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2020-12-12 梅森學術科研

最近,我主編的一本外國期刊《傳播與教育評論》的刊號終於批覆了,於是我開始廣泛徵稿。

我的初衷是想把這本刊辦好,給大家提供一個發論文的平臺和更好更快的論文發表服務。

但是,我把徵稿函發出後,發現老師們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和問題。

很多問題都是我始料未及的,比如這條:「中文論文翻譯成英文論文再投英文期刊算不算一稿多投?」

這個問題問的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有疑惑或者是內心有不安。

因為近年來爆出的很多學術不端的事情讓大家都人心惶惶。

我原來在《論文寫作發表全攻略》這本書裡講過這個問題。

中文論文已經在國內發表,可又想改為英文論文去投國際會議或者國際期刊。其實這樣的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但也要根據具體的論文的修改情況來看。如果一篇論文中的英文論文比中文論文原文的內容增加了30%以上,我認為是可以的,不能算是一稿多投,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關於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和論文,其數據和實驗結果可能是固定的,很難再增加新的內容,這種情況下就要謹慎對待「中翻英」的方式,最好不要再進行投稿。如果是關於人文社科領域的研究和論文,增加內容就相對容易一些。我以前也有一個參加國際會議的論文,當我想再投期刊時,期刊方就要求要有50%的內容是與之前的會議論文不同的,所以我按照這一要求增加了很多內容,後來也得以順利發表了。在我們將中文論文改成英文論文的過程中,經過了再加工,得到的英文論文從內容到形式與中文論文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是英語水平不高的作者,無法獨立將一個中文論文改成英文論文,也可以找專門的英文潤色機構幫忙。潤色服務不是代寫代發,它在國際上是被認可的,所以經費充足就可以考慮這個渠道。在英文寫作這方面想迅速提升並非易事,如果時間緊迫,找專家幫忙是最快的途徑,而且可能還會給你提供很多投稿的建議。

但是,在創辦學術期刊後,我對這個問題又有了新的看法和解釋。

原來我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想問題,現在我是站在出版者編輯者的身份想問題。

所以我想從期刊社的角度給你一些建議。

首先,如果你的中文論文尚未發表,只是一個初稿,應該是先發英文期刊論文,再修改後發中文期刊。

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如果讀過很多論文,就會知道有一種論文叫編譯。我看過很多編譯論文,都非常棒。

比如下面這篇寫美國人改變職稱評審體系的論文,至今我都印象深刻,強烈推薦大家都讀一讀。可能會幫助你緩解一些評職稱的焦慮感。

從新媒體研究領域的「教師評價標準」看美國大學教師晉升和終生教職的評審規則

這篇論文是一個外國人寫的,中國人翻譯過來發表在《裝飾》雜誌,一個藝術學領域的C刊。

編譯外國人的論文在國內的中文學術期刊上發表,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很多人並沒有取得論文作者的授權,也沒有取得國外那家期刊社的授權。

我在小木蟲上搜這個問題時,也得到一個很有趣的答案。

對,從外國人的視角來看,你翻譯了你的論文,去多國期刊上發表,有助於擴大這篇論文的影響力,有利於優質學術內容的傳播,這是好事。如果期刊社都不告你侵權,允許你這樣做。那你還擔心什麼。

大家還可以這樣想,如果你是一個作家,你肯定希望自己的小說作品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全世界傳播吧?

好的思想,好的作品,好的學術成果,就是應該這樣的。

這是世界的本質面貌,我們發明學術期刊也是為了讓學術內容更好的傳播,傳播了才能體現我們做學術做內容的價值。

所以中翻英也好,英翻中也罷,只要是學術內容得到了傳播,我覺得不存在任何問題。

所以,很多老師來問我時。我都答覆說可以。

但是,他們還是不放心,怕以後會有問題。

我覺得,真正的問題在於,你是否拿了同樣一個東西去獲取了本不屬於自己的更多的物質利益,而且同時是損害了他人的利益。

比如,你拿了同樣一個申報書去申報不同的科研項目,都中標了,然後一篇論文掛好幾個項目號,讓其他人喪失了申報項目的機會。

比如,你用一篇論文發了國內外最頂級的刊物,浪費了其他人發表高水平論文的機會。

比如,你用同一個成果,去評審不同的獎項,都獲獎了,剝奪了其他人獲獎的機會。

只要不損人利己,我覺得就不會有問題。

很多學術不端的事情被爆出來,都是因為你在現實社會中搶佔了太多的資源,導致了很多的不公和不滿,才導致了別人的非議。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呢?

其次,如果考慮發表策略,也要先發英文,再發中文。

我們國內每個學科領域的C刊,特別是學校認定的那些,不會超過10本。全國幾十萬人就盯著那十本。這個比中彩票大獎的機率還要小。

但是國外的好期刊有多少呢?

光wiley這一家,社科類SSCI的期刊就有400多本。而且有一個刊名字就是《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

wiley給我的社科ssci期刊信息,有興趣投稿的老師可以聯繫我

我和wiley中國區的負責人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編輯特別願意和中國作者交流,希望中國作者投稿,但是國內的作者包括我在內都對國外期刊了解的太少太少。

我們大多數人甚至都邁不出那第一步,就是先發一篇英文論文試試看。

而且很多人是想都沒有想過可以試試國外的期刊。

很多人是想,但是覺得太難。

其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國外的廣大天地,大有作為。

如果你已經在國內核心期刊的路走不通,那就試試國外的路把。

我也希望在這條更有挑戰性的路上,和你一路同行。

如果你的水平還不能達到ssci,可以先試一下普通刊物。不管如何,有一篇,總是一個新的開始,對你的自信心會有極大的提升。

而在發表英文論文之後,再去修改中文論文,可能你會有更多新的材料補充進來。所以可以更大的激發你的學術創作潛能。

第三,如果你的中文論文已經發表了,也可以再翻譯再修改後發英文論文。

中英文的表述是差異是很大的。

中英文論文的寫法也是不同的。

我之前有一篇寫打賞的論文,一直想修改成英文論文再發表。嘗試過讓好幾個學生來翻譯, 但是發現國外根本沒有打賞這種模式,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表述來說明打賞。所以僅僅在這個概念的辨析上,就要多花好多的筆墨,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這篇論文翻譯由於難度太大, 我後來就一直擱置。但是我相信,如果把它翻譯出來,再用國外能理解的方式來行文,這肯定是一篇好論文。

還有一篇彈幕模式的論文,也是一樣,國外沒有,或者說不太一樣。所以我一直沒有能翻譯或者說修改到我覺得滿意的程度。也一直擱置了。

這兩個例子就是告訴大家,中文論文即使是發表了,翻譯成英文後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也會經過很多修改,最后里面的內容有很多肯定是不一樣的。

這就像我之前一直在課中強調的論文迭代法。

論文選題是需要迭代開發的,這個不是自我抄襲,這個是繼續深入的研究。

所以,只要你是用心修改的,有材料補充了,改成英文論文後,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膽再去投英文期刊。

何況,英文期刊也不會用中文的查重系統,這是兩套話語體系。再說了,他們連知網是什麼可能都不知道。

只要你不在英文期刊的勢力範圍裡再去一稿多投,就沒事。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你對這個問題有沒有新的理解。

最後做一個硬廣,歡迎給我主編的新刊《傳播與教育評論》投稿。投稿主題:傳播、教育、教學相關即可,各學科的教學教改論文都可以投。投稿郵箱:cer_author@163.com

如果你對論文投稿還有任何困惑,也歡迎來信告訴我,我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也會在這個專欄裡持續給的大家提供好的內容。

相關焦點

  • 核心期刊論文涉嫌一稿多投?期刊:查重通過,撤稿需權威鑑定
    近日,有網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作者署名單位為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張東、侯亞偉、張墨、孫恩慧、譚捷、彭琴等人,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斷塊油氣田》2018年第2期的論文《底水油藏特高含水期剩餘潛力認識》,涉嫌一稿多投。
  • 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容易嗎
    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容易嗎?國際英語期刊發論文有一定的門檻要求,肯定不能輕易發表,至於容不容易,是要根據作者個人的能力以及國際英文期刊的要求來說的,因人而異,因期刊而異。首先,就作者個人能力而言。個人能力水平是有高低之分的,當一個人的能力達到足夠高的水平,在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就變得很簡單。當一個人的能力還不足以達到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的要求,那很難很難。就好比一個領域的大牛,與一個領域的新人相比,在國際英文期刊發論文,面對的難度是不同的。另外,國際英文期刊,意味著發表論文的語言是英文。
  • 科技論文題名的英文形式及翻譯要求
    下面,藍譯編譯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對科技論文英文題名的常見形式及翻譯要求作簡要闡述,為有關科技人員提供參考。一、科技論文英文題名的形式。工作實踐中發現,科技論文英文題名的常見形式有:名詞詞組式、冒號式、非謂語動詞式、句子式、破折號式和介詞詞組式等。1.名詞詞組式。
  • 到底是誰在逼我們「一稿多投」?
    一方面是頻繁出現的一稿多投、一稿多發造成的學術不端,給期刊社和作者單位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是漫長的投稿周期,快節奏高強度的科研論文考核壓力之下,學術論文投稿處於絕對劣勢的地位,那麼可以深入的分析一下,到底是誰在逼我們一稿多投。
  • 寫論文必備|英文學術文獻怎麼翻譯成中文?
    寫論文也太難了吧!尤其是看文獻階段,不僅要到處找文獻,重點是還要一點點地把文獻翻譯成中文,真是太浪費時間了。那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把英文學術文獻翻譯成中文呢?今天就要安利給你這個寫論文必備的技能,分分鐘就能完成平時需要花上幾天的文獻翻譯任務。這個超簡單的英文文獻翻譯法,就是藉助文檔翻譯神器——翻譯狗!它可以直接翻譯整個文檔,不管是pdf還是word都可以上傳,然後選擇好目標語言,點擊翻譯即可。
  • 英文科技論文翻譯成中文容易出現的語法問題
    所以在把英文科技論文翻譯成中文時,既要準確用詞、規範語法、省略得當,還要注意音律音韻,不要翻譯過於隱晦、拗口、生澀,要注意這些細節。賽恩斯編譯通過總結髮現,英文科技論文翻譯成中文時,譯者在這方面容易出現以下的錯誤。一、主語不當。例:翻譯稿件中「建立的三維線性方程解決了離散點結構強度的計算問題」。「方程」不可能「解決問題」。
  • 談談英文醫學論文的文體特徵和翻譯技巧
    以達晉編譯的經驗來看,進行英文醫學論文翻譯,應注重翻譯的契合性,即語言通俗易懂、自然流暢,忠實地表達原文的意思;同時也要注意英文醫學論文的文本特徵,這也是不同類型英語文章翻譯的特色所在。進而在醫學知識的基礎上,實現英文醫學論文翻譯語言的專業化和表達的流暢。
  • 研究生英文論文發表之路如何開啟?
    論文初稿完成後,投稿、改稿以及最終接受之前的各個環節,都關係到論文是否能夠最終發表,所以如何投稿也非常重要。前人已發表過不少關於論文寫作與發表技巧的文章,本文主要結合筆者在論文投稿和發表過程中積累的一些經驗,詳細介紹如何選擇期刊、如何推薦審稿人、如何改稿和回應審稿人、如何跟蹤稿件狀態等技術環節,以便為剛開始英文科技論文寫作的廣大研究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 新學期,小白如何快速看懂英文論文?
    而對於很多從事科研的同學來講,日常閱讀各自領域的論文成為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與一些畢業論文不同的是,科研方向的論文內容更專業內前衛,相對的專業名詞也會更多。而國內大部分漢化網站更新較為緩慢,於是大家開始著手閱讀一些全英文類論文資料。而大部分小夥伴,都會半途而廢。
  • SCI英文論文一般多少字
    SCI英文論文一般多少字?關於SCI英文論文字數並沒有明確的標準,導致所發表的SCI英文論文,字數從幾千到幾萬之間不等。作者應該根據具體SCI期刊的要求,調整英文論文字數,以免影響到發表。SCI英文論文發表的刊物不同,專業方向不同,字數標準也有不同。雖然一篇高價值的文章,要寫足夠的內容才能體現,看似字數不少,但並不絕對。換句話說,SCI英文論文字數過多過少都不是好事情。SCI英文論文,若是為了更好的表達研究成果,需要更多的字數來展示,那字數多,屬於合理範疇。
  • 常笑醫學網:醫學論文投稿提升命中率的6個技巧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每個刊物每年都有自己的報導重點,投稿前要對所投期刊當年的報導重點有一定的了解,然後「投其所好」,這樣的論文相對更容易發表。那麼對於醫學工作者來說,該如何去查詢了解這些期刊信息呢。在這裡推薦大家訪問常笑醫學網的投稿工具版塊。常笑醫學網的投稿工具分為中文投稿和SCI投稿兩個大類。
  • 撰寫英文科研論文常見的邏輯與修辭問題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國際間的交流日益加強,英文科技期刊論文作為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必須具有邏輯性,修辭嚴謹。但有些作者由於對英語掌握的熟練程度不夠,因而所撰寫的英文科技期刊論文存在邏輯、修辭方面的問題,藍譯編譯對此歸納如下:一、主謂語搭配不當。最常見的情況是:主語是物,卻表現出人的行為。例如,中文習慣表達本文研究了什麼 ,用英文只是簡單地翻譯為This paper studied…。
  • 英文學術體系讓中國每年多花300億!
    也就是說這兩個論文資料庫都是英文的,就要求發表的論文必須是英文,就這一點成了中國上百萬科研工作者的致命之痛。其次,為了發表在國際英文期刊的SCI/SSCI論文,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每年可能要花費300億人民幣,相當於每年消耗掉一艘航母。我們算算一篇SSCI論文都要花哪些錢。1.寫作英文論文的翻譯費、服務費。
  • 乾貨:說說論文投稿的那些事,擁有核心期刊不是夢!
    有人可能認為一稿多投是最有效的方式,但依我個人而言,一稿多投不僅不能找到適宜的刊物,甚至可能對作者產生不良影響。其實,論文投稿是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的,下面我結合個人經驗談一談論文的投稿與發表。
  • 論文被拒稿後,全世界都在教你怎麼寫論文
    最近看了一篇名為《到底是誰在逼我們「一稿多投」》的文章深受啟發!  小袁這裡就不再對一稿多投的性質進行贅述,只是通過這個文章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教學怎麼寫論文,而大多數作者依舊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從字面意思來看,應該很快就有人反駁:能力不行怪誰?
  • 期刊編輯給首次投稿就被拒的女生回信:論文投稿其實就像談戀愛
    翻譯過來,也就是說,投稿要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方向相符合的期刊。很遺憾,你的第一次投稿,就給了錯誤的對象。我們期刊是生物化學專業類學術期刊,而從你的撰寫內容來看,你學習的專業應該是土木工程類。(這有可能是因為你郵箱裡的聯繫期刊太多,發送錯了吧!)
  • 論文存在這7種情況,在投稿時會被認定學術不端!
    低重複率論文的學術不端問題的常見形式有兩種,一是由外文翻譯過來的中文文章,二是通過對文章的內容進行順序的調換、章節的增刪、語義的雜糅以及文字方面的「策略性」修改,用完全不同的文字來表達相同或相近的內容,對這種經過「模糊化」處理的文章,不端文獻系統則無法進行有效檢測。
  • 論文寫作時哪些英文資料庫的論文不能抄襲
    只要對論文審查知識不多的大學生知道,論文資料庫在論文審查系統中是最重要和最重要的,就像一個人的心是整個論文審查系統的核心一樣。近年來,由於國家對學術研究的要求不斷提高,許多碩士學位學院要求碩士學位的畢業生開始撰寫英語論文,這些英語論文需要通過論文測試。
  • PDF文檔翻譯神器,英文文獻一鍵翻譯成中文!
    我們平時下載的外文文獻,大多數是pdf的,所以在找翻譯軟體的時候,還要考慮到格式是否支持的問題。那麼,怎麼把英文pdf翻譯成中文?英文文獻翻譯軟體哪個更好用呢?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英文pdf翻譯成中文的方法。
  • 一位「土博士」的SSCI論文發表經驗!
    先說中文經歷,以表明一篇英文ssci論文比中文論文難多少!我那篇英文論文的完成過程就非常艱辛。文章動筆之前的調研工作歷時2年半,更之前對基本概念的辨析也花了1年。(關於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概念問題,我後面會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