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在野外都有哪些鄰居?淺談野生大熊貓分布區域內的其他動物

2021-01-12 溫晨動物園

如果問這個地球上有哪種動物能被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人種、不同膚色的人所瘋狂熱愛,那妥妥的就是咱們的國寶——大熊貓了。這種天生拍不出彩色照片的動物(少數被毛棕色變異的個體除外),憑藉著憨態可掬的外表、專業賣萌的行為,已經成功俘獲了全世界人類的芳心。經過幾十年的宣傳和保護,大熊貓的數量已經相當穩定,前兩年我國還建立了面積廣闊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面積約2.7萬平方公裡,核心區域覆蓋了超過60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包括了陝西、甘肅、四川等多個省份。在野生大熊貓的分布地範圍內,還生活著許多其他動物,今天我挑選了六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動物,為大家一一介紹。

1.小熊貓Ailurus fulgens

在跟大熊貓分布地重合的野生動物中,最受大家歡迎的應該就是小熊貓了,甚至還被網友們封為「萌神」。以前科普工作還不完善的時候,很多人以為小熊貓就是大熊貓的寶寶,現在絕大多數的人也都知道了小熊貓是不同於大熊貓的另一物種。現生小熊貓一共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和川西亞種。它們之間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川西亞種的小熊貓面色紅潤、顏色明亮鮮豔,而指名亞種的小熊貓面色蒼白、毛色斑駁。跟大熊貓一樣,小熊貓的主食也是竹子,也會進食一些其他食物,例如鳥蛋、小鳥、水果、節肢動物、齧齒動物等。

2.川金絲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

在大熊貓生活的地方,一樣貴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還有大名鼎鼎的川金絲猴。川金絲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肅、陝西和湖北等地的高山叢林之中,一身金毛搭配湛藍色的面孔靈氣十足,被譽為「猴中精靈」,尤其是成年雄性,肩部毛髮特別長,像是披著一條金色的小披風,威風凜凜。金絲猴族群的組成十分特別,被生物學家稱為重層社會。簡單來說,一隻雄猴帶領它的妻兒組成小家庭,而數個金絲猴家庭會組成更大的群體,家庭跟家庭之間有著等級之分,有什麼好吃的都是地位高的家庭優先享用。地位最低的是一個特殊的小群體,它們是由沒有討到老婆的公猴和被趕出家庭獨立生活的青年公猴組成的「單身俱樂部」。這些單身猴兒就像猴群的軍隊,猴群行進時它們需要打頭陣,年輕小猴在組建家庭之前需要在這裡接受歷練。

3.羚牛(屬名Budorcas)

和大熊貓搶竹子吃的可不止它的遠房親戚小熊貓,有一種大肚漢鄰居也經常給大熊貓造成困擾,它就是被稱為「六不像」的羚牛:臉似駝鹿,角似角馬,背似棕熊,尾似山羊,蹄似牛,腿似鬣狗。跟偏愛竹子的大熊貓不同,羚牛的食譜更廣泛,青草、樹葉、果實、竹子啥都能吃。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中最大型的食草動物,羚牛在成年之後橫行山野幾乎沒有天敵,甚至在食物短缺的冬季,時常會有羚牛下山傷人事件發生。根據學界最新的分類方法,原本作為單型種的羚牛一分為四,分別為高黎貢羚牛、不丹羚牛、四川羚牛和秦嶺羚牛。四川羚牛背部白色,鼻頭、四肢、後背都夾雜著棕黑色的毛髮,而秦嶺羚牛的顏值略勝一籌,一身白毛威風凜凜,毛色會隨著年齡成長由奶白色轉為金黃色,看上去貴氣十足。

4.斑羚Naemorhedus goral

和喜歡溪谷竹林中生活的大熊貓不同,斑羚更喜歡陡峭的懸崖絕壁,它獨特的蹄部結構讓斑羚可以在峭壁上健步如飛。《斑羚飛渡》的故事曾選入教材從而廣為人知,故事中的斑羚群面對獵人的圍捕,前有懸崖後有追兵,危急時刻斑羚首領一聲令下,斑羚群一分為二先後跳向懸崖,年幼的斑羚踏在老斑羚的背上完成二次飛躍,給家族延續留下香火……曾經年幼的我也被這個故事所感動,從而立下志向投身野生動物科普保護工作,直到長大後了解斑羚習性,才發現這個故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童話」:斑羚是一種獨居性或小家庭式動物,一般是兩三隻有血緣關係的雌性帶著幼崽組成小群,超過十隻的群體都少,根本不存在幾十隻的野生斑羚群,雄性斑羚更是孤單的獨行者俠,沒有所謂的雄性「斑羚首領」;而且斑羚雖然善於在山間飛奔,但是跳躍能力一般,像「踩著前者的後背二次跳躍」這種事不比《刺客聯盟》裡讓子彈拐彎的技巧更簡單,面對萬丈懸崖斑羚還是得老老實實的繞路爬山;更別說以斑羚的腦化指數不可能有「犧牲自己讓種群壯大下去」的想法了。

5.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在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山林之中,還生活著一種奇特的小型食草動物,它們留著一頭別致的莫西幹髮型,也因此得名——毛冠鹿。小型鹿類的犄角向來不甚發達,毛冠鹿的角也是如此,短短幾釐米的小鹿角隱藏在頭部毛髮之中很難看到。鹿角不夠,獠牙來湊,毛冠鹿的雄性長著兩顆匕首一般的獠牙,這是它們雄性之間爭鬥的利器。毛冠鹿生性警覺,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嚇得撒腿就跑,在逃跑時候,它們會猛然豎起尾巴,內側蓬鬆的白毛瞬間翻出來,仿佛一朵突然炸開的白色煙花,這個舉動往往會使得捕獵者一個愣神,藉此機會,毛冠鹿便逃之夭夭啦!

6.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

野生大熊貓還有一種名聲不太好的鄰居——藏酋猴,它們經常由於攔路打劫遊客的水果零食乃至背包塑膠袋而被冠以「流氓猴」的名聲,大名鼎鼎的峨眉猴就是藏酋猴。它們體型粗短健壯,毛髮濃密尾巴極短,遠遠看更像一隻小熊。藏酋猴群的等級地位十分鮮明,猴王擁有最高的權力,猴王之下是猴群的未來——小猴子們,再往下才是雌猴,等級最低的是其他雄猴,它們負責整個猴群的安全,是衝在戰鬥第一線的衛兵。

藏酋猴群的個體數量多達幾十隻,所以它們一向膽子很大,不怎麼怕人,再加上一些遊客的不文明投喂,就慢慢養成了藏酋猴攔路打劫的壞毛病。其實在沒有開放旅遊的無人保護區,藏酋猴的食物選擇更多是偏向樹葉、種子、果實等素食性食物,那些遊客手中的高糖分、高油脂的食物,反而會影響藏酋猴的健康。所以為了它們的健康安全和自己的財產著想,大家還是拿好自己的東西,不要亂投喂,最好也別直接進行肢體接觸。

相關焦點

  • 大熊貓為什麼被稱為「國寶」?它與其他珍稀動物的區別在哪?
    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國寶」級動物,比如澳大利亞的樹袋熊、美國的白頭海雕、日本的朱䴉(諷刺的是在日本已經滅絕)等等,而我國的「國寶」就是大熊貓了。那麼,各個國家都有種類眾多的動物,為什麼這些動物會成為「國寶」呢?下面我們就淺談一下大熊貓的「國寶」之路。
  • 「國寶」大熊貓有天敵嗎?究竟是哪種動物?
    一般情況下,野生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天敵,那就是人類。除了人為的獵殺外,人類對野生環境的壓縮也能野生動物最大的威脅之一。當然,大熊貓也不例外。那麼,除了人類外,在自然環境下,大熊貓有天敵嗎?它的天敵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野生大熊貓可能自己遷徙到國外,成為其他國家的動物嗎?為什麼?
    大熊貓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的「國寶」,「我國獨有」這個因素非常的重要。眾所周知,動物與植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動物可以自由的行動,而植物只能待在原地。那麼,大熊貓有沒有可能自己遷徙到鄰國去,打破「我國獨有」的分布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直播|一起來原始森林邂逅野生大熊貓吧!
    海拔2500米至3500米、空氣稀薄、雲霧繚繞的茂密竹林裡,生活著一群野生大熊貓!百度百科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聯合推出《百科動物園》第三季之「野生大熊貓奇遇記」直播節目,一起來到四川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探秘野生大熊貓的日常。
  • 野生大熊貓有無可能自行遷徙到鄰國,成為非中國獨有物種?
    早期的時候大熊貓這類生物(不特指現代大熊貓)主要分布在中國最北可以到達北京周口店,而向南甚至已經到達越南緬甸一帶,都曾有熊貓的分布。但是隨著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以及人類這個物種快速的崛起,大熊貓的生存也變得很困難了,大量的生存之地被破壞,它們的分布也逐漸地收縮。
  • 11地聯手當「保鏢」 邛崍山系野生大熊貓數量增至528隻
    36年來,護林聯防,讓十縣(市)一區無較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災,為野生大熊貓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邛崍山系野生大熊貓數量從200多隻增加到528隻。崇州市融媒體中心供圖邛崍山系包含阿壩州、成都市、雅安市等地局部區域,橫跨11個縣(市、區),是大熊貓野生種群的集中分布區。
  • 有「小區」有「法庭」 73隻野生大熊貓在此安居
    該區域是邛崍山、岷山兩大山系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性走廊帶樞紐。範圍內記錄了大熊貓、雪豹、羚牛、綠尾虹雉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珙桐、獨葉草、紅豆杉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有野生大熊貓73隻。作為中國的特有物種,大熊貓野生種群僅分布在川陝甘三省,活動區域不到全國國土面積的0.3%。
  • 野生大熊貓呆萌亮相太白山
    一隻可愛的野生大熊貓出現在秦嶺主峰太白山的海塘河冰凌溝區域,被管護人員幸運地用手機拍攝下來。 這是自2015年該區域野生大熊貓蹤跡消失後,5年來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6月29日下午,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管理局太白山管理分局公教科科長劉香妮告訴記者,六月中旬的一天,該局黃柏塬管護站的舒健等3名野外調查員,在太白山海塘河冰凌溝區域布設紅外相機,突然聽到樹林中有樹枝被折斷的聲響,循聲望去,發現距離他們七八米遠的灌木叢裡有一隻大熊貓在活動。調查員怕驚擾大熊貓,立即蹲下,但大熊貓還是發現了他們,迅速爬上身邊的大樹,還好奇地扭頭張望,顯得非常呆萌。
  • 馬邊梅林鎮區域首拍野生大熊貓
    近日,馬邊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中心陸續收回今年上半年安放在自然保護區內的野外紅外相機監測數據。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監測數據時,發現在永紅片區和沙腔片區都拍攝到多次野生大熊貓活動的影像,其中沙腔片區安放的sy44號照相機於2020年3月拍攝到野生大熊貓的影像,是沙腔保護站首次在該片區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
  • 漫山遍野找「粑粑」 四川為野生大熊貓建檔
    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說,大熊貓行蹤和洞穴都極為隱蔽,想要「上門辦證」難度極大。因此,尋找大熊貓的毛髮、排洩物、足跡等成為重中之重。其中,附著基因較多且易於野外保存和採集的糞便,是識別大熊貓個體的最重要樣本。 撿糞便,成了科研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可是,撿糞便並不容易。「是個技術活。」
  • 把自己玩成保護動物的動物——大熊貓
    說起大熊貓,不用說我們,想必全世界都知道這種體色為黑白兩色,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也是我們的中國的國寶。可是大家知道嗎?大熊貓之前可是瀕危物種之一。
  • 大熊貓、小熊貓、大小熊貓、小大熊貓,確定你能分得清?丨動物蝌學
    北京動物園有一個小熊貓展區,推薦大家去看看~小熊貓展區位於北京動物園東區的大熊貓館、犬科動物區、熊山和獅虎山之間,這也意味著它是一個與這幾類動物都有一些聯繫,又十分獨特的物種。倘若有人問你:「大熊貓的孩子叫什麼?」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小大熊貓」。為什麼不能說「小熊貓」呢?因為有另外一種動物就叫這個名字,所以要避免混淆。
  • 陝西秦嶺大熊貓家族再傳喜訊 孕期最長大熊貓母親產下雙胞胎
    陝西秦嶺大熊貓家族再傳喜訊 孕期最長大熊貓母親產下雙胞胎 2020-08-23 13:25:00來源:央廣網
  • 中國|大熊貓
    秦嶺山系分布於南麓,主要分布的縣是佛坪,一般分布的縣是洋縣,僅有少量分布的縣有太白、寧陝、周至、留壩、寧強等。岷山系除甘肅 文縣為一般分布外,其餘都分布於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縣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縣,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溝縣、松潘、茂縣等縣,少量分布的縣有安縣、綿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崍山系主要分布的縣有寶興、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縣有大邑和蘆山,僅少量分布的縣有邛崍、崇州、康定、瀘定等。
  • 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狀況如何?國家林草局:已扭轉持續下降態勢
    、朱䴉、亞洲象、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已扭轉了持續下降的態勢,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等野生植物居群穩定增長。從今天起,以「維護全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在全國拉開帷幕。據國家林草局介紹,近年來我國通過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嚴厲打擊野生動物及象牙等動物產品非法貿易,建立健全法律體系,構建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和監測體系等有效措施,不斷強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
  • 由食肉動物演化而來的國寶大熊貓都有哪些天敵?
    大熊貓屬於熊科,是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的唯一哺乳動物。所以熊貓不是貓,是熊啊。作為一隻熊,大熊貓最開始也不是吃素的。最初他們也是食肉動物,只是經過長期的進化現在99%的食物都成了竹子。大熊貓是由食肉動物演化而來,且體型壯碩,體長1.2-1.5米,體重50-80 千克;但大熊貓性喜獨居,且行動稍顯遲緩。因此,面對天敵,大熊貓存在「遇強不弱,遇弱不強」的特點,多處於「尚可自保」的境地。大熊貓棲息地裡對熊貓構成威脅的一個是貂類,黃喉貂,紫貂等,一個是小型犬科動物,例如小型的狼,野犬等。
  • 在白熊坪,保護大熊貓的年輕人
    唐家河保護區400平方公裡的山林中,生活著39隻野生大熊貓。它們離群索居,僅在交配的季節彼此相見。在白熊坪站上待了五年,坪坪之後,刁鯤鵬再也沒在白熊坪親眼見過大熊貓。但他不覺得遺憾,「能保持在人看不到的狀態,對熊貓而言是件好事。好多人說,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不,野生動物絕不是人類的朋友,它們頂多是人類的鄰居。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老虎和獅子真的不吃大熊貓嗎?為什麼?
    因此,亞洲獅並沒有滅絕,只是在野生環境被保護了起來而已。而非洲獅所有的亞種均分布在非洲,因此,無論是亞洲獅還是非洲獅都與生活在我國的大熊貓沒有任何相遇的機會,而且從歷史分布上看,獅子也與大熊貓沒有重合的地方,也就是說從古至今野生的獅子都不知道有大熊貓的存在,更不用說吃了。其次是老虎。
  • 上野動物園除了中國的大熊貓以外,還有哪些瀕危的動物
    家長們很難向孩子去傳達動物滅絕的危機感,如果一味的否定人類那麼可能會對孩子造成恐懼的心理,但是重要的又是需要引發孩子對動物的關係和同感。如何做到這樣?最簡單切實的就是在動物園了,即能夠讓孩子們親身的感受和接觸動物,有能夠達到宣傳和教育的效果。上野動物園現在有353種動物,其中297種都是瀕危動物,佔比84%左右,可以說數量十分的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