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材料「新銳」鍵凱科技即將登陸科創板 彰顯醫藥材料創新價值

2021-01-08 證券之星

(原標題:醫用材料「新銳」鍵凱科技即將登陸科創板 彰顯醫藥材料創新價值)

8月26日,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鍵凱科技,688356.SH)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總部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的鍵凱科技,是國內外為數不多能進行高純度和低分散度的醫用藥用聚乙二醇及活性衍生物工業化生產的公司之一,填補了國內長期缺乏規模化生產高質量的醫用藥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空白,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聚乙二醇及其活性衍生物研發、生產、醫藥領域應用等技術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是全球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宣先生表示:本次發行上市,將是鍵凱科技發展歷史上的一次重要跨越,是公司依據未來發展規劃做出的戰略性安排。公司將以上市為契機,確保公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提升公司價值,實現投資者利益最大化。

聚乙二醇細分領域翹楚

醫藥產品關係到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國外的藥物發展經驗看,由於傳統短效藥物的繁瑣用藥頻率,長效化藥物對短效產品的替代或者補充是產業發展趨勢,而聚乙二醇修飾技術被公認為是目前藥物長效化的最好途徑。當前我國聚乙二醇修飾藥物發展尚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以蛋白/多肽類藥物為例,根據廣證恒生報告,預計2028年國內長效化重組蛋白藥物的市場空間將達299-695億元。隨著長效藥物過渡升級,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市場規模也將隨之擴大。

作為行業先驅者,鍵凱科技自 2008 年起即向國內新藥研發企業提供量產的醫用藥用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使得國內聚乙二醇修飾新藥研發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在公司的技術支持下,2014 年長春金賽的聚乙二醇重組人生長激素獲批上市,在臨床上實現了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的進口替代。

公司在聚乙二醇及其相關藥物和器械的生產研發等各環節建立了完整自主的核心技術體系,形成63項境內外發明專利、55項正在申請的發明專利,常規產品包括600餘種。截至2019年12月底,在國內關於聚乙二醇修飾藥物相關的近30家醫藥企業中,其中20家為公司客戶;公司已支持我國境內恆瑞醫藥、江蘇豪森、長春金賽、特寶生物等領軍生物製藥企業6個聚乙二醇修飾藥物中4個的研發和生產;同時公司也為國際醫藥企業提供原材料,在醫用藥用聚乙二醇領域擁有絕對優勢。

完備產業鏈 構築堅實護城河

相對國內可比公司,鍵凱科技進入領域早、產品品種多,能夠自主工業化生產高純度醫用藥用聚乙二醇原料,具有較為豐富完備的產業鏈優勢,下遊客戶進入聚乙二醇修飾藥物領域會優先與公司接觸並開展業務。由於醫藥企業對原料要求嚴格,在質量、註冊、臨床等方面的壁壘使得製藥公司傾向於選擇穩定的供應商長期合作,因此,在聚乙二醇領域,鍵凱科技具備獨有的品牌優勢、醫藥原料壁壘與客戶粘性優勢。

公司客戶數量廣泛且覆蓋聚乙二醇全產業鏈條,在原材料銷售利潤外,公司積極向下遊拓展,正自主開發多項全球創新的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及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其中抗腫瘤 1 類新藥聚乙二醇伊立替康已進入一期臨床試驗,鎮痛藥物 JK1214R、長效化免疫抑制藥物 JK1208R 等 1 類新藥正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

公司依據技術服務對下遊合作商產品收取分成,多元化盈利,以降低醫藥公司的經營風險。隨著技術水平和客戶規模的逐漸提升,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也實現了高速增長:2017年到2019年末,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709.01萬元、10126.89萬元和13431.96萬元,年複合增長率32%,同期淨利潤分別實現2117.20萬元、3626.97萬元和6154.37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70.49%。根據最新公告,公司預計2020年1-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71.00萬至5049.00萬,同比變動11.32%至22.97%,保持了穩健健康的成長態勢。

對此,中信建投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鍵凱科技在聚乙二醇領域積累了大量穩定客戶,在積極自主研發向下遊產業拓展同時,通過「許可費+裡程碑收入+收益分成」方式實現多元化盈利。隨著未來國內藥物短效向升級轉型、上下遊一體化發展,公司規模和業績有望進一步提升。  

聚乙二醇醫藥應用創新技術以材料創新引領生物醫藥創新,對我國醫藥健康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憑藉近20年的技術積累和業務拓展,鍵凱科技將以此次上市為契機,迎來發展新篇章。

相關焦點

  • 鍵凱科技:「小」分子闖出「大」市場,潛心醫藥創新的本土新銳
    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356.SH,下稱「鍵凱科技」或「公司」)成立於2001年,專注於醫用藥用聚乙二醇(PEG)及其活性衍生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從成立至今,公司圍繞醫用藥用聚乙二醇及其活性衍生物合成及應用的核心技術,由聚乙二醇活性衍生物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向下遊延伸拓展, 提供醫藥創新應用技術服務,並進一步自主開發創新的聚乙二醇修飾藥物及第三類醫療器械,從材料創新著手開拓生物醫藥創新,充分挖掘核心技術的商業價值。
  • 進擊的生物醫藥新銳,憑「第五套標準」直上科創板
    早在科創板開市之初,就有聲音指出,天士力生物符合科創板為未盈利藥企打開上市大門的「第五套標準」,有登陸科創板的可能性。天士力生物此次衝擊科創板,很可能和百澳泰(688177)、澤璟製藥(688266)一樣通過第五套標準申報上市。
  • 鍵凱科技科創板上市:市值60億 董事長趙宣夫婦為美國籍
    雷帝網 雷建平 8月30日報導北京鍵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88356,簡稱:「鍵凱科技」)日前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41.18元,發行1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6.18億元。鍵凱科技當前股價為99.9元,市值為59.94億元。
  • 金融科技巨頭搶灘科創板 專家稱是明智的選擇
    在業界看來,這顯示出科創板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實踐,在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的集聚引領效應正不斷增強。  北京證監局公示的信息顯示,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五礦證券及華菁證券分別與京東數科籤署了股票發行上市輔導協議,京東數科擬在科創板上市;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宣布,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 上百生物醫藥企業的選擇,科創板上市,事關「危」與「機」的豪賭
    年關將至,生物醫藥企業組團「搶灘殺入」科創板。近期,南模生物、珈創生物、邁威生物、丹娜生物、賽倫生物等一眾生物醫藥類企業申報科創板IPO,涉及創新藥研發、創新藥服務、獨創獨有藥品、體外診斷產品等眾多細分行業。
  • 科創板築巢引鳳,硬核科技造富神話正在上演
    光峰科技的董事長李屹說:「科創板就是為他們這樣專啃科技創新硬骨頭的企業,量身定製的融資平臺。」在這一年內,科創板不斷的「築巢引鳳」,架起資本市場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醫藥環保、半導體等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企業之間的橋梁。
  • 鍵凱科技(688356.SH)擬使用部分募集資金向天津鍵凱及遼寧鍵凱各...
    格隆匯12月10日丨鍵凱科技(688356.SH)公布,公司於2020年12月10日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和第二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使用部分募集資金向全資子公司天津鍵凱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實施募投項目的議案》與《關於使用部分募集資金向全資子公司遼寧鍵凱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實施募投項目的議案
  • 成都生物醫藥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 系西南地區首家
    成都高新區供圖中新網成都4月16日電 (王鵬)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先導」)16日舉行敲鐘儀式,正式宣布登陸科創板。這是西南地區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成都高新區供圖據悉,此次登陸科創板,成都先導擬將募集資金用於新分子設計、構建與應用平臺建設項目和新藥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該公司將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設新藥研發中心,建設一處高標準的新藥研發場地以增加新藥研發實力。成都先導董事長兼總經理李進認為,科創板上市對企業而言是一個新機遇,但也提出了新要求。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加速上市 已有7家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前,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是中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上市通道。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引入18A章,允許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以來,已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登陸港交所。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目前港交所規定,生物科技企業不需要盈利和業務記錄,只要有一批藥物通過一期臨床、不反對進入二期臨床、上市時的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等條件就可以申請上市。
  • 凱因科技:專注病毒性疾病創新藥研發的國內行業領軍企業
    來源:時代周報文/錢濤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因科技」或「公司」)是一家以生物技術為平臺,專注於病毒性疾病領域,致力於提供治療解決方案的生物醫藥公司。5月27日,上交所受理凱因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擬募集資金10.919億元,用於新藥研發、營銷網絡擴建、補充流動資金等。
  • 華發旗下英飛尼迪資本投資企業蘭劍智能登陸科創板
    12月2日,由華發旗下英飛尼迪資本投資的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科創板上市,成為華發集團收穫的又一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被投企業。公司集自動化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系統集成為一體,為客戶提供倉儲、分揀、配送等物流環節的全方位支持,實現客戶物流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及智能化,現擁有37項發明專利、79項實用新型專利,41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被工信部評定為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單位,產品應用於醫藥、菸草、電力、軍工等行業,主要客戶為全球範圍內具有眾多生產配送中心的大型企業,如中國菸草、美國寶潔、唯品會、京東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 科創板,乘風破浪一周年
    從行業來看,上市公司主要集中於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符合科創板定位。其中,金山辦公、中芯國際、滬矽產業、中微公司、瀾起科技等已經邁過千億元市值門檻。
  • 廈門科創板「第一股」上市啦 首日大漲328.40% 它來自海滄!
    廈門科創板「第一股」  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特寶生物」)  今天上午  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  科創板掛牌上市!  特寶生物上市首日  大漲328.40%!  此次在科創板發行上市  擬募集資金主要用於  蛋白質藥物生產改擴建和研發中心建設、  新藥研發和慢性B型肝炎臨床治癒研究項目  將進一步推動公司研發創新能力  新藥臨床研究進度和產業化過程
  • 8月26日新股提示:海目星、華峰鋁業申購 鍵凱科技上市 奧來德中籤...
    鍵凱科技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奧來德中籤號出爐,投資者可繳款。固德威、瑞鵠模具、天禾股份、萬勝智能公布中籤率。【新股提示】申購:海目星 華峰鋁業上市:鍵凱科技中籤號:奧來德中籤率:固德威 瑞鵠模具 天禾股份 萬勝智能繳款:奧來德【申購
  • 科創板已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燕青)記者查詢獲悉,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允許生物科技公司到香港上市以後,已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登陸港交所。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港交所目前規定,生物科技企業不需要盈利和業務記錄,只要有一批藥物通過一期臨床、不反對進入二期臨床、上市時的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等條件就可以申請上市。
  • 創市紀|斯瑞新材料董秘:科創板如燈塔促進中國材料行業創新
    站在這個時間節點,澎湃新聞推出《創市紀: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特別報導》,邀請國內一流高新園區負責人,有意衝刺科創板的科創企業負責人,回顧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一年來的得失,展望新起點上,科創板的改革前景。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聞記者對陝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徐潤升的專訪。
  • 新華財經·讀財報|研發驅動創新 科創50指數成份股表現優異
    科創50指數:研發驅動創新 成份股表現優異截至2020年9月17日,科創板已上市企業數量達到174家,市值超過百億元的有73家,佔比達到41.95%。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科創板中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和醫藥生物行業的個股佔比達到75.29%。
  • 凱因科技:生物醫藥領軍者闖關科創板
    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凱因科技」或「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IPO申請於明天(9月24日)上會審核,本次上市擬募集資金10.919億元,用於新藥研發、營銷網絡擴建、補充流動資金等。東方財經網了解到,凱因科技成立於2008年,註冊資本1.27億元,位於素有「藥谷」之稱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凱因科技以生物技術為平臺,專注病毒性疾病領域,致力於成為提供治療解決方案的生物醫藥公司。公司入選中關村高端領軍企業、中關村新銳企業百強、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工程)—創新引領企業。
  • 醫藥、軍工,各個熱門板塊的新股都有!
    其中,11隻為創業板註冊制下新股,3隻為科創板新股,4隻為上交所主板新股。從行業分布來看,下周有5隻新股來自醫藥生物板塊,3隻來自化工板塊,2隻來自電子板塊,另有一隻軍工板塊新股——派克新材。此外,「氫能汽車第一股」億華通將於明日(周一)上市。
  • 廣大特材登陸科創板 上市首日捐贈百餘萬馳援抗疫
    對於技術創新的重視,使得廣大特材截至2019年6月底已經累計計獲得發明專利19項,並1次獲評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範項目,1項產品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2次承擔江蘇省科技支撐項目,1次獲批江蘇省高新技術標準化試點項目,多項產品獲得高新技術產品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