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天津城好吃牛逼的早點!從明天開始起,一樣一樣去吃起來

2020-12-12 舌在美食線

如果你也信了「北方是早餐文化的荒漠」,不如去看一趟早上六點的天津西北角。據不完全統計,天津早餐有——果子、果頭、糖果子、荷包蛋、果篦、排叉、煎餅果子、老豆腐、鍋巴菜、豆漿、大餅夾一切(茄夾|藕夾|雞柳|牛排|素卷圈|雞排|火腿腸| 炒雞蛋……)、雜糧煎餅、雞蛋灌餅、燒餅裡脊、肉夾饃、牛肉燒餅、包子、蒸餅、豆包、窩頭、切糕、發糕、麵茶、羊湯、餛飩、雲吞、疙瘩湯、炸糕、茶雞蛋、燒麥……這些「單品」怎樣搭配見仁見智,天津土著吃起早餐個個都是深諳美食之道的老饕。

卷圈兒

在天津眾多的美食中,卷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早點之一。比起南方早茶那種精緻,卷圈更多的是粗糙中帶點兒「草根」情結,「草根」之中又是對細節的「肆橫」勁兒。麵皮是炸卷圈的核心,餡料則是這種核心的具體形式,皮兒和餡料的結合渾然天成,造就了人間美味——炸卷圈。

卷圈經歷了數十載的發展,形式也變得日益多樣化,最古老的的卷圈,是自己做的麵皮,用麵粉、鹼、鹽和的柔軟勁道、裹上天津特有的麵漿子餬口,包裹上小料,口感非常厚實綿長。還有一種卷圈是用豆皮包裹的卷圈,而且餡料只有素餡,切碎的豆芽兒、香乾、紅粉皮兒、香菜、搭配調好的醬豆腐、芝麻醬,包裹好後放進油鍋裡炸的金黃酥脆。

在天津,有卷圈的地方,就一定少不了大餅。卷到烙餅裡的卷圈,多了一層口感。烙餅有韌勁,豆皮脆酥,而裡面的雜菜,因為被豆皮裹緊了才下油鍋,所以水分被鎖住,伴著淡淡的芝麻醬香味,口感依然爽利。在這座城市,時時都能感覺到天津人在吃上傾注的心思。

鍋巴菜

鍋巴菜到底是個嘛玩意兒?從字面來看,它的名字是「鍋巴菜」,但只有外地人才會真的這麼念——在天津,它的讀音應該是「嘎巴菜」。而按照名字來理解,這應該是一種由鍋巴製作的菜餚;但事實上,裡面既沒有鍋巴,也沒有菜——和名字完全不沾邊。

其實,鍋巴菜起源於山東煎餅。早年間,山東流行把煎餅泡著吃,後來,一些山東人來到天津謀生,便用綠豆小米等物磨成漿液,在爐鐺上攤成薄餅,切成柳條狀,做些滷子,一頭挑著煎餅條,一頭挑著滷子,沿街兜售。上世紀三十年代,這種販賣形式,遍布整個天津衛,一副挑子,也挑遍了整座城市的犄角旮旯。這種遊走於街頭巷尾的小吃,註定無法居廟堂之高,所以它便帶著濃厚的市井氣,恰是這種市井氣,讓這道特色小吃有了極強的滲透力。

鍋巴菜的大致做法是把新鮮煎餅風涼半乾後,切成10釐米長、2釐米寬的柳葉狀條,然後澆上滷子,再佐以香油、麻醬、紅腐乳汁、幹紅辣椒油、香菜沫或油炸香乾丁等小料即成,多味混合,香氣撲鼻。做傳統地道的鍋巴菜前,攤煎餅是重要的一環,需一定的技巧,講究越薄越好。生手攤起煎餅來,不是生就是焦糊,不是軟就是硬。柳葉狀的煎餅鍋巴條要微脆有咬勁,澆上滷汁後不粉化,更不會黏糊沾牙。再說滷汁,絕非 大料水加芡粉,而是用清油煸炒茴香、蔥沫、姜沫出香氣,再加水、鹽、醬油、芡粉等製成的,柔滑滋潤,清素芳香。小料中的麻醬,是用芝麻香油調製的。另外,油炸辣椒也講究火候,要金黃酥香,微辣不燎嘴。鍋巴菜最好趁熱吃,所以盛滷汁的大鍋下總要有小火溫著。

端上一碗鍋巴菜,綠豆的清爽香氣,早已在碗中暗暗浮動,麻醬和腐乳的鹹香亦隱隱發透,蔥花和香菜經湯汁微燙,兩者的香氣便各自散開。入口細滑,切成的餅條軟而不爛,慢慢咀嚼有豆香;麻醬最為關鍵,講究不稠不稀,柔和適口,腐乳是個靚麗的點綴,有醬香。

麵茶

麵茶,非面非茶。它為何被稱之為茶,可能是因為它熱氣騰騰像茶一樣。賣相確實不太好看,不過非常實惠,而且味道不錯,還特別管飽!柔密稠厚,香濃細膩,鹹香滑口,香潤回甘就是最貼切的形容!

手藝人每天半夜開始準備麵茶用料,把預先泡脹了的糜子米用小石磨磨成糨糊。手工磨製,力量均勻,速度適中,糜子面醇香。不像電磨磨製的糜子面有點焦煳味兒。用大鍋大火將水燒沸,加入鹽、姜粉熬一會兒,將糜子漿糊調稀,往水翻花的地方澆,要一直保持水翻花,邊澆邊攪。然後用細火慢熬十來分鐘,至糜子面成粥定型,封火保溫。麵茶裡的麻醬鹽,芝麻鹽製作前,芝麻要用開水燙透,摔打脫皮成芝麻仁後才能炒制。半夜起床先炒芝麻再炒鹽,在快炒熟時加入精鹽,炒幹水汽,以香氣尚未外溢為剛剛好,就著熱鹽香氣還沒散盡,拌上芝麻用面棍擀軋。把芝麻擀軋到既要粒粒軋碎又不能軋到太碎,最好是半粒,真是技術活。這樣的芝麻鹽,在熱麵茶的烘託下,香氣才開始外溢。

麵茶上淋的芝麻醬也很講究,不是通常用水調成的而是用小磨香油調製的,一碗麵茶端到面前,還沒吃到嘴,這香氣就勾動饞蟲了。售賣時,將麵茶盛入碗中,撒上一層厚厚的芝麻鹽,再淋上一層麻醬,這叫「單料的」。先盛半碗麵茶,撒一層芝麻鹽,淋一層麻醬,然後再將麵茶盛滿,再撒一層芝麻鹽,淋一層麻醬,叫「雙料的」。一些會吃的顧客先要一碗單料的,用熱棒槌餜子抹著把浮頭兒的小料吃完,再去加一層小料。右手持棒槌餜子,待麵茶吃到中途,可用棒槌餜子輕輕推頂麵茶,不使麵茶「掛碗」。同時,還可以用棒槌餜子清理不留神掛到嘴邊的麻醬和芝麻鹽。吃完麵茶,要做到碗光、嘴光、手光。講究和樂趣盡在此中。

芝麻醬的甜,芝麻鹽的鹹,芝麻粒兒的酥脆,糜子面的滑潤,能嘗出各自味道,又融合在一起從唇邊舌尖滑下。複雜的「口感」讓每一個喝麵茶的人都能咂摸出相同的香,又因為對於滋味敏感度不同而於細微處變化的絕妙滋味來。天津人的美食盛宴從早晨就開始嘍!

羊湯

在天津,羊湯一般就是指羊雜湯。天津人究竟為嘛怎麼喜歡喝羊湯,當年漕運發達,窮人家靠幹苦力活兒在碼頭上討生活,不吃點高熱量的食物不頂嗆。沿河回**族宰牛殺羊多,內臟等下水被人拿來洗了燉了,做成羊湯,好吃又便宜,河工們吃上一大碗,頂上大半天。羊湯,也是大運河漕運文化的一部分。

羊湯大有講究!先說這鍋,過去老城廂「八大家」廚子做羊湯,鍋得用大砂鍋,而且得是新買的「頭茬兒」鍋,吸油。再說湯,這鍋湯得用胎羊和羊骨頭來吊,並佐以韭菜籽、花椒、薑片、蒜瓣調料。先用大火煮,再用小火熬,湯呈乳白色不可混濁,入口以似汁而稠為佳。羊湯不放鹽,食客可根據個人喜好,自行搭配麻醬、醬豆腐、味精、精鹽、韭菜花、辣椒油、香菜末等。

把切好的羊雜裝碗澆湯,撒上一小捏香菜末,再澆上勺辣油,趁熱要先喝一口湯。然後就可以大快朵頤了。肉片入口,鮮嫩溫厚;湯如膠乳,唇齒留香;燒餅相佐,香脆酥軟;一口下肚,回味無窮……

包子

雖然天津人不吃狗不理,但他們的確愛吃包子。這事兒從天津還叫天津衛的時候就開始了。幾個包子,一碗綠豆稀飯,再加一兩個涼菜,就是許多天津人日常的一頓早飯。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天津包子,要邁過三條高高的門楷——半發麵,水餡兒,十八褶。包子皮沒有花哨的奶油糖衣金黃油炸,要白得乾淨樸實;十八個褶子要規規矩矩一絲不苟;包子餡不管是豬肉大蔥還是豬肉三鮮,肉都要排在第一位,絕不能偷奸耍滑、本末倒置;姜米、蔥末都要新鮮,鹽、油、水比例合適,至於揉面、揪劑、擀皮、裝餡、掐包、上屜、上大灶,都有明確的規格標準,更像是做人,要具備綜合素質。(八佾舞庭《我的包子情節》)

雲吞

一碟水餡包子,一碗雲吞,是很多老天津人的標配。天津人的雲吞,講究的是湯底,所以在天津會說「喝雲吞」,「喝」字道盡了天津人對湯底的要求。一碗雲吞好不好吃,熬湯的材料很重要,豬骨和雞架是關鍵,味道醇厚湯頭透亮,再往湯裡甩個雞蛋撒把香菜才算完美。回**民區也會用羊骨代替,湯又白又濃又香,喝的就是那個鮮亮勁兒。

一個端把小鍋,倒上熬了一宿的大骨頭湯,抓一把簸箕上包好的雲吞,放在灶眼上開大火。再備個海碗,裡面放上紫菜碎、蝦皮兒、鹽、冬菜、胡椒,把開鍋後的骨湯雲吞往上這麼一澆。滑溜溜的麵皮包裹著鮮美的肉餡,搭配「小清新」的一碗湯頭,好似朵朵白雲飄在天空裡,綿軟非常,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起一個放進嘴裡,呵著熱氣嚼兩口便囫圇吞下,一瞬間,全身就暖起來。

本地人吃雲吞,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小習慣。早間,有很多人帶著飯缸去店裡排隊買雲吞帶回家,眼瞅著雲吞快出鍋時,從懷裡摸出個生雞蛋,敲在碗沿上,蛋清蛋黃順勢落入碗裡,三下五除二,把雞蛋打散,恰好雲吞開鍋,滾燙的雲吞帶著湯衝進碗裡,雞蛋登時就綻開了金色的蛋花。

煎餅果子

這是一座沾了煎餅果子就全民處女座的城。永遠不要試圖說服天津人煎餅果子可以夾火腿、夾生菜、抹番茄醬等。你可以那麼吃,但會被天津人認為是邪教。走出天津的煎餅果子在全國多是全天供應的,像雞蛋灌餅、燒餅裡脊似的,但在天津是當早點吃的,一般過了十點之後不好買。老豆腐、嘎巴菜、糖皮兒等同理。要說紅遍大江南北的神食煎餅果子,其正宗的還得來天津吃。

傳統的天津煎餅果子,無論從食材還是製作形式來說,都有點「大味至簡」的意思。比起固定的攤位,推車小販在街頭更為常見,食材無外乎麵皮、醬料、雞蛋、果箅兒、蔥花這幾樣,再無需其他畫蛇添足。麵皮比較常見綠豆面。綠豆面的質地比白面更粗糲,在鏊子上糊一層後,會留下很多小孔,要靠下一步攤入雞蛋才可填補。同時因為綠豆面的吸水性更好,餅皮烙好後也更加綿軟。裡面裹的餡兒,無外乎果子(即油條)或果篦兒(其他地方也叫薄脆、脆片、脆脆),僅此而已。至多再打上兩個雞蛋,刷上天津面醬或蒜蓉辣醬。其他各路牛鬼蛇神,當然一律拒之門外。

再撒上一層翠綠蔥花,靠熱度激發出香辛味,包上果子(油條)或薄脆炸餜箅,疊成被子的可愛樣,不要客氣的咬下去,煎餅皮攤得薄,鬆軟清香,餜箅炸得透,酥脆不膩,每一口都有濃鬱的蛋香,鬆軟裡透著韌勁。每個天津孩子,一定有早起兜裡揣倆雞蛋去排隊攤煎餅的童年記憶,雞蛋放煎餅攤兒那兒排隊,該買「稀的」買「稀的」去,回來煎餅也攤得了,有效利用時間嘛也不耽誤,「奪好」!

老豆腐

豆香四溢、入口即化,一種介於豆漿和豆腐之間的物質,展現了極致的嫩滑,再加以醇厚的滷汁和小料,散發著獨特的誘人味道,這便是天津的一碗老豆腐。老豆腐類似於豆腐腦,但在製作上更複雜,工藝性更強,口感較豆腐腦更加老些,因此稱作「老豆腐」。老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滷清而不淡、風味獨特,是天津地區的特色早餐,深受歡迎。

要說天津衛的老豆腐做起來可是極其講究。很多早點鋪天不亮就開始著手準備,頭天晚上泡好的黃豆吸飽了水,經過打漿、濾渣、煮滾後,再使它的溫度保持在沸點以下,保證豆漿「熱而不沸」。在天津人看來,一直開鍋的豆漿味道就會發苦,哪怕再濃稠,成色也要下降。豆漿剛出來的時候,蒸騰的熱氣撲面而來。此時,就要馬上點豆腐,豆漿凝成豆腐的這個當口兒,店老闆可就要抓緊時間打滷了。

老豆腐離不開滷。天津的老豆腐滷汁裡不能放肉,有些店裡的滷汁會用高湯,再加上黃花菜和碎木耳。據說勾芡時還要放點麻醬和紅色的醬豆腐,烹煮時味道、火候拿捏的更是不能差之分毫。天津老豆腐的「點睛之筆」是「蒜汁兒」,加點蒜汁兒特別提味兒,沒有這道佐料算不得地道的天津老豆腐。這廂剛剛打好滷,那廂豆腐也成型了,夥計們心中自有一隻鍾,手上精準的功夫,堪比分針秒針,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真是絕了。

天津人吃老豆腐必須要配著吃。燒餅、餜子是最常見的搭配,每天早上小老闆們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也成為津城一大特色:「裡邊兒還有地兒!」「您要幾碗!」「給我加個燒餅!」「來倆餜子!」「好嘞!」……老豆腐成為了天津人早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載的,不僅僅是天津人舌尖上的味道和回憶,更是天津人對美食的嚮往和食不厭精的做事態度。

雞蛋果子

不得不佩服天津對各種麵食的想像力。在這裡,果子可以是油條,也可以是油餅。放在煎餅裡是餡兒,搖身一變又成了皮。所謂的雞蛋果子其實應該叫果子雞蛋,果子做皮,雞蛋為餡兒。製作果子的面放入鹼和礬進行發酵,摸油切成近一尺的條放入油鍋炸制,待變成黃色撈出,在一端撕開小口,打入雞蛋並用手壓勻,再放入油待炸帶到金黃色撈出即可。雞蛋果子皮焦裡嫩,吃起來不但有面的甜味也有雞蛋的香味。配上鹹菜,是很好的早點。

大餅夾一切

在煎餅餜子的基礎上,天津人對早點做了進一步探索,發明了大餅炒蛋,今兒演化成「大餅夾一切」,可以夾在大餅中的「一切」,包括雞排、素串兒、臘腸、香腸、蟹棒、洋白菜、青椒、雞柳、雞皮、茄夾、藕夾、卷圈、鵪鶉蛋……抹上面醬、番茄醬、辣椒、孜然;再放些土豆絲、豆皮兒碎、黃瓜絲、海帶絲、鹹菜、炸花生仁;最後用一小張或半張或一角餅一卷.....天津人吃大餅的花樣,那是多到數不過來,每天吃一樣,一個月都不帶重樣的!要問哪個城市,能把餅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天津如果排第二,那第一肯定是空缺的。天津人的口號是:「給我一張大餅,我能還你整個世界」!

糖皮兒

在天津人愛吃早點排行榜中,糖皮兒絕對能排上TOP5!糖皮兒就是一張大果子,上面裹上了紅糖皮兒,孩子們都愛吃這種甜甜的果子。果頭兒灌進去的雞蛋液,老人可愛給孩子買回家當早點了,一咬果子就能吃到滿口熟雞蛋,不僅好吃,還圖個營養豐富。一張糖皮兒放進鍋裡,經了幾次油炸翻面,表皮上的紅糖慢慢呈現出了棗紅色,看著就誘人!

炸糕

炸糕是天津傳統的特色小吃,在各個早點攤上你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吃炸糕不一定非要去耳朵眼買,大街小巷的小攤兒上你看著了,讓他現炸一個新鮮的味道都並不差。傳統的豆沙餡兒被糯米包裹起來,炸完了外表金黃,外脆裡糯。

牛肉餅

牛肉餅的牛肉是醬牛肉,餅是燒餅。把燒餅對半切開,把切小的醬牛肉塞進去,燒餅的顏色比較單一,但外層的澄黃酥皮配著偏灰的結實內裡,夾著深棕偏紅的醬牛肉,紮實的碳水化物、有力的滷味大肉,蘊含著一天的能量,不用過多的修飾便讓人起了食慾,想要吞吃入腹。

牛肉餅實在是厚實得很難一口咬下,燒餅的口感從外到內有一個從硬到軟的過渡,最軟的內心就夾著肌肉纖維分明的醬牛肉,醬滷的味道完全被吸入每根纖維了,慢慢地咬下,一點撕扯的阻力並不形成阻礙反而讓人有征服的欲望。終於,牛肉和燒餅都被咬下包在嘴裡,是最輕易體驗到的成就感。

相關焦點

  • 來天津必去的幾條美食街,味道正宗,好吃不貴!
    說到天津的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吃!津門三絕是外地人了解天津飲食文化的一扇窗戶。所謂的絕三即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如果來天津旅遊,卻沒有吃不到這些著名的小吃,那真可謂是天大的遺憾。那麼哪裡才能吃到正宗的天津美食呢?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 天津的丸子,好吃到「發光」!
    如果覺得素丸子幹吃太膩,咱天津人還會用素丸子燉白菜、煮湯,吃起來跟肉一樣香。 天津的汆丸子一般有羊肉的、豬肉的。 羊肉丸子湯 有些食物雖然一年四季也都能吃到,比如汆丸子,天津人在三伏天也得吃,一頓飯下來要的就是滿頭大汗的勁兒!
  • 8090後童年的零食,每一樣都好吃,你吃過幾種?
    童年是每個人成長中最美好、難忘的回憶,小時候的物質生活並沒有那麼豐富,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就是能夠拿著毛票去小商店買各種各樣的小零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到過去,盤點一下我們8090後兒時吃過的那些童年零食。
  • 天津616歲生日快樂!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的城市
    今天,是我們的城市——天津的616歲生日。作為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的城市,它低調而內斂。而它的魅力,則需要每一個懂它的人去慢慢挖掘。那麼在今天天津生日這一天,就和小編一起去探尋,愛上天津的N個理由吧!
  • 老北京天津衛肉龍,好吃的關鍵在肉餡,孩子特喜歡,比肉包子好吃
    老北京天津衛肉龍,好吃的關鍵在肉餡,孩子特喜歡,比肉包子好吃要問孩子在幼兒園什麼最好吃?那第一名肯定是肉龍跑不了了。從80後的我們小時候開始,到現在的孩子們,咱們天津每周五學校或是幼兒園的午餐基本都是最美味的肉龍,配上一碗小米粥別提多香了。好多去幼兒園會哭鬧的孩子,一到吃肉龍那天都會乖乖地去幼兒園,可想而知它的魅力了。這肉龍在北京叫懶龍,可能就是因為它特別好做吧。
  • 「晚安」比起「下次帶你去」,我更喜歡的是「我們明天就去」
    人一旦得到一樣東西,就會忘記當初墊著腳,扒著櫥窗看著它的感覺 。Once a person gets something, he will forget the feeling of looking at it with his feet padded and in the window.
  • 淘寶上,有哪些好吃又很少人知道的零食?網友:我應該早點知道!
    淘寶上,有哪些好吃又很少人知道的零食?網友:我應該早點知道!最近大家都開始上班了,剛上學的也都開始上學,在家上網課的也都在家乖乖上網課,但是我們在上班、上課、刷手機的時候,難免都會有點小嘴饞。沒錯,我太久沒給大家測評零食了!
  • 注意|明天起,天津這些公交線路有調整!
    從市公交集團了解到,受地鐵11號線迎賓館站施工影響,自明天(11月21日)早出庫起,至施工結束,臨時撤銷迎賓館雙向站點,途經的13路、47路、48路、662路、800路、826路、838路、906路都將臨時撤銷此站。
  • 這幾種水果放冰箱冷凍,像「冰淇淋」一樣好吃!
    我突然發現有幾種水果放在冰箱冷凍過後,像冰淇淋一樣好吃,口感待帶點冰沙的感覺,還帶著水果獨特的味道,吃過一次就愛上了,冰箱裡除了有雪糕,還要有幾種水果呀!荔枝如今荔枝已經陸陸續續上市了,荔枝還有點小貴,忍下心痛買了點荔枝,將荔枝放入冰箱冷凍幾個小時後,去掉荔枝外皮,仍然是雪白的荔枝果肉,比起新鮮荔枝吃起來更方便,不流果汁兒,口感就像是荔枝味的碎冰冰,帶點冰沙口感,加上荔枝的味道,一百個好吃。沒有冰淇淋,凍點荔枝也不錯,像冰淇淋一樣好吃。
  • 炒麵條好吃有訣竅,掌握三個技巧,不粘不坨,和飯店炒的一樣好吃
    炒麵條好吃有訣竅,掌握三個技巧,不粘不坨,和飯店炒的一樣好吃麵食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因為飲食習慣的差異,在北方地區更為常見。在北方人家的餐桌上,簡單的麵粉可以變化出多種花樣,手擀麵、拉麵、刀削麵、扯麵等等,這些麵食吃起來好吃,但做起來也要下不少功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簡單好吃的麵食,比如說「炒麵」。炒麵在我們大部分地區都比較流行,尤其是在一些街邊小店、快餐小館,炒麵更是非常受歡迎的主食,這些小店做出來的炒麵味道會更加地道,看著有食慾,吃起來則更香。
  • 中國國旅官網:去西安旅遊一定要去回民街,100元就可以吃個痛快!
    西安作為一座歷史古城,不僅有文化遺產,有名勝古蹟,而且西安還被稱為是美食天堂,西安這個城市可以讓你玩個夠,吃個痛快......西安的回民街是西安出了名的小吃街,這條街是西安美食的匯聚地,那麼這裡都有些什麼好吃的美食呢?下面深圳中國國旅官網的小編就來為大家仔細盤點!
  • 元祖龍粽:一樣的端午情,吃點不一樣的粽子
    更多人想到的是媽媽揭開鍋蓋的時候,瀰漫在空氣當中的粽香…… 一樣的端午情,今年元祖請你吃點不一樣的元祖龍粽。 端午情寄十方 粽葉飄香萬裡 過端午節,怎麼能夠少了粽子。對於時下的年輕人眼中,端午節幾乎就等同粽子節了。至於喝雄黃酒、掛菖蒲、佩香囊等習俗已經漸漸從記憶中淡去,但是唯有粽子是端午節永遠不變的記憶和情懷。
  • 廣州的雞煲很美味,但雞肉起片下火鍋,你有沒有吃過?
    國家的美食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飲食習慣,吃到的美食自然也是別有風味。而且在中國,好吃的美食是非常多的,城市地區的不同,帶來的美食風味自然也是不一樣的,不知道你們吃過什麼好吃的美食呢?其實說到中國的城市地區的,每一個地區擁有的美食風味都不一樣,比如在廣州,好吃的美食就非常多的,並且廣州的美食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好吃的美食數不勝數,廣州就是一個美食之城,有一句話說得好,那就是食在廣州。說到廣州的美食,小吳還是吃過蠻多的,前段時間,小吳就去到了廣州。
  • 奇妙之城:肖戰凌晨摸黑去吃板凳面,不顧麥粒腫連吃兩大碗!
    《奇妙之城》在12號即將迎來山城故事——屬於重慶這座城市的風採和特色。肖戰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重慶人,擔任起了這座城市的「宣傳官」。 而這檔節目的拍攝已經過去差不多一整年了,有趣的是,去年肖戰回重慶,粉絲到處找他的畫面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 說起包子抄手和水餃,你最喜歡吃哪一樣呢?
    雖然他們三個的,種類是一樣的,但是它們的味道卻是三種味道,現在好像還出一個什麼雲吞還是什麼,這只能說明現在的人真的太有創意了,不知道以後還會發明出什麼樣的東西。這三樣東西的話,其實也挺方便的,他們既是飯也是菜,比起麵條要好吃的多,特別是當你不想煮飯的時候你就拿出來吃一個,又可以挺餓又很好吃。那麼這三樣當中你最喜歡吃哪一樣呢?我覺得喜歡吃包子的人應該會多一點吧。
  • 盤點超級無敵好吃的4種國產泡麵,第一種太經典,你都吃過嗎?
    盤點超級無敵好吃的4種國產泡麵,第一種太經典,看看你都吃過嗎?世界各地有各種各樣口味的方便麵品種。雖然似乎並沒有機構進行過完全的統計,但保守來說也至少早就成千上萬了。這麼多的泡麵種類,即使是每天都吃泡麵,也不一定將每一種都品嘗一遍,更何況這些泡麵有些確實好吃,有些卻難以入口。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4種超級無敵好吃的國產泡麵,都是比較容易買到的哦~康師傅的紅燒牛肉麵。首先第一印象就是這款方便麵很有名,在推廣方面康師傅確實做得很到位。
  • 風一樣的女子行走臺灣
    夜市的東西王者是凍雞腳,其他東西真的覺得不好吃,我們戰鬥力太弱了,沒吃啥就吃不下了,只好浩浩蕩蕩回去,切記出門一定要帶垃圾袋,這邊路邊沒什麼垃圾桶。逛了一整天,累趴洗洗睡吧,但是還是晚睡了,明天約了車去臺中清鏡農場。
  • 細數鬥羅大陸裡的珍饈美味,怎麼就跟看著真菜一樣,一樣好吃
    鬥羅大陸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裡面描寫過一些菜餚,讀來就跟看著真菜一樣,一樣可以勾動我們的食慾,抓住我們的胃口。每次看到書裡的人吃得大快朵頤時,都忍不住流口水了。霍雨浩的獨家烤魚霍雨浩是《鬥羅大陸2絕世唐門》的主角,他對做飯有一種天生的熱愛,由於家境貧寒很早就會做飯了。
  • 漢族人過年,水族人過端,吃的有什麼不一樣?聽我說說
    明天我到你家吃,你們也做一手好菜家鄉的烤菜我跟漢族老公一起雖然已經待了十多年,但是說實話,他們漢族的菜跟我們家鄉水族的菜真的是沒法比喲,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平常,漢族的菜做法跟我們水族都是不一樣的,就連我老公到我家鄉去
  • 土豆燉肉怎麼做才能好吃?這種做法更簡單,味道還是一樣好
    土豆燉肉怎麼做才能好吃?這種做法更簡單,味道還是一樣好土豆燉肉的味道是非常不錯的,土豆好像天生就很容易跟其他的肉類食材一起燉煮,讓土豆的味道發生非常大的改變,土豆的味道是屬於清淡的,口感是屬於軟糯的,這樣的食材特點會讓人享受到更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