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引揚中、常熟、沙家浜三地國資進入中利旗下資產後,王柏興又一控股公司將股權出質予常熟國資。
江蘇中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利控股」)工商信息顯示,其於今年3月新增兩條股權出質信息。登記於3月4日、登記編號為「320581000736 」的股權出質信息顯示,王柏興將其所持部分股權出質予常熟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常熟發投」),出質股權數額為「34740」。
登記於3月10日、登記編號為「320581000738」的股權出質信息顯示,王柏興再次將其所持部分股權出質予常熟發投,出質股權數額亦為「34740」。
中利控股原名「江蘇中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於2019年9月更名,為中利集團實控人王柏興旗下企業,亦為中利集團股東。據中利集團2019年三季報,中利控股持有中利集團4894.2萬股,持股比例5.61%,為第三大股東。
據工商信息,中利控股成立於2014年,註冊資本8.5億元,經營範圍為股權投資、投資管理等。企查查信息顯示,王柏興持有中利控股82.94%股權,另兩名股東分別為持股11.76%的深圳市前海建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持股5.29%的王柏興之子王偉峰。
中利集團財報顯示,中利控股為其關聯方,中利集團曾向中利控股採購、銷售商品,並提供行政服務。2019年上半年,雙方關聯交易金額為1405.4萬元。
抱團國資
至於王柏興出質中利控股股份的質權人常熟發投,其亦為中利集團股東。中利集團2019年三季報顯示,常熟發投持有上市公司2696.63萬股股份,持股比例3.09%,為第八大股東。
據常熟發投官網介紹,其組建於2000年10月,為常熟市國資委直屬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主要履行國有資產的功能性投資,實施政府提出的國有資產和資源的戰略投資,投資方向重點為能源、電力、地方金融、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介紹顯示,截至2017年末,常熟發投對外投資餘額達42.435億元,資產187.28億元,淨資產85.02億元,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3億元,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118.91%。
此次作為中利控股質權人的常熟發投,並非王柏興及中利近期唯一的國資合作對象。
去年12月,新京報曾報導,中利集團正在為旗下資產引入國資。其中揚中市國資介入了王柏興旗下的貫廉新能源;中利集團2019年12月6日公告稱,其擬轉讓中利電子31.86%股權,兩家受讓方背後分別為沙家浜鎮政府和常熟市國資委。這意味著,至少三地國資已經開始介入王柏興旗下資產。
過去幾年,憑藉在光伏電站的持續擴張,中利集團迅速躍居國內光伏巨頭,並以百億巨資收購比克動力股權而名噪一時。進入2019年,中利集團頻現風波,其旗下重要子公司的騰暉光伏繼早前曾被陽光電源申請凍結財產。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凍結已被申請解除。
中利集團上月末披露的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報告期內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0.15億元,同比下降28.1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42.38萬元,同比增長118.21%。
值得注意的是,轉讓中利電子股權為中利集團貢獻了非經常性損益。
中利集團在業績快報中就業績變動表示,公司轉讓持有江蘇中利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增加了本期利潤。另據中利集團去年12月公告,其與交易對方籤署協議,擬以6.31億元的價格轉讓中利電子31.86%股權,該股權轉讓已於2019年12月底完成工商變更。
時隔一年由收購轉為出售?稱引入國資控股增強中利電子抗風險能力
在此次轉讓前一年,中利集團曾擬收購中利電子。據中利集團2018年12月發布的預案,其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7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79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其中11.79億元將用於收購中利電子49.14%股權,5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若上述定增計劃順利實施,原已持有中利電子50.86%股權的中利集團將全資控股中利電子。中利集團表示,項目實施後中利電子成為中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有利於進一步增強中利集團對中利電子的管控力度。
2019年5月,中利集團對該定增方案進行了修訂,仍擬將11.79億元募集資金用於收購收購中利電子49.14%股權,並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收購中利電子其餘49.14%股權是落實公司戰略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公司現有產業升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
但中利集團的該定增方案未獲通過。據中利集團2019年9月公告,證監會發審委會議以投票方式對中利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進行了表決,同意票數未達到3票,申請未獲通過,依法對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作出不予核准的決定。
定增收購被否後,中利集團轉而由收購中利電子變為尋求轉讓其部分股權。深交所隨即下發關注函,要求中利集團說明公司由收購中利電子剩餘全部股權變為出售部分股權的原因及合理性。
中利集團回復深交所稱,轉讓中利電子股權可以充實公司營運資金,可使公司的經營和財務更加穩健。
中利集團擬募資超15億元
在近期光伏板塊向好、多家龍頭企業宣布擴產計劃的背景下,中利集團亦於日前展開大舉募資動作。
3月10日,中利集團披露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15.75億元,用於新建年產1GW異質結電池、組件的生產項目及1GW高效TOPCon電池及組件技術改造項目。
據上述預案披露,中利集團擬將12億元募集資金投入新建年產1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生產項目,將3.75億元投入1GW高效TOPCon電池及組件技術改造項目。
中利集團在公告中表示,上述項目達產後,公司可進一步夯實光伏板塊業務,逐步實現向高端製造轉型,鞏固公司在光伏行業的戰略地位,並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有利於穩定公司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改善公司財務狀況。
在3月10日舉行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上,中利集團方面就其在美國和歐洲市場業務是否受到疫情影響回復稱,目前公司組件訂單飽滿,泰國騰暉長單已經籤到年底;美國市場儘管有疫情影響,但是從目前公司發貨量上看美國的需求度和物流的安排情況及資金到位情況,沒有受到影響甚至有所加快,同時也繼續看好美國市場。
中利集團表示,歐洲市場受疫情影響,南歐不確定性最高,但拉美市場去年和今年都很好,從全球來看,影響不大;目前公司發往歐洲市場的貨物通過荷蘭清關,再發往其他歐洲國家,對公司來說暫時也沒有影響。
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徐超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