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我們選擇做「蝴蝶」。
2020年12月19日 ,鹽城市大豐區,一位老大爺摔倒在街邊,行人又一次面臨「扶不扶」的選擇題。
下午4時,我騎著自行車沿鹽城市大豐區健康路向西,突然發現路邊幾個人駐足不前,看著我後方議論紛紛。我停下車,順著他們的視線望去,四五米外是朝北的衛生巷,在與健康路相連的巷口西側,一位年約八十的老大爺趴在地上,左手扶著眼鏡盯著地面,頭微微顫抖,腿子也微微蠕動,像是努力尋找著什麼。而後,老人家把右耳側在地面上,像是仔細辨析地下有沒有異常。我的第一反應是老人家是否精神有問題。
我趕緊問旁邊的中年婦女,她聲音有些緊張有些著急:「年紀大的自己跌倒了,可是哪個敢去扶啊?」周邊還有幾個路人,都不敢上前,議論的內容大同小異,看得出大多數人想去扶但是又擔心惹禍上身。看著與我父親差不多年紀的老人家,我想如果這是我的親人,我一定期待周圍的人能施以援手。我也想到了去年9月,我騎電動自行車摔飛到路肩上,而無人敢扶時的絕望無助,要知道,那次事故,我左肱骨頭粉碎性骨折,做手術花了6個多小時,光鋼釘就用了9根。我對中年婦女說:「你不忙走,我打120,你做個見證。」
打120時,旁邊的中年婦女已經和一個戴黃色頭盔的中年男子去扶老人了。打好電話,我加入了扶老人的行列。
我們三人先把老大爺扶坐了起來,老大爺有些懵圈,說話不太清爽。地上有血跡,血跡旁邊是老人家的一圈帶血的假牙。我撿起假牙,放到了老大爺棉襖口袋裡。中年男子問老大爺手機在哪,順著老大爺的指引,中年男子掏出了大爺的手機與老大爺家人聯繫。
坐著歇了一會,老大爺神志清醒多了,我們又扶老人站了起來。中年婦女到附近商家借來一張椅子,我和中年男子扶老大爺坐到了椅子上。這時,圍過來關心老大爺的人多了起來。看得出,老大爺雖然疼痛難受,但內心還是湧起了陣陣暖流,說話有些打結,不過不是緊張而是感動。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是「蝴蝶效應」的經典表述,大意是說,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啊!」這是我們開始救助老人後,周邊路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一傳十,十傳百,這或多或少會讓更多的人在面臨「扶不扶」這道選擇題時,會堅定地說「扶」。這個「扶」就是蝴蝶扇動翅膀,而全民道德素養的提升便是那龍捲風。
扶不扶?做「蝴蝶」!讓這樣的龍捲風颳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