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貌換新顏」達州老舊小區改造,「改」出來的幸福生活

2020-12-17 專心看人說社會

在秋日的暖陽下,達州市達川區三裡坪街道曹家梁社區新達水泵廠家屬區大門紅星點綴、極富年代感,右側的一面「網紅牆」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拍照「打卡」。其中,「工業歷史」主題牆上記錄了達縣鋼鐵廠成立、紅旗大橋建成、襄渝鐵路通車等對達州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工匠之魂」主題展覽區,展示著數幅普通一線勞動者在崗位上辛勤勞動的圖片;「三轉一響」和「票證時代」展覽區則展示了老式三八槓自行車、達縣壹市尺布票等極富年代特色的展品,還有紅旗供銷社·布匹衣帽店、國營達縣糧油店等「古老」商店。這一幅幅承載著時代記憶的主題牆圖畫,對於老達州人而言,都是他們曾經再熟悉不過的元素,是屬於一代人的時代印記。

「幾年前,小區牆面都是亂糟糟的,到處貼滿了小廣告。」今年54歲的張建新自小便生活在新達水泵廠家屬區,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新達人」。新達水泵廠家屬區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小區。基礎設施落後,管網裸露在外,再加上管理不到位,長期以來,髒亂差問題比較嚴重。對於小區的變化,張建新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如今老舊小區改造,通過粉刷牆面、修建文化牆、更換地磚等方式,小區變得更為整潔、更有韻味了!」

小區改造啟動動員大會

2019年10月達州市率先吹響了老舊小區改造的號角

經摸底統計,達州全市現有老舊小區2637個,涉及20.60萬戶、6055棟樓、建築面積1981萬平方米;僅2000年前建成的就有2349個,涉及17.13萬戶、5114棟樓、建築面積1670.74萬平方米。

三裡坪黨工委書記、社區黨委書記現場給居民宣傳解釋政策

達州老舊小區改造體量大、涉及居民廣,「誰負責」「怎麼改」「怎麼創」「怎麼管」,達州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提出結合「四城同創」和基層治理系統謀劃、高位推動,激發老舊小區生機活力,為城市內涵式發展和百姓幸福增值賦能。

在規劃統籌上,達州著眼城市長遠發展,圍繞人居環境改善,編制出我省首個市級城區老舊小區改造規劃;

在項目實施上,通川區推行容缺機制,簡化審批流程,實行駐點設計師、項目跟進質檢制度。

為了進一步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達州還創新推進3個被列為2020年全省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示範項目,探索推動城市有機更新與治理機制。

三裡坪黨工委書記入戶走訪

房屋安全性鑑定競爭性選擇會議

改造資金從哪裡來?

在資金的籌集上,達州實行多元籌資,向上爭取資金69948萬元,「四城同創」每年拿出1000萬元以獎代補,通川區、達川區居民自籌和聯創單位共同出資1400萬元。

通川區朝陽街道馬房壩社區春蘭小區發動居民籌措65萬元(戶均籌資2697元),打造出「小而全、小而優、小而美」的智慧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後更加安全、便民、宜居,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出資支持改造,通川區馬房壩社區五一花園小區C、D棟業主自籌6餘萬元改造小區,示範帶動效應凸顯。

目前,達州市中心城區已打造出曹家梁小區、春蘭小區、吉昌大院等49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示範精品,加裝電梯38部,新建停車位345個,建設地下汙水管網15.8公裡,增加綠化面積6200平方米,完善體育健身設施210套,改造文化活動空間18個。

新達水泵廠家屬院改造前

改造後的小區雖然面貌一新,但私搭亂建、毀綠種菜等不文明現象極易反彈,怎麼管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後續管理上,達州創新採取「黨建+」等模式引導居民協商自治,建立服務內容、價格、企業、收支由居民定的「四自」管理機制,融合形成「黨建+社區治理+居民自治」「社區治理+居民自治+物業管理」等多種管理模式。

新達水泵廠家屬院改造中

在春蘭小區的文化牆上有一塊名為「亮醜牌」的展板,展示著小區的好人好事和不文明行為,起到警示和倡導雙重作用。小區怎麼管理,新風怎麼形成,居民們會在不定期的壩壩會上暢所欲言;還可以在「居民議事廳」對於集體資產租賃價格、收益分配、小區管理公約等進行基層協商,實現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的自治模式。

新達水泵廠家屬院改造後

川區鳳西街道將在轄區13個小區開展「紅色物業·幸福鄰裡」活動,對每個小區進行考核公示,對排名靠前的小區頒發駿馬獎,對排名靠後的小區頒發蝸牛獎,加強小區管理、提升物業水平,進一步提高居民素質和滿意度。

來源:四川建設發布

相關焦點

  • 甘肅白銀:工礦之城改舊貌 老舊小區換新顏
    城區住宅小區大多建設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規劃建設總體滯後、大多沒有歸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沒有物業服務企業,群眾期盼改造的願望十分強烈。近年來,白銀市大力開展老舊小區改造,203個老舊小區、1430棟老舊住宅舊貌換新顏,惠及群眾5.8萬戶,成為甘肅省老舊小區改造的典範。
  • 太原寧化府社區:老舊回遷樓小區舊貌換新顏兩個嶄新自行車棚上崗
    4月20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柳巷街道獲悉,經寧化府社區聯合相關部門,對轄區南肖牆西夾巷裡老舊回遷樓的小區院落環境進行改造後,小區舊貌換新顏,兩個嶄新的自行車車棚和老年活動室建好了,車棚實行智能刷卡進入,並配備了充電樁。
  • 【幸福市北】老樓舊貌換新顏 提高居民幸福感
    【幸福市北】老樓舊貌換新顏 提高居民幸福感 2021-01-11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舊貌換新顏」北京大興區老舊小區改造快馬加鞭
    私搭亂建拆除了,院內雜物清理了,地面重新鋪修了,車棚、娛樂設施都換了新裝……近期,大興區林校路街道林校北裡社區1號、2號、16號、17號院進行了提升改造,居民愉快的說:「現在一出樓門,看著院裡的敞亮勁,心裡都痛快多了。」
  • 「舊貌換新顏」河南濟源市這個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快來看看實景圖
    近日,鐵路小區改造已經完成走進改造的鐵路小區,鮮紅的小區標識牌,嶄新的牆面,統一的窗戶,讓人眼前一亮。據了解,鐵路小區位於濟水大街中段,是原鐵路公司內部房,目前有10棟樓,業主多為該公司退休工。改造前,該小區沒有物業,沒有綠化,道路狹窄,是實打實的老舊小區。改造後的小區道路寬敞,道路兩旁也設置了綠化帶,環境得到有效提升。
  • 「舊貌換新顏」漳州老舊小區改造之拆「違」篇
    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借勢發力拆除歷史「兩違」,為老舊小區改造騰出空間,為群眾拆出有序環境——2019年因機構改革調整,牽頭部門由市住建局調整為市城管局。兩年來,市城管局牽頭對99個老舊小區實施綜合改造,涉及建築870幢、建築面積295.32萬平方米,惠及3萬多戶居民。其中2020年分兩批對全市61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其中第一批項目52個,總投資約3.4億元,涉及建築496棟、面積約15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7萬戶。第一批52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開工49個、完工29個。
  • 老舊小區換新顏 居民生活「暖」意融融
    2020年,太原市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力度,增大老舊小區改造規模,結合重點片區整治等重點工作,全年共實施改造老舊小區(片區)333個,涉建築面積約95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10.8萬戶,提高了城市宜居水平和百姓居住生活質量。  老舊小區大改造 要「面子」更要「裡子」  統建宿舍,位於太原市小店區營盤街道長治路。改造前,小區內的房屋及周邊設施大多已陳舊、老化,路面破損比較嚴重。
  • 「舊貌換新顏」資陽又一處老舊小區改造過半
    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不僅關乎大家的日常生活,更與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近日,有河友分享了位於政府東路的老法院小區的改造情況,快跟著河馬一起來看看吧!河友烤肉它不香嗎在九曲河發帖分享:「資陽老法院小區還沒改造完,現在看也比之前更漂亮了!」入口處兩側牆壁上的宣傳標語已經做好了,牆面也比之前更加乾淨整潔。其中一側居民樓前,還在進行管道鋪設。在小區中央的公共區域還劃分了數個停車位。
  • 濂溪區十裡街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組圖)
    像這樣的建成於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社區因無集體經濟收入,儘管做了很多努力,但對徹底改變小區面貌仍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此,居民怨聲很大,居民的幸福感大大的打了折扣。  如今的改拆建,帶來大變化。
  • 「舊貌換新顏」開封市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老舊小區管理水平
    老舊小區改造以後,基礎設施更新了,環境好了,居民出行更方便了,住得更舒心了。但是,如何加強對改造後的「三無」小區的管理,進一步提升居住品質,讓群眾獲得更多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實惠,成了擺在鼓樓區臥龍街道黨工委面前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幸福美好新生活
    「十三五」期間,烏蘭浩特市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進度,堅持「逐步改造」和「綜合改造」的原則,對全市212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升級,全新改版後的老舊小區褪「舊衣」煥新顏,滿足了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2019年,烏蘭浩特市委、政府將該小區列為老舊小區改造重點項目,投入300萬元,實施「四水四化一暖」改造,為居民群眾解決了最直接、最現實、最關心的民生問題。「現在小區變得乾淨整潔,住的也舒服舒心。」烏蘭浩特市科右前旗交通局家屬樓居民谷力這樣說道。老舊小區改造,與民生福祉相連相系,更與城市發展相得益彰。
  • 【回眸「十三五」】延安:老舊小區改造 「好看」「好住」一樣不少
    十三五期間,延安市率先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全市共改造488個老舊小區,改造面積395萬平方米,讓3.67萬戶群眾住進了舒適、溫馨家園。 入冬以來,供熱保暖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家住安塞區城北經濟適用房一期的強生花今年頗為閒適,小區剛剛提升改造,舊貌換了新顏不說,家裡更是熱氣騰騰。
  • 神木這些老舊小區改造完成!投資205餘萬元,惠及168戶!
    老舊小區改造是群眾關心的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基礎工程。2020年,神木市按照「政府主導、應改盡改、精準實施、共同出資」的原則,不斷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切實提升小區居住品質和生活環境,居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 鄭州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完工1000多個 老住戶紛紛過上新生活
    「老小區改造後,我住著肯定比以前幸福呀,畢竟居住環境好太多了!」「幸福幸福,我今年60歲了,沒事到去樓下的鄰裡驛站寫寫毛筆字,跟大家學著發抖音,可不少粉絲關注哩。」「我也不知道啥樣是幸福,反正小區改造後吧,比以前過的得勁,有意思。」……隨著去年鄭州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不少「高齡」小區逐步開始舊貌換新顏。
  • 青島市市北區:老樓舊貌換新顏 提高居民幸福感
    青島市樓院改造提升作為一項惠民利民工程,一直備受關注。前不久,青島市市北區鎮江路街道的幾處老舊樓院已經完成了外牆加裝保溫層等工作,舊貌換新顏,不僅為美化了轄區環境,讓居民們更真實感受到冬天的「溫暖」,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家住市北區北仲路57號的王阿姨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0多年,由於老樓建成時間長,許多硬體設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
  • 市政府小區等10餘個 老舊小區改造竣工驗收
    改造後的市政府小區。   本報訊 12月17日記者獲悉,雁塔區「老舊小區改造」再次迎來好消息,太白小區北區、國稅局小區、市政府小區等10餘個小區竣工驗收,一邊是改造後的舊貌換新顏,一邊是居民滿意笑開顏。
  • 【全面從嚴治黨在路上——巡視整改】老舊小區改出新面貌 ——臨澧...
    今年,政府維修加固了房子,水電和下水道全部搞好了,土路變成水泥路,老小區跟換了新的一樣!」 今年,省委第五巡視組進駐臨澧,針對群眾反映較多的老舊小區改造這一民生問題,向縣委、縣政府進行了交辦。為將省委巡視問題整改落到實處,臨澧縣成立以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21家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揮部,建立完善縣、街道、社區三級聯動機制,加速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 舊貌換新顏!十堰鄖陽區今年將再完成棚戶區改造1.2萬戶
    經過8年多的不斷建設,鄖陽舊城區如今舊貌換新顏。2019年,鄖陽區完成棚戶區改造10246戶(套),今年將完成棚戶區改造11923戶(套)。圖為航拍幸福溪裡安置小區。截至目前,幸福溪裡、漢江綠都安置小區已經入住,碧水雲天、東方格蘭維亞等一批安置新區正拔地而起。城北大道、幸福一路和二路建成通車,獻珍大橋開工建設,一江三橋五鎮的山水新城在漢江兩岸悄然崛起。
  • 人民日報聚焦重慶老舊小區改造:老小區換新顏 老街坊笑開顏
    今日,人民日報社會版一線探民生欄目推出頭條報導——在改造中,既美化環境添設施,又順應民意促和諧,重慶——老小區換新顏 老街坊笑開顏他說,兩年前社區啟動綜合整治,不僅環境美了,風貌也出來了,「街心花園,廣場雕塑,還建起了社區博物館,老舊小區變成了景點!」重慶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載體,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促進人居環境改善和城市品質提升。經調查摸底,目前重慶全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服務不配套、公共設施落後、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老舊小區共7394個、面積1.02億平方米,涉及居民115.9萬戶。
  • 長沙今年將改造123個老舊小區,有你家嗎?
    城鎮老舊小區,是指城市、縣城(城關鎮)建成於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含獨棟住宅樓)。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惠民工程,關係城市形象、關乎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今年,老舊小區改造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提出全國要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