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場」頭部券商齊聚集 參與第一創業42億定增!罕見「追捧...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慧眼君

第一創業20日晚間公告,公司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7億股預計將於7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本次發行對象共有9名,均以現金參與認購。

根據公告,第一創業7月22日將以6.00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A股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42億元,扣除承銷保薦費、中介費、印花稅等發行費用後的實際籌資金額為41.37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聯席保薦機構是華創證券和一創投行。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名為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浙商證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新股登記完成後,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將分別成為第一創業第九、第十大股東。

定增落地,5家券商參與

根據公告顯示,第一創業本次發行價格為6元/股,發行股數為7億股,募資總額合計42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聯席保薦機構是華創證券和一創投行。

發行對象來看,5家券商參與其中,中信證券獲配4500萬股,獲配金額2.7億;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均獲配3333.33萬股,獲配金額約2億;浙商證券獲配3000萬股,獲配金額1.8億。

除此以外,首創集團獲配7000萬股,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京國瑞國企改革發展基金(有限合夥)均獲配2.1億股,唐天樹獲配3476.02萬股。

本次發行結束後,首創集團本次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48個月內不得轉讓,其他8名持有公司股份比例5%以下的發行對象,本次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轉讓。

本次非公開發行的新股登記完成後,首創集團持股5.35億股,持股比例為12.72%,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具體來看,華熙昕宇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9.28%下降至7.74%,仍為第二大股東。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將從第三大股東變為第五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非公開發行的新股登記完成後,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的持股比例將分別為1.18%、0.90%,分別成為其第九、第十大股東。

第一創業由原佛山證券改制而來,目前無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首創集團是是北京市國資委所屬的特大型國有集團公司。

天眼查數據顯示,自1995年重組以來,首創集團已構建起以水務為核心的基礎設施產業、以城市住宅開發建設為核心的房地產業和以投行併購業務為核心的金融服務業等三大核心主業。

第一創業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本次發行前後均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本次發行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

本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的股權資本將得到充實,總資產、淨資產將相應增加,資產負債率也將相應下降,公司資本結構進一步優化,財務結構更趨穩健。

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總額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及償還債務。本次發行完成後,公司業務結構不會發生重大變化。

有投行業內人士表示,券商參與第一創業定增,主要是看好市場走牛背景下券商估值的提升,追求的主要是6個月後的減持收益,而非長期持有。

另外,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定增參與券商面臨國內牛短熊長的尷尬困境,在原先定增解禁期1年的情況下,還沒解禁基本牛市就結束了,目前縮短為6個月,風險似乎大大減小。

千億再融資在路上

據慧眼君統計,截止目前,多家券商發布了定增方案最新進展,募資規模合計897.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再融資新規的修訂,為券商再融資放寬了相關限制。定增也成為上市券商融資的首要選擇。

從募集金額來看,海通證券擬募資額為200億元,募資額居首;國信證券擬募資額150億元排名第二;中信建投證券擬募資額為130億元,排名第三。

此外,浙商證券擬配股募資額為100億元、西部證券擬配股募資額為75億元、西南證券擬配股募資額為70億元、第一創業和南京證券均擬配股募資額為60億元、中原證券擬配股募資額為52.5億元。

從整理的表格可以看出,除了第一創業進度為實施完成。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西南證券、南京證券、中原證券6家券商的定增計劃皆已獲得證監會核准,而西部證券、浙商證券2家則靜待監管通過。

相關焦點

  • 第一創業定增將完成控制權更替 王牌業務日漸式微
    來源:投資者網《投資者網》蔡俊籠罩在第一創業證券(002797.SZ,以下簡稱「第一創業」)身上的股權疑雲,逐漸撥開。7月23日,公司發布定增公告,以6元/股發行價,募集資金42億元。第一創業定增前,華熙昕宇再度公告,前些年以第一創業股份發行的可交換債券,因債券持有人實施換股,再被動減持3980.9萬股。還有更早動手的,原公司第三大股東、集體所有制的航民集團,去年5月,就宣布減持計劃,本月起,還將繼續出售3502.4萬股。這些套現的股東們,今年都未參與公司定增。
  • 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計劃合併?第一創業回應:沒有任何應披露而未...
    8月13日午後,市場傳出消息「中國計劃將國內券商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合併,首創證券因此推遲了正在進行的IPO計劃。兩家公司的合併最早可能在今年敲定」。受此消息影響,第一創業股價瞬間漲停。一則券業合併傳聞讓第一創業證券瞬間漲停。8月13日午後,市場傳出消息稱,「中國計劃將國內券商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合併,首創證券因此推遲了正在進行的IPO計劃。兩家公司的合併最早可能在今年敲定」。
  • 「券業場」王者歸來!中金IPO順利過會 頭部券商將齊聚A股,第14家A+...
    未來,中金公司將成為繼國聯證券之後的第14家「A+H」上市券商。 作為頭部券商中唯一 「缺席」A股市場的公司,中金此次過會後,國內頭部券商也終將齊聚。 同日晚間,中金公司港股公告中也宣布了這一消息:本公司欣然宣布,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於2020年9月17日對本公司A股發行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審核結果,本公司A股發行的申請已獲通過。
  • 「券業場」券商最新分倉排名!佣金半年暴增53% 中信蟬聯冠軍滬上...
    今年上半年,券商分倉佣金總收入56.57億元,較2019年同期漲幅高達52.76%。去年券商分倉佣金總收入為76.8億元,這意味著,今年半年時間即完成了去年3/4的業績。 具體來看,中信證券上半年分倉佣金收入4.18億元,同比增漲63.25%,,再次坐穩冠軍寶座。
  • A股上市券商密集「補血」 11家證券公司擬定增超千億
    A股券商發布募資方案,其中6家上市券商的定增已經完成,合計募集資金612.05億元,另有5家上市券商定增尚在推行中,預計募資總額約468.56億元。本次定增預案,距離上次配資再融資完成,剛好半年時間。  這並非個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已有11家A股券商發布募資方案,其中6家上市券商的定增已經完成,合計募集資金612.05億元,另有5家上市券商定增尚在推行中,預計募資總額約468.56億元。11家上市券商合計(擬)募資額約1080.61億元。
  • ...券商獲股東力挺,3億元成立持股平臺,用於激勵高管及骨幹創業熱情
    12月22日晚間,泛海控股發布公告,公司21日召開的董事會會議同意向兩家有限合夥公司轉讓不超過1.961億民生證券股份,本次成立持股平臺並受讓公司持有的民生證券部分股權,旨在激發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骨幹員工的幹事創業熱情。
  • 證監會嚴打再融資灰色地帶 東方證券120億定增臨考
    原標題:證監會嚴打再融資灰色地帶 東方證券120億定增臨考 摘要 【證監會嚴打再融資灰色地帶 東方證券120億定增臨考】在相繼完成A股、H股IPO之後,東方證券在
  • 一則消息牽出漲停板: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要合併?兩家公司回應
    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要合併?兩家公司回應來了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合併傳聞尚未平息,今日第一創業證券又被傳將與首創證券合併,受此消息刺激,第一創業證券股價直線漲停。資料顯示,兩家券商目前第一大股東均為北京首創集團。對於傳聞,兩家券商迅速做出回應。
  • 疫情之下券商安好?五大業務全盤點,一季度經紀取代自營成「第一駕...
    中信建投對券商經紀業務發表研報解讀稱,滬深兩市單邊股基交易額53.04萬億,同比增47.11%,交易額超過2015Q1牛市水平。經紀業務的線上成交金額佔比超過95%,因而基本不受各項限制人群聚集的抗疫舉措的影響。本次疫情促使更多券商自主研發或外購金融科技能力,升級線上經紀業務服務體驗。
  • 定增再度集齊阿里騰訊兩大「豪門」華誼兄弟這次能讓虧損的大佬...
    將交朋友視為第一生產力的華誼兄弟創始人、董事長王中軍,果真「補血」能力驚人。昨日凌晨四點,華誼兄弟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稱,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
  • 40家上市券商業績大排行!頭部券商位次如何排?
    (原標題:40家上市券商業績大排行!頭部券商位次如何排?四大分業務誰是統領江湖者?
  • 券商1.7萬億元大融資襲來
    2020年以來,券商通過發行債券、定增、配股、可轉債等融資總規模已近1.7萬億元,債券融資仍是券商最主要的融資手段,發債規模超1.5萬億元,佔比近90%。在直接融資的大背景下,券商大融資悄然襲來。
  • 券商板塊萬億級風口來了 投資指數基金該...
    周四A股再度延續量價齊升的走勢,超3180隻個股上漲的同時,A股市場的總成交額超10685億元,已連續2個交易日超過10000億元。  而具體到板塊行情,10000億級的再融資市場鬆綁,號稱「牛市旗手」的券商,無疑是最受益的行業之一。本周前4個交易日,券商板塊更是重現牛市場景,頻頻上演漲停潮。
  • 「讀財報」億緯鋰能:25億定增獲基金公司踴躍申購
    2020年10月21日,公司定向發行0.48億股,以51.61元/股發行價格募資25億元,用於建設2億顆TWS耳機電池項目、1.6億隻鋰錳電池及三元方形電池量產項目。此次定增共有11家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參與申購,佔比達到47.83%。截至2020年10月30日收盤,億緯鋰能股價53.23元,較年初上漲126.5%,同期滬深300僅上漲22.64%。
  • 上市未滿兩年掀起券業併購 從天風證券看中型券商突圍
    天風證券3月8日晚間公告稱,收購恆泰證券5.32億股20.43%股份獲得證監會核准,過戶完成後天風將成為恆泰證券第一大股東。值得關注的是,較之此前的收購方案,天風證券收購恆泰證券29.99%股份降至20.34%。「剩餘部分股權的收購會儘快進行。」天風證券方面3月9日向第一財經透露。
  • 多家券商發股東增減持公告:誰在減持套現?誰在增持布局?
    近日,第一創業證券、中原證券、華安證券、紅塔證券等多家券商披露股東減持公告。其中,第一創業證券此前被前三大股東接連減持,其原有第一大股東華熙昕宇的持股比例在連續減持後被「腰斬」,航民集團也在連續減持後退出前三大股東之列。 歲末年初,券商行業的資訊不斷,有的券商股接連被減持,也有的被增持。誰在減持套現?誰在增持布局?
  • 133家券商上半年25項指標排名出爐
    其中中信證券營收146.4億元,同比增幅35.54%,排名第一;排名前50券商中,中信建投證券營收同比增幅最高。三、淨利潤指標:頭部券商盈利情況大洗牌,中信證券穩坐第一寶座,申萬宏源、中信建投證券躍居行業第2、第3名,華泰證券上半年淨利潤排名降至行業第8名。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
  • 券商陣營變陣 「三中一華」地位加強 外資全面布局券商股
    」的部分業務排名出現了下滑,這意味著頭部陣營又添了新成員;三是四季度以來頭部券商以及部分高ROE的中小型券商正在被外資搶籌。  券商三季度業績增速放緩  頭部券商大多穩增,中小型分化大  據《紅周刊》記者測算,49家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
  • 「期貨一哥」永安上市,第一大股東財通證券為何不漲?
    「定增王」財通證券折戟 財通「定增王」的稱號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偏私募性質的定增專戶產品,而非公募性質的定增基金。 實際上,財通「定增王」的稱號——基於以定增為主題的資管計劃的規模——最早在2014年已經叫響,截至2015年1月,其專戶參與定增的規模已達到367億元,穩居全行業首位;而它的第一隻定增基金,即被稱為「定增公募1號」的財通多策略精選(501001.OF),直至2015年7月才成立,當時規模為25億元;第二隻定增基金,即被稱為「公募定增2號」的財通多策略升級(501015
  • 希望在券商股?上市券商6月集體翻身仗!3家淨利環比翻10倍,半年業績...
    在6月回暖行情中,31家券商中僅有3家公司未實現盈利,分別為西部證券、第一創業、方正證券,淨利潤金額分別為-1.18億元、-1.10億元、-0.99億元。同樣地,相較於5月而言,6月的淨利潤數據來得也十分好看,共有24家券商實現環比增長。財通證券、興業證券、中信建投3家公司6月淨利潤環比增幅甚至超過1000%,廣發證券、華安證券等7家公司淨利潤環比增幅也在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