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創業定增將完成控制權更替 王牌業務日漸式微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者網

《投資者網》蔡俊

籠罩在第一創業證券(002797.SZ,以下簡稱「第一創業」)身上的股權疑雲,逐漸撥開。

7月23日,公司發布定增公告,以6元/股發行價,募集資金42億元。參與認購的機構,包括首創集團、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浙商證券等。

經此運作,北京國資委大舉進場公司。之前幾大股東,去年起不斷減持,有序套現。

然而,第一創業的業績,尤其是王牌固定收益業務,在紅海競爭中日漸式微。擺在這家中小券商眼前的難題,是如何重現王牌的輝煌。

春江水暖鴨先知

第一創業歷時多年的股權變動,開始走向終章。

根據公告,公司完成定增後,第一、二大股東首創集團、華熙昕宇所持股權,將變為12.72%、7.74%。而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北京國瑞國企改革發展基金,一躍成為第三、四大股東。

企查查資料顯示,兩家北京的新晉股東,均屬地方國資旗下。計入首創集團,北京國資委持股第一創業的比例,至少達到22.7%。

國資進場,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股東們,早有安排,有序撤退。

去年8月,公司二股東華熙昕宇表示,計劃減持第一創業1.05億股。話音未落半年,本月又宣布,還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繼續減持2985.58萬股。

華熙昕宇,為女富豪趙燕打造的的民營投資平臺。第一創業定增前,華熙昕宇再度公告,前些年以第一創業股份發行的可交換債券,因債券持有人實施換股,再被動減持3980.9萬股。

還有更早動手的,原公司第三大股東、集體所有制的航民集團,去年5月,就宣布減持計劃,本月起,還將繼續出售3502.4萬股。

這些套現的股東們,今年都未參與公司定增。經此一役,第一創業由國資主導的股權結構,日漸清晰明朗。

然而,攔在公司眼前的,還有一道歷史舊帳留下的坎。

按照證監會「一參一控」規定,任何企業最多只能控股一家券商,而公司大股東首創集團已擁有首創證券。因此市場不斷有傳聞稱,首創集團會轉讓第一創業股權。

對此,《投資者網》就此事向公司求證,第一創業回答一切以公告為準,未予明確置評。

「三無」券商

2019年報裡。第一創業罕見地表示,公司存在「三無」: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無任何單獨一方能決定重大事項。

這套說辭,每每被問及大股東是否違反「一參一控」規定時,被拿來反覆應對。不過,這種解釋很難讓投資者信服。

前身為佛山證券的第一創業,2006年被首創集團收購,並更名至今。2008年,券業「一參一控」規定頒布,礙於手裡有兩張券商牌照,首創集團開始騰挪轉移。

第一步,首創集團向航民集團出售公司13.81%股權,但仍維持相對控股。第二步,邀請女富豪趙燕入局,後者通過華熙昕宇參與增資擴股,成為第一創業的大股東。

解決「一參一控」後,公司開啟上市徵程。2015年,第一創業登陸深交所。這家總部設在廣東的券商,出資人為京城大佬,內部高管團隊依然沿用佛山證券的人手。北京的股東們更像是參與了一場成功的財務投資。

變動起源於2017年。當年8月,第一創業接到華熙昕宇的資產重組籌劃通知,公告臨時停牌,公司股權也在重組範圍內。

之後,路透社報導京東金融將作價15億美元,收購第一創業24%股權。報導詳細介紹,參與各方因估值不能達成一致,不能正式敲定交易。儘管不久後,公司公告終止資產重組,也否認京東金融收購,但幾大股東的去意,盡顯無疑。

去年11月,華熙昕宇完成第一階段4126萬股減持,首創集團被動地再度成為第一大股東,也二次觸碰「一參一控」紅線。

本輪定增結果看,北京方面保留這塊券商牌照的意願強烈。解決方式,可以劃轉內部其他平臺,或者繼續定增引入新股東。無論哪條路,都可能同歸國資。

王牌業務「光環」逐漸黯淡

第一創業曾引以為豪的王牌——固定收益業務,也在消沉。

一般券商年報梳理自己的業務線,分為經紀、自營、資產管理、投行等,但第一創業為了突出多年打造的「王牌」,特意拆解組合,單列出固定收益。

根據年報,公司把固收業務的範疇,明確為債券銷售、債券及相關衍生品的交易。實際上,兩個範疇由投行的承銷、自營的投資,拆分而來。

2015年上市前夕,在向機構路演時,第一創業不斷強調固收優勢,如央行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擁有多項債券承銷業務資質。各家研究所報告,每當談及第一創業,固收成了言必提及的亮點。

然而,這個亮點在逐漸暗淡。

2019年報顯示,雖然公司去年固收產品的銷售數量有所上升,但銷售總額卻同比下降2.94%。第一創業認為,固收承銷機構的擴容,對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帶來衝擊。

這邊債券銷售被同行擠壓,那邊債券交易,也驚現大起大落的疑雲。

根據公告,第一創業今年5月淨利潤虧損3585.56萬,但之後6月,相同指標實現6428.37萬元盈利。

扭虧為盈的奧秘,公司沒有透露更多。不過,券商的經紀、資管、投行均以收取服務費為主,是典型的旱澇保收。能對淨利潤產生如此大衝擊的,恐怕只有自營業務。

對此,《投資者網》就5月虧損緣由向公司求證,但對方不願透露更多。

不論怎樣,固定收益從藍海業務到紅海競爭,第一創業的優勢與日衰減。

根據年報,公司從事固收業務的人員從2018年的87人,降為2019年的68人。將近20人的離開,讓該條線的支出也同比下降3.6%。對照去年條線收入同比3.69%的漲幅,可以看出,固收業務對公司的貢獻,正在日漸式微。(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焦點

  • 「券業場」頭部券商齊聚集 參與第一創業42億定增!罕見「追捧...
    本次非公開發行的新股登記完成後,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將分別成為第一創業第九、第十大股東。 定增落地,5家券商參與根據公告顯示,第一創業本次發行價格為6元/股,發行股數為7億股,募資總額合計42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聯席保薦機構是華創證券和一創投行。
  • 陸續出售核心資產 奧馬電器控制權將易主
    10月24日,奧馬電器披露《關於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稱擬向北海卿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海卿雲)非公開發行股份。若發行完成,北海卿雲將持有上市公司23.08%的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趙國棟及其所控制的企業持有公司的股權比例將下降至 19.04%。此舉將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 妙可藍多:公司控制權擬變更 創業環保獲舉牌
    除擬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外,收購人還擬通過協議轉讓及公司現控股股東、實控人柴琇表決權放棄等可能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定增&重組   星光農機:公司擬向控股股東綠脈怡城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
  • 妙可藍多停牌籌劃重大事項 或致公司控制權變更
    2015年左右廣澤乳業借殼華聯礦業(上市公司前身)實現上市,隨後通過將妙可藍多置入上市公司,被市場冠以「奶酪第一股」名頭。   e公司記者注意到,就在此前8的24日,妙可藍多曾披露一份定增預案,擬以35.2元/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1633.5萬股股份,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75億元。本次發行股份擬全部由廣訊投資認購,天眼查信息顯示,廣訊投資同樣是妙可藍多實際控制人柴琇控制的企業。
  • 把握機遇、精準研判,中冀投資定增業務回報超預期
    (原標題:把握機遇、精準研判,中冀投資定增業務回報超預期)
  • 紫光學大定增申請獲批准,如成功將減輕負債壓力
    紫光學大稱,公司目前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金鑫控制的天津安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安特」)及其一致行動人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本次發行完成後,金鑫控制的天津晉豐文化持有公司股份數量佔發行完成後公司股份總額的比例為 2.31%-10.38%,金鑫將合計持有公司 20.73%-28.80%的股份,紫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將被稀釋為 17.63%。
  • 「國產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控制權要變?蒙牛再戰一城
    原標題:「國產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控制權要變?  作為國內乳業龍頭,蒙牛在奶酪業務領域其實早已不陌生,之前還和丹麥乳企Arla戰略合作奶酪板塊,現今又對國產奶酪布局,蒙牛將在奶酪業務繼續深耕。
  • 福瑞股份6.22億定增控股力思特 王冠一放棄上市公司控制權
    停牌半年後,福瑞股份(300049)終在6月3日晚間披露了一份定增收購預案,該筆交易未構成重組上市。而曾經承諾「不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的央企國投高新,此次收購後將成為福瑞股新的控股股東。此次收購完成後,王冠一控制上市公司股份比例將降至14.85%,而國投高新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0.39%的股份,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國投高新母公司國投集團將成為福瑞股份新的實控人,並承諾5年內不存在變更上市公司控制權、調整主營業務的相關安排。事實上,據公開資料,國投高新在福瑞股份上市之初便持有公司16.21%的股份,為該公司單一大股東。
  • 蒙牛將得妙可藍多控制權 搶先佔領奶酪賽道?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這一真理。今年年初,隨著蒙牛高調入股妙可藍多,各路資金蜂擁而至,公司股價一飛沖天,年內最大漲幅超過200%。然而12月9日妙可藍多公告顯示,蒙牛將從上市公司現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柴琇手中取得控制權。具體方式除現金定增外,還可能涉及協議轉讓、柴琇放棄表決權等。妙可藍多從周一起開始停牌宣布籌劃易主。提起妙可藍多想必大家腦海裡還有它的洗腦廣告:「妙可藍多奶酪多」,據了解,今年10月底,妙可藍多曾公布今年三季報。
  • 金壇區:2020年首筆定增募資業務落地
    近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索拉特定增募資業務順利落地,成為今年金壇區首筆定增業務。本輪募資規模達1000萬元,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助力企業做大做強,加碼金壇區光伏行業發展。   定向增發是資本市場特有的金融工具,是掛牌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具有時間長、成本低、無需抵押等特點,對於助推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計劃合併?第一創業回應:沒有任何應披露而未...
    8月13日午後,市場傳出消息「中國計劃將國內券商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合併,首創證券因此推遲了正在進行的IPO計劃。兩家公司的合併最早可能在今年敲定」。受此消息影響,第一創業股價瞬間漲停。對於市場傳言,第一創業董辦相關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稱,「關於該媒體報導事項,公司沒有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相關報導:股價瞬間封停!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合併猜想再起 券業併購潮將現?
  • 扣非連虧17年 一元定增獲批 華塑控股能否起死回生?
    本次增發完成後,湖北資管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湖北省國資委。7月13日晚間,該定增方案獲得湖北省國資委批覆的公告。上市27年的不死鳥華塑控股,能否迎來湖北國資委這一新主人?隨著公司定增方案的獲批,華塑控股似乎又一次找到保殼之路。三、一元定增獲批 不死鳥再次絕處逢生?作為資本市場資深玩家,華塑控股在二級市場又被稱為「不死鳥」。
  • 擬鎖價定增引入新主,*ST中華A能東山再起嗎
    本次發行後將導致*ST中華A實控權變更,萬勝實業將持有公司股份1.38億股,佔公司發行後股本總額的20%;國晟能源(含李惠麗)合計佔公司發行後股本總額的9.78%。  不僅如此,12月14日當晚,*ST中華A還公告,國晟能源與萬勝實業籤署了《合作協議》,發行完成後,國晟能源將支持萬勝實業及王勝洪對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人員進行調整。
  • 果真是蒙牛要拿下妙可藍多控制權
    12月9日晚間,「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披露,擬與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內蒙蒙牛」) 及/或內蒙蒙牛控制的實體(下稱「收購人」)籤署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擬以收購人為發行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收購人以現金方式認購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除此之外,收購人還擬通過協議轉讓及公司現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柴琇表決權放棄等可能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
  • A股「散戶之王」又有大事:200億天量定增來了
    原因是京東方A拋出了一份200億的定增計劃。據悉,該募資規模為2021年以來新高。 消息一出,股民瞬間就炸了,有的表示200億定增對股價會有極大的壓力;有的則分析定增完成後,鎖定了未來新增產能,股價則會大漲。 而最新數據顯示,京東方A的股東戶數超120萬,為A股最多。
  • 12月10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蒙牛擬取得妙可藍多控制權
    辭職後,朱航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由於公司並未取得項目土地,因此終止該項目不會對公司整體業務發展產生影響。此次增持股份計劃期限屆滿且已實施完成。  星光農機: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2.04億元  星光農機(603789
  • 擬取得妙可藍多控制權
    12月9日晚間,「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公告表示,蒙牛擬取得妙可藍多控制權,目前雙方仍在進行溝通協商,尚未籤署相關協議。如果蒙牛此次接盤成功,妙可藍多作為唯一入圍前五的國產品牌,將獲得蒙牛的品牌背書。而蒙牛的奶酪業務也將躋身第一梯隊。
  • 擬取得妙可藍多控制權
    12月9日晚間,「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公告表示,蒙牛擬取得妙可藍多控制權,目前雙方仍在進行溝通協商,尚未籤署相關協議。如果蒙牛此次接盤成功,妙可藍多作為唯一入圍前五的國產品牌,將獲得蒙牛的品牌背書。而蒙牛的奶酪業務也將躋身第一梯隊。
  • 公告精選:蒙牛擬取得妙可藍多控制權;寧波熱電旗下子公司舉牌創業...
    交易後,公司將置出IT供應鏈綜合服務及相關業務,緩解債務壓力及財務負擔。2016年12月,海航科技收購英邁國際股權完成交割,支付總價款59.82億美元。 星光農機: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2.04億元 星光農機(603789)12月9日晚間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發行數量1922.71萬股,全部由公司控股股東綠脈怡城認購,募資總 達剛控股:擬定增募資不超3.5億元
  • 一則消息牽出漲停板: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要合併?兩家公司回應
    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要合併?兩家公司回應來了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合併傳聞尚未平息,今日第一創業證券又被傳將與首創證券合併,受此消息刺激,第一創業證券股價直線漲停。資料顯示,兩家券商目前第一大股東均為北京首創集團。對於傳聞,兩家券商迅速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