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執政後外交上的左膀右臂

2020-12-12 深度環球

在11月23日公布的首批國安團隊人選名單中,美國當選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兩位和他共事多年的親密顧問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沙利文(Jake Sullivan)分別擔任國務卿和國安顧問。拜登能如此迅速地確定這兩個職位,說明他的選擇不會引發爭議,其中布林肯的提名審核在參議院也不會受到阻礙。這和川普(Donald Trump)重用軍人和政治素人的做法不同,明顯是要和過去四年的「孤立主義」劃清界限。

歐巴馬(Barack Obama)2009年執政時,挑選黨內初選對手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擔任國務卿,挑選和他不熟的軍人瓊斯(James L. Jones)任國安顧問,甚至為了彌合黨內外分歧,留任了共和黨籍的防長蓋茨(Robert Gates)。結果這樣一個「政敵團隊」由於希拉蕊的強勢,無法在外交及國安議題上高效做出決策,瓊斯和蓋茨一年後相繼辭職。

此次拜登將關鍵的兩大國安職位給予了自己的親信,意味著未來他們三人將把控美國外交的大方向。

▲拜登提名布林肯擔任國務卿預示著美國外交將回歸傳統與理性

相比較而言,布林肯代表傳統,保持政策延續性;沙利文則更注重與時俱進,推動革新。這種互補能夠彼此促進,讓拜登做出更好的決策,避免外交成為歐巴馬時期的翻版。

比如,就臺海局勢而言,布林肯主張回到過去民主和共和兩黨所保持的平衡,即穩定住兩岸關係,這對北京和臺北都有利。在南海問題上,布林肯大致也是延續歐巴馬時期的政策,主張地區所有國家遵守規則,避免單邊改變局勢。

沙利文則注重利用新的「工具」來推動外交政策議程,對美國盟邦體系進行一個「改革」,並讓世衛組織等國際組織架構「現代化」,以更好地應對新時期需要。拜登說,沙利文代表了新的思維方式。

比如,沙利文主張採取新的思維方式和中國打交道。在他眼裡,川普政府打關稅貿易戰、封殺中國科技企業、單方面升級對華博弈,都是「自廢武功」的行為。包括之前歐巴馬時期對中國的「圍堵政策」(containment policy),沙利文認為也是一種讓美國「自食其果」(self-defeating)的政策。

▲沙利文將在拜登國安團隊中更多地扮演革新的角色

布林肯和沙利文彼此共事多年,在美國國安事務上有著共同的價值理念和政策取向,都認定「美國優先」的原則只會讓美國陷入孤立。未來國安及外交決策,二人算是拜登的左膀右臂。但為了避免新一屆政府成為歐巴馬的「第三個任期」,兩人輔助的美國外交政策既有繼承和延續,也會有革新與調整。

相關焦點

  • 楊永明:拜登左膀右臂到位,「美國隊長」回來了
    被拜登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的沙利文和如果通過參議院表決都可以就任國務卿的布林肯,他們都是拜登的夥伴,也是忠誠的民主黨人。拜登的左膀右臂已經到位,外界都在關注美國接下來的行動。拜登的左膀右臂在過去川普執政的4年中,不斷地「退群」,讓美國的盟友們,讓世界感到「美國隊長」不見了。
  • 【iGCU報告】孫冰巖:拜登的外交政策團隊與對華政策認知
    川普上臺中美關係開始走低後,坎貝爾在2019年《外交》期刊上發表關於中美關係的文章,承認對華接觸政策已經失敗,主張競爭性的政策應更多地被賦予到對華關係中。在其發表在《外交》期刊的文章中,拉特納認為美國對華接觸政策已經徹底失敗,但認為中美不應脫鉤而應「再調整」(recalibrate),美國的脫鉤政策實際上是孤立自己,美國在經濟上要防止軍民兩用技術流入中國軍方手中,建議拜登政府對在美中概股動手,要求中概股企業如無法向美國證監會提交審計底稿就退市,美國應儘快設計在數字貨幣領域與中國進行競爭的計劃;丹尼爾·貝奈姆和布萊恩·麥基隆在勝選後負責拜登過度政府外交成員的遴選
  • 拜登核心外交幕僚:臺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利益 鼓勵兩岸...
    拜登核心外交幕僚:臺灣關係法符合美國利益 鼓勵兩岸開放和平對話 文/editor2020-12-17 11:04:21來源:FX168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獲得美國選舉人團認證後,其高級顧問坎貝爾(Kurt Campbell)指美國必須鼓勵兩岸和平對話,強調這符合各方戰略利益,美國維持確保臺海和平穩定的信譽與承諾至關重要。
  • 馬上就是白宮主人了,重要關頭,拜登摘下假面具?突然點到歐巴馬
    拜登也於日前公布了新一批內閣班底,其中大部分都是外交官員。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公布名單上,所任用官員大部分都是在歐巴馬執政時期擔任重要職位的人,也有部分媒體直接表示拜登政府接下來4年執政相當於歐巴馬第3任期。突然點到歐巴馬據澎湃新聞報導,關於這個說法,拜登顯然也是急眼了。
  • 拜登終於等到這一天:翻不了的盤 快組完的隊
    12月8日是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認證程序上一個重要節點,各州基本對各自計票結果「蓋棺定論」,翻不了盤,只待「官宣」。經過這一年甚囂塵上,種種亂象在選戰放大鏡下凸顯,令美國民眾疲憊。近來,除了川普陣營對選舉結果發起法律挑戰吸引一些眼球,美國最受關注的政治新聞當屬拜登執政團隊人選和對防疫等重要政策表態。
  • 拜登直言:美國要領導世界
    近日,拜登在威爾明頓皇后劇院進行公開演講,並公布了未來執政團隊的名單,並表示將帶領團隊重新樹立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和川普的「任人唯親」不同,拜登提名的候選人從簡歷上看都非常具有「美國特徵」,基本都是常青藤盟校畢業的,且具有豐富的工作履歷。
  • 中美競合|當拜登面對「川普主義」
    我們面臨的世界與歐巴馬-拜登政府時期面臨的世界完全不同」,「川普總統已經改變了格局」。的確,在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上,即將入主白宮的拜登面臨如何處理「歐巴馬遺產」和「川普遺產」的難題。作為「政治素人」和「反建制派」,川普上臺後以「美國優先」作為施政總路線,展現出強有力的「破局者」姿態。在政治領域,川普以「反建制派」自居,執政以來並未試圖努力彌合共和黨、民主黨兩黨之爭,反而進一步利用甚至促動國內的「分裂」來鞏固自身執政基礎。面對各方面的反對力量,川普上臺後處於一種「持續競選」狀態,他並不在意贏得廣泛支持,而是著力維護選民基本盤,深化美國藍領白人、農民等鐵桿支持者群體的擁護。
  • 外報:拜登掀美食外交 訪華親民秀政治意涵深
    中新網8月23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23日刊文說,在中美關係史上,總有一些外交手段能破解雙邊關係中的僵局,而此次拜登掀起的美食外交同樣具有這種可能性。拜登訪華期間的「親民秀」就傳遞出美國願意與各國民眾節衣縮食共渡危機的決心,也在無形中增強了中國民眾對美國以及美元的信任感。
  • 拜登新政的十大影響:疫情防控成為首要任務 將推翻川普的外交...
    北半球入冬後,美國每日新增病例達到20萬例左右。與川普急於推動經濟重啟而刻意淡化疫情,導致大範圍蔓延不同,拜登極為重視疫情防控。他主張將測試站點加倍,並為所有人免費檢測;加快疫苗生產,並確保疫苗資源的公平獲取;提高口罩等個人防護設備的生產,並要求各州強制戴口罩。
  • 「羊晚快評」普京與拜登又迎來「靈魂拷問」
    祝賀遲到一點沒有關係,普京在電報中非常明確表示,希望拜登在各方面獲得成功,對俄美關係改善有信心,因為兩國對全球安全和穩定負有特別責任,彼此合作有助於解決全球面臨的很多問題。這也是正常的表態,至於拜登執政後美俄關係會有什麼新的變化,還要看拜登和他的團隊的認識和理念。
  • 誰在幫助拜登制定對華政策?|國務卿|貝拉克·海珊·歐巴馬|副...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行政經驗豐富,人脈深厚,熟悉外交事務,若當選將煥發巨大能量,其組織力和執政專業性不容小覷。競選期間,拜登組建了一支陣容豪華的外交「夢之隊」,下設20個工作組,配置了49名聯席主席,超過2000人為其服務。一旦勝選,拜登將修正美國日益偏離軌道的外交政策,而對華政策不可避免地會成為其總體外交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
  • 德媒:拜登將重啟對華關係
    撰文:小王近期,德媒發表了一篇文章,稱美國迎來新一屆政府成員後,拜登團隊將會重啟對華關係且會分步驟行事。針對川普政府遺留下來的國際問題,拜登會一步步去作出應對措施。對此,很多人都好奇拜登會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據目前所知的是,拜登與其提名國務卿布林肯都擁護多邊解決方案,這種觀點預示了美國與中國在未來的關係,同時也是新一屆美國總統重要的外交政策挑戰。這一觀點也與川普的執政觀點大相庭徑。2017年,川普認為中國在剝削大量的美國工人,美國很多工作崗都被中國搶走,於是率發起了貿易戰。
  • 拜登公布「戰隊名單」
    拜登攜新政府部分核心成員亮相當地時間24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和他挑選的首批內閣人選,以及部分外交、國家安全團隊的核心成員,亮相新聞發布會。絕大多數成員是歐巴馬執政時期任用官員當天,拜登逐一向媒體介紹了成員身份,其中絕大多數是歐巴馬執政時期任用的官員,且不乏少數族裔和女性成員。
  • 拜登能拯救美國嗎?日本學者道出實情,讓美國尷尬不已
    拜登救不了美國,日本學者直戳要害日前,日本《每日新聞》發表題為《總統大選後的美國與世界》的評論文章,文章中匯集了諸多日本知名學者的犀利觀點,並指出川普執政期間,美國的衰落速度很快,拜登上臺之後這種衰退會減慢,但也僅此而已。
  • 拜登誓言「美國將重新領導世界」
    另一邊拜登陣營開始緊鑼密鼓地組建執政團隊。當地時間11月24日,拜登在介紹他的外交和國家安全團隊成員時稱,美國「已歸來」,並且已準備好重新「領導世界」。不少媒體解讀稱,拜登此番宣言,摒棄的正是川普「美國優先」的政策,呼籲多邊主義的歸來。但過去四年內美國「退群」,國內動蕩削弱影響力,以及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拜登的政策能否讓美國「歸來」,仍是一個未知數。
  • 即便拜登順利上臺,中美也難避免擦槍走火?美媒:主要戰場在南海
    儘管現任美國總統川普還未公開承認接受本屆大選結果,但並不妨礙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成為外界公認的下一任美國總統。與此同時相關專家、媒體也開始分析起了拜登未來的執政方針,畢竟川普入主白宮四年給美國內外均造成了嚴重傷害,新一屆政府需要從「廢墟」中重新構築起超級大國的威望和地位。
  • 德媒分析:拜登將分步驟重啟對華關係
    原標題:德媒分析:拜登將分步驟重啟對華關係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德國《時代》周報網站11月25日發表的文章指出,鑑於美國存在的問題,拜登政府重啟對華關係將分步驟行事。全文摘編如下:拜登未來的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最近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川普削弱了美國的同盟關係,退出了世界政治,留下了中國可以填補的真空。總的來說,川普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吸引力。布林肯認為,中國帶來的挑戰與其說是它日益增強的實力,不如說是我們自己的示弱。安東尼·布林肯和喬·拜登都是多邊解決方案的擁護者。
  • ...約瑟夫·拜登|貝拉克·歐巴馬|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蘇珊·賴斯|...
    拜登提名內政助理、貿易代表等職位人選吳寶澍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10日提名下屆政府多個高級別職位人選,包括由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出任白宮國內政策委員會主任。拜登的過渡團隊當天在聲明中宣布提名人選。
  • 多位資深前官員獲提名,拜登政府是否會變成歐巴馬3.0?
    拜登擔任副總統時,沙利文曾做過其國家安全顧問。託馬斯-格林菲爾德從事非洲事務多年,是備受矚目的黑人女性外交官之一。2013至2017年期間,她曾出任主管非洲地區事務的副國務卿。此外,曾在歐巴馬執政期間擔任國務卿的克裡被提名為氣候問題特使。克裡除了擔任過國務卿之外,還曾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一職。他不僅具有豐富的外交經驗,也是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擁護者。
  • 拜登誓言「美國歸來」:準備好重新領導世界
    另一邊拜登陣營開始緊鑼密鼓地組建執政團隊。當地時間11月24日,拜登在介紹他的外交和國家安全團隊成員時稱,美國「已歸來」,並且已準備好重新「領導世界」。 不少媒體解讀稱,拜登此番宣言,摒棄的正是川普「美國優先」的政策,呼籲多邊主義的歸來。但過去四年內美國「退群」,國內動蕩削弱影響力,以及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拜登的政策能否讓美國「歸來」,仍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