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烤火的樂崽
抖音上,鄧家佳飾演的胡善祥壞到了骨子裡、這眼神看得我一身冷汗,小姨媽的演技炸裂了,被推上了熱搜。
在愛情公寓裡,鄧家佳飾演的唐悠悠是呂子喬的小姨媽,劇裡劇外,粉絲們習慣於把小姨媽作為鄧家佳的暱稱。
愛情公寓之後,鄧家佳也參演過好作品,其中不得不提《全民目擊》中的林萌萌,憑藉對這個角色的出色演繹,鄧家佳獲得了百花獎和金雞獎雙料最佳女配角。
鄧家佳參演的電影、電視劇甚多,其餘作品反響平平,鄧家佳身上的標籤還是愛情公寓中的小姨媽,在公眾的認知中,她的演技還停留在唐氏表演法則。
《大明芳華》中胡善祥的存在感對於湯唯飾演的女主角孫若薇,幾乎是壓倒性的勝利。劇中湯唯冷靜式的表演,AI式的念臺詞方式,讓觀眾大呼出戲。而鄧家佳全劇透著一股狠勁,黑化得讓觀眾很上頭。作為觀眾的我,甚至希望女二幹掉女一。而上一個讓我有這樣想法的劇是無心法師。
01
胡善祥原名蔓茵,在靖難之變中,被當時的太子朱高熾救下,由女官胡尚儀收養。
胡尚儀與胡善祥以姑姑和侄女的身份,在冰冷的宮中相互陪伴、相互取暖。
胡尚儀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性格古怪,對任何事情都謹慎容不得任何紕漏。對胡善祥亦是如此,從小,胡尚儀對胡善祥悉心調教,但凡任何一點差錯,胡尚儀即對她非打即罵。
胡善祥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對胡尚儀的感情不同於一般的母女,她對姑姑的愛比較複雜甚至是畸形的:懼怕姑姑卻又把姑姑視為唯一的依靠;崇拜姑姑在宮裡的地位卻又想超越她;感恩姑姑的養育之恩卻又想脫離姑姑的控制。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家庭正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演繹著胡尚儀和胡善祥這樣扭曲的相處模式。
父母對孩子控制欲太強、過度保護。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向兩個極端發展:或者太過依賴父母,缺乏主見,開口閉口我媽說這樣做才是對的;或者急於脫離父母的幹預,常常有意與父母反其道而行之,極度想表現自己的能力,通過各種方式告訴父母,我的做法是正確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憐胡善祥不懂這個道理。
當她長大成為母親、奶奶、婆婆時,沒有哪個角色她能勝任。
她把胡尚儀的教育方式,用到了兒子朱祁鈺和兒媳身上。導致兒媳不堪打罵,在立太子之日,攜孫子一起服毒自殺。失去了妻子和兒子的朱祁鈺從此鬱鬱寡歡,一蹶不振。最後胡善祥本人也在悔恨交加中死去。
02
原生家庭到底多重要?幸運的人,一輩子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輩子都在治癒童年。
一代人的不幸,可能延續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影響更深遠。我的朋友薇薇,父母不像父母,像仇敵;家不像家,像炮火集中營。薇薇結婚後,以為自己脫離原生家庭,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充滿幸福快樂的家。
可事實並不像童話故事,受盡後媽和姐姐迫害的灰姑娘,最終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樣家庭裡長大的薇薇,從小就敏感,她總覺得婆婆話裡有話,敏感的薇薇時常和婆婆爭辯,就像小時候和媽媽吵架的場景。
從前,薇薇最恨爸媽對金錢的計較,爸媽經常為家裡生活開支,薇薇的學費誰花錢更多,誰又佔了便宜而爭吵不休,儘管是夫妻,但誰也不願意吃虧多花一分錢。薇薇覺得最可笑的是,母親病了,父親居然不願意母親用自己的醫保卡。如果讓爸爸選擇,金錢肯定排在親情之前。
薇薇發誓,絕對不能找一個爸爸這樣自私的伴侶。但是她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變成了和爸媽一樣的人。
婚後的薇薇,把老公工資卡的簡訊提醒綁定在自己手機上,家庭的開銷,她儘量從老公卡裡支出。買車的錢薇薇出了大頭,儘管車子是兩人共用,但一想到自己吃了虧,薇薇就忍不住說話酸裡酸氣。
薇薇私底下跟我傾訴,她痛恨自己的這些行為,可是她無法讓自己不去計較得失,毫無保留為家付出。她總是無緣無故擔心,有一天夫妻感情會破裂,到那一天付出多的人吃的虧最大,所以她在新婚之時就開始做好了及時止損的準備。薇薇哭著說,我恨我媽,但我還是成為了她。
薇薇的痛苦我能理解,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無論你離開家多遠,無論你是花季年齡還是而立之年,它就像纏上你的惡鬼,陰魂不散。
03
小時候,最怕聽到《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收垃圾的車從遠處放著這首歡樂的歌,越靠近我,我越無法自處,我越感覺別人看我的眼光充滿了同情和安慰。
老師讓每個同學上臺發言三分鐘,題目是《我的好媽媽》,越接近我發言,我越如坐針氈。那天的講臺,在我記憶中如上刑場般讓人恐懼,我顫抖著說出:我沒見過我的媽媽,因為媽媽在我不懂事時就拋棄了我,我說說我的好奶奶吧。
媽媽兩個字對我來說陌生又刺耳,每次不得已要提到親生母親,我的心就被刺痛一下。多年來,我的心臟不但沒有結痂癒合,反而快要出血爆裂。
第一次把一個人叫媽,是結婚那天,在親戚的圍觀之下,我漲紅了臉,對著婆婆憋出了一句:「媽媽!」這兩個字從我嘴裡發出,發音實在是太奇怪了,說不出哪裡不對,但就是讓我無從適應。
和老公一起看電影《流感》,當我看到女主角飾演的單親媽媽,即使知道會被擊斃,也不顧一切的向警戒線外的女兒奔去,我哭得一塌糊塗。在老公的安慰下,我好不容易平靜了情緒。
接著我看到這樣的一幕鏡頭:女主角儘管受了槍傷,但她確定女兒安全後,她發出了安心的笑容。我又哭得撕心裂肺。
老公不太理解,為什麼我會有如此大的觸動。老公說:看你大把年紀了,以後自己也要當媽呢,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我這樣和老公解釋:母愛就像我身體的一個部分,沒有它我不會死,但我永遠也不可能變得完整,因為那裡有一個空洞。
小時候,我羨慕其他人的完整性,悲哀自己身上多了個空洞,所以總是哭泣。長大了,大部分時間我會忘記我身上還有這個一個空洞,但是當一些外界因素提醒了我,我又會想起我身上的空洞從來沒有被填補過,所以我又悲從中來。
不管我幾歲,有多少社會閱歷,這種悲痛從來不會消失。
04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大多數人與父母同一屋簷下生活至少十多年,父母的言傳身教,子女的耳濡目染。你希望孩子優秀,那麼首先你自己得優秀。
寒門越來越難培養出貴子,大多數優秀的人都來自於相對優秀的家庭。
如果父母每天為了雞毛蒜皮小事斤斤計較,那孩子難免格局較小;如果父母不擅長社交,那培養出來的孩子多半內向,從小喜歡喜歡躲在父母身後;如果父母每日爭吵不休,那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肯定比幸福家庭的孩子要大。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如果不追究真實的歷史,對於《大明芳華》中的胡善祥,我厭惡她也同情她。有些東西是刻在骨子裡的,即使剝皮剃肉也無法祛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