想之一:星際移民,很多朋友首先都會想到火星,早在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就將火星看做是人類的「希望之星」,準備對火星進行改造,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為何人類想要離開地球呢?其實人類倒不是非得一定要離開地球,而是因為地球並不會作為人類永遠的庇護所。畢竟,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且地球上的環境很大原因都取決於太陽,如今正值壯年期的太陽,再過10億年,就會越來越熱,那個時候地球上的氣溫,要比現在至少翻2倍,如今溫室效應已經讓人類感覺很熱了,10億年後將近60度的高溫,人類是絕對受不了的,而此刻仍然寒冷的火星,則在10億年後會成為新的「地球」。
  • 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現實的,月球7大奇妙科學構想!
    月球作為人類最近的衛星它的「價值」不言而喻,比如在未來人類是否能在月球上開採礦石?月球在未來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商機」和經濟價值?月球會成為我們最新的旅遊目的地嗎?科學家們列舉出了以下關於月球的七個奇妙想法也許在未來很可能會實現。
  • 人類在月球建成機器人基地的時候,才是把火星改造地球的開始
    火星與地球的相似點不少,因此,有人想把火星改造成地球了,成為人類第二個能生活繁衍的天體。(參見短文《火星大氣95%被二氧化碳佔據,卻可以冷到零下133度?為什麼?》
  • 月球資源豐富,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可能是未來人類重要的採集點
    氦-3是完美的核聚變燃料,未來人類會進入核聚變時代,那個時候對氦-3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地球上的這點氦-3資源只能夠讓我們進行實驗室研究探索,想要大規模應用是無法做到的。所以,人類探索月球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上面的豐富氦-3資源。如此豐富的月球到底是如何來的?科學家提出了撞擊學說,認為在太陽系早期,混亂的太陽系撞擊事件經常發生。
  • 火星,人類帶著一隊宇宙飛船來了,地球未來徵服火星是大概率事件
    從本周開始,三個國家——美國、中國和阿聯——將陸續向這顆紅色星球發射無人駕駛宇宙飛船,這是迄今為止最廣泛的一次努力,目的是尋找古代微觀生命的跡象,同時為未來的太空人尋找潛在目的地。美國則派出一輛名為「毅力」的汽車大小的六輪火星探測車,去收集巖石樣本,這些火星樣本將在大約10年後帶回地球進行分析。
  • 在實地取樣前,人類早就可以得到月球甚至火星的樣品!
    還有人說,如果質疑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否真正送人上過月球,那麼多達382公斤的月球樣品哪裡來的?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很大漏洞的。實際上人類在地球上早就見過無數的來自地月系之外的外星物質。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和隕鐵都是外星物質。而來自月球的隕石佔落地隕石的相當大比例;因此地球表面從來不缺月球物質,甚至都不缺火星物質!
  • 人類屢次登月,卻沒有嘗試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無法生存嗎?
    到地球之外的世界去,這是人類多年來的夢想,儘管人類為此而做出了諸多的努力,但時至今日人類真正踏足的地外星球仍然只有一個,那就是月球。說到人類登月的歷程,那可是有些年頭了,從1969年開始,到1972年,人類先後7次發起了對月球的登陸作戰,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
  • 研究發現,月球上還有比氦3更重要的東西,它將改變未來太空探索
    經過了我國嫦娥五號的採樣返回任務,我們已經了解到了為什麼我們要大力的發展航天科技,為什麼要去往月球?因為月球上有我們未來想要的東西,它就是氦-3,這是氦元素的一種同位素,比氦元素少了一個中子,沒有放射性,它可以取代氘、氚這兩種元素,使得人類更好、更容易、更安全的實現核聚變反應。
  • 中國嫦娥成功,美國真的不在乎月球,只想去火星嗎
    彭斯說:「如果商業火箭是未來5年內讓美國航天員重返月球的唯一途徑,那就採用商業火箭。NASA迅速宣布了其「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CLPS)計劃,根據該計劃,合同公司可以向「對月運送科學和技術有效載荷」等項目投標。這些有效載荷提前一步抵達,有助於幫助NASA在人類重返月球之前,先對月球展開研究工作,為航天員的到來做好準備。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僅在太陽系,就有金星和火星兩顆星球和地球一樣位於宜居帶,但令人驚奇的是,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且進化出了人類。  天文學家告訴《科技周刊》記者,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恰巧的大氣、水和磁場環境,使我們成為浩渺宇宙的幸運兒。
  • 土衛六比火星更適合人類居住嗎?
    A1:並沒有儘管土衛六可能是未來殖民地的好候選者,但火星仍然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為什麼呢?因為土衛六離我們太遠了。老實說,這能算常識。土星最近的距離是12億公裡,而火星只有5460萬公裡。巨大的差距,火星自然是首選。
  • SpaceX的Starship星際飛船為建立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做準備
    星際飛船的直徑為9m的向前有效載荷艙,比任何其他目前或計劃中的整流罩都大,為新的任務創造了可能性,包括比詹姆斯·韋伯還要大的太空望遠鏡。 執行空間站任務 第三大應用領域:執行月球任務 返回月球並發展基地以支持未來的太空探索,需要將大量貨物運送到月球進行研究和人類太空發展
  • 月球的形成時間和地質構成,為什麼關係到地球誕生和人類未來?
    這還得從地月系統說起,由於同步旋轉的關係,月球總用自己的同一面面向地球上的我們,但隨著探月技術的進步,我們對月球的背面也有了基本認識,但這些遠遠還不足夠。因為,月球的誕生時間和完整地質圖,其實可以揭示我們地球的過去,也會對人類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 火星發現500多米厚水冰庫,人類移居或將成真,霍金預言終將實現
    前段時間大家一直都在關注著我們中國的嫦娥5號對月球探測的進度,而就在近期,我們嫦娥5號也成功返回了我們祖國,並且還時隔44年再一次帶回了人類嚮往的月球土壤,在大家關注月球的時候,其實火星也有了其他的消息。
  • 火星月球之後,下一站金星?
    今年7、8月份,包括我國「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探測器扎堆發射,奔向火星。12月1日深夜,「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引起全世界矚目。繼火星、月球之後,哪個星球將成為下一個行星探測的熱點? 不少學者將目光投向了地球的另一位近鄰——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