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要結束了,你過得如何,打麻將了嗎?麻將(Mahjong)這個傳統中國遊戲,在義大利也很吃得開,特別是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海濱城市拉文納(Ravenna),幾乎能看到滿城皆麻將那種中國式景象。
你聽到有人高聲喊「Drago」「Bianca」,都別奇怪,那就是「和了」的意思。義大利有民間舉辦的麻將錦標賽,就按「拉文納玩法」。Drago本是希臘神話裡的一種龍頭怪獸,中國龍(Dragone)的詞源。
拉文納是義大利地域面積第二大城市,僅次於首都羅馬,人口15.8萬,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客死在這個地方。有意思了,麻將怎麼流傳到這裡的?為啥愛玩又有啥故事?
先從一部義大利電影說起,中意兩國公司合拍的《Il Drago Di Romagna(羅馬涅和了)》,中譯名《靴子裡的麻將》,靴子指代義大利的形狀。導演、主演都是拉文納人,取材和拍攝都在這裡。
一部不怎麼中國的電影,半紀錄片半故事片形式,講述名叫Luisa的退休義大利老奶奶的日常生活,酷愛烹飪和打麻將兩件事,愛屋及烏探究中國麻將文化、夢想來到中國和中國人過招的「奮鬥」歷程。她女兒(影片的第一人稱旁白)堅決反對,但老奶奶在外孫子和一批中國第二代移民的幫助下,苦學中文達成所願。一個人濃縮了拉文納一個麻將群體。
中國第二代移民生在、長在義大利,完全被義大利化,很多青少年都不知道麻將,反而是這個老奶奶教他們、發展成麻友,把外孫的電子遊戲夥伴都變成了牌友。義大利人教中國人玩麻將劇情,衝擊力很強。
該片是首部在義大利院線上映的、帶有中文字幕的義大利電影,首映今年1月27日大年初三,在亞平寧的華人社區引起強烈反響,也引發了義大利輿論對麻將這一遊戲的探尋之旅,「中國人的東西,很有趣、吸引人,具備普適性」。大利第一大報《晚郵報》介紹電影背景之餘探究麻將歷史:「有人說麻將是孔子發明的,但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也不知道『麻將』一詞到底什麼意思,聽說來自於小鳥的嘰嘰喳喳叫,和麻將牌產生的聲音相似。現在看來,它是由多米諾骨牌和中國流行的『吊馬』遊戲結合而成的。有人說它只為中國的王公大臣等貴族而發明,平民階層只有死刑囚徒才被授權玩一次。中國現存的最早的麻將牌,發現於1880年,象牙做的。但這個遊戲的歷史肯定更久遠,15世紀就已出現類似圖案的紙牌,學者們推斷,當時社會上已經很普遍。」
麻將進入義大利,在20世紀初,就是從拉文納這個城市進入的。部分媒體甚至說:是1923年進入拉文納的。「我們打麻將,也有近百年歷史了。」拉文納湧現出一批製作麻將牌的頂尖匠人,瓦瓦索裡是集大成者,刻制的中文繁體字惟妙惟肖,和中國麻將並無二致。
怎麼傳進和究竟何時進入拉文納的,說法有兩個:一個是文化交流說,中國海運商人把這東西帶過來,閒時就在港口扎堆作樂,還有一些中國小商販在拉文納沿街開賣,義大利人覺得好看,先收藏,然後好奇,慢慢學習;第二種說法,是義大利政府派軍隊到中國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這批軍人回國時帶來了麻將。「二戰時期,無人再玩,但隨後又在拉文納蓬勃興起,中國人俗語叫『第二春』。如今,人們也在網上遊戲。」《晚郵報》很有中國味地寫道。
導演拉瑪蒂納在拍攝中。導演名氣不大,一部影片參加了2017年多倫多電影節。中國參與方Micromedia Communication Italy,華人在意第1個傳媒公司,94年出生的浙江蔣姓商人創辦。
遊戲可以,但別賭博,這違法!義大利的第一華人聚集地普拉託,每年都有金融警察查處中國人麻將賭博的案例,3天前還有,沒收1.7萬歐元現金並起訴賭博者。義大利人稱為「科技麻將」的,就是自動麻將機,中國滿大街的玩意,義大利人看著還挺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