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自古為禮儀之邦,舉止行為無不以尚禮為貴,飲茶便是中華文化中一種蘊禮求道的生活儀式。
禮者,使人明長序識進退,文明其事,令人賞心悅目,行矩之間溫文爾雅,端莊得體。
茶之禮,行雲流水,霧隱白泉,在追求味的同時,更是對精神的一種洗滌,給予靈魂美之感悟。
茶道,以茶為媒,美心修德,和美清寂。道心者,蘊茶於道,表之以禮。使飲茶得以從容優雅,由內到外,技藝與精神相合,人與自然和而為一。
茶貴禮,其襯於人內在的道德修養;茶尊道,是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崇敬;茶重情,為暢聊三五知己,樂享人倫融洽的法寶;茶主和,是人感悟自然,和諧一體的最佳體現。
九賓之儀,是古代最為隆重的外交禮節,它原是周朝天子專門用來接待天下諸侯的重典。
周天子按其親疏,分別賜給各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諸侯國內的官職又分為三等:卿、大夫、士,諸侯國國君則自稱為「孤」。
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來稱為「九儀」或稱「九賓」。周天子朝會「九賓」時所用的禮節,就叫「九賓之禮」。
「九賓之禮」十分隆重:先是從殿內向外依次排列。九位禮儀官員,迎接賓客時則高聲呼喚,上下相傳,聲勢威嚴。浩浩國威,不言自明。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為致敬中國這一古禮,以茶禮來尊道貴德,茶席為幕,簡而用之,九賓禮韻,禮逢天下。
盛以九盞不同茶杯,以盞喻人,以茶施禮,禮待席間最尊貴的賓客。
杯流香茗,茶霧氤氳間,仿回大周王朝,天子迎來,諸侯列作齊恭,大夫鞠身相應,賓客虛左以待,庶民稽首高呼,禮運昌盛,鬱郁文哉!九杯之盞,大有敬天地之大勢。楞頂禮之首,致以席中賓客最崇高敬意。
九杯套裝,各間禮蘊不同。仿似人有各個方面,似超脫,似世俗,似喜樂,似沉思,飲茶之態,如品世間百味,飲茶之情,經已悲喜交集。
如今九賓之禮,已不為天子而設,而是在這九盞茶中,九盞杯間,品其匆匆人生,白駒過隙,品其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是致敬自己,是與友同攜共勉,與愛白首舉案。毋不敬,儼若思 ,安定辭。
真正的禮是安於內心,敬仰生命。用最高的禮儀謹勉自己,享有九賓套裝,茶執九賓之禮,誠於中而形於外,世人皆值得被禮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