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街頭上都有著馬戲團賣藝,他們耍著雜技,或者是變著魔術,雖然遠遠比不上電視上的精彩,但至少表演者一個比一個賣力,路人們看到盡興的時候,也會投上點賞錢,可以說在那個智慧型手機沒有普及的年代,這種街頭賣藝絕對算得上是街上一道特殊的風景。
不過說來,當年有著一種奇怪賣藝方式,就是「花瓶姑娘」,乍看上去就是一個花瓶裡長出了一位少女的腦袋,據說這個還嚇到過不少小朋友,說來這究竟是不是奇聞異事呢?答案是——並不是。
首先得這種現象得從時代來看,不難想像,「花瓶姑娘」的高頻率出現是在九十年代,那是一個手機跟網際網路都還沒有普及的年代,看到「花瓶姑娘」這種新鮮玩意,哪怕明知道她們是假的,也會湊個熱鬧,但這些「花瓶姑娘」說:沒有四肢,離開花瓶就會死,那麼說來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實這所謂的「花瓶姑娘」,原理一點都不複雜,甚至是學過初中物理的人都能發現問題出在哪裡,簡單來說就是在放花瓶的小屋子裡做了點文章,工作人員會讓女孩坐下,之後露出個腦袋足矣。
之後在與花瓶跟人之間放兩塊平面鏡,再用鏡子擋住後面的人身,這大概就是花瓶姑娘的原理。
其中還可以利用以下成直角的平面鏡,如此姑娘就更像從花瓶裡長出來的一樣,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明顯的特效,如果能像現在一樣做一點AI特效,那就一定可以以假亂真了。
而且在遊客觀覽的過程中,是不能夠觸碰花瓶姑娘的,之後遊客們便是能夠問姑娘問題,或者讓姑娘們唱歌,雖然很明顯是一個伎倆,但大多數人也只是圖個開心罷了。
然而更為狡猾的是,花瓶姑娘一般都會表示自己每個人只能參觀一分鐘,哪怕就按一個人5塊錢來說,一天也有著一筆不小的收入了,從消費角度來看,這屬實算不上是良心消費了。
當然,即便是很多人都知道是假的,但花瓶姑娘這麼新鮮的娛樂模式,還是受到了很多老人跟小孩的喜愛,而且商家也很聰明,儘可能地讓花瓶姑娘們變得多才多藝,久而久之,不少人在知道花瓶姑娘是騙局的情況下,也會去欣賞一下,畢竟生活的壓力不算小了,能夠讓自己開心一下也夠了。
有趣的是,據說在花瓶姑娘剛出來的時候,不少地方還傳起了不少傳說,什麼「花瓶成精」之類的傳言可謂是不絕於耳。
但好在那個時候大部分人都還是讀了點書的,很快這些傳言便是不攻自破了,其實「花瓶姑娘」能夠流傳至今,並不是她們的伎倆有多玄乎,而是帶給了大家不少美好的回憶,並不是說如今的生活沒意思,而是懷念那個用懵懂的目光看待世界的自己。
其實世界的魅力很大程度都是來自於未知,如果我們抱著好奇的心態去探索世界,就一定能夠見識到世界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