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經期出血量大隻敢用尿不溼 要警惕「子宮肌瘤」

2020-12-17 紅網健康

醫務人員正在檢查病歷。

紅網時刻8月11日訊(通訊員 劉錦文 陳亦欽)「大姨媽」是女性的好朋友,每月依約而來,可這位朋友偶爾會鬧點小情緒,「洶湧澎湃」讓我們措手不及,這就是平時說的月經過多。

李女士今年52歲,近半年月經量持續增多,有時只敢用尿不溼,她自認為快絕經了,屬於正常現象所以沒重視。6月份來月經時,經量增多,伴頭暈、全身乏力,上廁所後突然暈倒在地。於是家人趕緊和李女士來到湖南航天醫院婦科就診。

婦科主任張朝暉為李女士檢查後發現她是因為持續月經量多引起重度貧血,導致頭暈、全身無力,甚至暈倒,為其行婦科檢查發現李女士子宮異常增大,肚子如懷孕4月大小,立即完善彩超檢查發現李女士子宮肌壁間一直徑約7cm肌瘤,突向宮腔。原來是子宮肌瘤在作祟,找到病因後,李女士立即住院治療。

在全面評估李女士病情後,張朝暉建議李女士進行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徹底解決病症。但考慮到李女士重度貧血,婦科醫療團隊對李女士先進行糾正貧血的治療後,再為李女士進行擇期手術,目前李女士已經康復出院。

張朝暉表示,一般情況下,女性月經出血量應為20—60毫升,超過80毫升為月經過多。以衛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計,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換四五次,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每包10片計)。假如用3包衛生巾還不夠,而且差不多每片衛生巾都是溼透的,就屬於月經量過多。

由於不同年齡、生理階段的女性,發生月經過多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張朝暉提出,月經過多和子宮肌瘤有關,引起月經血過多的多數是肌間和黏膜下兩種類型的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於30~50歲。

子宮肌瘤依賴激素生存的條件雖然很明確,但它的發病原因仍不明。所以目前子宮肌瘤仍然處在「可治不可防」的階段,但90%的子宮肌瘤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僅在婦科檢查、盆腔B超時偶然發現。

如果沒有出現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下腹包塊、白帶異常、壓迫膀胱形成尿頻尿急、壓迫腸子、肌瘤惡變等症狀。這部分子宮肌瘤患者並不需要特別治療,那麼可3-6個月隨訪1次,動態監測肌瘤大小及臨床症狀。如果伴有臨床症狀影響生活質量、肌瘤蒂扭轉或者肌瘤增長速度過快可疑惡性病變時就需要進一步治療啦。

那么子宮肌瘤應該如何治療?3種最佳治療方案為患者保駕護航。

手術治療

經腹手術(包括腹腔鏡和開腹兩種術式)或者經宮腔鏡手術: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適用於有生育要求、期望保留子宮者;對於無生育要求的圍絕經期或老年患者可考慮行全子宮切除;經宮腔鏡手術適合於黏膜下肌瘤。

藥物治療

對於子宮肌瘤導致月經過多、貧血和壓迫症狀,不願手術者;或者子宮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切除術前預處理糾正貧血、縮小肌瘤和子宮體積,為手術治療做準備的病人可考慮藥物保守治療。

其他治療

臨床上非主流治療方式,如子宮動脈栓塞術、高能聚焦超聲、子宮內膜切除術等。

張朝暉提醒廣大市民朋友,無論有無生育,有無性生活,25歲以上的女性都應每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子宮肌瘤並不可怕,出現婦科相應症狀時要積極就診,判斷病情並配合治療。

來源:紅網

作者:劉錦文 陳亦欽

編輯:易銳華

本文為健康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8/11/8114422.html

相關焦點

  • 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要當心!可能是子宮肌瘤,這5種疾病女性一定要...
    其中,黏膜下肌瘤及多發性肌壁間肌瘤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 子宮肌瘤引起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的原因 原因並不明確,可能由於凸向宮腔內生長的子宮肌瘤,使表面覆蓋的子宮內膜面積增大,或者肌壁間肌瘤引起子宮增大,進而引起經量增加。嚴重者,還可引起貧血、不孕等。
  • 1/4的女人都得這個病,月經量多別輕視!
    子宮肌瘤患者的常見症狀就是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大量陰道出血,導致嚴重貧血。這究竟是為什麼? 當患有子宮肌瘤時,肌瘤會使宮腔增大,子宮內膜面積增加,從而導致出血增加;另外肌瘤還可能擠壓到附近的靜脈,導致子宮內膜靜脈叢充血與擴張,從而引起經量增多、經期延長[2]。
  • 1/4的女人都得這個病,月經量多別輕視
    很多女性內心深處總覺得「大姨媽」是在「排毒」,因此大姨媽量少時很害怕,總在想自己是不是有病,而來的量多時心裡倒覺得挺踏實,甚至希望多多益善。其實,月經量過多並不是好事,月經量過多則是失血過多,常常意味著你生病了,是需要積極關注的,而引起月經量過多最常見的一個病因就是——子宮肌瘤。長了子宮肌瘤,不會是癌症吧?
  • 非經期為何會出血?可能是這4種情況,千萬別大意
    女性一般是一個月來一次月經才會有出血的情況,正常情況下除了月經期外,應該不會出血。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為非經期出血的女性去看病的越來越多。出現非經期出血的現象,很多女性都很惶恐,是不是得了什麼嚴重的疾病了。
  • 如果月經血出現這1種情況,是子宮肌瘤的信號!別以為是絕經了
    「醫生,最近一段時間,我突然發現自己在經期出現了經血發黑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是要絕經了嗎?」星星今年36歲,已經試過三個月來「大姨媽」的時候,經血都是黑紅黑紅的顏色,看著十分駭人。而且量不算多,而且並沒有痛經或者腰痛腰酸的症狀,就是顏色發黑。
  • 婦科醫生:如果姨媽血出現這4種情況,可能是子宮肌瘤的信號!
    月經出現這4種異常,要當心正常的月經,要從月經的周期和經期、月經量、月經顏色來判斷。通常來說,一個月經周期在21-35天,根據個人情況,每一次月經持續的天數在3-7天。正常的月經量一次在5-80ml。月經正常的顏色為紅色或暗紅色。
  • 每次來例假要用30片衛生巾,是否失常?一文教你從衛生巾看月經量
    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45-55歲階段,當女性進入絕經期之後,隨著卵巢衰老、功能喪失,大姨媽也會徹底和自己告別!之所以女性每個月會有大姨媽出現,其實是受到了下丘腦、垂體、卵巢等三大組織作用後的結果。當進入排卵期之後,體內雌孕激素分泌會達到高潮,刺激子宮內膜不斷增厚、鬆散,為受精卵著床發育做好準備。如果當月卵子沒有等到精子,黃體就會萎縮,體內激素水平就會迅速衰退。
  • 談談私處的異常出血
    月經是伴隨卵巢周期性變化而出現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一般周期為21-35天;經期持續2-7天;平均失血量為5-80ml;無非經期出血。異常的私處出血有什麼表現?(圖片源自網絡)醫生的回答:這不是月經,是異常的私處出血,包括子宮來源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異常子宮出血,指的是月經的周期、經期、出血量發生任何一項改變引起的出血,同時還包括外陰、陰道的出血。具體有哪些原因呢?
  • 女性大姨媽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來大姨媽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正常女性每個月都會有幾天陰道出血的現象,在這期間,有些女性會有大姨媽量少,且顏色發黑的現象,讓不少女性非常困惑,擔心是自己身體出現了問題。了解大姨媽量少發黑的原因,可以幫助判斷身體健康狀況。那女性大姨媽量少、發黑,是什麼原因?來大姨媽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 上海都市醫院婦科提醒:月經量過多當心是子宮肌瘤在作祟
    到上海都市醫院婦科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竟然患上嚴重貧血,了解到近幾年來,她的月經量越來越多,經期延長到10多天,醫生讓她去做了婦科檢查,原來,徐女士的貧血是子宮內一個8cm左右的肌瘤造成的。由於子宮肌瘤主要是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作為一種支持組織而存在,故稱為子宮平滑肌瘤較為確切。簡稱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一定要治療嗎?並不,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肌瘤的生長速度一般比較緩慢,惡變率也比較低,大概在0.4%-0.8%之間。長在肌壁間或漿膜下,並且直徑小於5cm、沒有任何症狀的子宮肌瘤,可以選擇每3-6個月定期隨訪檢查,監測它的大小變化就好。
  • 月經量突然增多,且一直持續,要注意是否是這5種原因在作怪
    很多女人在經期都怕穿淺色的褲子,從座位起身時要再回頭瞧瞧椅子,看看有沒有留下紅色的印記。她們是在害怕月經量過多出現側漏惹出尷尬。正常情況下經期經血每次的量一般在5-80毫升,若超過80毫升,表示月經量過多。也就是說一次月經需要用1-1.5包的衛生巾(10片裝),若超過1.5包,且衛生巾常處於完全溼透的狀態,說明月經量過多。
  • 「大姨媽」來幾天比較正常?什麼樣的月經,才是疾病反應呢?
    因為「月經」就是子宮的代謝產物,女生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受到激素波動的影響,子宮就會開始發育,而大姨媽則是身體發育的最大表現!這裡要提到兩種重要激素:雌激素與孕激素,二者分泌具有周期性。隨著激素分泌量的不斷增加,子宮內膜就會開始逐漸增厚,目的就是為了給受精卵著床提供優質條件。
  • 月經量多有血塊是怎麼回事 哺乳期月經量多有血塊是怎麼回事
    4.紅糖具有活血化瘀,排除體內毒素的作用,如果是經期喝紅糖的話,還可能緩解經期疼痛,經期喝紅糖水,不僅可以排除體內毒素排出汙血,還可以讓身體溫暖加快血液循環,使月經排的很順暢。5.玫瑰花茶具有活血散於和調經止痛的作用,女性在月經期間喝玫瑰花茶,還可以起到調節,女性在月經期間的一些情緒煩躁。月經量多有很多大血塊是怎麼回事?
  • 34歲的她排卵期出血,「壓力大、經常熬夜」是誘因
    原創 彩虹貓66 付虹大夫34歲的橙紅(化名)女士因為「近3個月經間期出血」就診。詢問病史,我了解到橙紅女士平時月經規律,周期30-35天,經期5天,經量中,無痛經,末次月經2020年11月17日,前次月經2020年10月28日,再前次月經2020年10月1日,10月13日少量出血3天。
  • 經期血塊多,主要是這些因素造成
    也有可能是和經血的出血速度有關,如果出血速度比較快,就會形成血塊來不及衝刷。當然宮寒也是會造成經期出現血塊。但是同時與其他方面的因素也有關係,如果發現經期月經出血比較多,而且血塊又多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是因為婦科疾病造成,甚至也有可能是血液方面的問題造成,所以要分辨清楚原因。
  • 每次來大姨媽都很多?提醒:月經量過多,或是4種問題的警報
    一、月經量多是哪些疾病的提示?1、生殖器感染會導致子宮內膜出現炎症,就會導致陰道的分泌物異常增多並伴隨著經期出血異常增多,因此月經量多可能提示了生殖器的感染問題或者子宮內膜的炎症問題。2、子宮肌瘤或者腺肌瘤等女性子宮部位的良性腫瘤也會導致經期經血量增多的情況,並且還常常伴隨著流出血塊的情況。
  • 「經血量大」怎麼回事?或是疾病到來的信號,這五種疾病需要注意
    經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周期,自青春期生殖器官開始發育後,月經每個月都會準時報到,這不僅意味著你逐漸在向著成熟方向發展,同時也標誌了生育能力的到來,這是每一位健康女性都必經的過程。正常情況下,女性生理周期約為28天左右。
  • 善安四智堂專家呂小洲:子宮肌瘤的6大信號,請自查!
    導讀:5個女人中,至少有一個患有子宮肌瘤。面對如此高發的惡疾,我們呼籲每個女性朋友都能夠重視自身身體健康。下面呂小洲教授給大家介紹一下子宮肌瘤的6個信號,請看...
  • 不是經期,「下面」出血了?醫生:可能是這4種疾病找上你!
    如果排卵期出血經常出現,而且量比較多,甚至類似於月經,或者持續到下次月經來臨,要注意考慮是否存在有黃體功能不全的情況,藥物的治療上可以考慮進行口服短效避孕藥,因為可以抑制卵巢的排卵,從而穩定激素水平,控制周期。
  • 沒來大姨媽卻出血?別大意,可能是癌細胞悄悄出現
    每個月都要出血,對於女性來說,覺得既麻煩又慶幸。畢竟月經對於女性來說意義重大,月經可以幫助女性判斷健康,也影響著生育能力。在經期間,有出血現象很正常。可是,有的女性在經期外,也有出血現象,這是什麼情況?對身體有什麼影響?下面要好好了解一下,免得給身體造成麻煩。