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有一奇獸,其外形很難看,農民們為何還稱呼它為瑞獸?

2021-01-09 山海經解密妖精錄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古代人民常常把不能解釋的事物都冠以怪力亂神之事。在那個時代,各種妖魔鬼怪傳說,各種修仙世跡,無一不讓人們好奇,人們往往都有一個疑惑:那個時代的人真的可以修仙嗎?而這些種種事項,大多都在《山海經》、《搜神記》等書中有記載……

但無論怎麼說,在那個時代吃莊稼的農民卻也有很多,這個世間總歸是普通人最多,而對於那個沒有高科技的時代,農民們最盼自己能夠有個好豐收。說到豐收,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山海經的裡面的一種瑞獸,別看它長得比較醜,但它卻是農民們尊敬,尊稱為吉祥獸的動物。

關於它的描寫《山海經·東次四經》

「欽山,多金玉而無石。師水山焉,而北流注於皋澤,其中多鱃魚,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鳴自叫,見則天下大穰;郝懿行註:『當康大穰,聲轉義近,蓋歲將豐稔,茲獸先出以鳴瑞。』」

說的是欽山裡面盛產金屬和玉石,石頭反而成了罕見之物。而師水就是從欽山出發,之後向北注入皋澤。水裡面有很多鱃魚和五彩斑斕的貝殼。山裡面有小豬,長有露出來的獠牙,人們都稱呼它為當康。

每當世間快要豐收的時候,當康就會從欽山中邊鳴叫著自己的名字、邊跳著舞出現。然後就會來到莊稼人的居住處,在土地上面邊撒嬌邊打滾,還會用嘴上面的獠牙來幫農民鬆動泥土,如果在它們打滾的土地上播種,農民莊稼就一定可以得到好豐收。

得別看當康長得不好看,但在農民眼裡它就是吉祥之物、是瑞獸,如果可以親眼看到當康,農民們就會拿穀物餵食當康,覺得這是它應得的回報。

既然是瑞獸,和九尾狐一樣,當康也有關於它的民間故事。據說在《鏡花緣》裡面就有關於當康的故事。裡面有一位叫做林之洋的人,他和夥伴們來到東口山,在聊天的時候,不知不覺船已經停在了山腳下。隨後林之洋就和唐敖一起離開船上了山坡。走著走著就見到了一種長相怪異的獸,看身形和豬相似,全身的顏色都是青色的,並且長有兩隻大耳朵,嘴裡面的牙齒就像象牙一般。

只不過林之洋和唐敖都不認識這種奇獸,直到後來多九公才為他們揭開了謎團,才知道這種獸叫當康,每逢盛世的時候,它就會出現,現在出現了必當是天下太平的寓意。那時多久公還沒有為他們解釋完,就忽然聽到了這隻奇獸的呼聲「當康」。鳴叫了幾聲以後,然後就跳著舞來開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那時候的盛世已經離我們太遠了,即使是生活在當今時代的科技世界,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謎。正因如此,我們才應該對大自然抱著敬畏之心。任何生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人類也應該愛護好環境,不要對大自然進行肆意破壞,保護好地球這個大家園。

相關焦點

  • 讀《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鑑》
    至少在這本《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鑑》面前,我就是一隻好奇的奇獸,千方百計想要獸獵其中的精彩和與眾不同,分享畫畫世界的奇獸,來自呂洋、koko、金路繪,蘭心儀、趙涵宇編分別編著完成的《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鑑》I、II、III部系列書。
  • 《山海經》中奇獸犰狳,秘魯攝影師尋覓5年,終於在荒野成功抓拍
    而《山海經》確實也值得,裡面記載的不少地貌和珍禽異獸都被古今人們考證了出來,證實了這些珍禽異獸並不是古人的腦洞,而是真有其事。近日就有位攝影師在荒野呆了五年,終於尋覓到了犰狳的蹤跡,還拍下了珍貴的照片。在《山海經》中,有這麼一種生物,名叫犰狳,在《山海經》中記載,犰狳十分聰明,見到了人會自保裝死。
  • 用動物世界的方式打開「山海經」—《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鑑》
    比如《山海經》裡有許多人面獸身的山神,或者具有非凡的神力,被各種形式的作品進行改編創作的神獸,我們很難把它們納入奇獸的體系,因為我們更希望展現一個介於真實和幻想之間的世界,那個世界裡也有老虎和狼這樣現實存在的動物,而長得奇形怪狀的那些野獸在這個世界裡一如虎狼般常見,仿佛真實地存在過一樣。我們希望讀者在翻看《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鑑》這一系列的書籍時,就像在幻想世界裡探險之前閱讀著一本野外生存手冊一樣。
  • 《山海經》裡的奇獸到底長什麼樣?有圖有真相!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衛填海、女媧補天……每個中國人幼年時期的神話啟蒙幾乎都是從這些故事開始的,而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出處,那就是《山海經》。很多人把《山海經》當做「古今語怪之祖」,魯迅先生在散文《阿長和山海經》裡說,從小就渴望得到一本繪圖的《山海經》,因為那裡面淨是些「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做眼睛的怪物」,可見魯迅也把它當做怪書來讀。但事實上,《山海經》並非全是古人無中生有、遣情怡性的筆墨遊戲。
  • 《奇獸》為你打開想像之門,重返遠古那亦真亦幻的世界
    《奇獸》為你打開想像之門,重返遠古那亦真亦幻的世界神話並不是簡單的故事,它蘊含著一種文化系統的思維方式,更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所在,可以說,它反映的是反應了古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是因為先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不斷探索的求知慾、豐富的想像力才有了神話故事,我們才有機會領略那個充滿奇幻和刺激的精彩神話世界。
  • 《山海經》中四大奇獸,不僅日行千裡,還能助人增壽千歲!
    文/曉夢閣主在中國古書和神話傳說中有很多奇珍異獸,不乏有很多神獸,諸如我們熟知的天之四靈,四大神獸: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也有麒麟、鳳凰、白澤等神獸。《山海經》中記載更多神奇的動物,其中就有今天給大家說的四大山海奇獸:騶吾、吉量、乘黃、天馬。此四大奇獸,皆以速度而出名,它們被後人也稱之為仁獸、壽獸和獨角獸!
  • 一出現就預示有全國性瘟疫的奇獸!
    組合的這個字念tuo,此處以鴕來代替tuo圍《山海經》中記載到:鴕圍神長年住在驕山上。他外形似人,但卻長著一對虎爪,一對羊角。這鴕圍神的形象和《中次八經》裡面山神「皆鳥身而人面」相差頗大,可能他只是住在這裡。平日裡鴕圍喜歡去雎水和漳水的深淵裡玩,他的出入往返有神光環繞。
  • 陝西古墓出土《山海經》中奇獸「蠱雕」,國外專家:難以置信
    一提到陝西,就想到一個四面環山的地方,陝西簡稱為「陝」和「秦」,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陝西有一個名為神木縣的地方,神木縣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了,是古時候抗擊外夷的重要防守地。1957年,考古隊在陝西古墓中發現一個特別的文物,稱之為漢金怪獸。為立耳環眼鷹嘴之相,在這些怪獸身上又隱藏有十七隻小鳥,這樣的形象在以往的挖掘中並未見過,民間傳說也從未有這樣形態的動物。
  • 《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鑑》:重返華夏大地初民眼中的神奇世界
    饕餮是中國古代本土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去年上映的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2》中出現的一隻神獸「騶吾」,其源頭也是《山海經》。通過各種動漫、影視以及遊戲作品,混沌、窮奇、檮杌、饕餮等怪獸於我們而言,已經並不陌生,這些動物有一個共同的出處,就是《山海經》。
  • 給神獸科學畫像還分類!這本山海經圖鑑好酷
    《山海經》被稱為中國最古老的地理百科全書,很多人認為它隱藏著中華文化的上古密碼。不僅包括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和寓言,和我們熟知的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它還包含了許多珍貴的民間地理知識,如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等。該書作者不詳,成書時代是迷。
  • 《山海經》小故事之異獸-狌狌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山中這麼多的寶貝當然被山下不遠處的村民們時常惦記著,但是一直沒人敢上去開採,因為山上有一種奇獸,它身手敏捷,跑起來如風一樣,之前有村民去開採玉石和黃金的時候幾乎是有去無回,全部被奇獸所吃而且是所去之人幾乎都是被等著送到嘴裡,好像那野獸就知道他們要來,專程在那兒等著。
  •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山海經》中記載的六大奇獸,都是些什麼呢?
    《山海經》中描繪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世界,在上篇的文章當中,咱們說過了山海經中提到的八大精怪,今天咱們再來說一些山海經中記載的六大奇獸,當然山海經中記載的奇獸不止這六種,大約有幾十種之多,篇幅有限今天就來說一些這六種名氣比較響亮的。
  • 《山海經》中最厲害的奇獸?這五隻異獸出現,必定天降大災!
    在著名的奇書《山海經》中,描寫過種種形態各異的奇獸,有的能知天下事,有的能預知禍福,有的吃了能夠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異獸兇猛異常,有的只活在傳說當中。《山海經》一書流傳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的重要原因,也在於其中異獸的奇特之處,對於從來沒有見過的異獸,人們總是抱有敬畏和好奇之心的,然而《山海經》中最厲害的奇獸是誰?這五隻異獸出現,必定天降大災!五、夫諸在傳說中夫諸是一種長得跟鹿有些類似的動物,它的身體跟鹿沒什麼不同,通體雪白,是傳說中的神獸。
  • 《山海經》中的四大瑞獸:我們都是好蛋
    今天我們就說一說,《山海經》中的四大瑞獸,遇到都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沒什麼用的知識又要增加了。01鳳凰據《山海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自古以來,人都視鳳凰為祥瑞的象徵。據《山海經·圖贊》記載載,鳳凰有五德,身上花紋似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其中胸口正中就是一個仁字。別的也不多說了,人家都把仁義紋身上了,誰還敢說人家不是什麼好鳥?
  • 好玩│都市中的度假屋、山海經奇獸已上線,讓你夢境成真
    都市中的度假屋亮相朝陽大悅城,精心設置的「天使降臨區」就像夢境一樣美妙;山海經動物圖鑑展登陸頤堤港,奇獸聚集
  • ...兼具科普與藝術之美的古代動物博物圖鑑:《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鑑》
    在這個舉國歡慶的節日裡,不管是你選擇外出感受祖國大好河山還是宅家中與親情團聚,讀一本好書,往往最能給行走的我們帶來能量和慰藉。讀一本好書,最能讓我們跳出忙碌的日常,靜下來修整和思考。封面新聞記者在國慶期間每天為讀者介紹一本好書,讓它們來充實這個難得的七天假期。先賢孔子認為,讀詩經可以多識鳥木蟲魚之名。在當下資訊時代,雖然人們見多識廣,但對很多上古獸物,卻依然會感到陌生。
  • 1902年,貴州發現《山海經》中「上古神獸」,現在比熊貓還珍稀
    這兩天,貴州大山裡傳出的「龍吟聲」,火遍全網,當地人更是趨之若鶩,都想去一看究竟,想一睹「龍」的風採。畢竟,龍,可是我們中國最神聖的瑞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至今很多人依然不相信,為何十二生肖中,只有龍不存在。龍,最早出自《山海經》。而你知道嗎,這已經不是貴州第一次發現《山海經》中的神獸了。
  • 《神奇動物》中萌翻外國觀眾的中國神獸,山海經裡還有3個!
    它就是出自中國《山海經》的奇獸——騶吾。騶吾翻譯過來就是,騶吾長得和老虎很相似,身上五彩斑斕,尾巴比身子還長,騎上它可以日行千裡。除此之外,又有資料稱其為古之仁獸,非自死之獸不食。也就是說騶吾不殺生,只吃死去的動物,所以被譽為「仁獸「。
  • 以前都稱呼農民為「農民伯伯」,現在為何稱「農民兄弟」?受益匪淺
    這位媽媽勉強回答:他們的年齡比較大,所以叫「農民伯伯」。這時小編腦子也出現了問號,估計很多年輕人跟小編一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們國家自古以來都是重農的,但是農民的身份一直沒有提高,剛新中國成立不久,那會我們國家還處於糧食緊張,物資匱乏,不管幹什麼行業首先都要吃飯,所以,在那時農民位置就能體現出來,誰都離不開。
  • 民間稱它為「太歲」,《山海經》中的神仙藥,肉靈芝真的存在
    在菌類植物中,也有這麼一種植物,身上充滿了神秘色彩,它生長的地點也讓人無法捉摸,即使是專門研究植物生長環境和生長過程的植物學家們對它也知之甚少,它就是菌中基德——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