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讓校園霸凌受害者成為無堅不摧鋼鐵俠,你了解嗎?

2021-01-20 萬丈金屋

曾經很悲催,如今最偉大。是什麼讓馬斯克幹一樣成一樣,而且都驚世駭俗?他自己說:我只是遵循第一性原理!

馬斯克永遠是話題大神,倒並不是他短時間從瀕臨破產逆襲為世界首富,更重要的是他所做的事情總是一開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最後卻總能成功且不同凡響。

什麼是第一性原理?

那什麼又是第一性原理呢?這一理論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他說:「每個系統中存在最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省略和刪除,也不能被違反。」

聽著挺玄的是吧?舉個容易理解的比方,中學時代的幾何讓我們學的欲仙欲死,那是一個極其龐雜深奧的學科體系,但推導出幾何學的第一性原理只有寥寥數條:

任意2點之間可連成直線;

線段能無限延伸成直線;

所有直角全等;

線段的一個端點作為圓心劃圓,那這個線段就是這個圓的半徑;

……都是最基礎的常識,有的甚至感覺是廢話。

這個如此古老的原理,最近卻被翻出來熱炒,那是因為有一個全球熱門人物,在採訪中極為推崇的提到了它,那就是矽谷鋼鐵俠馬斯克。

馬斯克如何運用第一性原理

那馬斯克眼裡的第一性原理是怎樣的呢?他曾經說過:

「我們生活中總是傾向於比較,對別人曾經做過和正在做的事,我們也會去做。這樣發展的結果只會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

第一性原理的思維方式就是站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一層層剝開實物表象,看到裡面的本質,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馬斯克的核心觀點是,讓我們回到事物的原點與本質,不要被周邊的觀點與現狀所影響,然後再思考怎麼做。

看看他是如何用第一性原理如何推動他的事業。

目前世界上只有4種力量,有能力把太空飛行器發射出去再回收,美國、中國、俄羅斯、馬斯克。之前全世界航天界統一的認識是,製造火箭以及進行航天發射成本是極為高昂的,只有國家力量才可能承擔。

而同時與此矛盾的是,全球每年有大量小衛星,需要低成本、快速的發射上天。而馬斯克就抓住了這個矛盾,他認為如果他能解決這個問題,世界航天格局將被顛覆,而用第一性原理推導,這條路是走得通的。推導能走通和真正走通,當中擠滿了我們無數的普通人。

甚至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剛出來,提出這一設想的時候,無數人視他為瘋子,甚至是笑話,資本界普遍的共識是他在玩炒概念圈錢遊戲。

可馬斯克似乎只認他的第1性原理這個死理,所有核心組件都自主研發、製造,瘋狂降低成本。除了恪守基礎物理學,根本不受多年積累的傳統太空飛行器製造經驗束縛。期間多次發射失敗,始終在破產邊緣遊走。現在呢?星鏈已經成功商用,龍飛船也已與國際空間站對接,載人航天實驗飛船雖也在不斷失敗,但似乎已經沒有人懷疑它的最終成功。

再比如他的特斯拉電動車,之前的傳統鋰電池基礎組件市場平均價格是600美元每千瓦時;馬斯克看了看電池的基礎材料組成,然後算了算倫敦金屬交易所報價,他的結論是,把電池所需要的基礎材料堆在一起,成本只有80美元每千瓦時,我們有500多美元的空間來研發技術。

於是他就開始。籌備建造自己的電池廠,投產後使得他的電池採購價格降低30%以上。這種思維模式,就像是你看到一個年薪百萬的人,而自己只有每月1萬,然後你告訴自己,我們倆的零部件都是一樣的,現在我每年有90萬的空間推動我去達到目標,剩下的只需要瘋狂努力就可以了。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搞笑?可有人就硬是這麼達成了偉大的成功,特斯拉、space X、 Paypal……哪件事不是磕磕碰碰?現在馬斯克再說火星上退休、用腦機接口來實現人類智力大躍升這樣的科幻故事,誰還敢再不當回事呢?

馬斯克的心理世界是怎樣形成的?

馬斯克有很多外號,像鋼鐵俠、火星人,這都源於人們對他特立獨行的好奇,他生了6個仔,並且說還想繼續生下去,因為他認為繁衍是人類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種態度讓女拳們很抓狂,可是對世界首富又不能怎麼樣。

他出生在南非,自述小時候經常被欺負,有次險些被打死,那之後他的人生觀有了很大的不同,每天閱讀10小時以上成了他生活的常態,他還列舉了一大串科幻和常識類的書單,聲稱這是每個人類不能不讀的好書。

馬斯克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現象,人們蜂擁而至去圍觀他,研究他,解讀他,是想收集他攫取財富的能力、創業成功的密碼,但我認為真正值得關注的,還是他如何能在自己身上匯聚「仰望星空的夢想家和腳踏實地的實幹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特質,我們這個世界,尤其在中國太缺少了。

以往我們去研究一個人,大多是在他死後才會著書立傳。可馬斯克的傳奇人生實在是內容太豐富了,他在拒絕了很多回之後,終於同意出版了全球第1本授權自傳:《矽谷鋼鐵俠》,記錄他前半段的冒險人生。

書中收錄了他自己提供的經歷與生活細節,收錄了很多獨家珍貴照片,最重要的是闡述了很多對未來的暢想與觀點,其中不乏驚世駭俗的預測。一經出版立即成為《紐約時報》與《經濟學人》的年度圖書,全世界20多個國家同步面市。

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早就聲稱願意將自己的財產全部捐給馬斯克,因為相信馬斯克會為人類,打造永續未來。同樣是科技界大佬,能對另一人寄予如此信任,不能不說是一個謎。也許這本書就是揭示謎底的鑰匙。

推薦給大家一個連結,補貼後估計是全網最低價了,過年回家也出不了門兒,和馬斯克一起暢遊與對未來的遐想。

相關焦點

  • 「鋼鐵俠」伊隆·馬斯克:我推崇第一性原理思考
    此時的你是什麼想法?「老闆瘋了吧?」,「去火星,怎麼可能,坐宇宙飛船嗎?」,「我是在演科幻電影嗎?」,「我是誰,我在哪,我為什麼要思考這個問題……」。但是,有一個人真正地思考過這個問題,這個人就是伊隆·馬斯克。
  • 獨立思考的力量:第一性原理,讓你看透事情的真相和本質
    什麼是第一性原理?自從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提到這個原理後,第一性原理突然在網際網路火爆起來,創業者們如獲至寶般各種解讀,每個創業者見到投資人被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商業模式第一性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投資人會這麼問,這是因為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告訴大家他成功的秘密是運用了第一性原理作為思考的框架:打破一切知識的藩籬,回歸到事物本源去思考基礎性的問題,在不參照經驗或其它的情況下,從物質/世界的最本源出發思考事物/系統。
  • 了解埃隆.馬斯克和第一性原理,讓你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第一性原理」一詞,是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創造的,他認為理解一個主題的最好方法是把它分解成最基本的原理。馬斯克能了解並能成功運用這一原理,個人推測這可能要得益於他兒時的博覽群書。生活中我們也會接觸過具有「第一性原理」思維的人,比如,有的孩子抓到青蛙後,會將它開膛破肚一探究竟,了解一番後才將它傷口縫合再放歸自然;還有的人買到收音機後,會將其拆卸一番,以了解這東西為什麼會發聲?關於「第一性原理」,我這樣理解,應該是理解事物不停留於表面,而是層層推進,層層剝離,直至分析到最核心的,最基本的普遍原理和最基本法則。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縱使得知自己的孩子是校園霸凌的施暴者,有些家長卻用孩子之間打鬧來概括受害者所面對的霸凌行為,也並未將此事放於心上。而以上種種因素歸根結底是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對孩子的不重視,以及對孩子品質教育的不重視,認為成績就是一個孩子的最好代言,懷有成績高於一切的這種錯誤心理,從而使得孩子的品德並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犯下大錯。
  • 「陳念」被打得皮開肉綻,家長知道「校園霸凌」的危害嗎?
    受害者,令人心碎!2. 影片《少年的你》產生共鳴,皆因「校園霸凌」觸目驚心百度百科對「校園霸凌」有詳細的定義:校園霸凌實際上是指孩子們之間權力不平等的欺凌與壓迫,它一直長期存在校園中。校園霸凌有兩大特點:第一,霸凌不是偶發事件,而是具有長期性,且多次發生的事件。受害者往往會遭到多次欺負。
  •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我成功的秘訣,關鍵是第一性原理思維
    在2013年的TED演講中,億萬富豪埃隆·馬斯克透露了他取得非凡成就的秘訣,就是利用第一原理思維方式做出戰略決策。 在馬斯克看來,第一性原理的意義在於讓人關注事物最本質的東西。從最基本的原理出發,去討論一件事的可能性和努力方向。
  • 淺談《少年的你》校園霸凌背後的原因
    電影講述了高三女生陳念在高考前夕被同班幾個女同學校園霸凌,機緣巧合下她遇到了小混混小北,小北一直護著陳念,甚至為她頂罪的故事,他說:「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陳念,卻沒有小北。不少網友都說看《少年的你》感覺很壓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原因在於它反應了真實生活,折射了現代校園的陰暗面與社會種種的缺失,校園霸凌並不是單方面引起的,而是多方面造成的。
  • 關於校園霸凌
    你遭遇過校園霸凌嗎?幾個人在校門口向你招手,你毫無反抗意識,乖乖的走向那片深淵,他們將你逼入深巷的角落,對你肆無忌憚地拳打腳踢,辱罵聲、嘲笑聲、難聽的綽號和髒話和大雨般落下的拳頭統統向你砸來,幾番折磨後,他們才結束了「今日份」的施暴,揚長離去……你遍體鱗傷的蜷縮在角落裡,試想你究竟做錯了什麼?要告訴爸媽嗎?
  • 受害者有罪論何時休?防止校園霸凌,這三個角色很重要
    校園霸凌和家暴一樣,有第一次就會有後面的無數次,所以一旦發生,就要馬上制止才可以,忍耐反而不是好辦法。帆帆會忍耐校園霸凌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原生家庭的殘缺與不幸,讓他過早的成熟,他理解媽媽的不易,所以告誡自己不要給媽媽惹麻煩。
  • 思維模型03 - First Principle | 第一性原理
    為什麼埃隆馬斯克將第一性原理作為自己的商業哲學?為什麼亞里斯多德格外推崇第一性原理?為什麼查理芒格將第一性原理作為核心思維模型之一?想要了解第一性原理,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人類兩種邏輯認知方式:歸納法和演繹法。
  • 那年夏天的秘密:我們是校園霸凌的主使者?受害者?還是旁觀者?
    《那年夏天的秘密》由一群陌生面孔的小鮮肉主演,但是演技不錯,劇情緊湊,而且每一集只有十多分鐘,像看動漫一樣,劇情也是在不斷的反轉中,你永遠也不知道誰是最後的「兇手」。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演繹一部「暗黑系」的青春校園故事,說是故事,其實就是校園裡的真實案件,關於可怕的「校園霸凌」,那些年我們每個人曾或多或少聽說過、目睹過、議論過、親身經歷過、甚至我們就是那些所謂「玩笑」、惡作劇背後的始作俑者。
  • 第一性原理——思考的起源
    2、用哲科思維探究事物背後的邏輯——第一性原理,從物理學、生物學、複雜性科學等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不變的「一」,找到事物最根基的原起點——第一性原理,加上演繹法,探尋構建世界的基本邏輯。3、理念世界,屬於信仰、使命、人生價值觀的部分。有使命湧現、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和喬達摩的覺醒智慧。
  • 校園霸凌or普通衝突?家長該如何分辨?
    果仁媽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就這些難點,紛紛做了分析和解答,可以說是一篇超硬核的校園霸凌預防+處理指南。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擁有快樂美好的校園生活。我小時候是沒有「校園霸凌」這個說法的。當然,無論是職場上的性騷擾還是校園裡的霸凌行為,如果要上升到法律層面,客觀上是必須有一個統一標準的,而不能依靠主觀認定的。而作為家長、老師,要想了解霸凌行為是否出現在孩子身上,卻是必須尊重受害者的感受。
  • 校園霸凌的構成與界定,多角度教你如何分析與協調
    隨著太原師範校園霸凌事件的發酵和爆發,再加上韓國女團成員孝琳被爆出曾經參與校園霸凌,校園霸凌這件事再次置於風口浪尖之上。關於校園霸凌的時間,這已經不是首次了,隨著國家準備推出校園霸凌的處置方法,但並沒有杜絕校園霸凌的惡性事件,畢竟在推廣和全面實行的過程中,依舊需要時間去落實。
  • 《少年的你》刷屏背後:真實的校園霸凌,比電影殘忍一百倍
    沒錯,想說的就是校園霸凌!每個人都是校園霸凌的親歷者。只不過,有時你是揮拳頭的那個,有時你是拳頭躺下的那個,還有時,你是站在旁邊看的那個。心理扭曲,是沒有盡頭的暴力去年大火的《少年的你》,講述的就是校園霸凌的事件。一切都開始於因為校園暴力而自殺的胡小蝶。
  •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荷蘭各界攜手應對,共建和諧校園
    2019年,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上映,揭開了校園霸凌事件的惡劣性質,引發了全民對於校園霸凌的關注與討論。2020年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百度發布了《加強知識科普,讓孩子遠離侵害——2020世界兒童日搜索大數據》報告。
  • 如何利用「第一性原理」,找到需求的「第一因」?
    「第一性原理」,簡單說就是一個系統得以成立的原起點,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只要掌握了這個原理,就能夠理解並挖掘實物本質與發展線索,使之企業與個人不斷上升與發展。之所以在風投圈流行,則是因為初創企業如果能找對所在行業的「第一性原理」,不管前期怎麼賠錢,理論上能活的比較久,畢竟第一性原理是一個系統/生態的基石假設,只要遵循這個基石假設開展業務,就會有機會成為獨角獸。01 什麼是第一性原理?
  • 一款畫風簡單的解謎遊戲,描述了校園霸凌受害者的心路變化
    校園霸凌是校園生活裡的隱形黑色地帶,但它真實存在於不少人的身邊。揭示批判校園霸凌的遊戲作品有很多,如文字遊戲《我的孩子:生命之泉》、Galgame《素晴日》、互動遊戲《奇異人生》等。一開始的操作方式十分蹩腳,但玩到後面你就會知道原因了。另一個主角——白色兔子伴隨著男孩一路冒險闖關——然而隨著關卡愈發艱難,男孩不得不對兔子做出抉擇。這是遊戲的一個重大分歧點。為了繼續向前,他將兔子扔進鍋裡,白色的身軀染上了惡魔的黑色;隨著對兔子的暴力對待和疏遠摒棄,男孩的能力越來越強大。
  • 張首晟教授講第一性原理真是讓人茅塞頓開!
    這幾天因為疫情呆在家裡,在網上看完了張首晟教授講授第一性原理的視頻,感覺收穫特別大,有點茅塞頓開的味道,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體會:1、 追根溯源,任何事物的背後都有一個終極的真相,這就是第一性原理事物規律的發現有兩種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歸納法就是通過個例總結出規律
  • 對校園霸凌說不,還孩子純淨校園
    其次,霸凌的定義也不僅僅是打你,罵你這麼粗暴的,校園霸凌是指學生之間的權利不平等的攻擊性行為,關鍵詞在「權利的不平等」。而在校園霸凌中不僅僅只有施暴者和受害者兩個角色,在這種過程中還有旁觀者這個角色,這三個角色在所謂的權利分布下就可以簡單地定義為:施暴者——上位者,受害者——下位者,而旁觀者看似並沒有參與到校園霸凌是實際行動中,但是漠視只會增加施暴者的氣焰,所以旁觀者也是上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