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Works史凱:如何建設有業務價值的數據中臺?

2020-12-22 首席數字官

文丨史凱 編輯丨付媛媛

來源丨首席數字官

數據的業務價值在哪裡?企業對於數據中臺的三大期待是什麼?阻礙數據中臺產生業務價值的四個鴻溝是什麼?4月16日,在2020中國數字企業峰會主會場技術篇,ThoughtWorks中國區數據和AI總經理史凱以數據中臺的實踐案例解讀了如何建設有業務價值的數據中臺。

以下為演講實錄:

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物理世界業務的局限性,誰能夠把數位化業務做的更好,誰能夠做到無人值守,誰能夠做到線上營銷,那麼誰就有更大的競爭力。

在數位化業務中,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如何在數據當中挖掘新的創新、新的業務場景,利用數據的價值讓企業變成智能的企業,讓業務更加的智慧,這是所有企業都在追求的目標,但不是容易達到的。過去幾年,數據中臺非常的火,但是對於企業的數據管理者來講,每天都會面臨一個挑戰,就是如何挖掘數據中臺的業務價值。

CEO給CDO的靈魂之問:數據的業務價值在哪裡?

2019年,全球知名的諮詢公司做了大型企業高層的訪談調研,調研發現,2019年全球企業在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有了重大投資,2019年比2018年增長了66%,但是並沒有達到原來對投資回報的預期。這說明過去在數據領域花了很多錢卻沒有達到CEO期待的價值產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思考業務價值是什麼?收入、用戶量是否有增加?成本是否有降低?

那麼,做了這麼多數據和人工智慧的事情,為什麼業務部門、CEO、企業認為沒有產生期待對應的業務價值?這對於數據部門來說是很委屈的,因為他們做了數據倉庫,做了數據可視化的報表,滿足業務部門提出的各種需求,對業務系統產生的低質量數據進行數據清洗和治理,做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會說沒有價值?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企業對於數據中臺、數據價值的三大期待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數據中臺在2019年成為數位化轉型的下一個趨勢,特別是在本土的數位化轉型市場,我們發現數據中臺的百度搜索指數比數位化轉型更高,這說明數據中臺被很多企業所認可和接受。

為什麼數據中臺會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下一個趨勢,它代表了企業什麼樣的訴求?我做了一個研究,從466份數據中臺調研中獲取到行業對於數據中臺的三大期待:1、希望數據中臺距離業務更近,能夠直接為業務產生價值。2、希望數據中臺能提供多樣化的數據服務而不僅是報表。3、希望能夠直接產生對客戶有幫助的價值。

業務對數據中臺有這樣的期待,就說明原來的數據倉庫和數據系統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滿足這些期待。業務部門認為數據部門做的事情不能直接產生客戶價值,距離業務比較遠,比如響應慢、數據人員不懂業務、提供的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不是業務最需要的等,這就是企業對於數據產生業務價值不滿意的地方。

阻礙數據中臺產生業務價值的四大鴻溝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1、業務鴻溝,數據與技術人員不懂業務,業務人員不理解數據和智能技術。

2、場景鴻溝,找不到高價值業務場景,無法清晰度量業務價值。

3、質量鴻溝,數據質量差,無法確保業務效果,傳統的數據治理不能解決價值問題。

4、規模鴻溝,如何能夠規模化將數據和智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到多個業務場景。

某多產業板塊數據中臺案例總結

我們在2017年做了一個雙中臺的案例,該企業是一個多業態的物流集團,包括航空貨運、物流、零售、機場、跨境電商等多形態業務,集團總部希望打通各業態的用戶、訂單、支付、產品、服務數據,利用數據產生業務洞察,打造創新產品和服務。

為什麼要選擇數據作為抓手去推動企業的數據智能轉型?這個在2017年非常有前瞻性,因為以往做ERP、信息化第一件事是梳理流程,但是這個企業有上百家公司,45個業務種類,如果從梳理流程入手會很複雜,所以他們希望用一年的時間建設雙中臺,使集團的整合和業務創新能夠產生真實的效果,帶來真實的收入。

如何做到這一點?因為很多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層次不齊,這樣的情況下,梳理流程的傳統做法速度很慢,我們識別了一條以數據為抓手去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方法,通過梳理企業的數據資產目錄,梳理數據如何應用、如何產生業務價值等。在梳理過程當中發現,有些數據口徑不一致,有些數據質量不好,是因為產生數據的系統很多流程有重複、有衝突、角色定位不清晰、錄入重複。

所以發現原來的遺留系統需要改造和優化的地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同時幫助企業做了數據資產創新的平臺,讓業務人員能夠自己使用數據去做探索,帶來了第二個價值就是企業的數據創新。

整個項目分為4個層次,第1層是業務應用層,通過輕諮詢的方法快速在各個領域探索和識別出能夠利用數據產生的業務價值,識別出可落地的投入產出比比較高的產品。第2層是技術平臺層,驗證了哪些場景能夠帶來數據價值,就要想如何規模化的賦能所有業務,找到可以復用的點,把它沉澱下來變成數據中臺。第3層是數據質量層,如何使數據產生業務價值,這就是數據資產的梳理和精益數據治理數據探索。所有的一切都依賴於組織結構的變革,場景的識別,價值的產生背後是利益的分配。第4層是組織調整層,讓企業認識到數據文化和數據價值的重要性。

我們發現數據能夠給企業帶來的業務價值包括兩個領域。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第1個領域是能夠優化原有的業務,讓原有的業務更加高效、成本更低。

1、能夠提升現有業務的盈利能力讓企業收入更多。比如通過數據的探索和分析使貨運航班的排班更高,補倉的利用率更高。

2、提高生產效率。比如在機場貨站發貨,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抓取行業裡面的通用分類,進行自動分類,提升貨站工作人員的生產效率。

3、提升運營的利潤,降低成本。比如和企業的數位化運營部合作,分析運營數據找到能夠降低成本的地方。

4、提升客戶體驗。

5、提升資產利用率。比如對航空貨機的識別,應該怎麼去排班和優化?

第2個領域是幫助原有的業務做轉型。

1、創新數位化產品和服務,通過分析用戶數據和訂單數據,能夠知道用戶畫像和用戶訴求對原有的產品進行創新。

2、銷售數位化資產,把現有的數據整合一些外部的數據通過服務的方式銷售出去,當然不是銷售原數據,不是銷售客戶的敏感信息。

3、商業平臺化,通過數據的整合,通過對數據的利用、挖掘進行交易的撮合,讓更多的買方、賣方集中到平臺上面。

4、數位化生態,在平臺化的基礎之上,讓更多的買方、賣方、合作夥伴進來,形成數位化的生態,這樣的情況下,你的價值在生態中自驅、自生長、自發展,是非常有價值的。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通過這個項目總結了一個經驗,就是一定要讓業務用戶自己去用數據、玩數據,所以我們在這個系統裡面做了數據資產目錄、數據服務商店、數據自服務的探索、數據實驗室、算法應用市場和數據中臺的運營監控系統,讓業務更加主動的去產生價值。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通過這個項目總結了一套方法論體系,叫精益數據創新方法。1、所有的數據和智能創新都必須產生業務價值。2、必須要讓數據源和數據產品之間形成自動的工作流、價值流,這樣才能規模化,快速的提供給客戶服務。3、需要讓客戶去拉動產品,而不是把產品推給客戶。4、要持續的去改進數據運營和分析。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精益數據創新體系參考創新價值藍圖,圍繞業務、數據和技術三個圈,知道數據產生業務價值的每一步應該怎麼做。

總的來講,精益數據創新體系有5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連接,讓業務人員懂數據,讓數據人員懂業務。第2個階段是探索創新,圍繞數據去探索新的業務場景。第3個階段是探索出新的業務場景以後,把這個場景進行清晰的定義和拆解,確保它是可行的。第4個階段是快速啟動,讓業務看到價值,第5個階段是持續迭代,不斷的去運營和優化數據帶來的業務價值。

相關焦點

  • 中臺建設失敗的七大原因丨中臺網絡研討會
    衡量企業是否需要構建中臺是中臺建設成敗的第一核心原因,企業搭建中臺的初衷可能是基於某些業務難題需要,但是,企業數位化轉型並非一定基於中臺實現業務價值,如果企業是為了建設中臺而建設中臺,那麼企業中臺建設的失敗概率則會增大,這也是許多企業中臺項目失敗的根本原因所在。
  • 建設數據中臺?先想想企業有沒有這個底子!
    廣義的數據中臺包括了數據技術,比如對海量數據進行採集、計算、存儲、加工的一系列技術集合,今天談到的數據中臺包括數據模型,算法服務,數據產品,數據管理等等,和企業的業務有較強的關聯性,是企業獨有的且能復用的,比如企業自建的2000個基礎模型,300個融合模型,5萬個標籤。它是企業業務和數據的沉澱,其不僅能降低重複建設,減少煙囪式協作的成本,也是差異化競爭優勢所在。
  • ThoughtWorks:與數位化共存
    以此為基本的問題挑戰,商業銀行需要建立中臺體系來提升數位化水平,加強統一管理核心資產,將其抽象包裝成可重用的核心能力,供針對不同場景和環境定製的各種業務前臺所使用,從而減少核心資產的重複建設,鼓勵系統的適應性擴張和一線業務的創新。
  • 打造券商研究中臺,建設數據應用新生態——證券業數據治理與數據...
    對於證券公司而言,如何實現新舊產品的數據接續與功能無縫對接,成為必須應對的問題。三、解決方案:以網際網路思維推動券商研究中臺建設這些複雜的問題,本質上可以被歸納為「數據使用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在「最後一公裡」,數據的處理與使用是一個以人工為主導,過程零散的「黑盒」。
  • 10張圖全面細緻解密阿里數據中臺建設原理、實踐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本文,講解阿里數據中臺建設之道,透過 10 張圖,全面細緻解讀阿里數據中臺建設原理、實踐。0 1阿里數據中臺賦能業務全景圖基於公共數據中心在上層根據業務需求進行建設:消費者數據體系、企業數據體系、內容數據體系等。經過深度加工後,數據就可以發揮其價值被產品、業務所用;最後通過統一的數據服務中間件「OneService」提供統一數據服務。0 2阿里數據中臺三大體系
  • 淺析東方網力數據業務中臺的優勢
    而東方網力建設推出的數據業務中臺就是承上啟下的數據治理及賦能平臺,其深度挖掘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聯,將海量沉默的數據真正用起來,讓用戶的應用需求更快速的得到落地。東方網力數據業務中臺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數據跨網整合,強化數據治理。
  • 馬蜂窩數據中臺起步建設:數倉的架構、模型與應用
    我認為數據中臺的概念非常接近傳統數據倉庫+大數據平臺的結合體。它是在企業的數據建設經歷了數據中心、數據倉庫等積累之後,藉助平臺化的思路,將數據更好地進行整合與統一,以組件化的方式實現靈活的數據加工與應用,以更清晰的數據職能組織應對業務的快速變化,以服務的方式更好地釋放數據價值的一種方式。
  • 中臺百科|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到底有什麼關係
    前言近期,全網數商開設了「中臺百科」專欄,每周會定期分享關於中臺的百科知識。在這裡,您能看到中臺的源起;什麼是業務中臺;什麼是數據中臺;以及關於中臺建設的所有內容,包括組織架構、進化策略、方法論等等。無論是數據中臺還是業務中臺,它們都是在企業IT技術架構不斷演進中形成的,並隨著企業IT系統的規劃、建設、運營、維護等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提煉出來的共性能力。
  • 數位化轉型與實踐第三彈 數據中臺,從數據中洞察業務
    1.應用「煙囪」林立,數據標準無法統一2.數據存儲分散,利用率低3.數據洞察困難,應用與業務創新很難展開4.智能化程度不夠因此,正如同人們將誕生萬物的宇宙大爆炸原點定義為奇點一樣,建設面向整個集團和所有應用的數據中臺成為新華三數位化轉型的奇點。
  • 盒馬新零售基於DataWorks搭建數據中臺的實踐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盒馬新零售基於DataWorks搭建數據中臺的實踐。一、盒馬的商業模式大家做數據的話,首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懂業務。之前有位同學問我,說數據中臺很難建。在我們看來,數據是跟業務息息相關的,我們去構建整個數據中臺的時候,首先要對業務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解。
  • 什麼是數據中臺,為什麼數據中臺這麼火?
    近年來,數據中臺這個概念特別火,各個企業都在關注如何構建自己的數據中臺。中臺這個概念早期是由美軍的作戰體系演化而來的,技術上所說的「中臺」主要是指學習這種高效、靈活和強大的指揮作戰體系。數據中臺把數據統一之後,會形成標準數據,再進行存儲,形成大數據資產層,進而為客戶提供高效服務。這些服務跟企業的業務有較強的關聯性,是這個企業獨有的且能復用的,它是企業業務和數據的沉澱,其不僅能降低重複建設、減少煙囪式協作的成本,也是差異化競爭優勢所在。
  • 數據中臺、數據倉庫、數據平臺的關係你明白了嗎?
    這些服務跟企業的業務有較強的關聯性,是這個企業獨有的且能復用的,它是企業業務和數據的沉澱,其不僅能降低重複建設、減少煙囪式協作的成本,也是差異化競爭優勢所在。 從廣義上講,數據中臺包括了數據技術,比如對海量數據信息進行採集、存儲、計算、加工等一系列數據技術的集合。
  • Cloudera談上雲挑戰:什麼樣的平臺能夠將數據轉化為真正可見的價值?
    經濟觀察網記者 陳伊凡 「企業如今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樣的平臺能夠真正賦能業務,並把數據轉化為真正可見的價值,這也是現在幾乎所有CEO、CIO們面臨的挑戰。」Cloudera大中華區總經理徐晉在近期舉行的產品發布會上說。
  • 2021年,中臺建設是選擇題嗎?
    關於中臺價值的討論此消彼長,基於此,記者也詢問了行業內相關企業的看法,其中作為頭部企業之一的袋鼠雲認為,中臺是一定存在價值的,因為可以避免重複建設,提升開發效率、發掘數據價值。數據中臺應該實現平臺化、資產化、服務化,聚焦數智場景,賦能行業生態,讓數據產生價值。其他企業如杭州數瀾、雲徙、奇點雲表示了類似的看法。
  • 保險公司為什麼要標配數據中臺?
    另外一方面,「全面戰略合作」的表述,很可能意味著雙方在技術、業務、場景等多個領域要進行深入合作。在[看懂經濟]看來,雙方在集團級數據中臺的建設合作上,更值得品味。數據中臺,是阿里首創並實踐過的解決方案,被公認為數字時代讓企業數據資產化產生價值的關鍵要素架構。
  • 全網數商告訴你什麼是數據中臺
    前言近期,全網數商開設了「中臺百科」專欄,每周會定期分享關於中臺的百科知識。在這裡,您能看到中臺的源起;什麼是業務中臺;什麼是數據中臺;以及關於中臺建設的所有內容,包括組織架構、進化策略、方法論等等。數據平臺:提供的是計算和存儲能力;數據倉庫:利用數據平臺的計算和存儲能力,在一套方法論的指導下建設數據表;數據中臺:將數據平臺和數據倉庫的所有內容打包,以更優雅、更產品化的方式對外提供高效的服務和有用的價值
  • 「中臺」浪潮裡眾生相:那些借阿里騰訊之風扶搖而上的創業者
    在組織架構龐大冗雜的阿里巴巴內部,淘寶、天貓、聚划算等有不同的BU,以常規流程而言,每個產品都有獨立的研發、運營、市場等,背後都有各自的數據和銷售管理平臺,產品與產品之間、部門與部門、業務群與業務群之間支床迭屋的問題自然不難想像。
  • 如何通過Dataphin構建數據中臺新增100萬用戶?
    作者:陳夢婷 歡迎來到數據中臺小講堂!這一期我們來看看,作為阿里巴巴數據中臺(OneData - OneModel、OneID、OneService)方法論的產品載體,Dataphin如何幫助傳統零售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並在短時間內新增100萬用戶?
  • 水滴公司構建數據中臺 推動產業網際網路智能化發展
    構建數據中臺 破解數據價值難題水滴公司CTO邱慧表示,數據是衡量一個公司最底層核心能力,沒有數據的AI是空中樓閣。在當前環境下,數據建設面臨著諸多難題。首首先是數據資產不清晰,伴隨著業務多元化發展,數據來源越來越多但數據質量難以把控;其次,不同業務間煙囪式的數據架構模式造成了數據孤島;第三,伴隨著數據量逐漸擴大,分散的數據如何聯動,挖掘更大的價值成為諸多公司探索重點;而數據資產管理、數據安全也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對於行業現狀以及水滴多元化的業務場景,水滴公司的解決方案是構建自己的數據中臺,為業務前臺提供統一的數據服務。
  • 工業網際網路中臺技術與應用快速發展 創新業務模式是關鍵
    中國信通院總工程師胡堅波表示,以應用為核心的建設思路才是企業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關鍵,而數據中臺的建設將幫助企業改變傳統的產品應用建設方式。當前中臺技術的發展目前還處於初期階段,對於中臺體系的發展理念、關鍵技術、應用創新、產業模式的研究,以及中臺體系在企業數位化轉型中發揮的作用還有待研究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