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生物醫藥新銳,憑「第五套標準」直上科創板

2020-12-16 騰訊網

5 月 7 日晚間,A 股上市公司天士力(600535)發布公告稱,擬分拆子公司天士力生物至科創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後,天士力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天士力生物的控股權。同時,天士力宣布終止天士力生物的港股上市進程。

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從作用靶點發現到藥物獲批上市的過程極為漫長,需投入巨大的研發和生產成本。天士力生物尚未盈利。據其財務數據顯示,天士力生物 2017 年至 2019 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1.17 億元、2.41 億元、2.19 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 -1.11 億元、-5513.18 萬元、-3.54 億元。

早在科創板開市之初,就有聲音指出,天士力生物符合科創板為未盈利藥企打開上市大門的「第五套標準」,有登陸科創板的可能性。天士力生物此次衝擊科創板,很可能和百澳泰(688177)、澤璟製藥(688266)一樣通過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

那些已經登陸科創板的生物醫藥企業們

澤璟製藥和百奧泰是第一批拿到科創板入場券的未盈利新藥研發企業。此外,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君實生物(HKEX:1877)也已選擇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其中君實生物同時在新三板、港股和科創板上市,科創板已過會但暫未正式掛牌交易。

(來源:生輝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科創板上市第五套規定與 2018 年 4 月 24 日港交所頒布的《上市規則》第 18A 章徵求意見草稿不謀而合,港交所新規頒布後,十餘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相繼赴港上市,掀起了行業的赴港上市熱潮。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港交所 2019 年年報中指出,2018 年順利推出了港股市場 25 年以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制度改革後,港股市場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公司募資中心。科創板也通過對生物醫藥行業的政策傾斜,為新興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退出和融資渠道,或將持續吸引優質的生物醫藥企業。

橫向對比港交所和科創板上市的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的股價走勢,內地赴港上市的企業過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發。有業內人士稱,由於港交所放開 18A 章上市時,生物醫藥這個領域還比較「新」,市場上類似標的比較少,因此受到廣泛關注,股價破發的部分企業主要是發行價過高,後續產品力不足,不能支撐其高估值。此外,港股醫藥股破發的情況也並不鮮見。

科創板在首批上市企業出現百倍市盈率上市股價暴漲之後,熱度也有回落,近百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已有多家曾破發,其中包括主要從事生物醫用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昊海生科(688366);部分生物醫藥企業股價出現衝高回落現象。

無論是港交所還是科創板,從已有上市企業的長期市場表現看,新政剛剛落地時政策紅利會帶動股價上漲,但市場勢必會逐漸回歸理性。這意味著,無論是擬在港股還是科創板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都需要有過硬的研發水平,並具備可持續的發展能力。

為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打開上市大門

科創板上市的第五套標準,即《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五)項規定的上市標準。

2019 年 3 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發文規定:

「發行人申請股票首次發行上市的,應當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上市條件。除本規則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外,發行人申請股票首次發行上市的,應當至少符合下列上市標準中的一項,發行人的招股說明書和保薦人的上市保薦書應當明確說明所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

(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 5000 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1 億元;

(二)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5 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2 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 15%;

(三)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20 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3 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人民幣 1 億元;

(四)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30 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3 億元;

(五)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40 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按照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雖盈利能力暫時不足,但都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主要產品已上市或處於二期或三期臨床階段,且研發管線所布局的市場前景廣闊。

例如,君實生物是腫瘤免疫療法領域的明星企業,主要產品特瑞普利單抗是被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的 4 種國產的 PD-1/PD-L1 注射液中的一種。2020 年 3 月,特瑞普利單抗聯合阿昔替尼用於黏膜黑色素瘤被美國 FDA 授予孤兒藥稱號,是《孤兒藥法案》頒布以來第一個在黏膜黑色素瘤領域被授予 「孤兒藥」 認定的品種。特瑞普利單抗目前已取得二線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適應證,且有 14 項關鍵註冊臨床試驗正在進行,包括多種常見癌症類型,隨著後續更多適應證的獲批,該藥物將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

此外,《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也對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做出了科創屬性方面的規定,並支持和鼓勵相關行業領域中營收等指標未達到但符合某些特定情形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

一、支持和鼓勵科創板定位規定的相關行業領域中,同時符合下列 3 項指標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 5% 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 6000 萬元以上;

(2)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 5 項以上;

(3)最近三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達到 20%,或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 3 億元。

採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二條第五款規定的上市標準申報科創板的企業可不適用上述第(3)項指標中關於 「營業收入」 的規定;軟體行業不適用上述第(2)項指標的要求,研發佔比應在 10% 以上。

二、支持和鼓勵科創板定位規定的相關行業領域中,雖未達到前述指標,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申報科創板上市:

(1)發行人擁有的核心技術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定具有國際領先、引領作用或者對於國家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2)發行人作為主要參與單位或者發行人的核心技術人員作為主要參與人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並將相關技術運用於公司主營業務;

(3)發行人獨立或者牽頭承擔與主營業務和核心技術相關的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項目;

(4)發行人依靠核心技術形成的主要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鼓勵、支持和推動的關鍵設備、關鍵產品、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等,並實現了進口替代;

(5)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 50 項以上。

從 2018 年起,我國就開始了允許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募資的試點工作。2018 年 3 月 30 日,國務院批准通過中國證監會的《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將生物醫藥劃分到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且規定了生物醫藥企業在符合一定的條件後,可以在沒有實現盈利的情況下作為試點企業申請在境內 IPO 上市。《若干意見》對未盈利企業申請 A 股上市制定了以下標準:

試點企業應當是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於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軟體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其中,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市值不低於 2000 億元人民幣;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創新企業(包括紅籌企業和境內註冊企業),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 30 億元人民幣且估值不低於 200 億元人民幣,或者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試點企業具體標準由證監會制定。

科創板上市第五套標準出臺後,上市條件的包容度和適應性得到了大幅提升,相比《若干意見》而言,對未盈利企業上市的標準也做了進一步的明確和規範。

-End-

相關焦點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加速上市 已有7家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前,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是中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上市通道。科創板的第五套上市標準的特點是放棄了營業收入、利潤與現金流的硬性要求,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 上百生物醫藥企業的選擇,科創板上市,事關「危」與「機」的豪賭
    據了解,年內已有109家生物醫藥企業嘗試登陸科創板,佔到480家科創板申報企業的22.71%,生物醫藥企業為何對科創板情有獨鍾?扎堆上市又是為何?科創板成生物醫藥企業上市主通道科創板,去年七月開始運行,被認為是中國資本市場即將來臨的重大裡程碑時刻。
  • 成都生物醫藥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 系西南地區首家
    成都高新區供圖中新網成都4月16日電 (王鵬)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先導」)16日舉行敲鐘儀式,正式宣布登陸科創板。這是西南地區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截至目前,成都先導已擁有超過4000億種化合物的DNA編碼小分子化合物庫,與輝瑞、強生、默沙東、賽諾菲等多家跨國藥物公司及生物技術公司建立了商業合作關係。圖為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 醫用材料「新銳」鍵凱科技即將登陸科創板 彰顯醫藥材料創新價值
    (原標題:醫用材料「新銳」鍵凱科技即將登陸科創板 彰顯醫藥材料創新價值)8月26日,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鍵凱科技,688356.SH)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
  • 艾力斯醫藥闖關科創板,超50%募資用於新藥研發項目
    來源:財華網FinetHK前言:2018年新規落地以來,港股市場一度成為資本的溫床,吸引眾多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敲鐘上市。一年後,新開設的科創板亦建立了更具包容性的發行上市要求,允許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發行上市。
  • 科創板已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燕青)記者查詢獲悉,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納斯達克上市標準的最大特點就是靈活變通,設置了三個難度的市場層級,任何一個層級都給予了企業虧損上市的可能,企業只要在盈利、淨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市值規模、運營時間等指標中有部分指標較為理想,即有機會申請上市,不用做到面面俱到。 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允許生物科技公司到香港上市以後,已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登陸港交所。
  • 科創板,乘風破浪一周年
    從行業來看,上市公司主要集中於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符合科創板定位。其中,金山辦公、中芯國際、滬矽產業、中微公司、瀾起科技等已經邁過千億元市值門檻。
  • 西南首家科創板企業誕生 將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新藥研發中心
    成都先導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進博士認為,科創板上市對先導而言是一個新機遇。但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業必須有新的作為。「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生物醫藥行業,繼續深耕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科創板敲鐘DNA 編碼化合物庫發展迅速藥物發現是新藥研發的早期階段。在導致疾病的生物靶點確定後,新藥研發的首要目標在於高效發現可以調控生物靶點功能的新穎分子。
  • 君實生物登陸科創板 股價大漲200%市值超1400億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吳永久圖片來源:企業供圖7月15日,君實生物(688180,SH)在科創板掛牌上市。這是科創板自去年7月22日開市以來,迎來的第28家生物醫藥企業。此次君實生物首次公開發行A股募集資金淨額為44.97億元,其中計劃12億元用於創新藥物研發,7億元用於公司在上海臨港的產業化項目,8億元用於償貸及補充流動性。君實生物成立於2012年12月,是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此前曾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新三板)掛牌交易。
  • 生物醫藥IPO大PK:科創板集聚效應增強 醫藥中概股加快回A
    資本市場研究專家分析認為,未來,在科創板顯著的產業聚集效應、更優質的公司質地、更有利的估值水平等多重因素吸引下,或將有越來越多的生物醫藥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海外優質醫藥類中概股回A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科創板生物醫藥IPO名列前茅自2019年7月22日開市以來,科創板迅速成為全球範圍內生物醫藥企業IPO數量第二、IPO融資額第三的市場板塊。
  • 康希諾、復宏漢霖、成大生物等近20家藥企「衝刺」科創板,底氣在哪
    【編者按】據統計,2019年至今已有21家醫藥企業登錄科創板,儘管已掛牌藥企有漲有跌,但並不影響後備軍們的熱情。據悉,目前已有成都先導、君實生物、康希諾等14家醫藥企業正式申報科創板IPO。此外,還有成大生物、復宏漢霖等明星藥企紛紛宣告「趕考」科創板,屆時,「A拆A」、「科創板+H」等創新模式也必將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本文發自新浪醫藥,作者為haon;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 兩會資本市場「關鍵詞」:科創板、註冊制、淨化生態等
    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清晰指出,科創板作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新生板塊,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 總市值超3萬億,總募資超2500億,科創板上市公司滿200家
    行業分布排名前五名 數據來源:wind、大象研究院 其中,167家企業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選擇第二套標準上市的企業有6家,第三套標準上市的企業有1家,第四套標準上市的企業有15家,第五套標準上市的企業有7家;採用科創板紅籌股上市標準二和科創板特殊表決權上市標準二的分別有
  • 「嘗鮮」科創板累計投標詢價的A+H藥企復旦張江,要打造全球著名光...
    6月19日,生物醫藥創新企業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688505.SH)正式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當日股價漲幅達313.41%,收報37元,7月9日達近期最高收盤價41.09元,同日港股大漲28.27%收報7.18元,創一年來新高。作為一家老牌港股上市企業,本次成功發行意味著復旦張江實現了「A+H」股雙平臺運作。
  • 推廣費用高昂、股東裙帶關係緊密,特寶生物登陸科創板靠什麼?
    曾因業績問題折戟創業板的特寶生物近日公開招股,將登陸科創板。12月26日,特寶生物正式啟動招股,分別在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四地進行網下路演。特寶生物是一家主要從事重組蛋白質及其長效修飾藥物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已開發完成4 個生物技術產品用於病毒性肝炎、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治療,分別為派格賓、特爾立、 特爾津、特爾康。
  • 復旦張江正式掛牌科創板 三大拳頭產品盈利穩定
    科創板又迎來了一家「A+H」股企業。6月19日,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復旦張江(688505,SH)在科創板正式掛牌。招股書顯示,復旦張江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2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1.51%,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海姆泊芬美國註冊項目、生物醫藥持續研發發展項目以及收購泰州復旦張江少數股權項目。作為老牌港股上市公司,復旦張江自去年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以來便備受矚目,本次成功發行後,復旦張江實現了「A+H」股雙平臺運作。
  • 廈門科創板「第一股」上市啦 首日大漲328.40% 它來自海滄!
    廈門科創板「第一股」  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特寶生物」)  今天上午  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  科創板掛牌上市!  特寶生物上市首日  大漲328.40%!  此次在科創板發行上市  擬募集資金主要用於  蛋白質藥物生產改擴建和研發中心建設、  新藥研發和慢性B型肝炎臨床治癒研究項目  將進一步推動公司研發創新能力  新藥臨床研究進度和產業化過程
  • 科創板築巢引鳳,硬核科技造富神話正在上演
    涼涼檸檬 | 文今天,科創板註定是A股市場最靚的仔,萬眾矚目之下迎來一周年生日。同時,也是大考交卷之時,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首塊試驗田的成果如何呢?這一年裡,科創板落地生根,並逐漸枝繁葉茂。光峰科技的董事長李屹說:「科創板就是為他們這樣專啃科技創新硬骨頭的企業,量身定製的融資平臺。」在這一年內,科創板不斷的「築巢引鳳」,架起資本市場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醫藥環保、半導體等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企業之間的橋梁。
  • 港股生物醫藥投資策略 — 成長股持續跑贏
    ), 亞盛醫藥-B (中生製藥基石投資), 中國抗體-B (CD22單抗), 開拓藥業-B (前列腺癌), 復旦張江 (科創板已上市), 海普瑞 (A股已上市)醫療器械:微創醫療, 先健科技, 康德萊醫械 (心內介入), 康基醫療 (國內最大微創外科MISIA平臺)永勝醫療 (OEM呼吸機), 華檢醫療 (IVD), 復銳醫療科技 (醫美), 瑞麗醫美
  • 通化東寶:參股公司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通化東寶:參股公司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時間:2020年01月16日 16:36:24&nbsp中財網 原標題:通化東寶:關於參股公司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