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銅件皮殼包漿製作答疑解難

2020-12-18 蝕刻與仿古

常見的黃銅件,包括黃銅工藝品擺件、把玩件、銅香爐、銅雕塑等往往需要著色處理,所謂著色處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皮殼包漿的製作過程。在製作過程和工藝上,有幾個常見的問題在此回答一下,以解答朋友們的疑問。

一,目前的著色工藝有哪些類型?

目前流行的工藝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傳統的浸泡著色,二就是比較流行的高溫熱著色。傳統的浸泡著色,一般以常溫溶液為主,銅件經過預處理後直接進行浸泡處理,常見的顏色有黃色、褐色、棕色、藍綠、黑色等系列。高溫熱著色工藝則是在高溫下使藥水和銅體發生化學反應或者化學沉積形成顏色膜層。通常使用的藥水有硝酸鹽、硫化物等。以硝酸鹽為例,使用最多的就是硝酸鐵溶液,具體工藝就是使用火槍加熱銅件,邊烘烤邊噴塗硝酸鐵溶液,在高溫下硝酸鐵發生分解生成鐵的氧化物,沉積在銅體表面,根據藥水濃度的不同和噴塗遍數的多少,可以形成黃色、紅色、棕紅等諸多的顏色。除了使用各種化工藥水,也有直接使用顏料進行著色的。總之熱著色相對傳統浸泡著色來說,顏色鮮豔,晶瑩剔透,顏色穩定性強。經過最近十幾年的發展,熱著色工藝擁有了一大批的擁躉和從業人員。

二,使用傳統浸泡著色,為什麼往往進行電鍍紫銅的處理?

電鍍紫銅屬於著色工藝中的前處理環節,之所以進行電鍍處理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黃銅件在鑄造過程中,容易形成鑄造缺陷,比如砂眼、裂紋等,所以就促進了修補工藝的產生,修補時可以採用銅焊修補、焊錫修補等多種方法。修補後如果直接進行著色處理的話,由於修補處的材質與銅體本身的材質成分差別較大,所以著色後會形成顏色差異,產生花斑等缺陷,所以為了使銅體表面的著色顏色一致,就很有必要在銅體表面電鍍一層紫銅,電鍍後顏色均勻一致,徹底避免了顏色不統一的弊端。第二個原因就是相對黃銅材質來說,紫銅底胎更容易著色,其著色後的顏色也更加紅潤厚重,所以即使黃銅銅器沒有鑄造缺陷,往往也要進行電鍍紫銅的處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保證了著色後皮殼更加好看。

三,製作皮殼包漿周期多長時間?

製作周期的長短,取決於具體的製作工藝,一般說來,傳統浸泡著色適合批量生產,浸泡處理的時間一般都在30分鐘以內,個別顏色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有的皮殼效果甚至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而熱著色工藝來說,不適合批量化集中著色,只能一個個的進行製作,普通的擺件、小型香爐等一般都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對於大型的雕塑等,由於體積較大,如果採用熱著色工藝的話,往往需要幾天甚至更久的時間。著色環節完成後,還要進行打蠟、噴塗光油等後期處理。

以上是對網友們提出的幾個問題做的回覆,其他疑問今後逐一進行解答,謝謝各位朋友的信任。

相關焦點

  • 冷著色製作銅器皮殼包漿
    銅器皮殼的製作,要經過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主要的工序有前期處理、調質處理、藥水浸泡、打蠟拋光等。下面將各個工序較詳細地進行說明。1,前處理。前期處理主要包括除油和表面粗化處理。粗化是採用噴砂或者拉絲等工藝將工件本身進行必要的粗糙化處理,目實是增強裝飾膜層的附著力,以及增加包漿層的層次感,如果再結合打底工藝,則更增添包漿層的厚重感和年代感。3,調質處理。調質是極其重要的一種金屬表面處理工藝,目的是讓金屬基材獲得統一的表面狀態,能夠保證做出的包漿層顏色均勻統一,避免色斑的形成。4,藥水處理。
  • 印度小葉紫檀包漿原理 怎麼才能盤出真正的包漿
    現在社會,喜愛小葉紫檀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很多文玩愛好者都是為了小葉紫檀佛珠手串而來的,而印度小葉紫檀也是非常出名,大家對於小葉紫檀包漿效果都非常迷戀,那麼印度小葉紫檀包漿原理是什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們來了解一下吧。
  • 為企業答疑解難,東莞推出共享員工法律顧問服務
    進一步加大共享員工政策宣講力度,幫助企業答疑解難,解決實際問題。 附件:
  • 皮殼是辨別翡翠原石的重要特徵,容易大漲的翡翠皮殼有哪些?
    皮殼是辨別翡翠原石質量的重要特徵,大部分翡翠原石都是一層厚薄不等的風化殼,而裡面的肉質都是被這層風化殼遮擋,我們要探索它的美就必須撥開這層皮殼,一些經驗老道的高手往往都是從皮殼上發現表現然後判斷內部的肉質,下面小編就來講講市場上容易大漲的翡翠原石皮殼特徵!
  • 翡翠原石皮殼種類有哪些?小白必知的知識點!
    翡翠原石皮殼也指的就是非常在經過風化以後,留存在翡翠原石表面上的一層包裹層,皮殼對於翡翠原石尤為重要,而我們也可以通過翡翠原石皮殼來觀察翡翠內部的種水以及顏色的表現情況,但翡翠原石皮殼種類是非常繁多的,那麼翡翠原石皮殼種類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銀元上的包漿怎麼形成的?傳世包漿是什麼?
    銀幣之所以讓收藏愛好者美不勝收,包漿立下汗馬功勞,自然包漿五彩斑斕,可謂鬼斧神工,在忙碌的空隙,喝杯茶,欣賞包漿銀幣,豈不美哉!所謂傳世包漿,本質是銀幣在空氣中被慢慢氧化形成的包漿,與生坑包漿形成原因不同。
  • 好皮殼對原石的重要性一一莫西沙水泥皮賞析
    水泥皮原石料子是我們經常會在市場上見到的料子,因為它的皮殼很像凝聚在一起的水泥一樣,所以就叫做水泥皮,原石的整體光滑隨手,板結緊密。水泥皮殼的料子出自於莫西沙場口4層到5層的礦層中,這類層礦的特點就是陰潮,滲透著少許的水分在皮殼上。但是因為它的土層是細膩無砂的,所以原石的皮殼會更加得緊、密、細、老,還有不易脫落。今天我們就來看幾塊莫西沙場口特別的水泥皮料子。
  • 談養壺:有光澤不一定就是真包漿!
    ,但有光澤不一定有包漿。包漿的好壞,是由泥質的優劣、陳腐決定,劣質的泥料至多有光澤,包漿微乎其微。包漿的形成,除了時間的積澱,泥料的優劣、陳腐,更多需要泡養之功。,要在砂壺泡養百日之後,才能撩開包漿的神秘面紗。
  • 太陽系皮殼理論是假的 鐵60已經完全消失?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可怕的太陽系皮殼理論,認為人類看到太陽系以外的都是假象,認為人類殺死了地球原住民,而我們只不過是外星人流放而來的,而且月球是人造的,用來監視地球上的「囚犯」,諸多證明這個世界存在假象,然而這個太陽系皮殼理論才是真的造謠。
  • 猴頭手串易於包漿?別天真!這幾點注意不到休想盤出完美包漿!
    許多玩家覺得打底就一定要刷出輕微包漿,這點其實並不需要!什麼時候是打底完成的標誌呢?那就是猴頭手串已經徹底清理乾淨就可以上手了,這裡要說的就是打底不是非得刷出包漿才可以,其核心實際就是一個徹底的清理,清理乾淨了就可以上手了,不用非得等到刷出包漿再盤玩這麼費勁兒!
  • 從包漿到玉化,這文玩盤玩的簡直了!各種文玩完美包漿圖賞
    一串手串從入手到盤玩「像個樣子了」,基本上要經歷4個階段:包漿、變色、掛瓷和開片。這些名詞大部分都是借鑑了收藏圈,尤其是是瓷器圈常用的名次,比如開片就是汝窯的知名特點,文玩人拿來形容時間久的手串也有細微的破裂紋路。
  • 誰說包漿很困難?這6種文玩,包漿僅需1周時間,「急速玩家」首選
    眾所周知,盤文玩的終極目標就是包漿,並且要包漿通透,厚重,光澤,紅潤,這樣的包漿才是人人都喜歡的包漿,而想讓文玩包漿,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一個是按照正的步驟盤玩,然後就是時間的問題了,只要盤玩沒問題,那麼時間長了,包漿自然也就好看了。
  • 沉香手串包漿了串味了怎麼辦?
    沉香手串包漿了串味了怎麼辦?沉香香味氣場是比較弱的,容易被比它濃鬱的香串味哦,常常不經意之間就被串味了,而且很多玩友串味了都不知道,退貨回來的90%都串味了,然後在責怪這個沉香怎麼沒有味道了。甚至很多老玩家自己的沉香手串漸漸串味了而不知,只覺得味道怎麼這麼淡了,大概揮發沒了吧。
  • 文玩小核桃手串如何加快包漿?
    盤玩小核桃手串對於時間來說是奢侈的,為了讓手串走色更漂亮,盤刷揉搓是必不可少的,不論是包漿也好,上色也罷,都不能急功近利,踏踏實實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盤刷才是真理,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去探尋一些讓核桃手串獲得更好包漿的方法。
  • 淺談綠松石的玉化包漿是什麼?入門必看!
    接觸過文玩的玩家,對玉化包漿這個詞肯定不陌生,不管是什麼文玩,經過我們的悉心盤玩後,都會形成包漿。那麼,綠松石的玉化包漿又是什麼呢?今天弘毅就給大家分享分享。
  • 每天一點核心翡翠知識:會卡翡翠原石會出高貨的皮殼種類
    下面給他介紹些會出高貨的皮殼種類。1.帶紅色「鐵鏽」的黃綠色調蠟皮的會卡原石種老,往往出高色。打燈肉化開2.會卡頭層料子,金絲種皮殼,這類料子一般都是糯底,取貨後水會加幾分。皮殼細膩金絲綠3.翻砂的老坑會卡,極品經常出冰種滿高色4.老坑會卡水石,皮殼為鐵鏽黃
  • 金剛菩提快速包漿方法
    對於熱愛金剛菩提的玩家,必定都想著自己手中的金剛手串早日包漿,早日「紅」。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手中的金剛菩提手串快速包漿呢?市場上有很多方法,尿泡法、茶煮法等等,五花八門,但弘毅覺得最實在的方法就是「刷」,這樣包漿出來的金剛手串,色澤均勻通透,且不會像其他方法那樣傷到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