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農業大省被稱為「基建狂魔」,如今全新農業技術在聯合國得獎

2020-12-15 科技小Q

湖南山多、水多,基建難度高、成本高,因此也被很多網友調侃為中國基建狂魔。去年湖南百強企業中,前4名有2個是建築企業。

1978年,湖南公路裡程僅59500公裡,2018年卻達到239700公裡,40年增長4倍。如今,湖南已形成以「六縱六橫」高速公路為骨架、國省道為幹線、縣鄉道為脈絡的公路網絡。

如此成績,來得並不容易。湖南隆回縣中洲村,四面環水、水外環山,宛如世外桃源。但山水賜予中洲村靈氣的同時,也隔斷它與外界的聯通,阻礙當地發展。架橋修路,成為村民世世代代的期盼。

2018年9月,國家出手,中洲赧水大橋立項,總投資1037萬元,今年7月建成一座長183.66米的大橋。貧困村架起幸福橋,天塹變通途,中洲村的交通格局被徹底改變。

此後,中洲許多年輕人相繼回村創業,黑木耳基地、柚子園、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基地等產業,像雨後春筍般冒出。每到節假日,越來越多人來中洲體驗現場採摘的樂趣,感受田園風光的魅力。

經濟發展,基建先行,中州這種情況,在湖南並不是個例。路修到村民家門口,電線、網線牽進家家戶戶,在方便鄉親們生活的同時,也能加速農貨出山,促進經濟發展。

甚至,農產品還能通過網際網路賣去全國各地。幾個月前,湖南江永、新化、宜章等地的縣長就給農民做表率,通過直播為當地特色農產品代言,吸引126萬網友圍觀搶購。部分特色農產品首次「觸電」,線上成交額超過線下。

當然,不僅是方便賣貨,基建完善後,很多先進農業技術也被帶到農村。在湖南,有人部署智能蜂箱,用手機追蹤蜜蜂軌跡,實現蜂業蜂蜜單品產業的數位化、智能化。當地一位大爺直呼「活久見」,沒曾想手機上就能養蜂。

值得注意的是,該技術還被帶到國際農業大賽上,和美國人PK。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浙大、拼多多推動的「2020全球農創客大賽」上,中國的「數位化養蜂項目」和「Mi Terro-食物蛋白提取保鮮膜項目」獲二等獎,先進程度直追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比賽得到的經驗和模式,還有機會複製到更多中國農村去,以此改變更多農民的傳統耕作模式,讓他們享受到農業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

如今,湖南正快馬加鞭推進「新基建」,今年前9個月,已建成5G基站2.1萬多個。可以想像,當AI、5G等技術將農業、農民「武裝」起來,不止湖南,更多的農業大省也要騰飛了!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舉行,拼多多「農地雲拼」技術榮獲「數字農業...
    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為拼多多頒發了「數字農業先鋒企業」獎,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表示,「獲選世界數字農業大會『數字農業先鋒企業』,是對拼多多在數字農業道路持續深入探索的認可和鼓舞。拼多多始終致力於實踐出一種全新的、基於雲端的,規模化發展路徑,希望幫助中國走出一條更符合國情的數位化農業道路。」
  • 狄拉克:技術和模式創新,推動農業、製造業數位化新基建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表示,拼多多努力成為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農業科技平臺,積極探索農業數字新基建。農產品上行將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未來5年,將投入不少於500億元,支持現代農業人才孵化、超短鏈建設等,致力於讓農戶獲得更多收入,同時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廣州2020年12月3日 /美通社/ -- 11月30日-12月2日, 2020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以線上交流的方式如期召開。本次論壇以 「跨越數字鴻溝,技術創新賦能小農經濟」為主題,旨在探討在全球數位化浪潮背景下,科技型企業如何推動小農經濟的數位化創新與變革。
  • 四川省開展「保險+期貨」專業知識培訓 助力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沒有聽說哪個農產品企業叫苦,沒有聽說哪個農業加工企業需要國家和政策支持。為什麼?是因為這個領域最早引入了期貨這個金融工具。」王琳表示。四川證監局將一如既往、全力配合、積極推動,力爭期貨市場服務三農再上新臺階,取得新成績推進精準扶貧大有作為「2019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建設我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我省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跨越。」王琳表示,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共同推動四川省的保險與期貨市場協同發展。
  • 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數據、農業機器人等成為智慧農業重點應用
    原標題: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數據、農業機器人等成為智慧農業重點應用   「目前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是5778億,預計2025年將達到1.26萬億,抓住數位技術機遇
  • 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基層...
    從會上了解到,深度融合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與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合力打造試驗示範基地,大力培訓基層農技人員業務能力,培養產業人才,為產業技術模式成熟推廣打下基礎。省農科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何慶才介紹,省農科院承接全省13個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工作,他希望各個體系要著眼大勢、提高站位,做好加強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提前謀劃農業產業智慧化、完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等方面工作。在「十三五」收官之際,貴州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圓滿完成任務,為「十四五」開局、融入鄉村振興戰略打下良好基礎。
  • 拼多多狄拉克:農業數位化新基建大有可為
    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導「在農村做農產品上行的『新基建』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不足,同時也看到了大量的機會。」 11月26日,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在參與「雙循環背景下的新基建」圓桌討論時表示。狄拉克說道,傳統的農業模式讓拼多多看到它的基建有很大提升的空間。在過去的幾年中,拼多多一直致力於推動農產品的上行。「在推動農產品上行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其中最核心的影響因素是人,農村裡的很多人對做電商沒有自信,他們常常會問『都說電商很複雜,我能做嗎?』」
  • 日本海外農業投資戰略啟示
    後者中規定的措施主要包括:整備投資環境,包括締結投資協定等;與ODA聯動,整備生產、流通的基礎設施;構建官民聯合的模式;活用貿易保險;提供農業技術支援和開展技術研究合作;提供農業投資相關信息,等等。山形健介對記者說,日本海外農業投資的主要方式包括:在海外建立子公司或合資公司直接或間接進行糧食生產;通過農業技術支援、物流等一體化的供應鏈,既保障本國糧食安全,又能提供給當地食品和餐飲業;大貿易公司基本都有一部分海外糧食業務。
  • 中醫農業團體標準再次亮相第八屆中國農業現代化論壇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全球中醫(藥)農業耕育農法專家孫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副主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長三角一體化人才社團聯盟常務副主席、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專職副秘書長韋學明,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原所長、研究員、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常務理事鄭崇直,上海交大新農村建設研究院教授、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農業農村專業委員會主任趙則勝
  • 中國的這個機場又火了!連外國人都看呆了,不愧是「基建狂魔」!
    中國的這個機場又火了!連外國人都看呆了,不愧是「基建狂魔」!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歡迎收看本期精彩內容。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基建技術是非常強大的,所以被其他國家稱為是基建狂魔,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就比如中國建造的港珠澳大橋和三峽大壩的,都是讓世界都為之稱讚的。最近有消息稱,中國的這個機場又火了,連外國人都看呆了,不愧是「基建狂魔」!那到底是哪座機場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謀定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李加映: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
    李加映說,我們辦這個會要致力於做好兩個方面:一個是『變』,即不斷適應農民朋友的需求,適應農業科技發展的需求,適應全球化的需求;還有一個是堅決『不能變』,即服務的主體---農民不能變。我們要讓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農民豐收節交易會成長在中國農業國家的深厚的土壤上,更多的傳統農業,一方面說明我們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為大會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 豐城市農業農村局開展農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問卷調查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是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的重要方式,有利於提高專業技術人員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高素質創新型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按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的《關於開展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問卷調查的通知》文件要求,豐城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農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問卷分為單位問卷和個人問卷,我局組織10名優秀農業技術人員填寫個人問卷,問卷從基礎信息、繼續教育現狀和評價、對繼續教育意見與建議三方面進行綜合調查。
  • 農業大國和農業強國的差距有多大?這個數據值得警惕
    中美農業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之前,知乎上有個特別火的話題,說是1個美國農民可以頂1000個中國農民。他是這麼算的:美國農民僅佔美國全國人口的1%,只有300萬人,2017年糧食總產出為4.4億噸。這個數據可能有點誇張,畢竟所謂的9億農民,是按照戶籍來計算的,把鄉鎮企業、農民工等切除後,中國現在真正從事農業的人口,應該是2.5億左右。但是中美農業之間的差距不得不正視。這其中,科學種植可以說是核心。
  • 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如何更好服務農村和農業?
    21世紀,雖然無法預測四維空間在未來的發展,但5G、大數據等新科技對各行各業相結合,已經實實在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變化。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已經在北京亦莊落地,機器人自動送餐,自動製作奶茶,寫古大書法等都已經成為現實。在廣大的農村,新技術也為農業帶來了新的發展。
  • 第二屆中亞國家農業部長會議聚焦數字農業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特派記者 周翰博】8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哈薩克斯坦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亞國家農業部長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會議聚焦數字農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地區各國對制定並實施農業數字戰略表現出濃厚興趣。
  • 農業版「人機大戰」來了!從「一顆草莓」看中國智慧農業的未來
    (來源:Pixabay)如今,智慧農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將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等技術與農業生產結合,可以因時、因地、因人地促進農業生產,更精細化地配置農業生產資源,填補農業勞動力的未來缺口。
  • 推進省現代農業肉羊產業示範基地建設 海門市開展山羊養殖技術專項...
    推進省現代農業肉羊產業示範基地建設 海門市開展山羊養殖技術專項培訓 來源: 海門市農業農村局 發布時間:2020-06-28 字體:[ 大 中 小 ] 為進一步加強省現代農業(肉羊)產業技術體系海門推廣示範基地建設,提高畜牧獸醫專業技術人員服務能力及廣大山羊養殖從業人員的養殖水平
  • 智慧農業大數據 - CSDN
    通過案例分析和實證考察,從技術、市場、資本及政治4個方面的需求對農業大數據建設進行深度剖析,分析農業大數據建設的歷史必然性與三大典型模式的特徵與實踐。在此基礎上,指出了我國農業大數據宜選擇單品種農產品為突破口進行全產業鏈建設,初期全國各省宜採用「一省一鏈」「一業一鏈」單品模式進行示範建設。單品種農產品的選擇重點為地域特色名優農產品,並提出了「一條主線、三大環節、五類主體、七種策略」的具體推進路徑。
  •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派員參加全國小麥綠色優質生產技術培訓班
    12月7日-8日,全國小麥綠色優質生產技術培訓班及2020年中國小麥產業發展暨質量發布年會在河北石家莊市舉辦。來自全國11個小麥主產省農技推广部門代表和有關科研院校、加工收儲企業、種子企業、生產服務公司及合作社代表約300餘人參加了會議。
  • 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0年農業主推技術
    日前,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0年42項農業主推技術,加快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結合發布的農業主推技術、本地主導產業發展要求和農業生產經營者技術需求,遴選發布本地年度農業主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