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其實一點都不難,關鍵是要開啟馬太效應

2021-01-07 療心社

在我們身邊,一定有這麼一類優秀的人。

他們在學習方面,幾乎門門科目都是滿分,還考進了211、985名校。

而當他們大學畢業,踏入社會後,更是成為了一個上流精英,年薪那是50萬起步。

可更氣人的是,在婚姻方面,他們居然還找到了條件同等、貌美如花、或者英俊瀟灑的另一半。

這讓我們每每想起這類優秀的人,絕對是羨慕嫉妒恨,認為老天爺不公平,為什麼這類優秀的人不是我?

那麼這類優秀的人之所以能變得這麼優秀,除了原生家庭條件好、父母的悉心栽培、以及天資聰明外,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

其實一定是有的,這個原因就是,在這類優秀的人中,有一部分家庭條件不好的人「手動」開啟了馬太效應。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先來介紹下馬太效應法則的神奇作用:凡是擁有的,要讓你加倍的擁有;沒有的,要把你僅有的拿走。

因此,雖然說在這類優秀的人中,有一類人他們的原生家庭條件不好,父母也沒有悉心栽培,但是他們一旦「手動」開啟馬太效應,朝著擁有的,要讓你加倍擁有的方向前進。

那麼最終他們也會成為這類優秀人中一類人。

劉強東

我們就拿如今中國知名的企業家劉強東舉例。

他的原生家庭環境,可以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就連去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費,都是家鄉宿遷的老鄉們一家一戶湊集的。

可倔強的劉強東不甘自己這輩子就這麼平庸,選擇了「手動」開啟馬太效應,朝著擁有的,讓自己加倍擁有的路前進。

這讓劉強東人生就如同開掛一樣。

先後是在大學自學編程賺錢、開飯店、開光磁產品店、開電器實體店、開電器產品網上商城、最後迎娶奶茶妹章澤天。

章澤天

可以說,從劉強東的這個勵志例子中,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其實一點都不難,關鍵是要開啟馬太效應。

那麼下面我們就分三點來好好探討下,應該怎樣開啟馬太效應,以及如何應用馬太效應,讓我們也變得十分優秀。

一、力所能及的去擁有一樣讓自己生活變美好的事物

想要讓自己開啟馬太效應,首先一定要做到擁有一樣讓自己生活變美好的事物。

這個事物可以是住上比自己原先更漂亮的房子、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或者是提升自己的學歷。

至於為什麼說是要力所能及,這是因為馬太效應是有一個過程的。

就像是爬樓梯一樣,你只有爬上了一個臺階,才能爬上另外一個臺階。

如果我們能用力所能及的努力去擁有一樣讓自己生活變美好的事物。

那麼不僅會讓我們以比較快速的時間,去擁有一樣美好事物,給我們直接帶來生活變化,最重要的是馬太效應的反饋也來的快速,這會讓我們有信心去擁有下一件事物。

二、設定馬太效應目標,盡全力讓自己不斷擁有

當我們在擁了一樣讓自己的生活變美好的事物,嘗到馬太效應法則的甜頭後。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想一想自己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然後設定馬太效應目標,盡全力的讓自己不斷擁有。

至於現在為什麼說要盡全力,這是因為我們已經設定了馬太效應目標,就像是遊戲設計師,已經設計好了關卡一樣。

此時此刻,我們必須要在遊戲中認真打怪,這樣才能通一個個關卡,打敗一個個BOSS,拿到一個個關卡的獎勵,就像是我們只有盡全力,才能擁有一個個我們設定的馬太效應目標事物一樣。

三、要懂得知足,讓馬太效應趨於平穩

當我們達到設定馬太效應目標,擁了我們所要的事物,過上了我們想過的生活,成為了一個優秀人的時候。

我們一定做到懂得知足,以讓馬太效應趨於平穩,避免出現馬太效應負面現象:沒有的,要把你僅有的給拿走。

因為在現實中,我們往往會看到這些例子。

就是有的企業原先是呈現馬太效應如日中天,市場業務是在不斷變大。

可由於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鍊斷裂,周轉不靈,結果導致出現馬太效應負面現象:企業倒閉。

這給我們的一個提醒就是,一旦達到自己設定的馬太效應目標,成為一個優秀人後,一定要知足。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馬太效應呈現平穩,以避免出現因為設定了下一個過大的目標,導致自己前期所擁有的事物耗光,也就是避免出現極盛而衰的現象。

療心君結語:

對於想要變得優秀的人來說,開啟和應用馬太效應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但同時我們也要做到,在達到設定的馬太效應目標時,要懂得知足,以避免出現馬太效應法則的負面效應。

就像是有些人在努力積累了很多財富後,他們把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拋棄,變得鋪張浪費,大手大腳的花錢。

這就導致花錢越來越多,最後是變得身無分文。

當然有一點要區別開的是,由於在我們設定的馬太效應目標中。

想要擁有一樣讓自己生活變美好的事物,以呈現出馬太效應,必然是要投入大量資金。

此時雖然說我們現金流不是很好看。

但是一旦我們達到了馬太效應目標,這些問題必然是得到了解決。

就比如說,很多的創業公司,他們剛開始的前幾年,為了能夠擴大市場,獲取客戶,呈現出馬太效應。

往往會讓出大量優惠給客戶,這導致前期好幾年的時間是沒辦法盈利,處於負資產的狀態。

可當這些創業公司,一旦達到設定的馬太效應目標後,就會立馬處於盈利的狀態。

這給我們的啟發是,當我們在為設定的馬太效應目標行動時,雖然說我們的現金流不好看,但得到的卻是馬太效應的正面效應:擁有的,要讓你加倍擁有。

而當我們達到設定馬太效應的目標後,此時現金流要是不好看,那麼就有可能得到馬太效應負面效應了。

希望對於想要變優秀的人來說,能夠開啟以及正確應用好馬太效應,以讓自己成為精英,過上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作者:療心君,一個讓你從心,發現更好自己的心靈治癒師。想要解答更多情感心理問題,就請關注「療心社」,療心君原創作品,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馬太效應與借錢邏輯
    馬太效應源自《聖經》中一則小故事,說的是窮者恆窮富者愈富的事情。為什麼會是這樣?經濟學解讀是資本喜歡向富集的一端扎堆,越有錢的,越是說明他的投資理財等財富處理的正確性。其造成的社會影響就是馬太效應,富者恆富。那麼對窮者而言,其思想和行動,都會受到現實局限,往往陷入過度節儉的思維怪圈,消費量和消費水平,都選擇最次的,讓自己的生活質量下降來彌補經濟上的拮据感,生活落差感越發增大自身能力不信任感。
  • 馬太效應:生活中,為什麼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如果你稍微認真地觀察一下生活,就會發現一個普遍而有趣的現象,即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多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得,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職場中一定要警惕《聖經》裡的馬太效應
    #職場人生#從前有一個國王要出遠門國王聽完,將第三個僕人的金子要了回來賞給了第一個僕人。這則故事出自《聖經·馬太福音》,這個效應就是鼎鼎大名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凡是少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讓他多多益善。其實我們現實生活當中也有不少這樣這樣的例子。
  • 馬太效應與窮富命
    馬太效應與80/20定律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出自聖經一則寓言: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效應體現了殘酷的社會現實,社會永遠是窮的越窮,富的越富,雖然窮的也會變富,富的也會變窮,但是這種浴火重生或者急轉直下的蛻變畢竟是少數。那麼這種現象能不能從命理上進行解釋呢?一個人如果命局組合特別好,大運又走的特別好,這種人的財富會持續的增加,豔煞旁人。
  • 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越弱;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當你成為領頭羊後,即便你的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跟經濟學的馬太效應不同的是,愛情中的馬太效應並不簡單地是拿情感做成本,越滾越多;而是如果處於情感的包圍中,心態就會很好,人放鬆,對快樂敏感,對傷害遲鈍,再加上激素作用,讓人容光煥發,這些都會更具對異性的吸引力。
  • 什麼是馬太效應?天才真的和別人不一樣嗎?
    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新約·馬太福音》關於成功人士,我們通常會問什麼問題?丹麥人希望等到年齡的生理差異淡化後再區分學生的能力高低。人們平日裡認為,真正的天才不需要費力氣就能把該做的事情做到最好,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把問題簡單化了。不錯,能稱得上天才的人肯定比你我在某些方面都更具備優勢。但是,那是因為他們起跑的時間比別人早得多,而這種領先優勢,既不是他們理應得到的,也不是他們因為努力才得到的。
  • 婚外情中的「馬太效應」和「四姨太效應」:真愛情?假愛情?
    我要怎麼辦?我只想好好的,誰都不得罪,誰都不傷心。止痛說:我只想說:「你想得有點多。」婚外情不是正餐,只是補品,人吃了能不能消化都是未知。你終將會像「馬太效應」愈來愈無可救藥,愈來愈走下坡路。女人,你愛他什麼?你要像「四姨太」一樣,天天盼著被「點燈」。只要這個男人天天圍在你身邊,一切就能成真?就能變愛情?太天真了!玻璃也會閃爍光芒,假的就是假的,什麼時候也不會變成鑽石,讓人眼前一亮。
  • 福廈高鐵通車後的馬太效應!
    在經濟發展競爭有一種馬太效應,大意就是強者恆強而弱者恆弱。城市建設中也有這種馬太效應。 特別是被稱為「人口吸管」的高鐵更具虹吸效應,會把沿線中小城市的各種人流虹吸到沿線的大城市來。高鐵將對沿線城市產生虹吸效應,形成啞鈴狀的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兩頭就是福廈兩座大中心城市。
  • 美國「羅森塔爾效應」證明,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誇出來的
    閨蜜對依依非常嚴格,依依做錯一點事情,閨蜜就會嚴厲地批評她。那個時候的依依膽小怕生,不愛說話,任何興趣班都不願意去。當時,閨蜜還非常著急,不知道怎麼教育依依。「為什麼現在和3年前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我很好奇地問了閨蜜,閨蜜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其實,訣竅就是一個字,『誇』,之前我都是批評她,沒有誇過她,她什麼都做不好。
  • 中國電動車品牌競爭「馬太效應」凸顯!這些一二線品牌機會更大!
    未來,中國電動車品牌競爭「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02 變革二:清退中小產能,集中度快速提升,馬太效應明顯 如今,電動車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中國電動車品牌競爭「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
  • 皮格馬利翁效應:正確的誇獎,才是教育優秀孩子的關鍵
    其實從這件事情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出,這位媽媽對孩子使用的教育就是誇獎,也正是因為媽媽的誇獎,使孩子認為自己這樣的舉動是正確的。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按照父母期待的方向去發展,這就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 煥新升級後的譽峰三期,才是「馬太效應」下的品質頂流
    Merton)歸納「馬太效應」。指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這個理論,用在今天的房地產市場,同樣奏效。放眼全國,無論市場如何風雲變幻,依然強者恆強。原因在於品質住宅的圈層效應和稀缺性成為財富的象徵和符號,促使財富階層對其青睞有加。
  •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零和遊戲原理
    來源:第一理財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 年底房企眾生相:馬太效應加劇,節流降槓桿成常態
    距2020年年末收官僅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年初,受疫情影響,地產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房企分化加劇,競爭日益激烈,不僅如此,「三道紅線」壓頂,降負債、降槓桿的壓力同樣不小。不過與此同時,房企馬太效應愈發明顯。中指院數據顯示,若以1000億、500億、200億、100億元銷售額作為分界點,超級陣營企業以及第一二三四陣營企業銷售額增長率均值分別為9.7%、12.3%、10.4%、-0.1%和-0.53%。相較而言,第三、第四陣營房企略顯競爭力不足,不同陣營間步伐差異始終在擴大。
  • 每日新書|《圖解世界精英思維》:聰明人都懂的心理學效應
    / 071目標置換效應:不要讓高明的手段迷惑了目標 / 075第三章 團隊思維:一棵樹長成一片森林的秘密安泰效應:離開了團隊,你或許什麼都不是 / 080苛希納定律:極簡思維,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 / 084共生效應:與優秀的人合作,你會變得更優秀 / 088
  • 2020,來「盤」|雲計算市場「馬太效應」加劇,雲原生異軍突起
    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徵程承載新的夢想。值此歲末年初之際,通信世界全媒體特闢盤點專欄,梳理這一年運營商及頭部企業發展概況、剖析行業關鍵技術及創新應用、聚焦對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精英人物。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出發,沒有未來不可抵達。2021年即將撲面而至,ICT行業已準備好直面5G大發展的新機遇,牢牢把握這一機遇,必將迎來一片嶄新天地!
  • 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管理學中常見的各種「效應」匯總
    當然「蝴蝶效應」主要是關於混沌學的一個比喻,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常指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2.鯰魚效應鯰魚效應源於一個故事,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漁民們想方設法讓沙丁魚活著到達漁港,但在運輸過程中還是由於窒息而導致大批沙丁魚死亡。然而,有一條漁船總能將沙丁魚活著帶回到漁港,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
  • 2020年,藝術塗料行業「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與此同時,加上疫情的影響,近年來整個塗料職業都呈現出產業越來越會集的趨勢,「馬太效應」更加顯著,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藝術塗料職業細分領域也不例外。 因而,關於頭部品牌而言,要害就在於品牌。品牌要面向全國商場,而不是區域商場。
  • 原神:冰、水深淵法師其實不難,當時打的時候,一點感覺都沒有!
    本期內容每次聽到原神中的冰、水深淵法師組合的時候,玩家們基本上都會倒吸一口涼氣,覺得這2種怪物特別難打,有些甚至在擊殺完成之後,隊伍裡只存活著一個角色。冰法和水法的組合真的很強嗎?演說家當時打的時候,一點感覺都沒有。
  • 讓你愛的人愛上你,其實不難
    第一次愛的人,大多讓人遺憾。因為那時還不懂愛,也因為,即使懂愛,很多人也沒有那麼勇敢。如若在此之前,你能懂得這些,就算結局沒能完全遂你所願,至少在之後回想起這段過往之時,會眼神溫暖,嘴角含笑。其實,要讓一個你愛的人,也愛上你,原則上來說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