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英金融更名華科資本(01140):擁有新名片的這位老朋友今天來聊聊...

2020-12-17 金融界

來源:智通財經網

從東英金融到華科資本(01140),更名這一舉動看上去頗為輕巧,其背後,是這一具有中資血液的老牌金融機構的再出發。

日前,智通財經APP獲悉,東英金融有限公司(01140)正式更名為「華科資本有限公司(01140)」。這意味著曾經在資本市場上叱吒風雲的「東英金融(01140)」正以華科資本的身份,以全新的形象亮相,將更多的視線與資源投入到中國市場與新興科技賽道,繼續在資本市場上砥礪前行。

回首往昔,國際金融市場格局已經翻天覆地,中國經濟發展也創造了世界奇蹟,不斷催生新興行業成為引領經濟走向的「弄潮兒」。東英金融以其卓越的眼光與長期持有戰略,投出了南方東英、滴滴、北控水務等聞名於行業的優秀項目,其中南方東英更是成為了全球最大的RQFII基金管理公司,為東英金融持續帶來長期回報。

放眼未來,新的徵程即將開始。

廣闊前瞻視野,中資出海先行者

東英金融的血脈,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是香港市場最早的中資金融力量。

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的定義,東英金融屬於港股市場中稀有的「21章」公司。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以投資其他上市公司或參股其他非上市公司而獲得股息和資本增值。

東英金融於2002年在港成立,並於2003年在香港交易所掛牌,最初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上市證券,後來逐漸拓寬範圍,涉及非上市證券投資。

自成立以來,東英金融始終扮演著橋梁的角色,連接中國與世界,通過金融賦能產業,發現機遇,成就價值。經過將近二十年的積累和不斷的戰略升級,今日的東英金融擁有了更清晰的發展戰略和投資邏輯。

早在2010年,東英金融就已提出「與主要參與者合作」的經營策略,時至今日,「跨境,跨界,跨周期;聚友,聚才,聚商機」已經是公司經營理念的核心。

東英金融作為一家深耕香港市場多年的投資公司,較同業明顯具備差異化優勢:一方面,東英金融具有中國大陸背景,能夠透徹理解和把握政策和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公司具有香港市場經驗,擁有跨境投融資先發優勢,深諳國際資本市場運作。因此,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公司始終與出海投資的境內資本和發掘中國大陸投資機會的境外資本形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矢志成為一家平臺化的資產管理公司。

在發展歷程中,作為「首吃螃蟹」的先行者,東英金融敏銳覺察到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在逐漸發生從「引進來」 到「走出去」的轉變,優秀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嶄露頭角。而隨著中國持續加大經濟對外開放程度,更多世界級的企業也將應運而生,為把握這歷史性的投資機會,公司也同步完成了角色與戰略的轉換,確立了長期核心持股、中期PE/VC與短期套利相互協同的投資策略。

順勢而為,用時間驅動價值

2008年,是個特殊的時間點,這一年北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新形象,也同樣是在這一年,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反而向外界展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就在此時,紮根香港,背靠內地的東英金融,率先注意到了國際資金的流向開始出現變化,並在密切跟蹤觀察之後做出了一個十分大膽卻有具有前瞻性的決策——搭建一個金融服務平臺。

就這樣,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東英」)應運而生。這是東英金融同南方基金合資成立的第一家由中國大陸基金公司在海外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發展至今,南方東英已經是全球最大的RQFII管理公司,並管理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RQFII股票ETF和RQFII債券ETF,是香港乃至亞洲市場上領先的ETF提供商,香港前10大最活躍成交ETF/ETP排名中,有一半的產品由南方東英管理。

數年以來,南方東英從未停止過產品創新的腳步,一直走在市場前沿,僅在今年就先後發行了A股槓桿反向ETF產品(07233,07333)、全球首隻恒生科技指數ETF(03033),以及新加坡市場上的首隻直接投資中國境內債券市場的ETF產品(美元櫃檯:CYB / 新加坡元櫃檯:CYC)。而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說,即使南方東英並非上市公司,但包括累計分佔業績和已收股息在內,東英金融在南方東英的投資回報也已達到5.1倍。

通過回溯公司眾多投資項目能夠發現,長遠的投資眼光為創造其長期價值的關鍵所在。很多偉大公司的偉大目標,都需要時間才能實現,因此需要長期資本的支持。

而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東英金融天生就與時間成為了朋友,因此公司將長遠使命定位為發掘優秀公司,通過提供長期資本以及支持其出色的管理團隊,來增強被投公司的業績表現。同時,東英金融的長期持股集中在具有未來價值的成長型企業,目的是支持企業實現長遠戰略目標,也能適時為公司股東創造長期的資本收益。

與此同時,公司也並未放棄對中期時間線的投資,除了捕捉一些流動性和盈利性好的機會以外,更圍繞核心持股企業,組織了一批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基金,在核心企業的上下遊和周邊業務領域進行投資,希望在豐富和壯大核心企業生態圈的同時,也能為股東創造中短期的投資收益。

中匯廣場項目就很好地體現了東英金融捕捉中短期機會的能力。2015年1月,東英金融以有限合夥方式作出一筆總額港幣1.97億元的特殊機會投資,提供過渡性融資予北京「中匯廣場」的地產發展商。該投資附有與中匯廣場地產發展商的控股股東的認購╱認沽期權安排。就在當年,該發展商行使認購期權並且全額償付過渡性融資,東英金融由該項目共錄得資本回報盈餘港幣8865萬元,年化投資回報率高達50%。

在公司參與核心企業和眾多被投企業,以及相關的周邊企業的過程中,隨著精準的投資命中率開始釋放,類似的中短期機會也將大量湧現,因為很多企業都有短期跨境、跨界資金融通等需求,東英金融也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為相關企業提供短期資金支持,同時也為股東創造短期價差、息差和匯差收益。

這亦同步反應在了東英的財報中——公司在2020中期財報錄得4.35億港元營業額,同比大增149.7%;淨利潤為4.25億港元,同比增長59.89%。與此同時,公司的每股資產淨值自3月開始穩步回升,截至今年9月末已反彈至1.57港元,較3月時增長10.56%。

更名華科資本,揚帆再遠航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日前,東英金融發布公告,正式更名為「華科資本」。這意味著東英金融有限公司這個名字已成為歷史,根植香港面向全球的這支團隊,將以華科資本的身份再度揚帆。

某種程度上,華科資本的投資理念與巴菲特不謀而合:投資如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在「滾雪球」這條路上,公司已走得很遠。目前,華科資本最關注的行業包括大健康、金融服務、TMT,以及其他受益於中國超大規模內需市場釋放和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入高質發展新階段所帶來機會的行業。

受益於「中國製造2025」、「健康中國2030」等國家政策推動,大健康產業蘊含著大量的價值投資機遇,同時,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健康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大健康產業亦為近年來受內需推動,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

隨著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的逐步完善,大健康領域的增長潛力將不斷釋放,產生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生命科學與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結合,也將催生出新的健康業態,孕育出一批前景廣闊的新興企業。

事實上,更名為華科資本也意味著脫胎換骨,公司管理層始終把握時代的脈搏,緊緊抓住中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未來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和中國進一步開放國內經濟體系,公司認為科技、金融等領域將從中受益,同時得益於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規模,將湧現更多世界級的企業。

於華科資本而言,傾心科技行業是最好的選擇。科技公司需要時間與資金去研發新技術,恰好與崇尚永續投資理念的華科資本不謀而合,都是時間賦予價值這一理念的忠實朋友。因為其天生的長期資本屬性,華科資本一直以來都喜歡挖掘優秀公司,提供長期資本以及支持出色的管理團隊,在幫助企業實現長遠戰略目標的同時,也為股東創造長期資本收益。

與此同時,正是基於對中國經濟和政策的深刻理解,華科資本才能洞察其中的投資機遇,憑藉上市公司平臺所帶來的優勢,支持長期核心持股公司,耐心培育未來的領袖企業,推動產業發展,為股東創造豐厚的回報。

相關焦點

  • 達剛控股半年淨利增長近2倍,東英金融(1140.HK)潛在受益
    從達剛控股上半年的經營業績可以看到,上半年來雖然國內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但在傳統基建及工程裝備方面卻並沒有受到太明顯的影響。相反,得益於國家在疫情之後果斷且有力的財政及行業政策強力扶持,傳統基建反而迎來了很好的新一輪逆周期調節帶來的景氣行情。
  • 又見券商更名:華菁證券更名華興證券 華興資本布局有何新戰略
    對此,華興證券的解釋是「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新經濟企業中的品牌知名度,最大化發揮股東方華興資本集團在新經濟領域的品牌價值,賦能公司業務發展」。此時,距離華興資本拿下國內券商牌照已經過去了4年,更名意義不言而喻。在券業動蕩的年份,業內吸收合併、股權變更屢見不鮮,不少券商的名字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即便是在最近兩年,也有中投證券、民族證券等多家券商宣布更名。
  • 南方東英在新加坡推出世界上最大的中國純國債ETF
    新交所執行長羅文才表示:「我們很榮幸亞洲知名的ETF領軍者南方東英資產管理選擇新交所作為其具裡程碑的ETF的上市地點。新交所提供多元資產平臺,支持中國國際化及投資者進入亞洲最大經濟體。全球固定收益投資者正將其目光轉向中國主權債券,以增強投資多元化和收益率,而這一產品正是對我們平臺的有力補充。新交所將繼續與發行人和業務夥伴合作,開發多元資產的ETF產品架構,以滿足投資界需求。」
  • 又見券商更名!這家新銳投行改頭換面,華興資本布局有何新戰略?券業...
    對此,華興證券的解釋是「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新經濟企業中的品牌知名度,最大化發揮股東方華興資本集團在新經濟領域的品牌價值,賦能公司業務發展」。此時,距離華興資本拿下國內券商牌照已經過去了4年,更名意義不言而喻。在券業動蕩的年份,業內吸收合併、股權變更屢見不鮮,不少券商的名字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即便是在最近兩年,也有中投證券、民族證券等多家券商宣布更名。
  • 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將繼續支持中新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將塑造全球金融服務的格局。新加坡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支持中國貨幣市場的國際化。周士達談到,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參與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不斷發展,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中國在許多方面一直對全球資本市場起著關鍵作用,並將繼續如此。」
  • 小米錢包 App 更名為天星金融錢包,圖標 Logo 換新
    IT之家10月18日消息 據網友反饋,原小米錢包App已經更名為天星金融錢包,也更換了新的品牌Logo。另外應用更新帶來了功能體驗升級,操作流程更加簡潔直觀;新增個人中心,資產等信息查看一目了然。
  • 官宣:小米金融App更名天星金融App
    隨著網際網路和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眾多網際網路公司不斷進入金融領域。其中,小米憑藉其特有的客戶與技術優勢,不斷向金融領域滲透,表現出巨大的潛能。近日小米集團宣布旗下的小米數科升級品牌,更名為天星數科,而小米金融App也同步更名為天星金融App。
  • 專家、投資人點評華科創智:「市場+技術」協力 硬科技才能物盡其用
    原標題:記者觀察丨專家、投資人點評華科創智:「市場+技術」協力,硬科技才能物盡其用   新材料的研發是一門基礎學科,為更高精尖的技術打下基礎,以技術起家的華科創智掌握著納米銀線和
  • 華創派|華科精準國際首創新一代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
    近日,由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科精準」)自主研發的新一代HoloShot智能感知技術「神經外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型號:SR1-3D)」獲批上市,該型號機器人是世界上首款採用3D結構光和HoloShot智能感知技術的手術機器人產品,也是華科精準2年內繼SR1和Q300後推出的第三款手術機器人產品
  • 小米消費金融或將更名為天星消金,已註冊相關域名
    文/毛毛編輯/初九近日,有知情人士向新金融深度透露,近期獲批籌建的小米消費金融在籌備期將更名為天星消費金融。《批覆》顯示,根據《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國銀保監會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經審核,重慶銀保監局同意重慶農村商業銀行參股設立小米消費金融,投資金額人民幣4.5億元,持股比例30%。由此計算,重慶小米消費金融初始註冊資本為15億元。據銀保監會官網1月17日消息,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批覆。
  • 今天,廈門人的這位老朋友,迎來25歲生日!
    今天這位廈門人熟悉的朋友迎來它的25歲生日它是誰?家裡來客人時,開啟大瓶的可樂,倒進碗裡的可樂掛滿了氣泡,液面上還跳動著水珠——這樣的場景成為了不少廈門80後的童年記憶。談起19年來的激情歲月,她笑容滿溢,激動不已。當年做銷售,大家很團結,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什麼吸引她留在這裡?張紅燕說,是因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更是因為企業對於員工家人的關照。公司甚至邀請員工家人一同感受節日的氣氛,讓家人多年的參與了解子女工作企業單位,讓他們感到安心,放心。
  • 華菁證券更名為華興證券 將一如既往地踐行服務新經濟企業使命願景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12月1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華興證券有限公司(下稱華興證券)獲悉,即日起公司名稱由華菁證券有限公司更名為華興證券有限公司。華興證券表示,更名後,公司將一如既往地踐行服務新經濟企業使命願景,積極為新經濟企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支持,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 小米消費金融或將更名為天星消費金融
    消費金融產業鏈 監管 央行發布北京支付機構復工指引: 大公司 小米消費金融或將更名為天星消費金融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新金融深度透露,近期獲批籌建的小米消費金融在籌備期將更名為天星消費金融。
  • 小米金融更名?還註冊了一堆相關域名?
    近日,米農@麥兜爸爸 和小編透露,近期獲批籌建的小米消費金融在籌備期將更名為天星消費金融。據悉,天星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名稱已在工商局註冊,同時,小米也註冊了airstarcfc.com.cn/.cn,ascfc.cn等域名。
  • TCL集團董秘談更名「內幕」:擁抱發展新周期
    重組之後,TCL集團聚焦科技產業發展,以半導體顯示器件及材料業務為主,保留產業金融和投資業務以支持和賦能主業發展。自TCL重組之後,資本市場上建議TCL集團更名的呼聲很高。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常有投資者建議業務重組後上市公司應該更名為華星光電,認為這既能反映公司當前的定位,又可與終端業務作出明確區分。
  • 一周之內集中更名揭牌,同煤、晉煤、晉能三大煤企「名片」成「過往」
    眾所周知,作為山西新一輪推動省屬重點國企優化重組動作,山西省委推動聯合重組同煤集團、晉城集團、晉能集團三大省屬重點煤企,同步整合潞安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相關資產和改革後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並於2020年10月正式掛牌成立晉能控股集團
  • 華科這個學科如此之牛?A+學科基礎上又獲100億投資!
    一次性投資這麼多,恐怕從來沒有過,對於華科來說,迎來高速發展的極佳機會。1、10個項目全部與公共衛生相關。10個項目全部與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相關。涉及學校層面的項目有3個:應急防控P3實驗室以及檢測中心、高端生物醫學成像檢測中心、醫療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及研究中心。
  • 新朋友來了?不!我們還是你的老朋友!
    是的,你沒有看錯從今天起我們從「中國金融信息網」正式更名為「新華財經客戶端」啦!交易服務:為國內外企業以及金融機構提供多資金產品報價、交易渠道、風險管理等一站式金融交易信息解決方案,與新華財經的現有服務形成面向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金融信息服務生態鏈,主要功能包括實時行情、報價集成、風險管理、數據查詢等。
  • 《凰權·弈天下》更名為《天盛長歌》,資本野心催生天下「帝王」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剛剛發布的《2018年4月全國電視劇月報備案通報》顯示,陳坤、倪妮主演的《凰權·弈天下》正式更名為《天盛長歌》。這已經是近半年來第三個改名換姓的超級古裝IP劇了,前兩次分別是範冰冰的《贏天下》更名《巴清傳》,章子怡的《帝王業》更名《帝凰業》,每次均引起業內和粉絲的震動。
  • 金融與實業持續共贏:資本如何打造更多獨角獸?
    在「產融結合:金融與實業持續共贏」圓桌論壇環節,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宏,上海復星醫藥執行總裁兼財務長關曉暉,長江國弘投資董事長、首席合伙人李春義、新龍脈控股創始合伙人王雨荍、北京恆昌利通投資總裁助理兼首席合規官張然展開了對話,探討金融和實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