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史凱 編輯丨付媛媛
來源丨首席數字官
數據的業務價值在哪裡?企業對於數據中臺的三大期待是什麼?阻礙數據中臺產生業務價值的四個鴻溝是什麼?4月16日,在2020中國數字企業峰會主會場技術篇,ThoughtWorks中國區數據和AI總經理史凱以數據中臺的實踐案例解讀了如何建設有業務價值的數據中臺。
以下為演講實錄:
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物理世界業務的局限性,誰能夠把數位化業務做的更好,誰能夠做到無人值守,誰能夠做到線上營銷,那麼誰就有更大的競爭力。
在數位化業務中,我們越來越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如何在數據當中挖掘新的創新、新的業務場景,利用數據的價值讓企業變成智能的企業,讓業務更加的智慧,這是所有企業都在追求的目標,但不是容易達到的。過去幾年,數據中臺非常的火,但是對於企業的數據管理者來講,每天都會面臨一個挑戰,就是如何挖掘數據中臺的業務價值。
CEO給CDO的靈魂之問:數據的業務價值在哪裡?
2019年,全球知名的諮詢公司做了大型企業高層的訪談調研,調研發現,2019年全球企業在數據和人工智慧領域有了重大投資,2019年比2018年增長了66%,但是並沒有達到原來對投資回報的預期。這說明過去在數據領域花了很多錢卻沒有達到CEO期待的價值產出,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思考業務價值是什麼?收入、用戶量是否有增加?成本是否有降低?
那麼,做了這麼多數據和人工智慧的事情,為什麼業務部門、CEO、企業認為沒有產生期待對應的業務價值?這對於數據部門來說是很委屈的,因為他們做了數據倉庫,做了數據可視化的報表,滿足業務部門提出的各種需求,對業務系統產生的低質量數據進行數據清洗和治理,做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會說沒有價值?這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企業對於數據中臺、數據價值的三大期待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數據中臺在2019年成為數位化轉型的下一個趨勢,特別是在本土的數位化轉型市場,我們發現數據中臺的百度搜索指數比數位化轉型更高,這說明數據中臺被很多企業所認可和接受。
為什麼數據中臺會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下一個趨勢,它代表了企業什麼樣的訴求?我做了一個研究,從466份數據中臺調研中獲取到行業對於數據中臺的三大期待:1、希望數據中臺距離業務更近,能夠直接為業務產生價值。2、希望數據中臺能提供多樣化的數據服務而不僅是報表。3、希望能夠直接產生對客戶有幫助的價值。
業務對數據中臺有這樣的期待,就說明原來的數據倉庫和數據系統並沒有百分之百的滿足這些期待。業務部門認為數據部門做的事情不能直接產生客戶價值,距離業務比較遠,比如響應慢、數據人員不懂業務、提供的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不是業務最需要的等,這就是企業對於數據產生業務價值不滿意的地方。
阻礙數據中臺產生業務價值的四大鴻溝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1、業務鴻溝,數據與技術人員不懂業務,業務人員不理解數據和智能技術。
2、場景鴻溝,找不到高價值業務場景,無法清晰度量業務價值。
3、質量鴻溝,數據質量差,無法確保業務效果,傳統的數據治理不能解決價值問題。
4、規模鴻溝,如何能夠規模化將數據和智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到多個業務場景。
某多產業板塊數據中臺案例總結
我們在2017年做了一個雙中臺的案例,該企業是一個多業態的物流集團,包括航空貨運、物流、零售、機場、跨境電商等多形態業務,集團總部希望打通各業態的用戶、訂單、支付、產品、服務數據,利用數據產生業務洞察,打造創新產品和服務。
為什麼要選擇數據作為抓手去推動企業的數據智能轉型?這個在2017年非常有前瞻性,因為以往做ERP、信息化第一件事是梳理流程,但是這個企業有上百家公司,45個業務種類,如果從梳理流程入手會很複雜,所以他們希望用一年的時間建設雙中臺,使集團的整合和業務創新能夠產生真實的效果,帶來真實的收入。
如何做到這一點?因為很多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層次不齊,這樣的情況下,梳理流程的傳統做法速度很慢,我們識別了一條以數據為抓手去推動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方法,通過梳理企業的數據資產目錄,梳理數據如何應用、如何產生業務價值等。在梳理過程當中發現,有些數據口徑不一致,有些數據質量不好,是因為產生數據的系統很多流程有重複、有衝突、角色定位不清晰、錄入重複。
所以發現原來的遺留系統需要改造和優化的地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同時幫助企業做了數據資產創新的平臺,讓業務人員能夠自己使用數據去做探索,帶來了第二個價值就是企業的數據創新。
整個項目分為4個層次,第1層是業務應用層,通過輕諮詢的方法快速在各個領域探索和識別出能夠利用數據產生的業務價值,識別出可落地的投入產出比比較高的產品。第2層是技術平臺層,驗證了哪些場景能夠帶來數據價值,就要想如何規模化的賦能所有業務,找到可以復用的點,把它沉澱下來變成數據中臺。第3層是數據質量層,如何使數據產生業務價值,這就是數據資產的梳理和精益數據治理數據探索。所有的一切都依賴於組織結構的變革,場景的識別,價值的產生背後是利益的分配。第4層是組織調整層,讓企業認識到數據文化和數據價值的重要性。
我們發現數據能夠給企業帶來的業務價值包括兩個領域。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第1個領域是能夠優化原有的業務,讓原有的業務更加高效、成本更低。
1、能夠提升現有業務的盈利能力讓企業收入更多。比如通過數據的探索和分析使貨運航班的排班更高,補倉的利用率更高。
2、提高生產效率。比如在機場貨站發貨,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抓取行業裡面的通用分類,進行自動分類,提升貨站工作人員的生產效率。
3、提升運營的利潤,降低成本。比如和企業的數位化運營部合作,分析運營數據找到能夠降低成本的地方。
4、提升客戶體驗。
5、提升資產利用率。比如對航空貨機的識別,應該怎麼去排班和優化?
第2個領域是幫助原有的業務做轉型。
1、創新數位化產品和服務,通過分析用戶數據和訂單數據,能夠知道用戶畫像和用戶訴求對原有的產品進行創新。
2、銷售數位化資產,把現有的數據整合一些外部的數據通過服務的方式銷售出去,當然不是銷售原數據,不是銷售客戶的敏感信息。
3、商業平臺化,通過數據的整合,通過對數據的利用、挖掘進行交易的撮合,讓更多的買方、賣方集中到平臺上面。
4、數位化生態,在平臺化的基礎之上,讓更多的買方、賣方、合作夥伴進來,形成數位化的生態,這樣的情況下,你的價值在生態中自驅、自生長、自發展,是非常有價值的。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通過這個項目總結了一個經驗,就是一定要讓業務用戶自己去用數據、玩數據,所以我們在這個系統裡面做了數據資產目錄、數據服務商店、數據自服務的探索、數據實驗室、算法應用市場和數據中臺的運營監控系統,讓業務更加主動的去產生價值。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通過這個項目總結了一套方法論體系,叫精益數據創新方法。1、所有的數據和智能創新都必須產生業務價值。2、必須要讓數據源和數據產品之間形成自動的工作流、價值流,這樣才能規模化,快速的提供給客戶服務。3、需要讓客戶去拉動產品,而不是把產品推給客戶。4、要持續的去改進數據運營和分析。
圖片來源:史凱演講PPT
精益數據創新體系參考創新價值藍圖,圍繞業務、數據和技術三個圈,知道數據產生業務價值的每一步應該怎麼做。
總的來講,精益數據創新體系有5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連接,讓業務人員懂數據,讓數據人員懂業務。第2個階段是探索創新,圍繞數據去探索新的業務場景。第3個階段是探索出新的業務場景以後,把這個場景進行清晰的定義和拆解,確保它是可行的。第4個階段是快速啟動,讓業務看到價值,第5個階段是持續迭代,不斷的去運營和優化數據帶來的業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