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大學生參軍入伍優惠政策[2020年版]
2021年度徵兵網絡報名工作已開始。適齡青年可以通過全國徵兵網,或在軍路微信公眾號首頁最下角菜單:服務 / 徵兵報名 選項直接進入報名。
「一年兩次」徵兵改革正式落地,為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參軍報國,除了徵兵次數的變化,在對於退役優待方面也出臺了不少新政策、新福利。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
一、優先優待
1.優先徵集
大學生入伍優先報名應徵、優先體檢政審、優先審批定兵、優先安排使用,大學生參加體檢開闢綠色通道。
對參加抗疫一線任務的工作人員及其子女,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納入優先徵集範圍。
適用:高校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做好徵集大學生入伍工作的通知》參動〔2013〕69號、《關於做好2020年大學生徵兵工作的通知》軍動〔2020〕485號
2.家庭優待
入伍大學生按規定享受優待政策,義務兵家庭優待金由批准入伍地發放,其家庭享受軍屬待遇,由戶籍所在地負責落實相關優待。
適用:高校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做好徵集大學生入伍工作的通知》參動〔2013〕69號
3.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
對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招收為士官、退役後復學或入學的高等學校學生實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費減免。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金額,按學生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下同)兩者金額較高者執行;復學或新生入學後學費減免金額,按高等學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
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以及學費減免的標準,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超出標準部分不予補償、代償或減免。
適用:高校全日制普通專科(含高職)、本科、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全日制普通專科(含高職)、本科的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9〕19號
二、使用培養
1.選取士官
通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考試並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公室統一錄取且取得大專以上學歷的大學畢業生士兵,首次選取為士官確定軍銜等級和工資起點標準時,其在普通高等學校按規定學制就讀的年數視同服役時間。上述人員在實習期間入伍且入伍後取得就讀院校頒發的大專以上學歷證書的,在校就讀的年數視同為服役時間。
初中畢業生直接考入五年制大專院校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校就讀的最後2年計為大專學制時間。
適用:高校畢業生;
依據:《關於大學生士兵首次選取為士官定級定銜有關問題的通知》參務〔2010〕734號
全日制大學生服義務兵役期滿首次授予士官軍銜級別,普通高等學校大專畢業生,授予中士第1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授予中士第2年。
適用:高校畢業生;
依據:《關於頒發〈直接從非軍事部門招收士官工作規定〉的通知》參動〔2010〕9號
2.報考軍校
大學在校生:義務兵必須服現役滿1年,士官考生必須服現役滿2年、不超過3年。年齡不超過23周歲(截止當年1月1日)。
大專畢業生:年齡不超過24歲(截至當年1月1日),少數民族士兵可放寬1歲。
適用:高校在校生、大專畢業生;
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校招生條例》政幹〔2007〕389號、《從大學生畢業生士兵中選拔軍官暫行辦法》政聯〔2011〕10號
3.提幹
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入伍1年半以上,本科畢業的年齡不超過26周歲(截至當年1月1日,下同),研究生畢業的不超過29歲。
適用:全日制本科以上畢業生;
依據:《從大學生畢業生士兵中選拔軍官暫行辦法》政聯〔2011〕10號
4.保送軍校
高中或中專畢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不超過25周歲,獲得1次二等功以上或者2次三等功以上獎勵;大學生士兵參加保送入學對象選拔,年齡放寬1歲,同等條件下優先列為推薦對象。
適用:全日制專科以上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從大學生畢業生士兵中選拔軍官暫行辦法》政聯〔2011〕10號
三、復學升學
1.復學(入學)
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前正在高等學校就讀的學生(含高校新生),服役期間按國家有關規定保留學籍或入學資格,退役後2年內允許復學或入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獎學金、助學金和減免學費等優待。
適用:高校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5〕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2011修正
2.考試升學加分
高校學生應徵入伍服現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納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條件的,可申請免試(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適用:高校學生應徵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
依據:《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函〔2019〕6號、《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5〕3號
3.高職(專科)升學
高職(專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入伍經歷可作為畢業實習經歷;
適用:高校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5〕3號
高職(專科)學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職學業後,可免試入讀成人本科,或參加普通本科專升本考試,實行計劃單列,錄取比例在現行30%的基礎上適度擴大,具體比例由各省份根據本地實際和報名情況確定。榮立三等功以上獎勵的,在完成高職(專科)學業後,免試入讀普通本科。
高職(專科)畢業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徵入伍,退役後在完成高職(專科)學業的前提下,可免試入讀普通本科,或根據意願入讀成人本科,自2022年專升本招生起執行。
適用:高校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做好徵集大學生入伍工作的通知》參動〔2013〕69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5〕3號、《關於做好2020年大學生徵兵工作的通知》軍動〔2020〕485號
4.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專門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招生,凡高校學生應徵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均可報考。
自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起,「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由目前的每年5000人擴大到8000人,並重點向「雙一流」建設高校傾斜。
適用:高校學生應徵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
依據:《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函〔2019〕6號、《關於做好2020年大學生徵兵工作的通知》軍動〔2020〕485號
5.復學轉專業
大學生士兵退役後復學,經學校同意並履行相關程序後,可轉入本校其他專業學習。
適用:高校在校生、新生;
依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5〕3號
6.免修軍事技能
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參軍入伍退役後復學或入學,免修軍事技能訓練,直接獲得學分。
適用:高校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做好徵集大學生入伍工作的通知》參動〔2013〕69號
四、就業服務
1.就業報到和落戶
高校畢業生士兵退役後一年內,可視同當年的應屆畢業生,憑用人單位錄(聘)用手續,向原就讀高校再次申請辦理就業報到手續,戶檔隨遷(直轄市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退役高校畢業生士兵可參加戶籍所在地省級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原畢業高校就業招聘會,享受就業信息、重點推薦、就業指導等就業服務。鼓勵地方政府整合資源,為退役大學生士兵創業提供場地、資金、服務等支持,幫扶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創業。
適用:高校畢業生;
依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學生參軍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5〕3號、《關於做好2020年大學生徵兵工作的通知》軍動〔2020〕485號
2.基層工作經歷
退役士兵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職位的,在軍隊服現役經歷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服現役年限計算為工齡。
適用:全部退役士兵;
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3.基層工作人員招錄
鄉鎮補充幹部、基層專職武裝幹部配備時,注重從退役大學生士兵中招錄;對返鄉務農的退役大學生士兵,鼓勵通過法定程序積極參與村居「兩委」班子的選舉。
適用:高校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做好徵集大學生入伍工作的通知》參動〔2013〕69號
在軍隊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士兵可以報考面向服役基層項目人員定向考錄的職位,同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共享定向招錄計劃,優先錄用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適當提高政法幹警招錄培養體制改革試點定向招錄退役軍人比例,應徵入伍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後報考試點班的,教育考試筆試成績總分加10分。
適用:高校畢業生;
依據:《關於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退役軍人事務部〔2018〕26號
4.國有、國有控股和國有資本佔主導地位企業在拿出一定比例的工作崗位定向招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
適用:高校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轉發民政部、總參謀部等部門關於深入貫徹〈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紮實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3〕78號
5.按照國家規定發給退役金,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發給經濟補助,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其免費參加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經考試考核合格的,發給相應的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並推薦就業。
適用:高校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加強退役士兵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42號、《退役士兵安置條例》
6.教育部在「24365」校園招聘服務活動中開闢退役大學生士兵崗位專區,暢通求職就業渠道。
適用:高校畢業生、在校生、新生;
依據:《關於做好2020年大學生徵兵工作的通知》軍動〔2020〕4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