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相隔60萬年相遇龍骨山

2021-01-12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大約60萬年前,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的龍骨山上,氣溫要比現在高一點兒,但很溫和。

這是一個適宜生物生存的時代,空氣溼潤、水草豐茂,大片的闊葉林和針葉林相互交錯,草原植被覆蓋大地,長達兩米的鬣狗和劍齒虎若隱若現地出沒在叢林裡,野豬、犀牛、梅花鹿成群結隊地悠遊嬉戲,一種雙角寬度可達4米的「腫骨大角鹿」,是這裡獨有的生靈,寬大的角給它帶來了獨特的魅力,但也帶來了致命的殺機——因為行動不便,而成了獵食者的獵物,包括「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獵鹿場景還原。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北京猿人,改寫人類史的發現

中國人究竟起源於何處?從猿到人,又是何時完成轉變的?

早在晚清時期,兩種外來起源說受到中國學界的重視,一種是古巴比倫說,認為中國人起源於古巴比倫;另一種是帕米爾—崑崙山說,認為中國人起源於崑崙山,梁啓超即相信此說。一直到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發現,這兩種說法才逐漸衰落。

1921年8月,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和美國古生物學家葛利普、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在周口店考察時,發現「北京猿人」遺址。

1926年,師丹斯基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維曼教授的實驗室,在整理1921年至1923年在周口店發掘的化石標本時,發現了兩顆人牙,這一消息震動了整個學術界。

1927年3月,中國地質調查所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開始對周口店遺址進行大規模的發掘。這一年,採集化石約五百箱,10月16日,又發現了一顆人牙化石。

周口店遺址早期發掘中發現3顆古人類牙齒化石(模型)。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更大規模的開掘開始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這個距離北京市區50公裡的小山上,在數十萬年前,可能生存著一支古老的「人類」群落。

1929年,中國學者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發掘,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他像抱著一個嬰兒一樣的抱著頭蓋骨回到辦公室,發出了一封電報,「頃得一頭骨,極完整,頗似人」。

這標誌著「北京猿人」正式被確認。在2014年新蓋的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裡,保存著一張裴文中抱著頭蓋骨化石的照片,照片只照了裴文中的下半張臉,博物館的解說人員告訴記者,「當時拍照的是裴文中的學生,可能太激動了,只關注頭蓋骨化石了,沒注意裴文中的上半張臉沒在鏡頭裡。」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裡展示裴文中抱著頭蓋骨化石的照片。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此後,隨著考古發現越來越豐富,漸漸描繪出了一個完整的北京猿人生存景象:他們群居,通常幾十個人組成原始群落,會用火,開始吃熟食,使用自製的石器狩獵,腫骨大角鹿即是他們的獵物之一。

「北京人」的獵物,被砍掉角的腫骨大角鹿頭骨。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猿人和智人有何關係?

北京猿人的發現,改寫了中國人起源的歷史。

20世紀40年代,德籍猶太科學家魏敦瑞在研究了北京猿人化石後得出結論:「北京猿人」是現代人的祖先。魏敦瑞發現,北京猿人不少形態特徵與現代黃種人一致,如顏面較平,鼻梁比較扁塌,上門牙向口腔內的一面兩側邊緣較厚,當中凹下,形成鏟形門牙。

不過,也一直都有人持反對意見,一種觀點認為,北京猿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走向滅絕的旁支。

尤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科學家們通過基因技術檢測發現,北京猿人可能和現代人沒有太大的關係。

1987年,當時3位美國遺傳學家基於基因技術,對各地現生人群的線粒體DNA進行分析後,提出「非洲起源說」,認為所有的現代人,都起源於非洲的晚期智人。隨後,這一說法迅速傳播開來,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本世紀以來,國內分子生物學發展迅速,國內的學者也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並開始出現觀點的分化,有學者支持非洲起源說,認為北京猿人為代表的古代直立人已經滅絕。也有學者認為,考古證據顯示,中國確實存在「由直立人到現代人的連續演化過程」。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中展示的直立人、能人和猿人模型。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周口店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被稱為「北京猿人」,而現代人則是「智人」演化而來。猿人和智人,到底是兩種不同的進化路徑,還是同一路徑上的不同階段?

其實,持單地起源說(即非洲起源說)與多地起源說的學者們,所使用的方法並不相同。單地起源說來自於基因技術的支撐,而持多地起源說的學者,則以考古化石為依據。

不過,因為學術觀點的分化,「北京猿人是中國人直系祖先」的觀點逐漸受到質疑,在今天,歷史教科書裡的表述也改為「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之一」。

山頂洞。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山頂洞人,六十萬年後的相遇

走進北京周口店遺址,首先遇到的就是龍骨山一號發掘點——猿人洞,也就是北京猿人的發現地點。

猿人洞是一個天然洞穴,漫長的時間裡,北京猿人的遺骨、遺物、遺蹟和洞頂塌落的石塊、洞外流入的泥沙,在洞內一層又一層地填充起來,形成了一個東西長140米,南北最寬40米,厚40餘米的堆積層。

考古證據顯示,北京猿人在猿人洞裡生活了40多萬年,一直到20萬年前才消失無蹤,他們去了哪兒?是滅絕了,是遷徙了?還是進化成為更接近現代人的人種?

其實,周口店的考古工作一直沒有中斷。早在1930年,裴文中主持的考古團隊,就在清理龍骨山表土時,發現了「山頂洞」,但當時沒有發掘。

山頂洞位於龍骨山山頂,就是猿人洞的上方,是一個天然的鐘乳洞,1933年-1934年,裴文中帶領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的考古團隊,在這裡發掘出了7個人體的人骨,年齡範圍自新生兒至老年。其中三個頭骨保存良好。測定結果表明,山頂洞文化年代應介於距今大約2.7萬年至3.4萬年之間。

「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模型。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和山下猿人洞的猿人不同,山頂洞人是「晚期智人」,無限接近現代人,而晚期智人,一直被認為是現代人的祖先。

那麼,兩者之間又有何關係?山頂洞人到底是「單地起源說」中從非洲遷徙而來的?還是「多地起源說」中,本土直立猿人進化而來?迄今為止,仍舊眾說紛紜。

其實,針對龍骨山的發掘一直沒有停止,1973年2月,科研人員在龍骨山發現了一個以前從未發現的洞穴,這個洞穴被命名為「新洞遺址」,遺址中發現了1枚「新洞人」牙齒,當時的科研人員認為「新洞人」生活在距今13萬年左右的時間裡。2003年,在周口店遺址附近的「田園洞」,又發現了一批距今約4萬年的晚期智人化石,他們和山頂洞人幾乎處在同一時代。

由此,一個從北京猿人到新洞人,到田園洞人,再到山頂洞人的進化鏈條逐漸成型。但很快,新洞人的說法就被否定,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學者曾公開表示,「新洞中並沒有發現人類活動的痕跡,新洞人的說法不確切」。

所以,從北京猿人到山頂洞人,60萬年前後,他們不約而同地出現在龍骨山,究竟有何原因?從北京猿人消失到山頂洞人出現的10多萬年間,發生了什麼?仍舊不得而知。

「北京人」第一顆頭蓋骨化石發現處。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北京猿人是食人族嗎?

1927年,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被發現之後,越來越多的北京猿人遺骨被發現。此後8年,考古學家們共找到了5顆頭骨和14片散碎的肢體骨骼殘片。當時參與發掘的德籍猶太科學家魏敦瑞認為,發現的頭骨和肢體骨骼數量嚴重不平衡,他以歐洲尼安德特人被猜測為食人族為由,猜測北京猿人可能也是食人族。

一直到今天,「北京猿人」是食人族的爭議一直未絕。有不少學者贊同這一觀點,尤其是考古發現,在20萬年前左右,冰河期的寒冷加劇。有學者認為,在食物短缺、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古代猿人出現食人現象,並不稀奇。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頭蓋骨也有可能和某種原始的祭祀、崇拜現象有關,但這一說法目前尚無證據。

「北京人」頭蓋骨模型。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在周口店博物館,陳列著兩個木製的箱子,這兩個箱子,就是當年盛放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的箱子。但實際上,北京猿人化石,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消失無蹤。

資料記載,北京猿人頭蓋骨發掘出來後,一直存放在協和醫院,抗戰期間,因擔心頭蓋骨受到戰爭波及,當時身在重慶的中央地質調查所副所長尹贊勳致信給中央地質調查所技術研究員裴文中,述說險惡形勢和對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保存的擔憂,並提出託美國友人運往美國暫存。

隨後,經過數個月的協調,最終決定將頭蓋骨化石轉往美國暫存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周口店博物館,記者看到了這一事件的檔案資料記載:「頭蓋骨」轉移行動按計劃開始,由美國海軍陸戰隊護衛,乘北平到秦皇島的專列到達秦皇島港,在那裡登船,船名「哈德遜總統號」,預定12月8日抵秦皇島。8日上午,列車抵達秦皇島。此時,日本對珍珠港的空襲已經開始,隨即,駐在秦皇島山海關一帶的日軍突然行動襲擊美軍,美海軍陸戰隊的列車和軍事人員成為日軍的俘虜,包括「北京猿人」在內的物資和行李從此不見蹤影。

至今,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去向仍舊成謎。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周口店的今天,科技與歷史的碰撞

在龍骨山下,遠遠就看到山上的一片綠色的頂棚,這是剛剛完工不久的猿人洞保護棚。

在漫長的歷史中,周口店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山底的猿人洞和山頂的山頂洞,洞穴頂部都早已坍塌。

上世紀初進行大規模發掘之後,猿人洞和山頂洞都直接暴露在大自然之中,尤其是為了表現考古年代的標準剖面更是如此,長時間經受著雨雪風霜的侵蝕。此前有一年經歷暴雨,周口店地區降雨344.5毫米,雨水直接衝入遺址,對遺址中已經清理出來的堆積剖面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類似的損害事件還有。

猿人洞保護罩。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2015年,經國家文物局和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批准,猿人洞保護罩工程正式開始施工。

保護罩由825個玻璃鋼材質的葉片組成,共3487平方米。這些葉片像穿山甲片一樣,隨著斜坡原有的地勢起伏,僅僅高出山坡原有地面2米,既能保護猿人洞不受風雨侵蝕,也將人工造物對原本地形結構的改變降到最小。保護罩上爬滿了爬山虎,把保護罩變成一片綠色的頂蓋,和山體融為一體。

遊客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裡參觀。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現代高科技和歷史考古的結合,不僅僅只有保護罩一項。在周口店博物館裡,有不少科技互動的項目,博物館中有VR 展示,也有互動遊戲,比如一個和「北京猿人」比身高的項目,可以讓參觀的孩子們和北京猿人比比身高。因為北京猿人平均身高不到1.6米,所以很多孩子其實比北京猿人更高。此外還有模擬發掘、鑽木取火等科技互動項目。

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中的猿人洞裡,以洞壁為屏幕的雷射投影,將「北京猿人」的生活場景還原了出來。而在科技體驗館裡,遊客則可以通過小遊戲體驗北京猿人狩獵、採集的生活。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影 王巍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立軍

相關焦點

  • 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有什麼不同?
    之前我們對原始人進行了研究,目前在我國境內共發現四類原始人:一是元謀人;二是藍田人;三是北京人;四是山頂洞人。那麼,這四類原始人是如何進化的呢?他們之間又存在哪些不同之處呢?一、時間不同1、元謀人距今170萬年。2、藍田人距今80萬年。
  • 古代猿人是怎麼進化成現代人的哪?猿人為什麼那麼聰明呢!
    猿人被認為是人類的直接祖先,具有人和猿的兩重生理構造特徵,大約生存於距今200萬年到三四十萬年前。猿人頭骨低平,眉脊骨突出,牙齒較大,具有猿和人的中間性質。他們已經能製造石器,是最早能製造工具的人。猿人可分為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簡易經》裡最早記載:"猿人也,猿猴也,一祖二別也。同是靈物,我別靈而有慧進化也,他別靈而無慧守宗也。"
  • 北京猿人是猿和人的過渡物種嗎?猿人和直立人有什麼關係?
    最早使用「猿人」這個稱呼的是德國的博物學家和進化論學者海克爾,19世紀末期,他在研究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的時候,提出了一種人類演化之路的假想,他認為人類經歷了猿-猿人-尼安德特人-現代人的連續演化過程,猿人和尼人(尼安德特人)一樣,都是某個演化時期的早期人類,其中猿人最為特殊,因為它是猿到人的關鍵。
  • 70萬年前的呼喚——北京人遺址博物館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這裡是「北京人」的起源地。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迄今為止,考古學家們已發掘出來自40多具屍體的頭蓋骨、下頜骨、牙齒等化石和豐富的石器、骨器、角器與用火遺蹟。證實這裡曾依次生活著距今70—20萬年前的「北京人」、20—10萬年前的早期智人、4.2—3.85萬年前的田園洞人和3-1萬年前的山頂洞人。
  • 駭人傷痕揭示的可怕歷史:北京猿人遭入侵,淪為食物還被滅絕
    乍一聽這話可能有點扯,況且咱們扳著手指頭數一數:北京有周口店猿人,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北京人」;浙江那邊有河姆渡猿人,陝西有半坡猿人,這些文明哪一個不是史料確鑿證據充分,中國人為啥不能認中國猿人作為先祖?其實,專家之所以這樣考慮,其實是基於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客觀事實。
  •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直立人人類是從猿人開始轉變的,而猿人就是「直立人」,是從猿類到人類過渡的階段。科學家現在普遍認為,直立人是現代人的祖先,直立人大概最早在180萬~300萬年前廣泛生活在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區。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在周口店出土的「北京人」就是屬於直立人。
  • 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別傻了!
    但是北京猿人生活那個時代,如果和我們中國歷史相比的話,就相當於我們中華歷史,從開始到今天不停輪迴,輪迴一百四十次,這相當於北京猿人和我們今天在時間上的距離。和現代人相比,北京猿人的眉嵴粗壯,嘴部前伸,沒有前額和下巴,長得像猿,所以被稱為猿人。
  • 秘閣文化便利店:山頂洞人冬天生火取暖,我們的冬天又在做些什麼
    1930年,人們發現了距今一萬八千年前、居住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頂的原始人類——山頂洞人。他們居住在山洞裡,過著群居生活,他們的體貌特徵與現代人基本一樣,他們使用的工具雖比較粗糙,但已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能製造有孔的器物。
  • 我們中國人的祖先不是北京猿人?真正的祖先做了很多恐怖的事
    大約6萬年~7萬年的時候,非洲智人穿越紅海,向著亞洲大陸擴張。而智人顯著的特徵是眉嵴發達,前額較傾斜,枕部突出,鼻部寬扁,頜部前突。身體結構已經非常接近現代人類,更主要的一個特徵是他們的腦容量很大(1300毫升)。
  • 什麼是「晚期猿人」和「晚期智人」,兩者有何不同之處?
    人類進化史:從「晚期猿人」到「晚期智人」,進化的不僅是智力現在人類進化史都普遍認同從猿人進化而來。但猿人的進化過程中,考古專家也把猿人分為「晚期猿人」和「晚期智人」,這兩者又是什麼樣的區別呢?直立人的身高大約在1.6米左右,其下肢與我們現在人已經十分接近。這些「晚期猿人」主要分布於亞洲、非洲和歐洲,比較典型如我國藍田人、北京人,以及肯亞的東非人、印尼的爪哇人,德國的海德堡人。關於爪哇人的化石,是指出土 1890年的化石,其中頭蓋骨還有左則一根完整的肋骨及齒骨。
  • 北京人之家,首都西南門戶,北京房山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房山歷史悠久,素來有「北京人之家」「北京城之源」等美譽,舉世聞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境內生態環境優越,有十渡、石花洞、坡峰嶺等風景名勝區。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北京房山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中國人不是山頂洞人、元謀人的後裔,他們早就滅絕了!我們是智人
    有些國人認為,我們中國人一定是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或者北京人的後裔!實際上根本就不是!我們在歷史書上學到的這三個人種,早就已經滅絕了!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種,那就是智人。智人是同一個祖先繁衍下來的。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只是膚色是上的差異,在不同的環境待久了的一種自我適應。為什麼我們不可能是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的後裔?因為有生殖隔離!我們的基因裡面,沒有山頂洞人或者元謀人的任何基因信息!如果沒有生殖隔離,那麼,人可以和猴子、猩猩結合,生出來的是什麼?
  • 十堰歷史文化|「鄖縣人」震驚中外 改變「人類起源說」
    十堰發掘4處古人類遺蹟,全世界罕見梅鋪猿人洞,又名龍骨洞,位於鄖陽區東北60公裡的梅鋪鎮杜家溝。洞穴的東西南三面崗巒起伏,北面有滔河蜿蜒東流,注入漢江支流丹江。梅鋪猿人洞形成于震旦系(距今五億七千萬年至十二億年)的石灰巖中,是一個較大的水平溶洞。
  • 人究竟從哪裡來?
    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及頭部復原像「北京人」屬早期直立人學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他們前額很低>在我們感慨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的同時一個新的疑問產生了人類什麼時候學會了人工取火1930年考古學家發現了山頂洞人文化遺址距今1.8萬-2萬年
  • 魔獸探索系列:「尋找巨型龍骨」這條龍有多大?半座山這麼大
    庫爾提拉斯龍骨(上圖黃圈為龍骨所在地)我們先來到庫爾提拉斯龍骨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在斯託頌谷地和提拉加德海峽群山之中,上圖周卓已經已經用黃圈給大家標記出來了,這裡周卓當初說過一次,也是周卓第一次在新地圖發現的龍骨,來到這裡的方式也很簡單,只需要DH慢慢爬上來就可以!
  • 久遠的記憶:北京猿人怎樣令文明之火,在歷史的穹頂下熠熠生輝?
    ,正準備收工之際,突然,在洞底秉燭發覺的一名考古工作者興高採烈地大叫起來「頭蓋骨」,從此,震驚世界的「北京猿人」(又稱「北京人」或「北京直立人」)的模樣終於得見天日。所以,就此推斷,北京猿人的腦容量並不是很大,平均腦容量大致為1088毫升,介於黑猩猩和現代人之間。他們頭部扁平,而眉脊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