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DeFi的縱向擴張——利率協議將帶來去中心化金融世界新變革

2020-12-19 金色財經

DeFi 市場還有 繼續變革 的可能性嗎?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持有非常樂觀的態度。而我們之所以持有樂觀態度的原因,得從 DeFi 帶來的真正變革說起。

區塊鏈所希望構建的價值交換的世界最渴求的是資產,DeFi 的爆炸式發展則是回應了這種渴求,第一次將「 信用 」作為一種資產引入到了區塊鏈世界。

所謂信用,就是基於資金需求所產生的 債權債務關係 ,信用是金融市場的基石,而金融市場的狂飆突進歷來離不開信用的擴張和槓桿的累積。無論是在傳統金融市場或 DeFi 市場,任何一個佔據市場核心地位的金融機構或是 DeFi 協議,都無一例外地成功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它們要麼是引入或創設了一種 全新的信用 作為基礎資產,推進了信用擴張的進程;要麼就是創設了某種金融產品或交易市場,為信用的擴張提供了更高效的 增加槓桿 的路徑。

「 引入信用作為資產 」的這一概念對於 DeFi 世界來說,仍然處於萌芽階段。我們看待 DeFi 的世界觀和投資邏輯都循著「 引入新的信用 」和「 創設加槓桿方式 」這兩個方向展開,參考傳統金融市場的發展路徑和市場生態,可以找到一些對於 DeFi 市場來說具備變革意義的可能性。

信用擴張與槓桿累積的過程

傳統金融 市場的生態是豐富且複雜的,包含著各式各樣的信用和眼花繚亂的槓桿工具:

國家的融資需求被打包為 主權債務 ;私營部門如居民購房、購車、醫療教育消費等融資需求,或如企業部門的運營資本、資本開支等融資需求被打包為 各類債務 ——這些信用是構成金融市場的基石,金融機構基於這些信用創設了債券 (如國債) 、貸款 (住房抵押貸款、信用卡貸款) 等金融資產,並通過各種各樣的衍生工具不斷地增加槓桿。

信用擴張和槓桿累積的結果,就是金融市場中整個業務鏈條上所有參與主體 資產負債表的不斷膨脹 。

以 2008 年前金融自由化最激進的時代為例,我們可以從 次級債務 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的業務路徑觀察到整個金融市場中所有參與主體是如何通過資產負債表聯繫在一起。由於金融市場結構非常複雜,我們僅在上圖中抽象出核心部分以作參考。

個人具有 購房 需求,其資產端買入了房產或土地,需要資金來補足缺口,於是在負債端產生了信用;商業銀行部門在其資產端發放貸款或購買債券支撐個人的購房融資,在負債端則將各類債券資產打包,並進行 證券化 ,由非銀行金融部門購買信用分級的結構化產品,銀行拿到資金後仍然可以繼續投放住房抵押貸款,從而完成了加槓桿的環節。

整個信用擴張和槓桿累積的過程可以持續運行,直到信用下沉 (實際上沒有還款能力的人群大量欠款) 和 槓桿破裂 (次級債務大量違約,抵押物價格暴跌,資不抵債導致債權無法獲得清算) ,產生 金融危機 。在金融危機來臨之際,由中央銀行在負債端憑空印刷貨幣,在資產端買入各種債權資產救市——即通過 量化寬鬆 ,實現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為整個系統的崩潰買單。CDO 的例子可以很好的描述系統中每一個環節信用擴張、槓桿累積和資產負債表膨脹的路徑。

DeFi 市場已形成初級的金融體系

DeFi 市場可以借鑑傳統金融市場的世界觀,但是在市場結構上也有非常顯著的差異。

DeFi 的系統非常簡單。我們可以將 Maker 視作去中心化金融世界的中央銀行 (+Repo 市場),將 Aave 和 Compound 等借貸協議視作商業銀行部門,將一些收益聚合協議視作非銀金融機構,構建一個簡單的分析框架,從而在對比中探索 DeFi 市場接下來發展的可能性。

在區塊鏈的世界中,最基本的資產是 BTC ,穩定幣尤其是 USDT 的創設讓區塊鏈世界開始出現了信用,讓 DeFi 得以發展成為了可能。USDT 率先通過掛鈎美元法幣引入了 美元信用 ,從而創設出了抵押 BTC 借貸 USDT 來滿足交易需求的信用擴張。與此類似,Maker 通過抵押 ETH 發行 DAI ,形成了類似央行發行貨幣的金融市場雛形。

信用擴張的基礎一旦奠定,市場將需要更多高效的增加槓桿的方式和路徑,Aave、Compound 等借貸協議以 類似商業銀行 的形態開始出現。

借貸協議 的興起也同時擴大了信用擴張的路徑,在借貸協議的資產端,更多 ERC-20 的代幣開始被用於借貸, 流動性挖礦 的爆炸式發展更是催生了旺盛的借貸需求;在借貸協議的負債端,如 YFI、Pickle、Harvest 等 收益聚合協議 開始吸收更多資金,提升槓桿資金流通效率。

在當前 DeFi 市場信用擴張的核心業務邏輯上,在不到 3 年的時間內,DeFi 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 基礎金融體系 :基於 BTC/ETH/ 抵押的基礎資產創設 (如 Maker 及合成資產) - 預言機 (ChainLink) - DEX 交易平臺 (Uniswap、Balancer、Curve ) - 借貸協議 (Aave、Compound) - 聚合器 (YFI、APY) - 錢包 (MetaMask、Trust Wallet) 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業務鏈條,各個環節都已經發展出相對領先的 頭部項目 。

我們認為當前各環節的頭部項目已經佔領了生態高位,市場格局對後續進入市場的競爭者很不友好,且已有的賽道明顯擁擠。但對比上文提及的 CDO 產品的例子,我們可以清楚發現 DeFi 業務模式相對傳統金融來講仍然非常初級,在信用的豐富程度和槓桿路徑的複雜程度上講,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這裡面就蘊藏著 DeFi 市場 下一階段變革 的可能性。

下一個生態高位的機會來自哪裡?

DeFi 的生態高位機會就在於為市場提供最優質信用以及提供更高效的加槓桿路徑。

DeFi 的下一步發展首先迫切需要擴大整個生態的 資產負債表 ,這意味著,新興的的 DeFi 協議需要進一步釋放當前 DeFi 生態的信用擴張潛力,並且找到更多可以擴大信用投放的新基礎資產。

釋放信用擴張潛力,可以從不同資產的信用等級入手。在傳統金融市場,我們可以看到公共部門、商業銀行部分、非銀企業部門及私人部門,天然存在自強到弱的 主體信用 等級。 信用貨幣作為中央銀行的負債,在資產端需要以最安全的國債等資產作為支撐,如果需要進一步擴大貨幣投放,則需要更低一級的 MBS 等合格抵押品。

DeFi 作為去中心化協議,本身不存在基於主體的信用等級,但在業務發展中逐漸形成了 資產的信用等級 。觀察作為「央行」的 Maker 的資產負債表,DAI 作為 Maker 的負債,需要依靠 合格抵押品 來發行,在 Maker 的資產端最高等級的信用就是 ETH 和 BTC,其次是 USDC 等穩定貨幣。如果 DeFi 市場需要依靠 DAI 的增發實現擴容,則 Maker 需要擴大自身的資產負債表,率先出現的可能性和同時也是局限性的就是:DeFi 市場合格抵押品的 不足 。

我們認為,在 DeFi 市場整體的資產負債表中, BTC 和 ETH 扮演了類似黃金或國債的角色,USDC、DAI 等穩定貨幣以類似外匯儲備或央行負債的形式處於第二層;而 yToken、atoken (aUSD) 、ctoken (cUSD) 、stoken (sUSD) 及 utoken (uUSD) 等,以類似 商業銀行負債 的形式處於第三層;Altcoins、其他 LPToken 等類似企業負債的形式處於信用的第四層。

當前 DeFi 市場最具有信用擴張釋放潛力的就在於 第二層 (穩定幣) 和 第三層 (收益憑證 Token) ,如生息穩定幣 uUSD、yToken、aToken、cToken 等具有未來收益特徵的資產可以被納入抵押品,或被打包入 債務衍生品 進行金融創新,這些收益憑證的流通可以釋放更多流動性來增加整個體系的槓桿水平。

此外就是進一步擴大第四層 (企業負債) 形式的資產的納入,例如將 現實世界 的供應鏈或消費金融等金融資產引入 DeFi 生態,例如 Centrifuge 和 Naos.Finance,基於鏈下資產抵押實現借貸;引入黃金或股票的 合成資產 ,如 Synthetix 和 Mirror Protocol;或嘗試探索無需抵押品的信用借貸,例如 TrueFi ,通過引入全新的信用來實現 DeFi 擴表的目的。

縱向擴張:幫助 DeFi 市場增加槓桿

如果說信用創設和資產負債表的擴表是 DeFi 的「橫向擴張」,那麼豐富 DeFi 市場 增加槓桿 的工具和方式則屬於一種「 縱向擴張 」:隨著底層資產日趨複雜,DeFi 協議的資產端將面臨越來越多固定期限及固定利率的信用需求,相應的,DeFi 協議的負債端也將出現負債成本、久期管理和風險管理的需求,從而形成一個基於 利率 維度的「縱向擴張」。從而,帶來一個全新維度的 DeFi 市場容量和更多具有巨大想像空間的可能性。在這個緯度上,DeFi 利率市場的發展最值得關注。

利率市場 正成為近期 DeFi 世界最炙手可熱的話題。

正如上文所探討的一樣,我們看待 DeFi 世界的角度就是回答好「如何在金融市場內更有效地實現信用擴張與槓桿累積」這個問題。 更多元的信用 將被作為資產引入區塊鏈,驅動全新的信用擴張,這屬於 DeFi 資產負債表擴表的「橫向擴張」;利率市場的核心問題是需要幫 DeFi 市場提高 增加槓桿的效率 ,這屬於 DeFi 市場的「縱向擴張」。我們認為,一個全新維度的市場擴容將為 DeFi 市場帶來更多有趣的可能性。

雖然形式與傳統金融機構不同,但 DeFi 協議作為開展金融業務的載體,其核心就是 對自身資產負債表的管理 ,從資產端產生的收益中扣除負債端資金成本的差額部分作為盈利留存下來,單純從業務上講,這與金融機構的盈利模式並無實質性的不同,這為構建 DeFi 利率市場提供了最基本的業務邏輯。

同時,隨著 DeFi 生態資產負債表的不斷擴容,越來越多的資產將提出固定期限及固定利率的信用需求,也將提出更多增加槓桿的金融工具和交易市場的需求,這將使得 DeFi 協議們將普遍面臨資產端與負債端資金成本、久期管理及利率風險管理的痛點。與傳統金融市場類似,這些痛點將催生一大批承擔類似「 非銀金融機構 」定位 (如投資銀行、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 的 DeFi 協議。我們看到市場此刻正在湧現一些非常具有創新意義的利率、保險、風險管理及衍生品協議,利率市場是一條布局新生態的新賽道,這些創新者中無疑將誕生足以比肩 Uniswap、Maker、Aave 等級別的 新市場龍頭 。

讀懂 DeFi 利率市場:讓加槓桿更加高效

然而「 利率 」這一概念看似簡單,但若是真的著眼於 DeFi 利率市場的落地,其難度相比去中心化衍生品賽道亦不遑多讓。

在傳統金融的概念中,利率是大類資產定價的關鍵因素的基準,利率的期限結構還可以反應人們對於未來利率的預期。

利率本身是一個 非常複雜的系統 ,央行可以制定政策利率,包括基準利率、超儲利率、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利率等; 貨幣 市場有 Libor、回購利率等; 信貸 市場有存款、貸款利率; 債券 市場有國債、利率債、信用債等利率,不同債券評級不同,信用等級不同,期限不同,利率也各不相同。

相類似的,Maker 的利率政策包括穩定費率和 DSR (DAI Savings Rate) ,Aave 和 Compound 的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 Curve 等流動性挖礦或其他 DeFi 協議提供預期 APY 利率。這些利率顯然信用等級不同,皆屬於浮動利率,無固定期限,且利率定價方面具有較強的中心化影響。

當我們討論 DeFi 語境下的利率的時候,其實真正需要討論的問題是

  1. 在不同的 信用層級 構建什麼利率市場?

  2. 創設什麼樣的利率產品服務於加槓桿需求?

  3. 如何設定固定利率期限並進行定價,即形成利率的期限結構 (收益率曲線) ?

詳解 DeFi 利率協議三大方向

在傳統金融市場,國債收益率曲線是所有固定收益產品定價的基準,利率的定價過程需要:

  1. 通過零息國債形成 基準收益率曲線 ,擁有基準收益率曲線,DeFi 利率市場才能擁有利率定價的錨;

  2. 通過各類固收產品基於基準收益率曲線和風險溢價形成收益率曲線;

  3. 根據即期利率曲線推算遠期利率曲線,再形成 互換收益率曲線 ,從而為各類遠期、期貨、互換等利率衍生品提供定價曲線,最終可以在 DeFi 市場實現 CDO 產品的完整發行路徑,實現整個利率市場體系的完善。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焦點

  • Curry破局標新立異 ——新一代去中心化聚合器金融協議
    它致⼒於解決傳統⾦融及中⼼化交易所不透明、易被篡改等問題,倡導完全去中⼼化的思想,讓參與者遠離中⼼化機構的任何束縛,為當前DeFi提供了一條發展新思路。 Curry逆勢破局,註定項目市場標新立異根據近期的市場熱度以及項目的上線分析來看,Curry從本質上來講作為一個聚合型的去中心化金融協議。
  • PISHON派森發布新金融智慧場景,打造去中心化金融新概念!
    (原標題:PISHON派森發布新金融智慧場景,打造去中心化金融新概念!)近年來,圍繞新金融的話題層出不窮,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曾揚言要打造智慧新金融,時至今日,去中心化已經成為了新金融業態不可或缺的發展趨勢與方向。
  • 2020年區塊鏈黑馬之OY: 去中心化金融—DeFi詳解
    在談到DeFi時,常常有人將FinTech與其混為一談。先來看看DeFi和FinTech的區別。     DeFi是英文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簡寫,翻譯過來就是去中心化金融。而FinTech是Finance Technology的合成詞,叫做金融科技。
  • AICOIN去中心化金融的破界與重構
    與此同時,傳統金融交易的發展還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中心化交易所弊端日益凸顯,無法滿足廣大民眾的需求,去中心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可以說AICOIN的誕生恰逢其時。AICOIN其本質可以說是通過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構建代碼信任,點對點交易轉帳,不再需要通過中心進行交易,簡化了交易流程和降低了交易成本。
  • 歐拉去中心化交易所,掀起全球分布式金融革命運動
    公平,只有絕對理性的數學才能進行完美的定義與詮釋,數學家歐拉創造的歐拉恆等式被稱為上帝寫下的音符,它通過數學的複數與自然常數相結合,在做到絕對公平公正的同時,還能讓定量進行良性發展,而歐拉交易所,則是基於歐拉的精神內涵打造的一個去中心化的共創生態閉環系統,它貫徹了真正的區塊鏈精神,一種去中心化的公平公正的新自由主義的價值體系。
  • 覓新|DeFi終結現金貸?實時金融協議Sablier了解一下
    《覓新》是金色財經推出的一檔區塊鏈項目觀察類項目,覆蓋行業各領域項目發展情況,具體設計到項目概況、技術進展、募資情況等,力圖為您呈現熱門新潮的項目合輯。風險提示:「金色財經·覓新」系列文章,根據項目公開消息撰稿,旨在各位讀者提供最新項目資訊,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風險高,參與需謹慎!DeFi通過與其他應用或者是協議的組合,能夠帶來許許多多的創新產品,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抵押借貸等等,你是否曾想過DeFi也可以實現工資的實時結算?
  • 一文讀懂Perpetual協議,它將帶來DeFi衍生品的春天?|DeFi新項目
    AMM最著名的例子是Uniswap,作為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它利用了恆定乘積函數(x*y=k)來進行代幣互換。自動化做市商(AMM)簡史自2017年Bancor引入鏈上AMM以來,AMM在不同方面已經有了一些顯著的改進。Uniswap(2018年):首個實現有意義交易量,並在DeFi領域掀起AMM浪潮的AMM。
  • 急劇擴張的DeFi樂高安全堪憂,我們與從業者討論反思ERC777與去中心...
    本期的 6 位嘉賓分別為:Allison Lu,去中心化金融合約協議 UMA 聯合創始人Zhuoxun Yin,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平臺 dYdX 戰略負責人Lucas Huang,去中心化交易平臺UMA 在以太坊中構建了開源基礎設施,包括 1) 去中心化的預言機服務; 2) 可以創建 ERC20 代幣的金融合約設計,可以追蹤一切的價格。在創建 UMA 之前,我在新興市場貸款機構 Tala 負責信貸業務,之前還在高盛利率產品部門做過交易員。我畢業於麻省理工,拿到經濟和金融學位。Fiona He:大家好,我是 Fiona,IOSG 投資總監。
  • 波米(pormi):DeFi正引領金融新變革
    DeFi是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的縮寫,通常指基於以太坊的金融智能合約組成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稱為「分布式金融」或者「開放金融」更合適,因為,從本質上,還不存在完全的「去中心化」金融,大多數都是不同程度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結合。不過DeFi已經約定俗成,更適合傳播。
  • DeFi:貨幣樂高搭建新金融體系,OKEx等交易所添磚加瓦
    被寄予厚望的區塊鏈新技術,加上顛覆性的新金融模式,DeFi的發展前景被人們所無限看好,一些機構和投資者,更是將DeFi視為金融科技創新領域的「革命運動」,相信其可以釋放出巨大的力量和價值。而在MakerDAO、Compound、Balancer等明星項目接連發力之後,DeFi的通證市值和資金體量聯袂上漲,不斷創下新高。DeFi的概念、生態、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也再度成為行業的討論重點。
  • DeFi正在侵蝕VC話語權,DeFi+DigitalBank或成撬動傳統金融的支點
    >Q1:從傳統 VC 的角度,您怎樣理解正在風口浪尖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但依託於去中心、無審查的特性,DeFi 的發展從自治到共治,是對傳統金融是顛覆的,可能未來將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金融世界。Bertie:去中心化金融協議的出現通過向具有銀行和非銀行業務的個人提供傳統金融服務(例如貸款,儲蓄帳戶,保險,交易服務等)的方式來衝擊傳統銀行系統。
  • 隨著BTC等主流幣的飆升,DeFi的總價值破新高
    自3月13日創下4705美元的年內新低後,比特幣目前的價格已比那時暴漲了超451%,有分析指出,在全球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加密貨幣將成為黃金之外的最優秀的多元化投資方式。大資本進入加密貨幣市場如果說之前的加密貨幣牛市主要是散戶和個體大戶的狂歡,那麼這次則是以大洋彼岸的機構資金為主導。
  • LegoSwap :一個具有樂高特點的去中心化金融流動性融合平臺
    事實上,區塊鏈的世界裡永遠不缺乏財富密碼,只是缺乏擅於發現財富密碼的眼光。Uniswap是加密貨幣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是DeFi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您在DeFi旅程中會遇到的首批協議之一。它允許交易任何類型的加密資產,也允許列出任何資產並自動為其創建市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將徹底改變資本市場。
  • 駱駝大學第七期|DeFi的最新進展、問題和變革
    本期分享概要:一、今年DeFi的代表性進展二、DeFi與傳統金融相比所存在的問題三、去中心化金融帶給傳統金融什麼樣的變革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的整體發展是超出很多人預料的,從2017年底開始有真正的項目上線,目前鎖在DeFi項目裡的資產已超一億美金,用戶增長到5-6萬人。
  • BitUniverse陳勇:去中心化世界,保持專注與開放
    7月4日,2019亞洲區塊鏈峰會(ABS)分論壇:技術創新——開放式金融與監管變革,在中國臺北成功舉行。此論壇由BitUniverse、KuCoin、數寶三方聯合發起。活動現場,BitUniverse與KuCoin、數寶兩家交易所分別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如下共識:未來將從技術研發、社區運營、市場拓展等多方面通力協作,共同助力區塊鏈良性發展。
  • EGO-基於區塊鏈去中心化金融應用,打造全球最受歡迎的去中心化生態...
    而區塊鏈金融行業必然會刷新大眾對金融行的認知,區塊鏈的加入會迎來金融行行業歷史性的轉折,只不過現在是處於初期階段,但已經有很多企業發現了這個市場先機,加入區塊鏈遊戲這個新賽道,比如EGO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臺。
  • 上海如何養成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聽資深律師詳解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上海如何養成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聽資深律師詳解細節作者: 周艾琳一個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不僅需要更加開放其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業,更需要使其一系列制度安排與國際接軌。而這也是上海的努力方向。
  • The graph|讓真正的去中心化應用成為可能
    加密貨幣和相關協議的突然興起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機會,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將權力平衡從壟斷轉向個人的主權。什麼是 The GraphThe Graph是Web3去中心化網絡的索引和查詢層,給Defi和去中心化應用提供核心的數據基礎設施。
  • DeFi終極入門寶典,你想知道的DeFi基礎知識都在這兒
    本指南的結構旨在為初學者提供有關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概述。 首先,我將對DeFi及其實現一種開放性金融系統的屬性進行說明。 接下來,我將介紹去中心化金融的概念和術語。以太坊正在創造一種將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與當前金融系統相集成的新經濟。 DeFi不是要從頭開始創建新系統,而是要使現有系統民主化,並使用開放協議和透明數據使其更加公平。去中心化金融如何運作?
  • 阿羅與波卡攜手,重新定義信任,實現去中心化金融的不斷升級
    波卡生態布局包括DeFi、能源、物聯網和遊戲等多個領域的去中心化應用。前幾天剛閉幕的Web3.0大會,也對我們所處的DeFi新時時代規劃了前進的基準標。在DeFi時代,數字經濟的屬性又一次被放大,而且這次帶來的變革非一般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是改變了整個行業的走向,也為價值投資者的投資邏輯產生了影響,阿羅鏈看到目前很多區塊鏈生態都建立於傳統概念上,很多項目也在不斷的調整適合自己發展的計劃和道路。以求在傳統概念的基礎上,基於行業屬性發展出適合自己的治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