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新聞報導和軍事大片中,美軍的「悍馬」車隊總是吸引目光的焦點。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鑑了「悍馬」的設計特點之後,我國軍工科研人員研發出的「猛士」越野車堪稱青出於藍勝於藍。以第三代「猛士」來說,其機動性、防護能力、載荷以及高原適用性都更為出色,甚至還避開了美制「悍馬」存在已久的眾多設計缺陷。
當下,解放軍陸軍正在沿著「全域機動、立體攻防、多維多能」的發展方向進行改革,「猛士」的出現,正是彌補了我軍在快速反應和立體突擊方面存在的短板。特別是在針對美制「悍馬」的性能提升方面,「猛士」可以說做到了對症下喲。
比如,「悍馬」的防禦性差一直是一個大問題。曾經在阿富汗戰場,美軍「悍馬」車隊就頻頻遭遇遊擊武裝路邊炸彈打擊,導致損失慘重。無奈之下,美軍不得不換裝了防禦更強的M-ATV戰術車輛。而「猛士」在採用了柔性格柵裝甲、卡車底盤、V形徹車底等設計之後,足以抵禦RPG、路邊炸彈的襲擊。
不僅如此,「猛士」在採取模塊化設計之後,已經形成了一個現代化車族。以目前我軍輕型合成旅為例,眾多以「猛士」防護型底盤改裝而成的火箭炮、反坦克飛彈發射車、122毫米車載榴彈炮等紛紛入列。在兼顧火力和機動性優勢的前提下,可以讓陸軍的快速反應作戰能力大大加強。
當然,與「悍馬」一樣,自重過大導致吊裝困難,這也是「猛士」一直存在的問題。與美軍不得不動用「支奴幹」吊裝「悍馬」的做法不同,我軍科研人員另闢蹊徑,額外研發出了一款「山貓」全地形車。車體僅有1.8噸的「山貓」採用8輪全驅設計,具有超強的越野能力。
在載重1.1噸的前提下,它的最大時速高達60公裡,不僅能翻越壕溝上陡坡,還具備兩棲浮渡能力。最為重要的,由於它是為特種偵察部隊和空中突擊旅量身打造的,因此完全可以由米-171直升機進行運輸。
此外,進入高原戰場後,作為模塊化車輛的「山貓」完全可以進行各種改裝升級。除了可以作為裝甲運輸車、雷達通訊車及工程搶修車等保障型車輛之外,它還能直接加裝自動榴彈炮、火箭炮、反坦克飛彈甚至是120毫米重型迫榴炮。毫不誇張地說,在戰場實用性和全能性方面,「猛士」與「山貓」足以讓「悍馬」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