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寺位於大連市中心、繁華的西崗區唐山街附近,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有神殿7間,僧居4間,民房16間,雖然不是大型寺廟,卻是一座具有相當悠久歷史的佛門古寺。據松山寺的歷代長老傳承,該寺為唐太宗李世民東徵時留下的僧兵所建。當時僧兵見此處有瑞氣,遂發建寺安僧之願,由於當時白雲山西側松林茂密,故名曰「松山」。松山寺於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建成,距今已有大約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是大連市最古老的一座寺廟,也是唯一一座位於大連市中心的佛教寺廟。2003年,被大連市政府列為大連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松山寺歷史悠久,歷代都對松山寺進行過修繕,尤其是清乾隆、鹹豐、同治、光緒年間,曾屢次重修。而到了近代,更是破壞嚴重,而最近一次修繕改造是在2008年進行,於2013年竣工,此次修繕奠定了今天的寺院格局,也讓這座千年古寺看起來很新。
松山寺的南門是松山寺的正門,一共有三個門洞,上面懸掛著名人士趙樸初題寫的「松山寺」匾額。松山寺雖然很小,但香火一直十分旺盛,每年農曆四月十八舉行廟會期間,寺廟內都會擠滿各路湧來的朝拜者。
從正門進入寺院,院落中央為天王殿,殿宇中供奉著四大天王。東側則為仿唐式建築五層「浮屠塔」,塔身很高,塔身屋簷猶如飛鳥羽翼張開,清新而獨特,是松山寺的標誌性建築!
大雄寶殿為松山寺正殿,位於廣場中央建於高臺之上,整個建築金碧輝煌,頗為氣派。店內三世佛莊嚴無比,兩側羅漢肅立,一派威嚴。廣場東西兩側為配殿,皆為仿唐式樣,規模小了許多,各供著東方三聖、西方三聖。東西殿身後則是伽藍殿。
松山寺走過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經歷了數次重修,也曾一度被拆毀,期間松山寺不知入住過多少僧侶,迎送過多少香客,但香火始終沒有中斷,堪稱袖珍的源自,不時間就會擠滿了虔誠的信眾。如今坐落在繁華的都市中心,於喧囂繁雜的城市氣息中凸現著佛家的淡定從容。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松山寺以其悠久厚重的歲月積澱,對佛家的虔誠之心,成就了一座超級袖珍的佛門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