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餘明 潘露)今日全市70個青少年寒假社區託管室正式開課,此次活動內容主要分為四個主題,分別是童心向黨齊歌頌、傳統文化共傳承、文明創建做貢獻、垃圾分類我先行。今日,記者走訪了武漢市青山區青和居青少年空間和八大家花園青少年空間,體驗寒假託班管開班第一天,有的安排了燈籠製作課程,有的設置了撥浪鼓製作課程,還有安排了垃圾分類小遊戲,從遊戲中學習知識,課程內容豐富多彩,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紙片對疊成愛心狀,一片一片粘貼起來,燈籠的雛形就出來了。」今日10時,武漢市青山區青和居青少年空間寒假託管班開班,20多位小朋友在教室裡聽著老師的指導做起了紙燈籠。記者看到,孩子們小心翼翼地使用膠水粘貼紙張,燈籠做好之後爭先恐後的舉起燈籠要給老師看。
「寒假的課程設置主要以手工活動為主,激發孩子們的興趣,臨近春節,製作的東西以傳統文化方面為主。」 青和居青少年空間授課教師熊老師說道。熊老師向記者展示了該託管班為期10天的課程安排,其中包括剪窗花、製作掛曆、使用黏土包「餃子」等手工課程。熊老師說,這些課程會邀請社區的書法家和非遺文化大師來給孩子們上課。
青和居居民鄢淑芳7歲半的孫女熊若言正在和教室裡其他小朋友們比劃剛剛做好的燈籠。鄢淑芳說,孫女的父母都在上班沒有時間管孩子,自己什麼都教不了孩子,萬一出門辦事讓孫女一個人在家十分不放心,也不能時時刻刻帶著她。青和居青少年空間老師負責又能學到東西,感覺很貼心。她的孫女目前在讀小學二年級,從一年級起,青和居青少年空間每年舉行寒暑假託班管,她小孫女從未缺席。說起託管班,鄢淑芳直呼「很方便又負責」。
下午3時30分,八大家花園青少年空間30多位小朋友聽著講臺上大學生志願者袁野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孩子們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記者看到,為了讓孩子們增進對武漢市垃圾分類的了解,袁野準備了寫著不同物品的卡片,放置了四個類別垃圾桶,挑選了兩名小孩子到講堂上來,按照自己的理解將物品丟到相應的分類垃圾桶裡,餘下孩子們在座位上為他們出謀劃策,課堂上熱鬧非凡。
託管班裡大部分孩子就讀層次不同,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小孩都有,有些孩子對於分類原因不理解,頻頻提出自己的疑問,「為什麼沐浴露瓶子是可回收垃圾?」
答疑解惑的孩子中,有個個子稍高的男孩特別突出,他是鋼城六中初一的學生名叫張子琦,今年13歲,他還是八大家花園青少年空間裡的老熟人。小學五年級起,每一年寒暑假託管班招生時,張子琦都主動要求報名參加,已經讀初中的他再次回到了託管班。「來這裡可以學知識,我也可以教小朋友知識,鞏固學習內容,我自己很樂意。」張子琦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