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毛麗娜
編輯 | 李春暉
你養鴨了嗎?
如果寵物圈也有101選秀的話,那麼2020年的C位是屬於雞鴨鵝以及鼯鼠這些異寵的。翻開朋友圈,熱衷於曬貓曬狗的人變少了,鴨子、蜜袋鼯、雪貂逐漸上位。
王思聰養鴨、孫儷養雞,明星名人的示範效應推動著異寵們的熱度。雖然異寵圈目前還未孵化出堪比當年「回憶專用小馬甲」的頭部博主(華農兄弟的竹鼠不是寵物是食物)。但從異寵相關內容的討論度和點擊數來看,頭部異寵博主的誕生只是時間問題。
《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則顯示,2019年除貓狗以外的小眾寵物市場消費趨勢逐年上漲,尤其是單身一族更中意如禽鳥類、飛鼠(即蜜袋鼯)、兔等非傳統寵物。
俄羅斯人養熊,中國人養雞鴨鵝。這麼看異寵的流行似乎也是頗具民族性的,充分顯示了我們這個熱愛種菜的農耕民族的天性啊。
異寵撩了誰的心
一年前的Ethel絕想不到自己會花3000塊錢買兩隻蜜袋鼯回家做寵物。
這種長相有些像松鼠的夜行動物,是2019年潮流青年中最火爆的寵物之一。在抖音、快手看了幾千個蜜袋鼯相關視頻後,Ethel決定把它買回家。
說到養蜜袋鼯的初衷,Ethel表示自己一個人住,想養只寵物作伴,但又覺得貓貓狗狗實在有些泯然眾人。蜜袋鼯體型嬌小,可以放在袖口跟主人外出。如果飼養得足夠好,還可以站在主人肩頭。加之養蜜袋鼯的人不多,正適合做潮人寵物。
蜜袋鼯的價格不低,市面上主要分為玩家蜜與商家蜜兩大類。商家蜜是寵物店飼養出售,玩家蜜則由蜜袋鼯飼養者自己配對繁殖。因為「鄙視鏈」的存在,玩家蜜的價格普遍要比商家蜜貴,如果毛色是白色等比較罕見的顏色且品相較好的話,價格很有可能破萬。
Ethel購買的是最普通的兩隻蜜袋鼯,玩家告訴她,這種動物習慣於群居,必須兩隻起賣。「後來看貼吧好多人都是養一隻,感覺自己可能被騙了」。
視頻中的蜜袋鼯變成現實生活中的伴侶後,Ethel發現這種寵物的可愛只是一種假象。對於食物要求高,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還要保持足夠的運動量,Ethel經常要半夜起床為蜜袋鼯加餐。
「那麼小的一隻,叫起來聲音大得像狗一樣,吵死了。」蜜袋鼯的叫聲也在她的意料之外。但考慮到花了3000多塊,Ethel只能硬著頭皮養下去。至於蜜袋鼯與主人互動的種種美好,目前她還沒感受到。
家住常州的主婦小茗,則在最近假借給兒子買寵物之名購買了一隻柯爾鴨。這種被王思聰帶紅的寵物鴨,均價在萬元左右。電商平臺雖然有不少店家出售,但小茗覺得會被「狸貓換太子」,還是選擇了線下寵物店。
為了見證柯爾鴨成長的全過程,小茗帶回家的不是幼鴨,而是一隻已經受精等待孵化的鴨蛋。為了這隻鴨蛋,她又額外購買了保溫箱、暖燈等一系列裝備,每天拍照記錄孵蛋日常。
為什麼要買柯爾鴨作為寵物,小茗的回答很直接「因為和別人不一樣」。家境優渥的小茗不用為五鬥米折腰,日常生活就是與一群「貴婦」隔空較勁。
「在我們這群人裡,對柯爾鴨或者矮腳馬這類寵物比貓狗更感興趣。因為養貓養狗可能隨便一居室兩居室就夠了,但是鴨子、馬這類寵物,需要比較大的飼養空間。」
遛鴨子時不經意拍到的花園、草坪,才是小茗們購買柯爾鴨的奧義所在。當然小茗也坦言,雖然柯爾鴨價格不菲,但生活習慣和普通鴨子沒什麼區別,不會如貓狗一樣養成定點上廁所的習慣。最近網絡上一則柯爾鴨跟著野鴨子私奔的新聞,更讓她操心起自家鴨子的終身大事來。
短視頻助陣異寵熱
根據Ethel和小茗的觀察,以及《2019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的數據,對異寵情有多鐘的多是90後,尤其是95後潮流青年。這一點,也得到了異寵賣家們的證實。
星星是較早一批異寵玩家,市面上火過的各類寵物她幾乎都有過飼養經歷。星星從2016年通過海外平臺接觸到蜜袋鼯,並且很快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兩隻蜜袋鼯。
即使是現在,專門給蜜袋鼯看病的寵物醫院都寥寥無幾。星星的兩隻蜜袋鼯自由戀愛後生下幼崽,於是星星踏上了賣「玩家蜜」的道路。
因為還有正式工作,星星只在朋友圈或貼吧發發廣告,多數客源還是靠朋友和老客戶的互相介紹。她最直觀的感覺是2017年下半年,蜜袋鼯的銷售情況還不是太好。隨著2018年短視頻的火爆,找她詢問蜜袋鼯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