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老實人鬥不過小人?學會上中下三策,輕鬆笑到最後

2020-12-16 藝述史

《論語》中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當皇帝都要被佞臣蒙蔽,做學問也要被小人戳脊梁骨,人活一世,誰能不遇見幾個糟心的人呢?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絕頂」的聖人王陽明,一代名臣,心學大家,也沒少遇見糟心小人,那他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他年輕時也曾耿直剛硬,遇上看不過眼的事情就採取硬碰硬的手段,甚至還因為直言上書,得罪了權勢滔天的宦官劉瑾,以至於貶官路上還被追殺,九死一生。硬碰硬這是對待小人的下策,雖然對得起自己的原則,未免會給自己增添許多麻煩。

王陽明遭到貶謫以後,在龍場潛心悟道,他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何假外求」的道理。他的「致良知」思想認為,人的本心都是良善的,只是被私慾蒙蔽,迷失了自己的「善」,因此他的手段漸漸變得懷柔。

比如經常就一頂高帽給對方戴上,說啊,你清正廉潔,高尚有為,讓對方自己把自己束縛進道德的枷鎖,不至於作惡。因此,下策是硬碰硬,中策則是懷柔感化,轉移矛盾,上策就是讓對方「為我所用」。

其實我這麼一說大家可能發現了,王陽明認為,和小人相處,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自身的「道」。什麼是小人呢?有時候我們普通人會被自己的私慾蒙蔽,認為跟自己意見不同的都是小人,這就走入了偏激的誤區。

王陽明認為,君子和小人的價值觀必然是不同的,因此發生衝突,小人對君子盡力詆毀是很正常的,我們沒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憤怒地指責立場不同的對方,王陽明怎麼做的,他「絕不為意」,根本就不把小人的伎倆放在心上。

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因旁人的誹謗和糾纏而患得患失,減少在小人身上耗費的時間,自成一種「格局」。一個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花費太多在不值得的人身上,無疑是種浪費。

王陽明就做到了在其位謀其事,不貪功不冒進,不為俗事白費心神,專心悟道講學,最終成為一代聖人,問心無愧。我也想通了,與其在那些不值得的人身上花時間,我做點什麼不好呢?流言蜚語,惡意攻訐都隨它們去吧。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智慧:對付你惹不起的小人,學會上中下三策,生活更輕鬆
    小編最近在讀聖人王陽明的著作《知行合一》,王陽明的一生遇到不少小人,他曾經使用過上中下三種不同的計策來對付小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遇到小人硬碰硬是下策王陽明最早是在刑部任職,這個時候王陽明剛剛步入仕途,對於官場上的人情世故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再加上他直來直去的性格
  • 王陽明:前進路上遇到小人當道,有3個絕招對付他,最後輕鬆取勝
    王陽明是明朝中期人士,他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他創建的心學理論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王陽明的一生遇到的小人也不少,在朝為官時,有一些看不慣王陽明的宦官劉瑾、張忠等,都明裡暗裡難為王陽明,很多次都想要置他於死地。
  • 王陽明:遇惹不起、主動挑釁的小人,怎麼辦?用8字策略輕鬆搞定
    關於對小人的定義,我認為《資治通鑑》中的一句話,表述的最為貼切:「德才兼備為聖人;德大於才為君子;才大於德為小人;無才無德為愚人。」然而就是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具有過人的才華,卻沒有基本的道德底線,而這樣的一些人就被稱為是「小人」。面對惹不起、主動挑釁的小人,我們應該怎麼辦,拼才華又拼不過,硬與他們鬥又鬥不過,同樣是聖人的王陽明告訴我們,遇到這樣的人,用8字策略能夠輕鬆搞定他們。
  • 王陽明:遇到比你厲害的小人,有3種辦法對付他,輕鬆贏到最後
    說起小人,我們很多人都遇到過,包括聖人王陽明也是如此。王陽明,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朝中期人士,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
  • 為何沒有人敢得罪王陽明?看看他的上中下三策,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對君子來說,要待人真誠;但是對於小人,應該如何與之相處呢?是涇渭分明還是同流合汙,或者是以其人之道還人之身呢?被稱為「聖人」的心學大師,王陽明,僅用了上中下三策,就將小人制服得非常服帖。正是因為王陽明強硬的性格,他的仕途一直都不順。但是他面對小人的時候,不是第一時間懟回去,因為這很容易給小人機會,折騰自己。
  • 王陽明:遇到不講道理的小人,學會上中下3計,小人無處可躲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朝的心學大師。他從出生就異於常人,他母親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他,還因為祖母夜夢仙人,乘雲而來,給他取名叫王雲。王陽明一生經歷坎坷,被宦官劉瑾陷害,被貶到貴州龍場這樣的人間地獄,但是他堅強的活了過來!其所創立的心學,堪稱儒家在歷史長河中的新發展。
  • 對付不好惹的小人,王陽明教你「上中下」三計策,學會了逆風翻盤
    對付不好惹的小人,王陽明教你「上中下」三計策,學會了逆風翻盤中國禮儀之邦也講究禮儀道德,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會遇到一些惹不起的小人。俗話說,寧惹君子,不惹小人。小人最無情!他們可以利用一切手段為自己謀利。
  • 老實人,在這三方面更加強勢一些,會更容易得到小人和領導的尊重
    ,於是陳女士便覺得老闆有些偏心,隨後強烈拒絕,不過沒過多久,陳女士便因為在公司裡多次遲早被老闆開除,其實其他員工都有知道的情況,老闆並沒有過問,可是唯獨針對陳女士也是讓陳女士覺得在職場中得罪了小人,被小人穿小鞋。
  • 油畫美學:老實人,少與這四種人糾纏,你鬥不過他們
    但是現實中,總有些人,習慣欺軟怕硬,專門欺負老實人,特別是那些,遇事不講理,做事偷奸耍滑,說話口腹蜜劍,做人沒底線的人,與這些人相處,老實人很容易上當吃虧,甚至會被傷害,所以,對於這些人,還是少交往,少糾纏為好,你交不過
  • 王陽明的這三策計謀,教你對付惹不起的小人,學會就贏得不敗之地
    用小人對付小人,化敵為己用,實乃上策王陽明北上,需要找一個人來接管朱宸濠。現在的問題是:朱宸濠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因為朝廷中還有朱宸濠的餘黨,誰接手,誰就有餘黨的嫌疑,所以誰這個時候敢接手呢?這個時候的王陽明想到了其時人在杭州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張永。
  • 被小人欺負和針對時,老實人學會這三招,小人不敢和你作對
    在職場中工作多年,其實大部分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夠一帆風順,其實職場就是江湖,也就是戰場,大家在職場中打拼,也會遇到很多的小人,身邊的這些小人,他們會獲取更多的利益,甚至會主動的針對你,陷害你,讓你在職場中難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 職場別當老實人,想要背後不挨刀,對付小人就要學會4招
    在工作中,如果你不注意的話,也許你會成為別人案板上的魚。如果你想避免被背後捅傷,你必須依靠自己來保護自己。在職場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那些兩面性的小人,一套在前,一套在後。剛才,我們還在表揚你,一轉身就說你壞話。說實話,遇到小人我們很無奈,但壞人就像蒼蠅一樣在我們的生活中。
  • 王陽明勸世良言:做人不能太單純,懂點套路,做個圓滑的老實人!
    相信有很多的人從小的教育就是要做一個單純善良、腳踏實地的老實人。而隨著社會在飛快的進步,社會也越來越複雜,這些年來,「老實人」這個名可能已經逐漸的變成了貶義詞,有時甚至成了某一種人的代名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演變,總歸來說就是老實人的性格相對的太單純了,這樣在社會中做起事來就容易直來直往,不懂得如何的變通。
  • 老實人總是被小人欺負?四招教你對付小人避免吃虧,很實用
    我有一個朋友,在職場上被小人算計奪掉了升職加薪的機會,生活上被小人逼走了出租房流落街頭,在愛情上被小人搶走了伴侶。老實人總被小人欺負,已然成為了必然規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一是老實人不懂得如何對付小人,二是老實人不屑於對付小人。
  • 越是小人,越會在飯局上有這三個特徵,老實人不要被對方所利用
    一位主管更是獻殷勤,在收到主管的借錢信息後,這位大學生也是急了,因為她覺得抽中獎金是自己的運氣使然,可是主管借錢就是有些威脅她的意思,因為如果不借錢,很有可能在以後工作的時候會被主管所針對,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大學生把這些獎金借給了主管,但是此後主管並沒有提出還錢的時間,一直拖著未還,讓這位大學生也是表示非常無奈。
  • 當你人生遭遇小人,束手無策時,請牢記王陽明對付小人的3條策略
    小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古今的書中已經說盡,而遭遇小人應該如何應對呢?明朝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曾多次遭遇小人,而他從中卻悟出了三招對付小人的辦法,堪稱一絕。劉瑾是何人,怎麼能容許王陽明挑釁他的權威,於是立馬反擊,不僅杖責了王陽明,還將他發配到貴州龍場做驛丞,除此之外,還在路上派下殺手,一路追殺。一路驚險,王陽明總算平安到了龍場!
  • 君子為何鬥不過小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為青年,ID:Jayden701V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君子之所以鬥不過小人,是因為君子講道義,小人講勢利;君子愛講正理,小人總說歪理;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陽奉陰違;君子追求和諧,小人存心搗亂
  • 職場中,如何對付小人?一定要學會的三招
    職場中,如何對付小人?一定要學會的三招職場中人與人的關係說簡單似乎也沒那麼簡單,說複雜似乎真的沒有那麼複雜。但是職場中真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嗎?自己如果遇到小人,或者說不小心得罪了小人,該怎麼辦呢?大家都知道那些小人。
  • 王陽明勸世良言「三不管」: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
    王陽明為人處世「三不管」: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不管人非笑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短板,若是因為被人嘲笑,受人嘲諷就傷心難過,玻璃心碎了一地,豈不是一輩子都要在傷心難過中度過?
  • 老實人總被算計,鬼谷子教你3招,輕鬆識破別人詭計
    有時候我會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是哪裡出了錯,人們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並且老實人在如今社會很多時候已經被人當成一個貶義詞來用了?經過很多思考,我最終逐漸明白一個問題,這個社會的感慨更多來自於老實人總是遭人算計,於是為了能夠更好把握自己的利益,老實人逐漸放棄自己的堅持,變成一個同樣開始算計別人之人。難道在老實人與陰險小人之間就沒有一種更好的人生角色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